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乘風破浪的秘密

2020-12-07 紀實人文頻道

2020年11月21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視頻榜發布盛典上,系列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獲頒《新周刊》「年度紀錄片」獎項;


12月4號,《人生第一次》導演組被《智族GQ》雜誌評選為「年度電視製作團隊」


此時距離《人生第一次》的首播過去將近一年時光,從電視熱播到網絡刷屏,作品中十二位普通中國人最平凡的喜怒哀樂,在疫情籠罩下長久的召喚起無數觀眾對人生的儀式感和幸福感。

臨近歲末,兩個獎項的獲得既是對作品和團隊的肯定與鼓勵,也是媒體人向生命的禮讚與致敬。

我們謹此紀念中國人開局不易、前行不凡的2020年,感謝每一位有故事、講故事、寫故事、聽故事的人對這部作品的包容、理解與支持!

作為央視網出品,央視網視頻中心和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聯合製作的示範項目,12集系列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由央視網與SMG紀錄片中心依託各自優勢,強強聯手製作。

作品採用蹲守拍攝的方式,聚焦普通人出生、上學、上班、退休、養老等12個人生斷面,描繪出具有中國味的生活圖景。

經過兩個多月緊鑼密鼓的籌備與調研,創製團隊從2019年8月開始拍攝,個別組一直持續到2020年3月,後期剪輯歷時長達六個月。

作品先後在央視2、4套、東方衛視和央視網、騰訊視頻、Bilibili、優酷、YouTube等新媒體平臺播出,電視實時收視率穩居前列,海內外全網播放量高達5億,豆瓣評分9.2分,霸榜華語口碑劇榜4周,位列top1兩周,分別受到《新聞聯播》、《朝聞天下》的報導與肯定,3次登錄微博熱搜,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10億。


在新媒體端每一集評論區裡,分集導演會從拍攝者的角度,用直觀平實的語言去講述他的體悟與觸動,分享真實記錄的意義,拉近作品與觀眾的距離,激發他們寫下心中的共鳴。融合傳播與互動分享的創新契合,也為這個時代接續創造著紀錄片的真實價值。


作品的成功離不開海派紀錄片歷久彌新的文化傳承、SMG引領行業的資源優勢和SMG紀錄片中心公平公正、極具創新動能的體制機制建設。

兩年來,SMG持續整合全臺、集團優質紀錄片力量壯大紀錄片中心,以「真實啟發思考,人文點亮生活」為理念,推動真實記錄與人文精神相互賦能;中心大刀闊斧實施制播分離改革,工作室制度的運行不僅強化了各個核心團隊的專業優勢、創新活力和人才成長空間,更以「同舟共紀」的新企業文化與高效的競合機制,推動中心形成打造「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影響海內外」的華語紀錄片高地的整體合力,帶來了社會效益的大幅提升和面向市場的有力突破。

尤其在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小康等重大歷史節點和全民抗疫重大公共事件的主流輿論宣傳中,中心形成了一支召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紀錄片精兵勁旅。


《彩色新中國》、《大上海》、《長江之戀》、《並肩的地方是晴天》、《亞太戰爭審判》、《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兼具宏大敘事與微觀記錄,藝術水準高超、思想立意深遠、時代特色濃鬱,彰顯出海派紀錄片緊扣上海城市精神,不斷傳承發揚紅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基因的鮮明風格,始終聚焦群眾百姓的人民底色,有情懷、也有血性的新創作亮點。

《人生第一次》誕生於這個大家庭,也伴隨著大家共同的一個個第一次茁壯成長。

人生是一本讀不完的書,總是峰迴路轉、百味繁生

2020年9月,「人生系列IP」第二季《人生第二次》進入項目籌備階段。節目組將以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精神為目標,再次啟航。

