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演——紀念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誕辰180周年鋼琴協奏曲全集!

2021-02-23 安徽文化惠民消費

記得剛剛學習古典音樂的時候,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的旋律,就經常在我的耳邊響起。那時,作為一個菜鳥,覺得這首將近40分鐘的樂曲,根本就是神一樣的存在,甚至沒想過有一天能演奏她。後來,有幸能到「老柴」畢業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就讀,無形之間與這位有「俄羅斯之魂」之稱的作曲家成了校友。當時,學校裡也有很多同學和老師因為這首樂曲艱深的技術放棄了這首樂曲。2009年4月29日,當我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區禮堂第一次演奏她的時候,樂章的中間,甚至有聽眾就鼓起了掌—我驚呆了,按照習慣,通常在協奏和奏鳴曲中,哪怕是樂章之間都是不允許鼓掌的—也許,正是因為她既擁有細膩婉轉的旋律,又彰顯著熱情奔放的絢麗技巧,聽眾們才會對她如此這般地喜愛吧。

的確,作為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鋼琴協奏曲,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自她巖石般堅強有力的第一個音奏響之後,便在協奏曲保留曲目中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她恢弘的序奏可以讓聽眾奉之以畢生的摯愛,而優美動聽的主題旋律,足以使這部鋼協走進每個人心裡。這部作品自上個世紀以來,便在音樂會中頻繁上演,幾乎所有著名的鋼琴家,都曾留下過這部作品的精彩演繹。

事實上,包括最著名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在內,柴可夫斯基一生中共創作了四部鋼琴協奏曲—其他三首,是第二號、第三號鋼協、行板與終曲以及一部幻想協奏曲(作品56號,兩樂章)。而其中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則是他根據一首棄置的降E大調交響曲改寫的:第一樂章完成了管弦樂配器與雙鋼琴譜,為作品75號;而第二、三樂章在完成了雙鋼琴譜後,作曲家就去世了。於是他的學生塔涅耶夫完成了第三號鋼協剩餘樂章的管弦樂配器,於作曲家去世4年之後,1897年的2月20日首演—因此,柴三與行板與終曲最初作曲家是打算寫成一部作品,而目前的情況是有了不同的兩個作品編號。

不過,雖然人們對柴一鋼協太過熟悉,但柴可夫斯基的其他幾部鋼協卻鮮有問津。事實上,作為徒孫輩的拉赫瑪尼諾夫(之所以稱徒孫,是因為拉氏的老師正是塔涅耶夫—他是柴可夫斯基的學生,也是完成柴氏所有鋼琴協奏曲在俄羅斯首演的鋼琴家)創作的多部鋼協—第一、二、三號鋼協,以及帕格尼尼主題幻想曲—自誕生之時便被頻繁上演,成為鋼琴家們的保留曲目,更有一些諸如裡赫特演奏的拉一、拉二,霍洛維茨演奏的拉三這樣的經典錄音流傳於世。相比之下,除第一號鋼協以外,柴可夫斯基創作的其餘幾部鋼協似乎並沒有如拉氏的幾部鋼協那般的名氣。除吉列爾斯錄製的涵蓋柴一、柴二及柴三單樂章的專輯之外,在此能舉出的關於柴氏其他幾部鋼協的經典演奏便非常少了;即便是在素有「鋼琴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大賽,「老柴」的鋼琴協奏曲中也只有第一號是鋼琴組選手們經常演奏的曲目。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柴氏其他幾部鋼協沒有價值;恰恰相反,它們擁有著獨特的音樂魅力和重要的意義。舉例來說,柴二鋼協擁有著相較於柴一鋼協更龐大、更豐滿的織體,而其鋼琴獨奏部分更是分布長而絢麗的華彩竟然達到3個-因此,柴二鋼協在技術上自要比柴一鋼協又難上一倍,我想,這恐怕也是柴二鋼協少有人演奏的一個原因。 其中第三個華彩的,遠距離和弦的跳進,也仿佛預示著拉三第一樂章華彩之間的傳承。

