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條微博中,賈靜雯提到其五歲多的女兒咘咘兩眼高度視差600度,患有先天弱視。由於咘咘從出生起,兩眼就有高度視差,所以直到5歲多也沒有異常反應。
幸運的是,學校檢查及時發現了咘咘的眼睛問題,沒有錯過黃金治療期。
賈靜雯說,發這條微博是為了提醒家長們及時帶孩子檢查眼睛,早發現早治療。
評論區有許多網友留言,有人說自己也患有先天弱視,但由於父母沒有堅持陪其治療,如今視力仍不夠好。
與該網友有類似經歷的人有很多,有人因為沒有堅持治療導致成年後視力模糊,有人因為發現得太晚,錯過黃金治療期,長大後雙眼視覺仍存在問題。
什麼是弱視?為什麼像咘咘這麼小的孩子會出現600度的雙眼高度視差?如果患有弱視,應該注意什麼?又該如何治療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莉醫生曾在愛目行動第二課堂《眼球小子看「視」界》中為我們詳細解答了弱視的相關問題。
我們從出生逐漸長大,眼球也會隨身體的成長逐漸發育。嬰兒時期,我們的眼睛視力是比較差的,剛開始我們可能只能看到光感,感受到光線,逐漸地,在發育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手動,看到有色彩的玩具,到可以追蹤物體。在1歲之內,是我們眼球的快速發育期。在1歲的時候,我們孩子眼睛的視力,基本上可以達到0.1左右。到4歲、5歲的時候,我們的視力就可以達到0.6到0.8,到6歲,基本可以到1.0了。在發育的過程中,如果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都會影響我們的視力,影響到我們眼球的發育。比如說,高度的屈光不正、遠視,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矯正,就可能形成弱視。
弱視和近視是兩碼事。近視多發於學齡期和青少年,是由於眼調節肌肉睫狀肌過度緊張或遺傳等原因造成眼軸變長引起的,看不清遠處,但能看清近處。小朋友戴眼鏡矯正視力後也可以恢復正常。而弱視多發生在學齡前,是一種視功能發育緩慢、紊亂的疾病,常伴有斜視、高度屈光不正,戴鏡視力也無法矯正到正常的水平,看近和看遠視力都不好。這兩種眼病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弱視發生的原因有4種:
第一,有可能和屈光不正有關;
第二,兩隻眼睛視力相差得太多,這個叫屈光參差;
第三,形覺剝奪也會引起弱視;
第四,斜視也可以引起弱視。
如果弱視沒有及時治療的話,孩子不僅會矯正視力差,還會影響到他的雙眼視功能,比如立體視是我們最高級的視功能,如果沒有立體視的孩子,就做不了一些特別精細的工作,包括飛行員、手術顯微鏡的使用,像繪畫,都可能受到影響。
弱視的治療是年齡越小,效果越好。2歲以內為視力發育關鍵期,6~8歲以前為敏感期,超過10歲後治療效果極差,12歲後再治療,幾乎無效。弱視的治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久戰,學齡前兒童有更多的時間配合治療,上學後某些治療會因為學習受到影響,往往給治療帶來困難而影響療效。
弱視的人,很多同時也有屈光不正的問題,所以檢查弱視一定要散瞳驗光,準確地驗出實際屈光度,才能配出合適的眼鏡。只有在戴眼鏡矯正屈光不正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弱視訓練。讓清晰的物像反覆刺激視網膜注視中樞,提高視覺敏感度,才有可能提高視力。所以治療弱視必須戴眼鏡。
對於弱視的矯正,如果需要佩戴眼鏡的話,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做檢查,而且,弱視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堅持的不好,那麼弱視還會反覆。所以,在治療弱視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遵從醫生的治療指導意見,才能讓我們的眼睛恢復健康。
大部分弱視兒童的眼鏡,長大後都可以摘掉。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弱視兒童以遠視為主,而隨著弱視兒童年齡的增長,眼球的發育,遠視度數會逐漸降低,視力逐漸恢復正常,眼鏡就摘掉了。當然,治癒的弱視兒童如果在發育期間不注意用眼衛生,引起近視,那又需要佩戴近視眼鏡了。
圖片來源於賈靜雯微博,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愛目行動」是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北京後生公益基金會、北京兒童健康基金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以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兒童健康教育與醫療扶貧專項基金所管理的大型公益項目,其宗旨是通過兒童的習慣養成,結合醫療救助與幫扶,從根源上解決我國兒童視力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