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法國將巴黎「斬首案」兇手送回車臣下葬

2020-12-24 澎湃新聞

路透社援引的社交媒體視頻片段顯示,送葬人群高喊的口號中竟不乏對安佐洛夫的褒揚之語。 截屏圖當地時間12月6日,18歲的巴黎「斬首案」兇手、俄羅斯公民安佐洛夫屍體在家鄉車臣下葬。今年10月,他在法國首都巴黎郊區殺害了一名在課堂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形象的歷史教師,隨後他被聞訊趕來的法國警察擊斃,法國政府認定這是一次恐怖主義襲擊。安佐洛夫死後,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且經其家人申請,法國政府將其屍體送回俄羅斯。路透社8日援引車臣政府人權顧問沙拉託娃(Kheda Saratova)的說法稱,安佐洛夫的葬禮遵循傳統習俗。

此外,路透社援引的社交媒體視頻片段顯示,前來參加葬禮的人在雪中行走,他們喊著宗教口號,扛著安佐洛夫的屍體。另據埃及「Al-Bawaba」新聞網站8日報導,送葬人群高喊的口號中竟不乏對安佐洛夫的褒揚之語。不僅如此,當地一條街道還被非正式地命名為「安佐洛夫路」。

據英國《衛報》援引俄當地媒體報導,至少有200人參加了安佐洛夫的葬禮,他們大部分都是當地的年輕人。Shalazhi村的行政人員甚至聲稱安佐洛夫是「英雄」,「我當然出席了葬禮,向他的親人們表達了哀悼,這是我的職責。」當天車臣警方還部署了65名警力封鎖大小路口,防止外來人員前來參與葬禮。

在今年10月法國歷史教師遇害一事發生後,與不少穆斯林人口佔多數的國家類似,俄聯邦車臣共和國的領導人和輿論也將矛頭對準了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法國的世俗主義。據英國《衛報》此前報導,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在譴責了安佐洛夫殺害歷史教師一事的同時,也指責了法國政府對伊斯蘭教的「攻擊」,並警告了這麼做的危險性。他聲稱,馬克龍的做法將會「強迫人們去犯罪」。

卡德羅夫的這些言論也讓俄羅斯政府感到不滿,克裡姆林宮提醒他不要捲入外國事務。但他卻反擊稱:「我不能也不會對攻擊保持沉默。」

自從歷史教師被謀殺一案以來,法國政府加大了對極端主義的打擊力度。馬克龍政府希望切斷外國對法國境內清真寺的資助,使得法國的伊斯蘭教不受外國影響,同時,法國政府還對一些清真寺進行了檢查。此外,馬克龍還強調將捍衛言論自由和閱讀諷刺漫畫的權利。

