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期的淘寶,做電商是不需要會運營的,隨便來個商品,拍個照片,寫幾個字,標題就直接寫大詞或者核心關鍵詞,價格隨便設置個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有人問,這樣搞一下就有人買?對!就有人買!還不少!早期做電商的傻子都發財。
後來做的人多了,商品多了,很多商品就競爭爛了,就需要開始學點運營的東西,選點暴利的產品又沒啥人知道的,夾縫中求生存。
選品牛逼、不懂運營也會飛。
選品一般般,黑搜直通車淘客也能賺一番。
選品二逼,類似累活還是虧。
不管再牛逼的運營,每天就在搞3件事情
訪客*轉化率*客單價=支付金額
這裡面唯獨客單價是死的,選品就註定了你的客單價!
選擇大於努力!
選品常見的認知錯誤。
1:我熟悉什麼資源或者周邊有什麼資源我就賣什麼。
我親戚是開襪子廠的,那我就做襪子。
我們這是橙子之鄉,我肯定做橙子啊。
我是漁民,我只能賣海鮮。
2:看別人什麼賣的好我就賣什麼
屌絲同學以前和我一個屌樣,無意做了蜂蜜發財了,變成高富帥,我也要變成高富帥,我也去做蜂蜜賣。
這家店鋪的這個銷量怎麼會這麼高?這麼火爆這麼好賣?這玩意我知道哪裡拿貨啊,我也去搞!
這個商品他賣20元,我這邊認識廠家,成本才5塊,我去進一波貨,賣15他不就完蛋了。
3:自己喜歡什麼就賣什麼
我喜歡穿衣打扮,我就開個網店,賣我自己喜歡的衣服,肯定很多人喜歡。
4:所謂權威人士誤導
有些講屍還在說什麼成人用品、土特產、算命佔卜這些是藍海,這些你就當是吹牛逼就行了,真好做他早自己偷偷做了。
就拿成人類目來說,是很難做的。
首先直通車和你沒關係,開不了,雙11這類大促全民狂歡,你只有自己用打折工具自嗨,和你也沒關係。
搞個直播弄不好都會被禁播,同質化非常嚴重,低價劣質產品圍著好產品群毆,你賣個套套還需要有《第二類醫療器械經驗備案憑證》和營業執照的,套套破了一個差評讓你回到解放前。
圖片經常會持續排查有無違規,做的好的商家,廉價快速複製一個又一個分店。
你能生存下去都不錯了,還說是藍海?
廢話不多說,先來看一燈常用的3種選款法!
方法1:常規凡人法
打開生意參謀-市場-搜索詞分析,輸入產品關鍵詞
需要看4個指標:
搜索熱度、在線商品數、商城佔比、支付轉化率(按日)
在線商品數降序排列
尋找日搜索熱度5000以上,你如果要看搜索人氣的話就當日2000以上。
在線商品數要低搜索熱度
商城佔比低於60%
如果你們用過去7天看的話,那麼參考數值記得要乘以天數參考哦。
也可以用計算精準度的方法。
產品競爭度=7天搜索人氣/在線商品數。
競爭度參考數值為0.5,小於這個值的一般是不建議做了。
商城佔比低於60%。
也可以在生意參謀中,選自己的類目觀察,轉化率10%以上,在線商品數又少的產品。
然後1688找一下貨源 看下利潤多少。
有人會問,這都是先要輸入個關鍵詞,然後根據關鍵詞相關分析數據來判斷,那我去哪裡有那麼多關鍵詞可以搜呢?
淘寶主頁----淘寶分類,裡面符合你的關鍵詞都可以一個個拿去生意參謀裡面搜。
還有一種現在常用方式,就是利用官方的「淘商機」功能
選出了品後,我們還要去把核心關鍵詞的轉化率,去直通車流量解析裡面查看一下,是否在2%以上。
前3名競品一定要是盈利的,怎麼計算下方會具體說。
方法2:非常規包吃法
去逛展會![帶個錄音筆和筆記本電腦]
錄音筆:展位很多,每家的諮詢需要錄下,特別是產品名稱、品牌詞、拿貨價,方便回酒店後整理。
筆記本電腦:上網查這個產品能不能做。
首先單筆利潤要有100-150元的才有搞頭,這就意味著我shua10個單,只要能賣一個單,我就不會虧!
