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0張老照片,帶你走近不一樣的中國近現代史

2021-02-15 樂活深圳

每一張照片,都記載著一個故事,講述了一段歷史,凝聚了一段時光。在斑駁的老照片中,我們了解真實的歷史:這裡有戰爭與和平,有美好與災難,有歡笑也有淚水。近日在越眾歷史影像館開幕的「時代的印跡——《老照片》二十周年紀念展」,就用100多張老照片,帶領我們走近不一樣的中國近現代史。

晚清時代,剛剛開埠不久的上海南京路,前景是一所照相館,遠近的人都在恬然地面對著眼前的攝影機。

上世紀30年代末,北京西郊碧雲寺附近的街道景觀。古老而破敗的民居,未經硬化的路面,還有站在街上那個神情倦怠的男童,看上去一派蕭然。

1938年4月,一位英國海軍少校與妻子在威海劉公島舉辦婚禮,場面宏大,可謂大操大辦。

這幅攝於20世紀30年代的照片,洋溢著小康家庭的安寧與溫暖。          

毛澤東(右一)、鄧小平(右三)、楊尚昆(右六)在莫斯科時,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布爾加寧請他們品嘗蘇聯香菸。攝於1957年。    

上世紀60年代末,香港經濟開始騰飛。這些在避風港玩耍的孩子趕上了「大時代」,等待他們的是三十多年的經濟大發展。 

📷 時代的印跡——《老照片》二十周年紀念展

上面幾幅照片只是本次展出作品的一小部分,但這些照片卻是歷史的縮影:無論是時代變遷的風起雲湧,還是小人物小家庭的溫馨瞬間,又或者是大人物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你都能在本次「時代的印跡——《老照片》二十周年紀念展」中看到。藉由這些照片,我們也能穿越時空,看到一個更加鮮活和立體的中國。

談及舉辦此次展覽的契機,越眾歷史影像館執行館長黃麗平表示:「『收藏、研究、展示流失海外和散落民間的中國歷史影像』是越眾歷史影像館的學術定位,與《老照片》收集記錄『個人生命和時代記憶』的創舉,是不謀而合的。對於年輕的越眾歷史影像館來說,已有20年豐富影像資料積累的《老照片》是其學習和展示的根本;對於《老照片》來說,多元的展陳和與觀眾即時的互動,是新時代下『編輯』形式的拓展。」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的內容主要由文獻和選自《老照片》的100個精彩瞬間兩大部分組成。文獻部分包括創辦之初的「《老照片》(叢書)出版構想」和「徵稿啟事」等手稿;創辦期間的讀者來信、作者來稿、媒體報導;同時還將集中展示第1輯至第113輯的《老照片》單訂本。

《老照片》自出版至今的113本單訂本於展廳現場集中展示

照片部分則重點展示從《老照片》所刊登過的過萬張照片中精選出來的100個精彩瞬間,包括19世紀末的北京城崇文門一帶的風光和開風氣之先的上海南京路;20世紀初的鄉村馬戲團表演以及在蘭州舉辦的一次西餐會;清末的新軍會演和禁衛軍出洋考察;1919年高等學堂的自修室;1929年舉辦的全國首屆國貨博覽會;1930年代的山東模範監獄;重慶談判期間的毛澤東;掃大街的前上海灘「大佬」黃金榮;60年代跳「忠字舞」的造反派、80年代初來中國訪問的前法國總統費朗索瓦•密特朗等等。

展覽現場

而與以往展覽不同的是,策展團隊未對這100張照片進行分類。這些照片按照每張照片拍攝的時間排序,並沿著展廳現場唯一的一條時間線展開。不做分類的原因在於,此次展出的照片在時間跨度上從晚清至1980年代,內容上既有各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也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亦不乏一些並不太常見的名人形象,這些照片及其背後講述的故事近乎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圖說史。讀圖觀史,策展團隊冀望藉助這些個人記憶與細節去呈現一個時代中的民生點滴、城市發展、政策變革等,讓觀者了解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近現代史。


觀展過程中,你還可以隨時用主辦方提供的鉛筆和貼紙記錄下想法,並貼在照片旁邊,讓它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如果你也想要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不妨來越眾歷史影像館,跟這些「老照片」一起,重溫那些逝去的百年光陰吧。