然而,上述措施已經在一些穆斯林人口佔多數的國家引發了不滿,部分民眾就此呼籲抵製法國產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教師斬首案兇手「風光下葬」?法國被「打臉」但卻「保持沉默」?
    大家還記得十月份震驚世界的「教師斬首」案嗎? 事情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新聞的熱度也在退去,不過小編今天突然看到一個新聞: 教師案中18歲的殺人兇手Abdouallakh Anzorov出生於莫斯科,俄羅斯籍。
  • 法國萬人大遊行悼念被斬首老師,兇手妹妹為ISIS成員
    在第二波新冠疫情加劇之際,上萬法國民眾在巴黎、裡昂、馬賽等主要城市街頭遊行集會,悼念一位被宗教極端分子斬首的歷史老師。 10月16日,巴黎大區伊夫林省孔夫朗-聖奧諾裡訥的中學歷史兼地理老師塞繆爾·帕蒂(Samuel Paty)在學校外慘遭斬首。
  • 教師因漫畫遭斬首震驚法國 法國總統痛斥:這是懦弱的襲擊事件
    這起惡性案件反映出的一些問題,包括具有爭議性的教學內容、社交媒體推波助瀾的「催化劑」作用,以及法國令人擔憂的治安現狀,都引發關注。  兇手當街行兇後發帖炫耀  據美聯社18日報導,當地時間16日下午5時左右,巴黎47歲的中學歷史教師塞繆爾·帕蒂照常下班回家,卻不知自己已身處險境。18歲的兇徒阿卜杜勒拉赫·安佐羅夫懷揣一柄35釐米長的利刃,在他任教的學校之外已經守候多時。
  • 法國檢方:尼斯教堂襲擊案與巴黎「斬首案」存在關聯
    一名男子在法國尼斯聖母大教堂外點燃蠟燭悼念遇難者。 新華社 圖當地時間11月13日,法國檢方發布消息稱,法國南部城市尼斯聖母教堂內發生的持刀恐襲案與發生在首都巴黎的「教師斬首案」存在關聯,2名襲擊者的動機或相同。
  • 巴黎教師「斬首案」或涉ISIS!嫌犯被擊斃,身份「敏感」遭俄方甩鍋
    法國首都巴黎市郊區10月16日發生的一起教師「斬首案」引發輿論譁然,一名歷史老師在教學樓附近被「斬首」身亡。嫌疑人隨後在逃跑途中被警方擊斃。嫌犯系俄羅斯難民 身份「敏感」遭俄方甩鍋據CNN報導,法國官方10月17日消息,嫌犯為一名18歲俄羅斯車臣裔男子,出生於莫斯科。當日下午,在發現屍體的同一區域,嫌犯Abdoullakh Abouyezidovitch A.被警方擊斃。
  • 巴黎教師遭斬首血案 法國社會撕裂非一日之寒
    法國歷史教師帕蒂被疑似伊斯蘭極端分子當街砍殺斬首,血案舉世震驚,社會各界憤怒譴責極端分子野蠻行徑。案發後巴黎、裡昂等主要城市數萬民眾上街示威,呼籲言論自由,哀悼遇害者,巴黎索邦大學21日舉行悼念儀式。 法國總統馬克龍稱血案是「伊斯蘭恐怖主義襲擊」,強調當局對此絕不姑息。
  • 【巴黎「斬首案襲擊者可能是學生家長,已逮捕四人】針對法國巴黎16...
    【巴黎「斬首案襲擊者可能是學生家長,已逮捕四人】針對法國巴黎16日「斬首案」的調查仍在繼續。法新社17日最新消息稱,目前包括一名未成年人在內的四人已被警方逮捕。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襲擊者據稱是受害者教過的一名學生的家長。
  • 教師慘遭斬首震驚法國!馬克龍怒火難掩,200多名外國公民或被驅逐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法國巴黎教師被斬首一事令法國全國震驚,引發極大關注。當地時間10月1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國防委員會特別會議上針對此事下達命令,要求各政府官員立即採取行動打擊恐怖主義。馬克龍表示,「恐怖分子在法國將無法安睡」。
  • 「斬首」再燃法國人怒火!遇害教師展示的宗教漫畫來自《查理周刊》
    數萬人在巴黎、裡昂、土魯斯、馬賽等法國城市聚集,在巴黎共和國廣場,人們高喊「言論自由、教學自由」,並高唱馬賽曲。群情激奮的畫面,也一遍遍給深陷難民危機、恐怖主義的法國敲響警鐘:《查理周刊》事件沒有隨著時間過去,社會分裂、仇恨、偏見和暴力,在這些年繼續侵蝕著法國,也許比過去更甚。
  • 法國巴黎一歷史教師被「斬首」,文明去哪了,教師聲援暴力者
    01事件過程: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6日下午,法國巴黎附近一所學校的歷史老師被當街斬首襲擊者是18歲的阿布杜拉克·阿布特齊多維奇,為車臣裔。他此前曾在課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這幅漫畫是《查理周刊》2015年出版的漫畫,《查理周刊》是法國一家諷刺漫畫雜誌,曾創作過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這在穆斯林眼中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 斷頭臺:人道主義醫生發明的「仁慈」斬首機器
