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認為坎伯韋爾學院是最好的,給我更多機會去學習。比如,每周五去看展覽,倫敦的博物館、畫廊和各類展覽太多了,我不僅可以看那些免費的展覽,學院還給每個同學辦理通行證,去看那些收費的展覽。
我們班一共有 25 個同學,主要以英國本地學生為主,只有我一個中國人,其他有來自歐洲、美國、巴西等,非常國際化。
這裡的師資很好,不僅非常專業,而且對學生很友善,就把你當成朋友那樣,和你討論專業問題,不象國內老師那樣,根據自己的喜好評判你,不喜歡你的作品就封殺你,高高在上。這裡的老師喜歡傾聽學生的想法,不斷的和你交流,啟發你,無限發展你的潛力,對每一個學生都很公平。
我認為坎伯韋爾學院是最好的,給我更多機會去學習。比如,每周五去看展覽,倫敦的博物館、畫廊和各類展覽太多了,我不僅可以看那些免費的展覽,學院還給每個同學辦理通行證,去看那些收費的展覽,比如:V&A的Cold war、運動與時尚, 泰特現代館的特納大獎賽展覽,這在其他的學院是享受不到的。從展覽中學到很多東西,受到啟發,比如設計博物館的藝術發展史,你會看到各個國家在不同時代的工業發展中的實物展示,對於我了解現代藝術各個門類的發展狀況有了清楚的認識,這在國內是沒有機會看到的。
老師會讓我親自動手去嘗試不同門類的藝術與設計,比如,會讓我們去找一個足夠大的紙箱,你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比如紙板,在內外做成建築,然後再去畫它,嘗試用不同的畫法,以不同的角度去畫它,再把紙箱改造成衣服,去穿它,體驗人和紙箱之間的互動,非常有意思,通過一個項目,我可以嘗試3-D、平面、插畫、油畫、印刷、雕塑、產品設計、服裝設計等實踐,更深的體會到不同門類的藝術與設計之間的關係與差別,比如:插畫與油畫、雕塑與3-D等的異同,3-D是裝置藝術,在二十世紀之後才出現的,我到了倫敦才真正理解這個藝術門類。
插畫需要有故事在裡面,細節到位,幫助別人理解一個事物的主題,油畫的因素包括材料的運用,用顏色、花紋來達到視覺的衝擊力,甚至可以加入沙子來表現心理的感受,筆法更多,不受限制。
這邊的老師更注重你的想法,而不是技法。在西方已經有一百多年不做那些素描和色彩的技巧練習了,做設計的不需要會畫畫,你只要有想法,簡單的用筆在紙上勾勒出來,然後借用各種工具把它做出來就可以了。現在西方是以想法帶動技術,不斷突破技術的局限。藝術是不斷前進的,筆下功夫靠勤奮就可以出來,但是過於注重技法的話,思想會被技法的框框給局限住,很難再有創意。
這邊對於藝術學生的文化修養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須對文化、知識、歷史、潮流有很好的認識,才能做好藝術。我們除了要經常閱讀大量的參考書籍,每周至少還要看兩部與藝術有關的電影,一部黑白或者無聲片,一部彩色片,這些電影有著濃鬱的藝術氣息,都是一些藝術大師拍的片子,市場上是不發行的,很多是探索宗教、畫面轉換的視覺衝擊、人生啟蒙、人類特徵的片子,給人以很大的啟發。
我希望繼續學習美術專業,將來想做藝術家。通過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的人生內涵,我不會因為上了好大學就開始懶散自己,企望將來出名爭利。到了倫敦以後,我經常會思考人生的意義,與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同學交流、學習,開闊眼界。在國內學藝術太受局限,思路很窄,因為信息滯後,資源太少。我非常感謝 倫藝北京代表處給我這個出國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