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不少流量都是從韓國出道的,現如今大火的孟美岐、吳宣儀和程瀟是如此,早前的歸國四子也是如此。鹿晗、吳亦凡和黃子韜已經和原公司SM解約並自立門戶,解約當時輿論也是沸沸揚揚。宋茜與SM合約到期之後也和平分手,重心轉向國內。然而張藝興現在的發展重心在國內,經紀約卻還在韓國。無獨有偶,王嘉爾的經紀約也還在韓國的JYP公司。
張藝興是韓國男團EXO的成員,與早前已經解約的鹿晗等人同屬一個組合。鹿晗三人退隊之後,張藝興作為組合內唯一的中國人,自然是承受了不少壓力,也遭遇了許多信任危機。不少韓國公司都擔心再次籤下中國人會再面臨跑路的情形,但張藝興堅持留下還是給韓國公司帶來了希望。
SM後來與張藝興達成了一致,張藝興被允許在中國開設工作室,工作重心從韓國轉移至中國,甚至還缺席了EXO之後的幾次回歸。張藝興回國後的發展絲毫不遜於鹿晗等人,一部國民級綜藝《極限挑戰》把張藝興的知名度打開,而後的《偶像練習生》更是讓張PD的形象深入人心。
王嘉爾則是JYP旗下男團GOT7的成員。相比起EXO,GOT7的知名度和成績都比較遜色,但畢竟出身大公司,起點還是很高的。相對於張藝興,王嘉爾的自由度要低很多,且其工作重心也還在韓國,只是一年有幾次回來中國,且參演的綜藝《拜託了冰箱》也比不上《極限挑戰》那麼有國民度。
其實依王嘉爾和張藝興現在的發展勢頭,把經紀約籤回國內肯定是更好的,畢竟國內的團隊才更懂得內娛生態的運作,也更懂得要如何包裝和營銷。韓國公司囿於語言和地域,總是有許多操作不便利之處。但是兩人都還是沒有把經紀約籤回國內,反倒還是留在韓國,其中的理由倒也不難想見。
很重要的一點在於,王嘉爾和張藝興都對公司很感恩,認為老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另外公司培養練習生是需要付出大量成本的,王嘉爾和張藝興合約未到期則遵守的行為,反倒更符合當前的商業交易基本原則,這是值得鼓勵和讚許的,畢竟誠信才是人的珍貴品德。
另外解約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合約未到期的情況下單方解約,藝人往往需要賠付巨額的違約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有官司纏身的問題,且藝人的口碑也可能會在行業內受到影響。早前2PM的成員樸宰範與JYP解約,也面臨了被潑髒水等一系列問題,最終也未能成功歸隊。解約並沒有粉絲想像得那麼容易,藝人慾戴王冠,必得承其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