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敏感的,身邊的萬事萬物都能引發人們的思考和想像,感性的力量創造了藝術,而感情,則是藝術創作的源泉,無數藝術大師的創作都是將自我對於世界的感觸進行表達的媒介,繪畫便是藝術形式之一。都說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一直對著同樣的事物,人們都會產生審美疲勞。但就有這樣一位藝術家,他一生只為一位女子作畫,而這並不是俗套的愛情故事,而是充滿浪漫的藝術創作,他便是新古典藝術畫家,森本草介。
關於古典繪畫,人們大多的印象都停留在中世紀西歐的宮廷繪畫,以宗教為主題,華麗的服飾、奢華的生活以及克制的表情。森本草介作為一支東方力量,橫衝直撞地進入了這個以歐洲藝術家為主要群體的陌生世界,而他的出現,也為這個圈子帶來了一股新鮮又奇妙的東方神韻。就像東方人驚奇於西方人的高鼻梁藍眼睛,對於西方人來說,東方的世界同樣充滿著異域風情。
馬可波羅遊記中那些「鋪滿金子的大道」、「空氣中都充滿香料的味道」、「遍地絲綢」等關鍵詞,帶給了當時藝術家無盡的想像,而經歷了二戰後的西方人,對於東方的印象急轉直下,封閉、保守、愚昧,種種負面印象將往日的榮光衝刷得一乾二淨,這片曾經富饒的沃土如今滿目瘡痍。好在藝術的無國界的,也是摒棄所謂的偏見的。森本草介用自己的畫筆,將東方人眼中的女子展現給世界,在他的筆下,東方女子不再如戰爭中那般孱弱,狼狽,她獨特的美得到了展示。
森本草介筆下的女子不僅具有東方女子的含蓄和優雅,還結合了冷豔憂鬱的氣質,這種氣質的展現源自一種內在的力量。1937年出生於朝鮮全州府的森本草介,兒時的環境是充滿著異國情調的,但與此同時也夾雜著軍國主義的色彩,在日本強權管轄下的朝鮮半島,有著很多在朝日本人,森本家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沒過多久他就隨著親人一同返回了日本,但是從小的他也看到了不同階層,不同國籍的女子。他畫中的女子冷豔、憂鬱、嚴肅,有人將女子的氣質稱之為「毀滅性的美」,這種感觸其實也是森本自身的內在外化,同時看到了戰爭雙方的他,相對能夠中立地站在一旁,他無法加入任何一個陣營,也無法冷眼旁觀這一切,於是他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畫作中,闡述這其中的悲哀。
森本草介的畫作被人讚譽道「美的無可挑剔」,畫中的女子是真的無可挑剔嗎?如果單是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很多人看過後便會失望的,喜歡他畫作的讀者想必對於他畫中的女子非常熟悉,他的模特自始至終都只有這一位,而這一位則是他閱盡無數佳人美女後的選擇,在他的畫作中,他並沒有像如今的美顏相機一般,將女子身上的皺紋和贅肉所遮掩、粉飾,而是以細膩的筆觸真實地展現出來,如原相機一般真實、直白。在畫中,女子身穿和服,卻衣衫不整,香肩外露下,卻絲毫沒有情色的意味在其中,相較於西方的「坦蕩」,森本草介筆下的女子是羞澀又成熟的,這種含蓄的美為人們帶來的視覺衝擊並不少於西方油畫。
森本的作品有著鮮明的個人色彩,暖黃色的色調,始終如一的模特,還有畫中人物所展現的溫柔和力量,這些的展示都是一種由內向外的感受。曾留學於西方的他,筆觸中留存著大量西方古典繪畫的技巧,但他並沒有刻板的沿襲這些傳統,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了調整,古典主義強調的完整構圖、線條的細膩和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展現,與此同時,典雅、溫和、靜美這類東方女子的氣質,加上西方的繪畫技巧,在他的畫作中竟以一種非常和諧的方式展現了出來。
如果說相機的作用是真實、直白地展現事物本身的模樣,那麼森本草芥的作品則在真實的基礎上,注入了相片少有的神韻和色彩,他筆下的女子不再是簡單的人物,而是歷史的年輪下時代的縮影,是東西方美好的集合,是森本對女子的理解和闡述。
如今,森本草介為了藝術界大力推捧的黑馬,他的作品不僅在藝術館有所展示,在網上也有很多關於他的評價和讚譽,他筆下女子的美已跨越了性的吸引,很多女性網友也欽慕其中。其實,在森本草芥的眼中,男女本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體現在其中的那股柔和又具有力量的氣質,森本草介本人也在不斷地向其靠近,其偏移的長髮、溫柔又多情的眼神,也展現了他作為男子柔軟的一面,很多藝術家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都處於兩性之間,以一種柔和不對立的方式,和諧的存在其中。
考試時間不夠,美術生強行完成的試卷長這樣,老師:真服了你們
反映現代生活的8張漫畫,只有生活閱歷足夠豐富的人才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