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重製的《千與千尋》,劇情一樣,人物一樣,完完整整的搬運到了電影院,很多人會詫異,這樣一部網上資源眾多,已經被人看過一輪又一輪的電影,為何重新上映後再次受到觀眾喜愛,並且評分居高不下呢?仔細想想,這或許是與宮崎駿老爺子的創作手法有著很大關係。
縱觀宮崎駿老爺子的多個作品,好像《天空之城》、《幽靈公主》、《紅豬》等,每部基本都可以堪稱時代的經典,如果看宮崎駿的作品只看外表,你或許只會覺得劇情有趣新穎,但是這大大的浪費了這麼好的電影題材,宮崎駿的慣用手筆,是用暗喻和細節體現時代特點,並且加以諷刺,小的時候不理解,長大後再次觀看有沒理解更深了呢?
《千與千尋》的故事發生在一個10歲的小女孩身上,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和父母誤入神明世界,小女孩千尋救贖父母的奇幻旅程,電影全片十分唯美,沒有令人不安的殺戮鏡頭,細節刻畫完美,將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刻畫得玲離盡致。
或許我第一次看《千與千尋》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學生,大概10年前,單純的理解為唯美和好看,對劇情並沒有太深的推敲,不過最近看完之後,深深的體會到,其實我們就是這個時代的「無臉男」。
在電影中,無臉男給人感覺深刻的並不是在油池大吃特吃的時候,而是面對女主千尋的感情流露,可以說無臉男本身不好也不壞,只是受到外界影響之後,才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行為,這似乎跟我們畢業進入社會一樣,本來天真無邪的我們,被社會洗滌之後,有多少人改變了自己的初心?
無臉男其實對千尋有著一種「愛」,比如千尋需要藥浴牌子的時候,無臉男幫助了千尋獲得牌子,而後還拿了一堆牌子給千尋,這或許像極了我們的愛情,一直自以為「TA會喜歡」而付出,似乎並不能獲得你想要的回報(接受)。
而後,無臉男偶爾發現,原來很多人喜歡的是金子(錢),因此無臉男也會認為,千尋也喜歡金子,於是特意給了千尋很多金子,但是千尋沒有要,或許錢可以改變很多人的想法,但是錢確實不是萬能的,因為她打動不了千尋的心,轉換到現實來說,你喜歡的那個她只想要安全感,而不是揮霍無度的你。
無臉男使用金子先後吞了好幾個人,首先是青蛙,吞了青蛙之後,無臉男竟然也會說話了,並且是青蛙的口吻,這表示如果一個人跟著一個人久了,就會慢慢變得好像那個人,因此人互相影響的力量是潛移默化且強大的,與積極的人為伍,你會積極向上,與消極的人為伍,你會墮落不堪。
其實我一直很不明白,河神洗完澡後給千尋的是一顆什麼東西,但是似乎這個東西也成為千尋救白龍的關鍵,成為了無面男重新格式化自我的重要物品,當無臉男吞噬了過多人間煙火後,無論性格還是體型都變得暴躁和肥碩,當我們背負了很多東西之後,其實要放下,還是需要他人的幫助(比如千尋餵的藥丸,或許就是代表著朋友的陪伴和關心吧!)
電影真的很唯美,雖然劇情沒變,但是長大後重溫,卻有著不一樣的感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無臉男」,想成為怎樣的「無臉男」,關鍵還是要看你的初心和決心!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