當前,中國正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國家文化軟實力與日俱增,全媒體新格局下的紀錄片必將大有可為。我們將以更為堅定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更加強韌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如何擁有乘風破浪的姐姐般高情商,讓人生開掛?
    《乘風破浪的姐姐》最近風很大,火爆朋友圈了。相對於姐姐們的努力奮鬥、無懼標籤、勇於做夢,我更欣賞的是姐姐們逆天的高情商。阿朵姐姐,她在第一次見到藍盈瑩時,「你好,我知道你,甄嬛傳」。見到金晨時,「金晨,你好,我知道你,你很會跳舞,超厲害」。
  • 仲呈祥:《人生第一次》通過對人生的回顧培根鑄魂
    仲呈祥人生有很多第一次,把人生的各個「第一次」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無疑是一次對人生的回顧與反思。
  •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就是人生
    最近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姐姐們各自在鏡頭前大秀風彩,實力演繹,30+女人的精彩。一時之間,引起了各種熱烈討論。一直以來的媒體引起的少女偏好,終於有媒體來進行改變。有人評價他們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有人笑稱她們是興風作浪的姑奶奶。追了兩期節目之後,我覺得可以學學導演組,把這些姐姐們,歸分為三組。興風作浪組、乘風破浪組和無風無浪組。01 興風作浪組這類姐姐個性鮮明,自帶話題。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實力(業務和經濟)強大,有更多發言權,更大影響力,具備興風做浪的實力。
  •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太颯了!她拿著「好牌」,卻被淘汰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舞臺來了!看過了上期隨堂測評,大家更期待第一次公演。中午不到12:00我就已經等在電腦前面,然後就看到要15:00前上線的消息。相信很多跟我一樣,咬牙切齒得等著。視頻上線那一刻,看到160分鐘的時長,咬牙切齒變成喜笑顏開,頓時原諒了節目組。
  • 《乘風破浪的姐姐》——人生就是一次次撕裂重組的過程
    1《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以來,話題不斷。不論是明星回爐重造的噱頭,還是無懼年齡挑戰自己的宣言,或是對三十加女性群體的關注,都成功地喚起了大家對這個節目的期待。2在第一次公演中,我比較欣賞的是《大碗寬面》七人組,七個人第一次組合,可能因為年齡相當,都有點唱跳的經驗,相處起來很舒服。遇到問題,都是有商有量,很有默契,也很有團隊的氣氛。
  •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雨綺,談獨立女性帶給我人生中的經驗和感受
    我還要有特別獨立的、敏銳的判斷力,因為我要讓我的孩子知道這個世界,除了有童話般美好的故事,還有誘騙、拐賣和無盡的人生意外。作為一個母親,我要獨立呀。因為我要告訴,我的寶寶們。你媽我不僅芳華絕代,還能乘風破浪。最後,我還想說一句,巴黎不遠,隊也不長,你若敢愛,我陪四方。
  • 乘風破浪的姐姐歌曲歌單 第一次公演曲目與音樂介紹
    乘風破浪的姐姐歌曲歌單 第一次公演曲目與音樂介紹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期為我們展現了姐姐們的初舞臺,不得不說,姐姐們的準備還是很充分的,帶給觀眾不少驚喜,在第一期的最後,也公布了第一次公演的歌單以及分組情況。
  • 泰劇《人生波動》是否抄襲了韓劇《秘密》?
    泰國人的韓國熱潮,那覺得是中國人望塵莫及的,泰國的電視劇也有很多翻拍韓國的,韓劇《宮》《浪漫滿屋》《宮》等都有被泰國翻拍,所以當《人生波動》一播出,很多人看了第一集,開始認為是翻拍韓劇《秘密》。《人生波動》和《秘密》都是15集,開始都是女主開車撞死男主的女朋友,故事起因確是雷同的。但之後確實完全都不一樣的,人物的身份,劇情都是毫無相似的。《秘密》整個劇都是揪心的,女主隱忍沉痛,男二及母親忘恩負義,女二顧忌和牽絆,只有男主耍紈絝富二代的時候才會輕鬆些。《人生波動》劇情緊湊,故事跌宕起伏,但女主確實陽光勵志的,遇強則強,遇弱則弱,不畏強勢和暴力。
  • 《乘風破浪的姐姐》開場旁白記錄
    第一次聽時,雕飾過的文字被旁白師配著背景音深沉地念出來,確實令人印象深刻。看討論區裡這段旁白也收穫了不少讚譽,特此記錄。有人說,每個人的歷史從出生前就開始了(認真品則此言意義模糊)。愛與煩惱,幸福與秘密,時間與魔幻,永恆交替。女人,從母親開始,就是我們一生中最早記得和最後忘卻的名字。而每個女人,勵勵一生(這個詞查不到哈,估計是想表達「砥礪「),都在面對性別與年齡、生活與自己的錘問。
  • 乘風破浪?她們早已不是第一次
