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34;
這是一大早和朋友的對話,想起前幾日張天愛被曝再一次改年齡的新聞,張天愛是從《太子妃升職記》這部劇開始火起來的,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呈現給粉絲面前的年齡卻越來越小,從最早的88年,到90年,再到如今的92年,她的真實年齡成了一個謎,仿佛只要改了年齡就可以永遠停留在30歲。
也有很多網友也對張天愛的&34;發出了質疑,認為張天愛一直在避開自己的30歲,是不是對自己的轉型沒有信心?但翻看張天愛的微博,不難發現避諱談及自己真實年齡的她依然在做容光煥發的自己,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在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你該承認自己已經30歲了?可是30歲又如何?不承認自己30歲就一定是一場錯誤嗎?
對所有的女人來說,都會本能地抗拒&34;,心理學上把這種想法稱為&34;,而30歲和老卻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希望30歲慢點到來,希望時間可以永遠停滯,而無法接納30歲也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30歲怕的不是接納不了自己的生理年齡,而是心理年齡也跟著一起變老,自暴自棄。
那怎樣才算不自暴自棄呢?
也許你沒法接納30歲的自己,但是你依然對生活保有足夠的熱情。
前兩天在魅力女性修煉群看到一段對話:
有一位寶媽說道:&34;
問題剛一出,群裡的討論就炸開了鍋,有一位寶媽表示感同身受,她提到自己今年30歲,現在每天在家帶孩子,但是時間久了就經常和老公吵架,以前覺得很多開心幸福的事情也都沒了感覺,生活也越發沒有激情,一心想的只是怎麼把孩子帶大。以前很喜歡旅遊,還會學習學習插花,現在有孩子了,總覺得30歲的人應該先盡好做母親的責任,雖然自己也很不想承認自己怎麼就30歲了。
&34;,每天看著別人發朋友圈,自己朋友圈卻變成僅三天可見了,感覺發什麼都會變成矯情。
......
30出頭的女人們都仿佛被一開始發問的寶媽勾出了內心的諸多酸楚,互訴衷腸,直到後來有一位姑娘小麗在群裡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她說道:
&34;
&34;
隨後小麗又截圖了幾張她的朋友圈動態,滿滿的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絲毫沒有被日常的瑣碎給打亂,還記錄了自己的養花心得,一字一句一圖都透露著對生活的熱愛和熱情,真實細微。她還說朋友圈就是讓自己生活呈現的最好的方式。
當小麗分享完自己的感觸之後,大家在群裡都開始紛紛點讚,太棒了!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狀態嗎?
是啊,從小麗的身上我們看到了30歲女人生活本該有的樣子,很多姑娘在逃避自己30歲的同時,也開始自暴自棄,被生活給打敗了。而當你對生活真正失去了熱情,那才是真正衰老的開始。
也許你沒法接納30歲的自己,但是你依然還有不服輸的勁兒,對未來充滿希望。
還記得有一部影片《親愛的新年好》講述的是一個叫白樹瑾的女孩從十八線小城市辭職,心懷夢想來到北京,10年後的她成了別人口中的&34;,她說過一句很扎心的話:
我都三十歲了,錢錢沒賺到,工作工作一事無成,生活生活亂七八糟的。
因為母親病重她開始選擇對生活妥協,從單純地熱愛寫作到為了給母親治病掙錢,從不服輸到徹底被生活擊垮,30歲女人的狼狽體現地淋漓盡致,但是最後因為母親的一句鼓勵:你有你的人生,不該越長大越害怕,她重新回到北京,重拾寫作夢,最後實現了自己想要的夢想。
她在天台上對自己喊出&34;的那一幕至今還印刻在心裡。是啊,30歲,我都30歲了,我就是不相信我已經30歲了那又如何?但我不服輸足矣。不認輸,自己就不會輸。
我有一個朋友,兩年前她29歲,在體制內做著一份福利好且安穩的工作,但是她並不喜歡目前自己的工作,30歲的時候她嘗試了一次教育行業的轉型失敗了,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又花了一年的時間潛心研究教育行業,前幾日剛收到她的好消息,她說她二次轉型成功了。
我很佩服她,對於處在30歲年齡關口的女性尤為不容易。她告訴我,我內心其實是不接受自己30歲的,我覺得我還是個充滿活力的孩子,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心裡的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在,即便我不接受自己的30歲,依然還會有機會再等待我,只會讓我不斷向前。她做到了。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對人格發展階段做出過這樣的描述,他認為嬰兒最先發展的品質是希望品質,在人剛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對希望有了基本的認知,這也是人這一生中最寶貴的品質,有希望才會發現更多的可能,才能面對任何事情不輕易認輸。
所以,對未來充滿希望,不服輸是給自己30歲最好的禮物。
也許你沒法接納30歲的自己,但是你依然還樂意接觸和嘗試新事物。
上周收到一個來訪者小思的求助電話,是一名30出頭的創業女性,自己開了家培訓工作室,她告訴我因為疫情的原因,線下暫時不能開課了,從來沒有嘗試過直播授課的她很焦慮,甚至有些排斥直播這種模式,覺得30歲的人去做直播像是一場作秀。
我了解到她是因為看了很多直播,發現都是20幾歲的姑娘,另外加上自己身邊做直播的都是比自己年輕的老師,自己難免有一些煩躁,而且她覺得直播的效果並不好,學生也不一定能認真聽課,她還是喜歡面對面的交流。
後來我問了她兩個問題:
你自己親自嘗試過嗎?還是被別人影響了?
你覺得嘗試直播會給你帶來什麼損失嗎?
她連續搖了兩次頭,後來我建議她可以先邁出一小步,先試一試,嘗試一節簡短的小課並記錄下內心的感受。就在昨天她來和我反饋了,第一次嘗試雖然有些緊張,但她第一次發現原來直播還是挺有趣的,孩子們也很喜歡和自己互動,原來自己一直對直播有很大的偏見。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就像很多人可能不習慣榴槤的味道,但是意外地吃了一次,發現其實也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難吃,可能還會愛上這份美味。
人都是在拒絕和排斥新事物的那一刻才真正開始變老的,不是因為生理年齡本身,而是因為認知早已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所以當站在30歲的卡口,不再把新事物阻擋在門外的時候,你會發現推開那扇門有很多的驚喜。
所以,不敢直面30歲的年齡並不可怕,每一個跨過30歲的女人也都有過那麼一刻想要逃避,真正可怕的是內心變老了。
很多事情還沒有親自嘗試就覺得不想嘗試了,自己沒這能力;
很多沒看過的風景沒有遠行就覺得自己已經沒時間,沒精力再去了;
很多以前那麼熱愛的東西因為年齡大了覺得不合時宜,就不想再去搗騰了。
30歲是一場無關乎他人,只關乎自己內心的人生旅程,你可以認為你還活在20歲的青春,只需要做好一件事:
別讓認為還是20歲的自己過著70歲,80歲老人的生活。
去試,去闖,去好奇,去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