還記得那時有一位上海音樂學院的博士後說,「在我們音樂學院能彈好第一樂章(指柴一鋼協)就已經算是高材生了,能夠演奏整首的人在我們音樂學院也很少見」。因此,今年恰值「老柴「誕辰180年之際,我計劃同時演奏他的4部協奏曲,工作量不可不謂巨大。事實上,即便是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鋼琴組決賽輪也只要求演奏兩首鋼琴協奏曲。在國內,不能說後無來者,應該也是前無古人吧。

不過說到這裡,這其中的柴一鋼協,也可謂很多鋼琴家的幸運曲。歷史上有許多鋼琴家,在著名鋼琴家生病時臨時代為上臺演奏這部鋼協,進而一舉成名;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霍洛維茨!我不敢與那些偉大的鋼琴家相比,只是懷著讓更多人聽到老柴更多優秀音樂的初衷,希望通過老柴誕辰180周年這個契機,把柴二、柴三、行板與終曲Op.79與幻想協奏曲,帶給更多的聽眾,更是獻禮我心中最愛與最尊敬的音樂家—柴科夫斯基!

事實上,在鋼琴演奏史上,有許多著名的系列音樂會。其中,當屬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創始人安東·魯賓斯坦在1885~1886年連續舉行的7場音樂會最為有名—曲目涵蓋16世紀至1885年的各種鍵盤曲目,全無重複!而若再舉幾例,便是:布索尼在1911年10月31日至12月12日舉行的6場涵蓋李斯特全部作品音樂會、加布裡洛維奇在1915~1916年間舉行的涵蓋從16世紀的作曲家到勳伯格的各種作品的6場獨奏會、1924年法國巴黎布萊洛夫斯基6場蕭邦作品系列音樂會—細數下來,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要彈6場,巴赫平均律全集音樂會要連開2場……一代代熱愛音樂的鋼琴家們付出巨大的努力,完成了一系列的偉大創舉。

這次和合肥保利大劇院合作推出柴科夫斯基鋼琴協奏曲全集的中國首演,對於我和中國鋼琴界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從35歲時第一部鋼協開始直到去世,鋼琴協奏曲的創作一直是柴可夫斯基作曲生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反映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我真誠地希望,這次的公演能夠讓聽眾收穫對這位俄羅斯文化藝術巨擘嶄新而全面的認知;我也將通過我的努力與推廣,為聽眾再現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形象與思想,刻畫出一個更真實的柴科夫斯基。

感謝聽眾朋友們的一路支持,讓我在藝術的道路上不再孤獨!

