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冬至、聖誕、元旦、春節……各種節日都來了。過節時我們都要和家人快樂溫暖地相聚,吃自己最喜歡吃的菜,給心愛的親人朋友送可心的禮物……每次過節,我們都有一種儀式感和幸福感……今天我們這樣幸福地過聖誕節,有很大部分要感謝這位仁愛的作家——狄更斯。就和我們的春節一樣,西方有個同等重要的節日是聖誕節。但其實在1652年,英國政府是禁止舉辦聖誕節儀式的,當時工業社會發展迅速,忙碌而窮困的生活削弱了節日氣氛,人們也不重視節日。在1883年,大作家狄更斯創作了《聖誕歡歌》,
讓「家人相聚,互贈禮物」的節日儀式風靡世界流傳至今,讓人們在貧困而平凡的生活中也感到溫暖和歡樂。節日的儀式感,就是從那個時候樹立起來的。「他們便穿上他們最好的衣服,帶著最好的笑容,成群結隊地上街。」「每一個人,不論是醒著的還是睡著的,不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在這一天的交談中,都比一年之中任何的其他一天更友善;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都在共享這個節日的歡樂氣氛,都記起他們所掛念的在遠方的人們,並都知道他們所掛念的人也正掛念著他。」
頂級網紅帥哥,為了孩子的幸福為了讓貧困的人看到希望,「發明」節日錯了,當年創造節日的狄更斯,才31歲,文壇新星,暢銷No.1,妥妥的頂級網紅帥哥一枚!——(圖片選自倫敦查爾斯·狄更斯博物館獨家授權中文新譯本《聖誕歡歌》)《聖誕歡歌》講述的是節日到來之際,主人公自我反省改過自新的故事。吝嗇鬼斯克魯奇,在昔日合伙人幽靈的警告和「過去」、「現在」、「未來」三位精靈的幫助下,他感受到貧苦人們的勤勞和善良以及發自內心的快樂,內心的冰塊開始一點點融化。斯克魯奇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人生,他為曾經的冷酷和殘忍感到愧疚和痛心。他明白是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讓自己失去了愛情、幸福、快樂和生命,他發誓改過自新。
故事在煥然一新的奇蹟中圓滿收場。《聖誕歡歌》讓我們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思考幸福與金錢的關係。故事表明,
只有善良、仁慈、樂善好施才能帶給我們真正的無窮無盡的幸福。(圖片選自倫敦查爾斯·狄更斯博物館獨家授權中文新譯本《聖誕歡歌》)《聖誕歡歌》在1843年的12月2日完稿,交印刷商付印。狄更斯堅持低價原則,希望窮人都能買得起。然而他沒有想到,初版6000本在聖誕節前夜便銷售一空,不少人因為沒有買到書而感到可惜,希望能馬上再版。英國乃至世界的反響非常強烈。狄更斯收到國內外大量陌生人熱情洋溢的信件。有的談起了自己的家庭,有的描繪了全家人坐在壁爐前朗讀《聖誕頌歌》的動人情景,有的說為《聖誕歡歌》精心製作了特別的小書架以便妥為保存。著名作家薩克雷說:「
這本小書既是英國國家之福,也是世界讀者之幸。」《聖誕歡歌》大受讀者歡迎,不斷再版,無數次改編成影視、動畫,它讓人們看到了人性的善意和生活的希望。這部小說深刻改變了聖誕節在西方社會中的價值,讓原本冷漠頹廢的社會重新建立起溫暖慈愛的風尚。從這以後,人們才按照書中那樣進行家庭團聚、互換禮物、享用大餐,用 「Merry Christmas」 相互祝福,聖誕節的慶祝從此流行起來。這本書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了當季最成功的聖誕圖書。狄更斯本人也因此被稱為「發明聖誕節」的人。(圖片選自倫敦查爾斯·狄更斯博物館獨家授權中文新譯本《聖誕歡歌》)