而且用直通車打,我也容易做到保本投產,只要做到保本投產,日限額都可以不設置。
類目第一的付款人數不超過5000,像什麼大幾萬銷量的,我根本不考慮,因為產品多的是,為什麼要死磕重量級的競爭對手。
展銷會上的商品基本都有品牌,但是未必在淘寶上可以收到!
舉例,假設這家展位上的商品的關鍵詞是A,品牌叫叉叉。
那麼我們先從生意參謀-市場-搜索分析(按日)
搜索關鍵詞
叉叉A
搜索看看熱度,一定是看搜索熱度。
熱度在3千至8千,如果你幹到第一那有小錢賺,
熱度大於10000的,如果你幹到第一那還不錯哦,
熱度大於20000的,如果你幹到第一那是賺大錢!
[小錢:大幾十萬/年 還不錯:1-2百萬/年 大錢:3-5百萬/年]
熱度每日在3000以下的就放棄,換下個展位開始搜索。
如果沒有品牌詞,那麼就把關鍵詞A去淘寶搜
按銷量排序和按綜合排序都要看一下
看這個產品的付款第一名是多少人,賣多少錢。
算一下坑產,看自己口袋有沒有這麼多錢可以撬動這個產值和付款人數,
有就可以做。
怎麼翹自己看思維導圖,聰明人都看的懂。
根據直通車的關鍵詞轉化率可以大致算出他真實出貨量是在多少。
因為我們看競爭中的對手轉化率是非常不準的,他可能黑搜或者其他操作了,但是我們去看直通車裡面的關鍵詞轉化率是比較精準,畢竟沒多少人會去shua直通車數據。
直通車--流量解析---輸入關鍵詞---競爭流量透視----查看行動裝置支付轉化率(過去14天)
對手真實出貨量=直通車關鍵詞支付轉化率*百分之70*對手的搜索訪客
以我個人來舉例,我就喜歡找那種客單價在300以上的產品,單筆利潤可以賺個100-150元,類目第一銷量低於800。
有的小白會問,去哪裡能知道有展會?
問度娘啊!或者關注一些大型的會展承辦方。
方法3:跟屁蟲懶癌法
其實你按照2的方法玩過幾次後,你就很熟練了,你會碰到同樣有人和你在做這些商品,這就是你的對手。
他們能這樣玩註定也是老手,你如果要偷懶那太簡單了,你就盯著他們的店鋪動向就完事了。
他們上新什麼你就立馬去生意參謀驗證一下這個商品的數據,驗證方法就是方法1說的,如果OK,就跟屁蟲做老二,他吃肉你喝湯。
這種做法可比你做微商爆款,小紅書爆款,抖音爆款來的穩妥,雖然說這些都是自帶流量,但是都是短命的。
就拿抖音爆款來說,等你知道的時候廠家都沒貨了,廠家有貨,價格已經爛大街了。
以下提醒很重要,耐心看完!
糾正個思維錯誤,一燈從來不看毛利率有多少,我只管客單價是多少,一單我能賺多少錢!
20塊成本的東西,你賣80 可以賺60 毛利潤60÷80=75% 這毛利率可以了吧。可以個毛線,你繼續往下看。
某電子產品,成本1000 賣1500 一單賺500 毛利率 500÷1500=33% 這毛利率是不是相比低多了。
但是你一單賺60,人家一單賺500 ,從電商運營的角度出發,投入的運營時間也好、直通車也好、安排人搞黑搜也好都是差不多的,傻子都樂意做一單賺500的,一
天我來個10單就是5000元,一月就是15萬。
所以不要看有的人一天出單極大,幾千幾萬單,你就羨慕要死,搞不好一年下來養活一堆人養不活自己,
你做高客單價高利潤的商品,又輕鬆發貨又少,就算有售後,跪式服務都沒問題,
相反你天天搞什麼9.9包郵19.9清倉這種東西,全給你賺好不好咯,成本為0行不行咯,你又能賺多少,累死累活,而且這利潤還談什麼服務?
而且做高客單價的商品層級真的就是和玩一樣簡單,坑值也是牛X哄哄,你shua單都知道要拍高肯定價的坑產坑多,怎麼選品就不知道要賣高肯定價的。
不僅要高客單價還要高利潤,說白了就是既要貴還要單筆賺的多,而不是看毛利率!
這麼多年發現符合這標準的東西都是坑人、搞噱頭、沒太大效果的商品,哎沒辦法,利潤實在太大了、幹一波來一波,不違法就好。
話說回來了,商業的本質就是低買高賣,講難聽點就是不值錢的東西賣值錢,再講深度點就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