相關焦點

  • 紀念柴可夫斯基誕辰180周年名曲
    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柴可夫斯基 2020年 是偉大俄羅斯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誕辰180周年 古典樂界都在用各種方式 紀念這位偉大的作曲家 今天
  • 柴可夫斯基誕辰180周年,細數老柴跨世紀神曲
    文章來源:江蘇大劇院 | 圖片:網絡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他一生創作無數:憑藉《第一鋼琴協奏曲》,6部交響曲,舞劇音樂《天鵝湖》、《胡桃夾子》,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紅遍了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武漢愛樂樂團第十屆鋼琴巡禮首演成功
    2020年09月05日晚,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武漢愛樂樂團第十屆鋼琴巡禮首演成功,武漢愛樂樂團邀請您走進琴臺音樂廳,感受琴鍵舞動的別樣韻律;>這場音樂會武漢愛樂樂團在指揮家劉鵬的帶領下,攜手著名青年鋼琴家元傑,演奏了貝多芬的作品:一、《命名日慶典》序曲 作品 115二、C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作品 15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鋼琴協奏曲篇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 ~鋼琴協奏曲篇~
  • 紀念柴可夫斯基誕辰179周年,俄羅斯傳奇藝術家康丁斯卡婭家族小提琴和鋼琴之夜
    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俄羅斯民族音樂與西歐古典音樂的集大成者。
  • 【小課堂】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
  • 愛樂留聲 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號
    本期【愛樂留聲】為大家帶來的是杭州愛樂樂團2016-2017音樂季「伏爾加的迴響」音樂會中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號。指揮:楊洋小提琴:曾宇謙柴可夫斯基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和「旋律大師
  •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馬祖耶夫
    柴可夫斯基本打算將這部作品交給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尼古萊·魯賓斯坦來修訂和首演,但是魯賓斯坦對作品作出了無情的批評,令柴可夫斯基改變了初衷,將這部作品題獻給了德國指揮家漢斯·馮·彪羅。彪羅將這部協奏曲帶到了美國,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頓音樂廳進行了首演。
  •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馬拉松音樂會
    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我系將迎來一場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的馬拉松音樂會。
  • 【世界名家】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愛樂 | 老柴首演「失敗」記:柴科夫斯基誕辰180周年紀念
    尼古拉·魯賓斯坦看重這位後輩的才華,於1874年邀請他為鋼琴這件樂器創作一首協奏曲。柴科夫斯基自是興奮,還曾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詳細講述寫作這部作品的經過。不想,當柴科夫斯基帶著初完成的手稿去拜訪尼古拉並為他演奏其中的鋼琴部分時,這位作曲家兼鋼琴家前輩的反應著實讓柴科夫斯基心碎。奏畢第一樂章後,尼古拉久久沉默後終於開口,稱此曲「完全沒有價值」。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同濟師生奏響鋼琴經典曲目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同濟師生奏響鋼琴經典曲目 來源: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時間:2020-12-17  瀏覽:
  • 紀念成立首演二十周年,並從這裡開始新的徵程
    20年後的12月16日,中國愛樂樂團回到同樣的舞臺,用一場盛大的音樂會紀念成立首演二十周年這個喜慶的日子,也為中國愛樂樂團的二十周年慶典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呂其明的《紅旗頌》是中國精神的象徵,早在樂團首演音樂會之前為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錄製的兩張專輯中就收錄了此曲,20年來這首樂曲一直伴隨在中國愛樂樂團左右。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是2000年12月16日首演音樂會上的曲目,當時擔任獨奏的是俄羅斯著名鋼琴大師米哈伊爾·普萊特涅夫。
  • 柴可夫斯基誕辰180周年記:音樂是心靈的自白
    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黑桃皇后》《葉甫蓋尼·奧涅金》《第一鋼琴協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無一不是如雷貫耳的名字……1,少年得志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出生於俄國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
  • 基辛 |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收藏
    這樣的作品雖然還談不上最優秀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錄製全套貝多芬鋼協的歷史音樂家名單上,基辛一定可以是一位的(當然,我們這裡也可以懷念一下上世紀70年代同樣是科林·戴維斯爵士/倫交和科瓦切維奇合作的那版超級經典的全集,以及肯普夫/萊特納/柏林愛樂那樣的絕世名篇)。
  •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而第五號協奏曲因為華彩樂段與樂隊效果的烘託,使整部作品成為高漲的情緒與豪邁的激情的寫照,閃爍著輝煌而又耀目的美。這5首協奏曲,尤其是後3首為浪漫主義協奏曲的發展打通了道路。這種發展中孕育著貝多芬的創作個性。3.迴旋曲,稍快的快板。奏鳴曲形式的迴旋曲,保持歡快中帶有諧謔的特點。這一樂章的第一主題中有類似杜鵑的啼聲,而在旋律中突出的重音,與鋼琴左手部分節奏錯位而帶來幽默。整個樂章中節奏轉換與突然的重音,都極具貝多芬的特色。
  • 今日上演 「永恆的經典」品味19世紀鋼琴家給我們帶來的生命震撼——鋼琴協奏曲專場音樂會
    2002年選入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大師尼爾·伊摩爾曼教授大師班,2002年代表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參加20國外交文藝演出,2002年舉辦奧地利維也納中文學校建校40周年紀念音樂會及奧地利裡歐本學聯音樂會,2006年維也納瑪麗婭.特洛伊大教堂舉辦紀念莫扎特誕辰250周年音樂會,2007獲得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鋼琴演奏學士學位,並繼續攻讀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