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我的前半生》時,我總覺得唐晶和羅子君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唐晶有自己的倔強與努力,羅子君有自己的隱忍與堅持。
順理成章地,賀涵不愛唐晶,轉身走向羅子君,也是因為他喜歡上了另一種類型。
可這次重溫《我的前半生》時,我卻突然覺得,一直以來,賀涵愛的,既不是唐晶,也不是羅子君。他愛的,只是一種帶人成長的感覺。
01對唐晶
最初,賀涵和唐晶的關係是師徒。
彼時,賀涵已經在職場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各方面的經驗都比唐晶充足百倍。
而當一張白紙的唐晶被分配到賀涵手下時,賀涵非常耐心地當起了老師。
唐晶很聰明,一點就通。賀涵很滿意,也就牽著唐晶,帶著她一步步走向高位。
唐晶又驚又喜,在她最初的筆記中,也一筆一個「賀老師說…」,字字句句背後都透著崇拜和仰慕。
兩人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等到唐晶能夠遊刃有餘地「出師」之際,他們也成了人人稱讚般配的金童玉女。
可殊不知,矛盾也接踵而至。
賀涵在工作上習慣於強勢,甚至會不問唐晶意見,直接改掉唐晶花費心思和精力算出來的準確數據。
唐晶:以後你的項目,我都不參加了。我辛辛苦苦熬了那麼多個通宵,得出來的結論。我出去打個電話,回來就被你這樣隨手改了。賀涵:你怎麼還不明白,人家要我們來就是想讓我們得出一個高於3%的結論。他們好去公司申請資源和費用投入。你現在給人家一個2%,你讓人家怎麼做?唐晶:我是一個諮詢顧問。我這麼多年刻苦努力地學習實踐,就是希望能得出一個客觀公正的數據結論。賀涵:準確的講,你應該以你多年的經驗計算出一個人家想要的數據結論。唐晶:……
話不投機半句多。
唐晶退出,賀涵表面上沒說什麼,內心卻還是不太舒服。
在我看來,賀涵一直都是強勢的。他喜歡上進的人,也喜歡帶人成長,更享受帶人成長的感覺。
可等人真的成長好了,不再需要他去引路的時候,他作為一個上位者,帶人成長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之後,他就覺得不舒服了。
就像唐晶,當唐晶可以獨當一面時,唐晶需要的,是賀涵對她的尊重。
可賀涵還故作無知無覺的樣子,他甚至做出退讓的姿態,選擇辭職。
看起來,賀涵好像一直在忍讓唐晶。
但相比於想讓自己和唐晶的關係退回到一個比較單純的狀態而言,我更傾向於,賀涵在用辭職,抒發一種自己心裡的鬱悶和不舒服。
畢竟,他沒過多久,就繼續給唐晶「上課」,和唐晶打擂臺,挖唐晶那邊的人。
再後來,兩人的矛盾糾葛越來越多,直至分手,賀涵沒有挽留,還舒了一口氣。
02對羅子君
而羅子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賀涵的一個「學生」。
雖然,在最初的時候,賀涵對這個學生並不滿意。他更多的只是被唐晶拉著,去幫忙。
他不情不願地說,羅子君不情不願地聽。
可這一切等到羅子君真的籤字,離婚後就全變了。
為了生存,為了自己和平兒,羅子君快速收拾心情,開始外出工作。
但她又因為之前耽誤了太長時間的全職太太,而失去了太多社會閱歷以及工作能力。
唐晶很忙,賀涵就成了羅子君可以依靠求助的對象。
這時候的羅子君,急需要有人拉她一把,讓她能夠快速成長。
所以,她不會再像以前生活安逸的時候,那樣在意賀涵說話方式的直白,和若有似無透露出對自己的看不上。
羅子君只是像海綿一樣,如饑似渴地學習,不停地充實自我。
一方面,羅子君想讓自己和平兒的生活更好,另一方面,她也不想讓賀涵失望。
而的確,賀涵不失望,還很驚喜。
因為這時候的羅子君,和曾經賀涵眼中的「寄生蟲」大不一樣。
賀涵欣喜地看著羅子君的轉變,更因羅子君的發光發亮,是因自己而起,而覺得與有榮焉。
所以,他會不自覺地被羅子君吸引,介入羅子君的生活,幫她掃清很多障礙。
在他看來,這是情不自禁。
可從某種角度來說,如今上進努力,又急需有人提點幫助的羅子君,何嘗又不是當年懵懂努力的唐晶的縮影呢?
而即使賀涵和羅子君走到了一起,那等到羅子君真的成長到可以「出師」的地步之後,賀涵和羅子君兩人之間的關係,又該何去何從?
03寫在最後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情感需求,當情感需求被滿足時,他會覺得很舒服。
因此,如果一個人要選擇伴侶,並且決定和伴侶一起,持續地走下去,那勢必這個伴侶,是可以滿足他的情感需求的。
就像曾經的唐晶,和離婚後的羅子君,她們無所依仗,心下茫然,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像老師一樣的人,帶著自己走出困境。
而賀涵,恰恰符合了這樣的需求。
所以,唐晶會動心,之後的羅子君也動了心。
而對於賀涵,他更享受的,是站在一個老師的角色上,一步步帶領迷茫又上進的女人,走出困境。
他享受這個過程,也享受別人對自己的崇拜。
而等到「學生」出師,有了自己的主意之後,賀涵的滿足感會被削減。
就像唐晶,她開始用賀涵教自己的方法,來反駁賀涵的意見。賀涵覺得不舒服了。
雖然他還是為了保持風度,會做一些退讓。但他還是不自覺地開始搜索下一個目標。
唐晶也會有所察覺,所以她安全感不足,所以她一直拒絕賀涵的求婚。
久而久之,他們發現,雙方都滿足不了對方的情感需求了,反之亦然。所以,他們分手。
這是一種必然。
唯一讓我覺得接受不了的,是羅子君成了唐晶的「繼任者」。
道理上無可指摘,情感上無法接受。
僅此而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