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燈塔》是由史赫然執導,張翰文聯合執導,吳倩、楊玏、鄭雅文、代旭主演的律政罪案劇。
雖然是年輕演員做主演,但是4位主角的演技都是可圈可點的。
《黑色燈塔》是以法庭審理的案件為主線,該劇講述了法院的實習生喬諾(吳倩飾),在實習中和檢察官李旭堯(楊玏飾)一起尋找案件真相,同時在看到法官面對罪犯抽絲剝繭揪出真兇的過程後,立志成為一名優秀法官的故事。
《黑色燈塔》看著是一部嚴肅的法庭罪案劇,但劇集走向更偏向於懸疑劇。
開篇就設置一條貫穿始終的隱線,再由一個個單元劇來串聯劇情,這種操作的好處是在節奏上能夠更加緊湊,劇情的推進也更準確直接。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黑色燈塔》的出現,讓我們看清了一個事實:當不再執著於「談戀愛」後,國產律政劇終於找對了方向。第一,劇情有爆點,層層遞進集集反轉,只1集就能看得毛骨悚然;
劇集上來就放大招,第一個案件就是一起命案。
在接近午夜的公園,一個紅衣女子被一個年輕男子捅死,身上有多處刀傷。
警方很快就找到了兇手,兇手名叫王海,而被殺的女子叫葉姝。案件看似很「簡單」,王海捅人的畫面被監控記錄下來,但是法庭上王海卻大聲爭辯,稱是葉姝想要襲擊他,他自衛才用到殺了對方。
可是監控顯示,王海直接衝向了葉姝,葉姝從始至終都沒動過,自衛的說法顯然不成立。
而且雖然案件看似很清晰,可關於受害人葉姝,還是疑點重重。根據王海的口供,我們可以了解到——
來自於偏遠山村的他之所以會來到葭南市,
只是想找一份工作。
但因出身和口音等問題,他四處碰壁且受人白眼。
內心憋悶的他想找尋一個宣洩情感的出口。
這便是他隻身來到葉姝遇害的公園散步的契機。
但李旭堯在此處提出質疑——
既然只是散步,為什麼要帶刀?
王海的回答是防身。
有點奇怪?
但這種舉動從王海的律師口中說出,
便是被告人因長期遭受辱罵而產生了被害妄想症,
實屬人之常情。庭長應被告方律師要求休庭。
李旭堯不解,認為王海手段兇殘,不該姑息。
但就是因為他急於伸張正義,
他才會對葉姝身上的摺疊刀秘而不宣,
以求推進流程。庭長並不接受這樣的說辭。
機緣之下,李旭堯便和喬諾一同分析案情。
喬諾憑藉良好的思維邏輯理清本案頭緒——於是,李旭堯選擇運用心理戰術為王海製造壓迫感。
幾輪攻勢下來,他終於將王海逼到了死角。王海崩潰,鬆口承認死者葉姝是自己的嫂子
其實葉姝是王海的嫂子,這次王海來到公園,就是為了找葉姝的。
這麼一來,案件就變得更加奇怪,既然是一家人,為什麼還要下殺手呢?
之後喬諾和李旭堯到王海的村子裡調查,發現王海的哥哥是個傻子,而且王海一家也是說不出來的詭異。
到了這裡,警方將葉姝和2年前的失蹤人口作比對,找到了葉姝的正式身份。
她是高知家庭出生,在成為王海嫂子之前,也已經結婚了。2年前她在結婚紀念日當天失蹤,搭載她的計程車司機被發現了2年前就已經死亡,究竟2年前發生了什麼?
整個案件從一開始的「簡單明了」的兇案,發展到失蹤,2年前懸案,還可能涉及到拐賣人口,可謂是山外有山。
同樣的,第二個侵犯案件也是一樣,從案件一開始,證據看似就已經非常明顯了。
受害人的狀態,身上的傷痕,地下車庫的監控視頻,還有車內的DNA證據。
但是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證據開始出現偏差,很多看似鐵證的證據實際上卻有藏有漏洞。
像是明明同一件事、同一個人,就有兩份截然不同的證詞,究竟誰在說謊?
很快,侵犯案又有了新的「問題」,案件還未審結卻遭到了媒體爆料,可問題是,這樣一個不公開審理的案件為什麼會被曝光?
是參與庭審的人有人刻意為之還是案件背後有其他秘密?
第二案從一開始的侵犯案件到後來的詐騙,然後挖出受害人的身份背景,一點點揭露出來越看越震驚。
層層遞進集集反轉,太炸了!
而且在案件之外,還有一條隱線,就是一開始喬諾頂替雙胞胎姐姐喬雅,真正的喬雅失蹤,背後還牽扯什麼樣的秘密?
第二,主題有深度,2個案件均有所指,終於能說一句:國產劇真敢拍!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個案件看起來噱頭都很足,但該劇並不僅僅是想要用獵奇的案件和高能刺激的感官感受來吸引觀眾。
從兩起案件來看,案件背後想要呈現出來的主題都更加有深度
比如第一個案件,從一起詭異的兇殺案入手,挖出了案件背後竟然是拐賣婦女。
葉姝從一個光鮮亮麗的城市女性,變成了被囚在農村,常常遭受挨打的「外來媳婦」,故事的發展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07年李楊導演的一部片子。
而當我們以為案件就停在了拐賣婦女上,實則這個主題還有更深層次的探討,就是原生家庭。
葉姝的丈夫因為被拋棄而重獲「新生」,但是一旦再遇「過去」,就很容易陷入原生家庭帶來的桎梏。
這部劇的名字如同點睛之筆一般,
將整部劇的主題都濃縮在黑色燈塔裡。
因為——
每一個身著制服的執法者,
都是正義的化身,
都是在黑暗中為我們照亮前方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