    從沒有一個綜藝,可以像《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樣收穫全民關注。豆瓣評分8.3,這個分數算得上有口皆碑吧?所以,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出現了多位「超女」的身姿,她們多年前參加比賽,現如今又重新回來參加比賽。受到爭議的同時,觀眾們也讚嘆她們的勇氣。
  • 我找到愛你的秘密,每天都是第一次
    ▲天作之盒人生最幸運的莫過於發現「我喜歡的人碰巧也喜歡我」。這個恐怕不是人力可以追求,還是需要一點上天的幫助。「天作之盒」希望被上天眷顧的男女,都能走入婚姻性福的殿堂。▲新郎駕到新婚之夜往往是一個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或許第一次不能無愧於「駕到」這兩個字,但相信得到真愛的你一定有機會的!最終,你會像美國詩人拉維·山卡在《露西婭》這首詩中寫的,一次駕到,多個戰功!
  • 人生第一次|初來乍到,請多關照
    人生沒有返回鍵,你需要一直往前走,一直走。」這是《人生第一次》這部紀錄片中的一句臺詞。洞察人間萬事,體味人生百態,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部完整的紀錄片。在人生這趟列車上,每個人手裡握的都是一張單程票,而在到達終點之前,會路過無數個不同的「第一次」。
  • 人生每個階段都要乘風破浪
    最近一檔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火了個個自帶流量話題與高人氣一經播出收率蹭蹭爬上熱搜。舞出了人生的別樣驚華與燦爛多姿在人生每個十字路口都照亮一束光。出道十五年逆流而下,乘風破浪每個十字路口都做出驚豔無比的佳績在平凡與奮鬥中展現女性那份份剛強與剛毅。細數當年的快女如今成為樂壇的中堅力量大紅大紫依有人勤勉於此,有的人回歸平淡但不變的是認對音樂那種不變的情懷與熱愛。正因熱愛所以專注才能一鳴驚人驚豔四起讓人眼前一亮。
  • 逆齡生長:仙牌,揭開肌膚乘風破浪的秘密
    在今年大火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年紀最大的伊能靜52歲,年紀最小的朱婧汐也有30歲,但這群30+的姐姐卻幾乎讓人猜不到她們的實際年齡,「凍齡」狀態羨煞旁人。在普通人眼裡,覺得明星們的「凍齡」都是花大錢和大精力保養的結果。但實際上,她們真正的秘密在于堅持做了這一件事。
  • 《乘風破浪的姐姐》:30+是人生新階段的開始
    昨天12點,期待已久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突然開播,在微博熱搜停更的情況下,各大社交網絡平臺的話題度仍高居不下,刷了一波又一波屏。參賽的都是出道已久,30+的成熟藝人姐姐們,其中不乏娛樂圈資深大佬的前輩,也有實力過硬的唱將。這種選秀節目打破了常規的選秀節目,從劇透開始就充滿了看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2020,乘風破浪的夏天
    時已入秋,乘風破浪的夏日已成過往。盛宴落幕,看客散場,留下的一場場隔空口水戰與盛宴啟幕時眾人追捧形成明顯對比。正因如此才讓人可惜,可惜故事沒有一個完美結局。如果記憶沒有偏差,《乘風破浪的姐姐》應該是那麼多年來,我唯一一個從頭追到尾的綜藝。因為追更,而有了參與感,所以才覺得有必要寫下點什麼。
  •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到精力管理,30+的人生正精彩
    ♞ 乘風破浪的姐姐最近在追《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什麼它會吸引我,是因為我也30+,我們有更成熟的靈魂與外表。 萬茜: 萬人迷,說實話我是第一次知道她,但一下就喜歡上她了。再如何低調也掩藏不住她的女性魅力。非常多姐姐喜歡她。比起同期別的綜藝節目,這是我最喜歡的。沒有特意的搔首弄姿,也沒有千篇一律的外表,姐姐們上演著屬於她們的奮鬥人生。
  • 《今生是第一次》:沒有乘風破浪的成年人,真實的生存現狀!
    因為無意中刷到一個視頻片段,很感興趣,於是去網上搜了這部劇,叫《今生是第一次》,一口氣連看了7集後,有一個最大的感受。生活中,多的是沒有乘風破浪的成年人。同比我們總說的北漂、滬漂,這個電視劇的背景定在「首爾漂」。
  • 乘風破浪的姐姐,30+的女人再尋突破別樣精彩人生
    愛與發惱,幸福與秘密;時間與魔幻,永恆交替;女人從母親開始就是我們一生中,最早記得和最後忘卻的名字,而每個女人礪礪一生,都在面對性別與年齡,生活與自己的錘問。」  ——《乘風破浪的姐姐》都說3個女人一臺戲,那麼30個女人呢?30個成熟又有魅力的成名女人呢?《乘風破浪的姐姐》大概是迄今為止,選手名氣最大的一檔女團選秀節目。
  •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看人生,談職場
    8月28日伴隨著總決賽爭奪戰成團名額的播出,《乘風破浪的姐姐》迎來了尾聲,為期100多天的練習、比賽、Park後,每一位姐姐都在這個節目中突破了自我、尋找了友情、重拾了事業···姐姐們滿屏的不舍和留戀,也象徵著這個節目從選材、錄製到播出的成功,整個暑假流量的爆款,難道真是一匹黑馬這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