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誰是被害者》上線西瓜視頻,打著Netflix最高分華語劇的旗號,一經播出,就收穫了眾多網友的好評,豆瓣評分直達8.0,智能電視的朋友可在當貝市場中下載西瓜視頻TV獨家觀看。這部華語劇一度被認為是繼《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的臺劇復興之光。而張孝全、劉亞仁、王識賢的主演陣容再加上林心如的特別出演,為本片的質量和熱度都帶來了保障。從全片質量來講,《誰是被害者》是一部質量很高、內容很深刻的懸疑劇。
可以看到,臺劇在尋求轉型,每一步都在創新,現在的臺劇和好多年前的有很大不同。小時候,我們耳熟能詳的臺劇是《惡作劇之吻》、《公主小妹》這類青春偶像劇,而近些年來火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直面無差別殺人事件,探討罪犯的人權問題;《想見你》也不再是單純的偶像劇,添加了穿越、懸疑等元素,高能反轉不斷。同樣的,這部《誰是受害者》也擁有著吸引人的特質。
《誰是被害者》改編自臺灣推理作家天地無限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主要講述一名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在一起詭異的命案中,發現命案的關鍵證物,竟涉及失聯的女兒。為了找到真相拯救女兒,他誤導自己的搭檔刑警趙承寬,與握有重要線索的記者徐海茵進行合作,由此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
故事開篇沒多久你就會在一戶人家裡看到被溶解在浴缸裡的屍體,在一棟大廈裡發現的一具已經被焚燒的灰黑的跪坐著的屍體、他們在死後都被注了射過量芬太尼而死。你會清晰的看到這兩位受害者的死相之慘、死狀之悲,因為這些在鏡頭並沒有被打上馬賽克,而是赤裸裸的出現在觀眾眼前,著實的大尺度。
該劇涉及性別平權、精神疾病、家庭關係等社會議題,在剖析人性的同時,引導大眾關注社會弱勢和邊緣群體,但在引導關注的同時也拋出了一個問題:如何讓劇情當中出現的這些厭世者能夠更好的存活?對於這些厭世者而言,我們又是不是殺死他們的真正兇手呢?當我們對他們說著活下去就有希望的時候,是否認真考慮過他們的處境?活下去就真的會更好嗎?
對於這個問題,在劇情最後,幕後boss李雅均與記者徐海茵展開了討論。徐海茵告訴李雅均,她對抗痛苦的方式不是死亡,而是「活下去,想盡辦法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改變,才有希望」,以此來表達了本劇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