資深吃貨狄更斯創造和推廣的美食全世界兩百年都在享用英國最著名的食物,是19世紀就風靡街頭炸魚薯條。魚薯之於英國,就等同於意面之於義大利、鵝肝之於法國、餃子包子麵條之於天朝,那是響噹噹的國菜啊。而這都是因為狄更斯的創意和推廣。第二年,「chips」這個詞就在全國通用了,足以證明狄更斯絕對是暢銷排行榜NO.1。這一年,倫敦就出現了第一家炸魚薯條專賣店。炸魚和薯條的搭配潮流,從此由狄更斯的腦洞開啟。fish and chips自此風靡全國,奠定了其國菜不可撼動的地位。魚薯成為了英國人民心目中信仰般的存在,飯可以不吃,魚薯必須要有。一戰和二戰時期,英國所有的食物都是由政府限量配給的,只有魚薯例外。只要你有錢,就可以買。現在,fish and chips 已經是英國的國民料理,從平民到首相都愛吃。每年英國人共消耗超過兩億五千萬份炸魚薯條,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出街吃炸魚薯條常被媒體拍到,這道菜甚至成為英國對外交流的美食名片。
對於地道的英式聖誕晚宴而言,聖誕布丁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甜點。在《聖誕頌歌》出版之前,聖誕布丁還只是一道被稱之為『梅子布丁』的普通甜品;在那以後,梅子布丁就正式成為了聖誕布丁。
幼年時期,狄更斯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正因如此,他的小說當中經常出現無辜、飢餓的兒童形象——他想告訴讀者,即便是貧窮的人,也有權享受好的食物和營養。
(狄更斯博物館獨家授權視頻截圖:美食歷史學者佩恩演示狄更斯聖誕布丁)英國人冬天愛喝熱酒,一到聖誕節前夕,聖誕市場上便開始用大鍋煮熱紅酒,做法基本上都差不多,選用味道濃重的紅酒,放了肉桂、丁香、柑橘、檸檬之類的一起熬煮,最後還要加一把砂糖。而聖誕節喝熱紅酒的流行,也要歸功於《聖誕歡歌》的流行。(狄更斯博物館獨家授權視頻截圖:美食歷史學者佩恩演示狄更斯自製潘趣酒)
金庸、J.K.羅琳女王、首相、勳爵、貧民……人人都愛狄更斯西方和中國的兩位最受普通大眾歡迎的作家——羅琳和金庸,一致將狄更斯視為最愛。羅琳在被問到最愛讀哪些作家的作品時說:「關於狄更斯,我想知道什麼?一切。」十歲那一年的聖誕節,金庸的父親送給他一本《聖誕歡歌》。從此,這就成了他的一本終生之書,他每年都會翻看。文壇巨擘託爾斯泰更是盛讚「狄更斯的著作,過去給人類帶來了幸福,今後仍將繼續帶來幸福」。
在狄更斯生前,上至女王、首相、勳爵,下到販夫走卒、僕從婢女,也無論大人、小孩,無不讀他的書。狄更斯作品很多,有《霧都孤兒》《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匹克威克外傳》《艱難時世》《雙城記》《遠大前程》……而狄更斯所有故事都在傳遞這種精神:對窮人和受壓迫者的仁慈和同情。世界上只有一個狄更斯,他為貧苦人爭取權益,他的經典作品流傳百年,他開創的節日影響整個世界,他開創的美食也為世界人們享用——正如託爾斯泰盛讚的那樣
「狄更斯的著作,過去為人們帶來幸福,未來繼續為人帶來幸福」。在年底各種節日到來之際,我們感謝狄更斯為我們開創節日的儀式感,讓我們與家人團聚,互表情誼,共享美食,迎來更好的新年!下方留言,以
#你最想怎麼過節#為主題,點讚前3位,送《聖誕歡歌》1本,截止時間
2020年12月25日18:00,預祝大家聖誕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