    戰士們在戰場上會用刀、劍、斧頭等利器割下戰敗者或俘虜的頭並帶走,他們認為這樣死者的靈魂就不會回到已死的身體中而復活。這種處理敵人的方法後來很自然地成為了刑罰的一種,但這時它背後的意義就不再那麼明顯了。斬首本身存在著很大的不穩定性。如果你剁過排骨就會感同身受,一個人的脖子並不像電視劇裡那樣容易砍斷。斬首時,最理想的狀況是鋒利的刀刃恰好從某兩塊頸椎中間砍下,犯人就會迅速身首異處。
  • 法國遇害教師展示的宗教漫畫來自《查理周刊》
    【文/觀察者網 徐蕾】5年過去,《查理周刊》槍擊案的陰霾仍未從法國的上空散去,分裂、仇恨與暴力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洲,持續蔓延。 當地時間10月16日,巴黎一名中學歷史教師塞繆爾·帕蒂(Samuel Paty)在學校附近被「斬首」,他此前曾在課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
  • 法國歷史教師被當街斬首:人性的陰暗,永遠都無法想像!
    ----盧璐說今天是10月26日,我想說說,十天前,法國發生的那件令人驚悚的慘案。10月16日,下午五點,天還亮著,一位47歲的中學歷史老師Samuel Paty,在巴黎大島,一個叫做Conflans-Sainte-Honorine的小城市裡,被車臣籍,伊斯蘭極端分子當街刺殺,並斬首。
  • 一覺醒來,巴黎發生了一件恐怖血案!馬克龍臉色鐵青
    因為時差關係,北京時間17日凌晨,正是巴黎16日深夜,看到法國總統馬克龍匆匆趕到事發現場,臉色鐵青,憤怒溢於言表。這一天,巴黎很冷,一位中學歷史老師被斬首了。根據法新社的報導,這位巴黎郊區的歷史老師16日在一堂言論自由課上展示了有關的漫畫,當天下午5點多,就在他所在中學約200米外的街道上,被一名年輕人當場斬首。警察隨後趕到,兇手持刀威脅,警方開槍,兇手最終傷重不治。
  • 法國追查巴黎恐襲事件
    法國追查巴黎恐襲事件杜鵑法國警方17日繼續調查前一天發生在首都巴黎西北郊的一起持刀殺人事件,已經拘押9人。法國總理讓·卡斯泰17日呼籲法國人團結一致應對恐怖主義。【拘押9人】法國反恐檢察官辦公室17日證實,已經拘押9名涉案人員,包括兇手父母、祖父母和一名兄弟。
  • 斬首事件重現!尼斯教堂恐襲已致三人死亡,大巴黎已出現模仿者
    根據尼斯市長Estrosi的介紹,兇手的行兇手法和兩周前發生的斬首教師事件相似,這也是尼斯繼2016年的兩次恐怖襲擊之後「再一次被伊斯蘭法西斯主義襲擊」。 出現恐怖襲擊的尼斯聖母教堂位於尼斯市中心的主幹道上,事件發生之後,政府已經派出了反恐小組、幹預小組、排雷小組等專業隊伍前往教堂所在街區進行處理。教堂周邊也在恐怖襲擊發生之後被緊急封鎖,附近居民也被暫時疏散。
  • 巴黎恐襲5年後,法國恐襲風險指數調至最高級別
    【歐洲時報11月13日賈言編譯】自2015年11月13日巴黎發生襲擊以來,法國遭受恐怖威脅的風險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然而最近幾個月,法國本土接連發生恐襲,政府將恐襲風險等級調至最高水平。分析指出,法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發生恐襲的風險依然很高。 首先,針對2015年1月恐襲案的司法審判已經展開,預計要持續到2022年;此外,針對11月13日巴黎恐襲案的審判隨後也會啟動。消息人士進一步解釋道,這些案件的庭審將會「釋放出一些負面聲音」,不排除恐怖分子會為了支持受審嫌犯而採取行動。
  • 越南戰爭美國傷亡36萬也沒使用核武器,真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嗎?
    難道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嗎? 核武器威力巨大 關於美國為什麼不選擇用核武器打擊越南,我覺得有一個原因應該是核武器的威力太過巨大,一旦使用將會對整個戰局以及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
  • 法國巴黎發生重大恐怖襲擊案已致百餘人喪生(最新消息匯總)
    據法國媒體報導,13日晚遭襲擊的巴黎巴塔克蘭劇院已有百餘人死亡。據法國警方消息稱,巴黎市巴塔克蘭劇院中有人質被劫持。巴黎北部法蘭西體育場周邊發生兩處爆炸,當晚,在該體育場裡正在舉行法德兩國足球賽,爆炸案發生後,法蘭西體育館被封閉。目前兇手仍在逃。
  • 法國一位老師,竟被斬首!又是漫畫惹的禍,總統怒斥宗教恐怖分子
    17日,巴黎一名高中教師星期五下午被斬首!法國當局稱這可能是一起恐怖襲擊!此前,這名教師向他的學生展示了涉及先知穆罕默德的一幅漫畫。據華盛頓權威媒體報導,法國當局發言人對媒體稱,當地時間下午5點多,巴黎西北部郊區大火聖霍諾裡尼一所學校附近發生了一起致命襲擊。該國的國家反恐檢察官稱,對「與恐怖主義組織有關的謀殺」和「恐怖主義犯罪組織」展開了調查,尋找這位教育工作者遇害的真相。法國媒體報導稱,這名教師是一名中學歷史教師,也教授地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