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以來,美國社會的種種怪狀,徹底戳破了美國生活「自由美好」的泡沫。
然而隨著2020美國大選的塵埃漸落,中國網際網路上悄然出現了一波美國政客的「人生雞湯」:「修車工之子,逆天改命!」「命途多舛,喪妻喪子,78歲終獲成功」……一夜之間,被無數事實證明腐朽的美式價值觀在某些平臺死灰復燃。仿佛每一個「修車工之子」都能付得起天價的競選費用;仿佛每個在疫情中失去親人的美國人有朝一日都能當上總統。
且不言這些整齊劃一、連標點符號和配圖都一模一樣的通稿接的是誰的生意,就說他們營銷的所謂「人人平等」「努力不懈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生活」的「美國夢」,在美國實現了嗎?
2017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題為《褪色的美國夢:1940年以來的絕對收入動態趨勢》的研究發現,1980年代出生的美國人中,只有50%的人收入超過父母,而1940年代出生的人中,這一比例為90%。研究指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並非GDP增長的緩慢,而是社會分配的不均。
「美國夢」承諾,只要誠實勞動,就會過上更好的生活。但現實呢?
美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數據表明,新冠疫情中少數族裔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是白人的4-5倍。與此同時,《衛報》等多家外媒報導,在美國養老院等疫情重災區工作的護工,多數正是這些少數族裔。因為系統性歧視造成的貧窮,他們不得不同時打好幾份工,奔波在醫院 、餐廳等各個工作崗位之間,極大增加了病毒感染率。
相比於靠著股票大漲賺得盆滿缽滿的富豪,相比於靠著遊說政客抬高藥價的商人,這些「打工人」才是美國社會真正在誠實勞動的人。
「金錢至上」這一美國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基本邏輯,不會因為換屆選舉而改變。在資本主義制度消亡之前,所謂的「美國夢」都只能是為其遮羞、誘人心甘情願獻祭的美麗外衣。
同樣是活躍在網上的大V,真正移民到美國的一位前高校教授的現實版「美國夢」,卻根本不是營銷號所描述的樣子。到了美國之後他才發現,自己原來鼓吹的「自由民主」,實際上是為那些有錢的白人所準備的。如今他的微博上已經不見了「美國夢」,而是不斷吐槽在國外的生活不易和對自己選擇的自嘲。疫情期間,他每天在微博記錄美國的慘狀, 「運屍車」「裹屍袋」等詞毫不避諱。
「美國夢」裡沒有遍地黃金。至於「人人平等」、「誠實勞動就能成功」,只存在於在公知、美吹和營銷號的蹩腳故事裡。他們的故事,有的是在做中美生意,滿足其牟利的需求;有的是被洗腦的跟風「傻白甜」;還有的,則是為了能夠讓自己有理由繼續堅持當年的錯誤選擇,而只講想像中的美國。
真正的通往夢想之路,其實就在腳下。
責編:李曉航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