時代的印跡——《老照片》二十周年紀念展


展期:2017年8月20日-2017年11月20日

地點:越眾歷史影像館

策展人:馮克力、黃麗平

策展團隊:孫粹、胡亦婷、梁秀青

主辦單位:深圳市越眾歷史影像館、山東畫報出版社-《老照片》編輯部

視覺設計:一木設計

開館時間:每周二至周日,10:00-17:00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清水河街道紅崗北路1106號越眾產業園

公共運輸:

乘坐公共汽車9路, 58路, 61路, 85路, 123路, 222路, 381路, 385路, K105路, N16路, N25路, 海濱觀光線到青湖山莊站下,向南步行約200米至越眾產業園;

乘坐地鐵3號線(龍崗線),草埔站下,D3口出,然後步行至越眾產業園。

汽車導航:搜索越眾產業園即可到達。

註:如開車前往,可向館內工作人員領取停車優惠卡,亦可於活動籤到臺自行領取。出示該優惠卡,停車費只需支付10元,限一次性使用。

合作/投稿/商務等,

歡迎聯繫編輯微信號:edmondwp

相關焦點

  • 一張老照片帶你走近那段歲月
    一張老照片帶你走近那段歲月 2020-12-25 2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罕見的中國50年代老照片100張
    1953年中國百姓真實歷史老照片:圖為上海一家紡織廠的4個女工人,4個人走在路上聊得非常的歡樂,那時候的人好純樸。1953年中國百姓真實歷史老照片:圖為天津市的一戶普通家庭,過年一家人在吃團圓飯。這是一個大家庭,祖孫三代十口人,非常的溫馨。
  • 老照片: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和電視劇裡的不一樣
    導語:老照片: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和電視劇裡的不一樣 觀眾印象中的御前帶刀侍衛就是清宮劇裡的那樣,個個英姿颯爽,氣宇軒昂,甚是帥氣,那真正的侍衛,你見過嗎?
  • 20張珍貴老照片 帶你去看看十九世紀的義大利威尼斯
    二十張珍貴老照片, 帶你去看看十九世紀的威尼斯。 威尼斯瀕海而建,城中水網密布,而得到了水城的美名。奧地利人於1798年1月18日佔領了這座城市,擁有千年歷史的威尼斯共和國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 6000張中國古代老照片,這幾張說不出的詭異!
    從1917年至1932年期間,甘博曾多次來到中國,拍攝了大量照片。為中國這一重要歷史時期留下了珍貴的影像檔案。他的鏡頭記錄了中國各地社會風俗、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珍貴的畫面如今已存世不多。甘博這些老照片,真實、形象地展示了「五·四」前後的中國政治、經濟、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
  • 中國社會變遷老照片
    馬克.呂布用生命拍的幾十張中國社會變遷的照片。1957年,北京攝影師露天拍照。
  • 100多年前的清朝人老照片,記錄了最真實的樣子!
    100年多前的清朝人老照片,高高的城門下面的街道兩旁有些棚子,估計是當時生意人臨時歇腳的地方,那位推著小車車的大哥看著好像有些忙!100年多前的清朝人老照片,這裡應該是一個勞力市場,人們每天聚在這裡找活做來養家餬口!
  • 他要讓紹興老照片恆久流傳 樓立偉,老照片裡的收藏故事
    近日,紹興老照片收藏愛好者樓立偉收藏到一張老照片。這張泛黃的老照片中,有6位中國護士手持畢業證書和一位美國護士合影。這是1934年紹興福康醫院護士學校第十二屆學生畢業合影。  作為一名資深的老照片收藏愛好者,樓立偉收藏了很多老照片,包括清末民初,新中國成立後各個年代的照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紹興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回頭看這些珍貴的歷史圖像,更覺時光飛逝,歷史的厚重。近日,記者來到樓立偉家,看到了一箱箱他多年收藏的老照片。  在紹興第二醫院,當年護士們合影背後的這幢樓已經作為歷史遺蹟保護起來。在1934年,那時紹興城的護士還很稀少。
  • 臺灣老照片:不一樣的五六十年代(下)
    臺灣老照片看著不過癮    大棚馬戲團,和現在內地農村鄉鎮廟會來的馬戲團一樣。攝於1957-1958年之間,湯姆·瓊斯攝。    1966年,美國大兵對這張照片的註解是撞球房和保齡球館,但是大樓還懸掛著豪華大戲院和豐中戲院的廣告。
  • 68張中國老照片,張張都是魯迅筆下的中國!
    從1917年至1932年期間,甘博曾多次來到中國,拍攝了大量照片。中國當時正處於內外交困之中,內有長期的官僚,封建主義的壓迫;外有帝國主義的侵略。國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感覺沒有出路,前途一片昏暗。或是常年的壓迫使有的人麻木苟且,只為活著而活著,沒有理想,沒有盼頭。1918,周樹人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 清朝老照片,帶你走進百年前的歷史,很震撼!
    100年前的老照片
  • 18張老照片:李小龍、鄭少秋、陳道明、王祖賢、張曼玉、劉曉慶
    18張老照片:李小龍、鄭少秋、陳道明、王祖賢、張曼玉、劉曉慶【搭肩王祖賢的MJ】香港~1987年,王祖賢和麥可·傑克遜在邵逸夫的一個飯局相遇,當時她穿的還是電影《法中情》裡的衣服。麥可·傑克遜第一眼見王祖賢說:「你好漂亮,中國女孩是不是都像你這麼好看」。
  • 100年前的老照片美爆了!裡面有沒有你的家鄉?
    讓我們在老照片中上一堂文藝味兒十足的歷史課,順便看看這些或秀麗婉約、或古樸恢宏的照片裡,有沒有你的家鄉。這是1900年12月竣工於哈爾濱的聖尼古拉教堂,為俄羅斯東正教堂,教堂內部的聖物、聖像及大鐘都是從莫斯科運來的。這座承載了厚重歷史印記的教堂,在文革中被毀。直到2006年7月,復建後的聖尼古拉教堂作為哈爾濱伏爾加莊園的標誌性建築,重新出現在哈爾濱。
  • 100張贛州老照片,從清朝末期到現在……
    下面這些老照片,從清末的第一張照片開始,每一張都見證了贛州100多年來的滄桑巨變。這裡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城市的雕梁畫棟……清代所繪贛州風景圖:濤頭寂寞打城還,章貢臺前暮靄寒。關鍵詞:蔣經國、贛南新政
  • 100歲的他,帶我們走向強大!!這裡是中國首都:北京!
    巍然矗立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為紀念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他們不畏犧牲為了黨的偉大事業、為了救國救民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箔大字鮮豔的五星紅旗啊你不僅在中國人民心中至高無上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是神聖的《戰狼2》中,正是你的出現‍
  • 老照片:80年代的黑龍江哈爾濱,帶你看記憶中的老哈爾濱
    這是一組上世紀80年代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昔日這裡的樣子,通過這些昔日老照片帶大家去重溫老哈爾濱的舊時光,找回曾經記憶中的哈爾濱。圖為昔日哈爾濱中央大街,這樣的中央大街有多少人還記得?圖為上世紀80年代藍天白雲下的哈爾濱霽虹橋,那時的天空很藍。
  • 永遠的林妹妹,陳曉旭68張經典老照片,難忘她的美麗與才情
    今天,當我們再次翻看她之前的老照片時,就會發現,天生麗質的陳曉旭,真的好像是林黛玉的化身。一顰一笑,都那麼令人陶醉。我原本以為不食人間煙火的只有林黛玉,直到陳曉旭的出現。陳曉旭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扮演林黛玉。1965年10月29日,陳曉旭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
  • 帶著100張老照片逛東交民巷 走過一個世紀的繁華與屈辱
    北京有一條很特殊的胡同,漫步在這裡會感受到濃濃的異國風情,觸目所及是哥德式的教堂,紅頂的小洋樓,玻璃花窗與形似「凱旋門」的西式門樓……日前,記者和幾位北京文史愛好者,帶著100張老張片尋訪東交民巷,走過這條胡同,似乎穿越了一個世紀的繁華與屈辱。
  • 「老照片」:80年代的老照片,主角是黑白電視機!你肯定見過!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今天,小編收集了在80年代改革變化中,一組非常珍貴的老照片!分享給老少爺們!那張排球女將的照片,你看看照片裡的是誰!1980年,雲南楚雄的村民掰手腕。1981年,剛剛建立了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這個未來的市中心經常有耕牛在踱步。
  • 2500張老照片 洞見歷史面紗後的成都芳華
    該資料庫耗時3年,收集了1896年至1949年間的2500張老成都生活生產照片,供公眾免費使用。老成都的生活百態,均可在這裡尋得。 《老成都影像館資料庫》創下了兩個「先例」,「首先,這是歷史上成都首次對老成都影像資料進行系統收集;其次,資料庫匯集一個城市老照片數量之多,且信息著錄完整、規範、全面,這在國內公共圖書館自建照片資料庫中尚屬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