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盤點香港電影的經典配角(圖)
俗話說,紅花還得綠葉襯。雖然影視劇中,出鏡率最高的是主角,但是如果沒有了配角,也不會襯託出他們。不過有的配角也會以他們敬業和精彩的演出,讓影迷牢記在心。他們和主角一樣,都是創造影視劇輝煌的一部分。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香港電影中的經典配角們。
吳孟達
在香港電影中與周星馳合作成為搞笑無釐頭的黃金搭檔。吳孟達被電影界尊稱為「達哥」,是演技精湛的金牌配角,被譽為香港和華語影壇片酬最高的黃金配角,也曾獲得多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並榮獲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踏入影壇二十多年,從未主演過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全以陪襯身份出現,他甘當綠葉,一直為周星馳、周潤發、梁朝偉、劉德華、黎明等大牌明星做綠葉,尤其與周星馳長期合作喜劇片,成為香港影壇當仁不讓的「搞笑男二號」。
羅家英
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羅家英最為人熟知的是在《國產凌凌漆》裡帶點神經質的達聞西和《大話西遊》裡囉嗦得連觀音菩薩都想掐死他的唐僧,劉德華曾拜他為師學習粵劇。早年與李寶瑩合作,近年與汪明荃相親,互相扶持,兩人於2009年5月2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登記註冊結婚。成為中國內地觀眾熟知的香港演員。
許紹雄
也是老戲骨了。他最擅長扮演膽小怕事羅羅嗦嗦的老父、警官等等。外界給許紹雄一個近三十年的綽號——「Benz雄」」(意思是開奔馳的許紹雄),是因為1977年時候,許紹雄在麗的電視臺倍受重視,有名有利,是香港藝人裡第一個買奔馳(香港人叫平治)的藝人。當時只有富豪或者頗有家底才敢出手如此闊綽,可知那車的價錢,可以在香港當時買個豪宅了。當然,許紹雄家底淵源說出來也比較讓人震驚,其實他是名門之後,粵語老片《七子登科》就是講他們家族的故事,他的叔公是協助蔣介石創辦黃埔軍校的廣東軍區總司令許崇智,魯迅夫人許廣平是其姑婆,更遠則有清朝的禮部尚書許應騤,更近的則有香港出名的富豪許晉亨(李嘉欣之夫)。
劉以達
香港八十年代樂隊組合達明一派成員。從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劉以達參與多部電影幕前演出,尤擅於演繹冷面笑匠的角色,代表作有《大內密探零零發》中的「保龍一族情報人員」、《食神》中的「夢遺大師」等。
林雪
1986年認識了杜琪峯,後被安排在《暗花》中演一個小角色,沒有對白。其後正式踏入電影圈,先後在杜琪峯的電影裡扮演角色,越來越出彩,成為杜琪峯電影的御用配角。後出演多部周星馳電影,因其精彩表現,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跑龍套期間,林雪戲份最多的電影居然是在周星馳的《食神》中。他被導演安排與田啟文、八兩金一眾長相猥瑣之輩混在一起充當市井無賴,儘管不算搶鏡,卻也是林雪龍套生涯的巔峰時刻了。《槍火》中的殺手阿肥、《再見阿郎》中的刁惡警官、《暗戰》中記憶力差得驚人的黑幫跟班,這三個角色各不相同,卻皆被林雪演繹得栩栩如生,令觀眾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槍火》中,林雪形神俱佳、內斂細緻的精湛表演被提名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雖然最終未獲獎,卻贏盡圈內人口碑。而林雪亦憑此一躍成為當紅的實力派演員,從此片約不斷。在香港電影市道低迷、很多演員無戲可排之際,林雪卻能每年參演十部以上電影(2001年甚至有近20部),堪稱奇蹟!
林家棟
在1989年至1996年,他演出的電視劇及電影大都是演些小角色。林家棟離開無線後,即轉投劉德華的經理人公司,希望在影壇大展拳腳,開拓內地市常
他演的角色中好像壞人要多一些。
苑瓊丹
苑瓊丹很要強,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為了配合角色演出,拍喜劇的時候她就很活潑,而拍悲劇的時候則要求他人不要跟她說話。苑瓊丹在拍攝《封神榜》時竟沒有用一滴眼藥水,真正有血有淚。苑瓊丹給自己定了兩原則:開工不能遲到;沒看劇本不進常讓大家再不能眼熟的莫過於1993年參與周星馳主演的經典喜劇《唐伯虎點秋香》華府中的石榴姐,片中苑瓊丹擔任石榴姐一角,憑其誇張突出的演技讓「石榴姐」這個人物成為了一個其他演員不可超越的經典屏幕喜劇角色!從影二十餘年,一直是銀(熒)幕上的喜感明星,其作品很多,飾演的大都是些十分誇張而又風騷十足的女人,《唐伯虎點秋香》中的石榴姐、《九品芝麻官》中的老鴇、《大內密探零零發》裡的「老鴇又是我」……
毛舜筠
17歲入行不久,即擔綱主角出演電視劇集,90年代開始真正走紅,並以喜劇明星的形象示人。毛舜筠用自己超強的搞笑天賦與孜孜不倦的賣力演出展現了香港電影的獨特魅力與別樣風採。80年代中期,毛舜筠和剛出道不久的周星馳共同主演過香港無線的電視劇集《他來自江湖》。在《情聖》中毛舜筠出演的一個白痴型的女騙子,其風頭大有蓋過周星馳之勢。90年代初,毛舜筠在其時拍攝的喜劇影片多是黃百鳴、高志森的作品,《黃飛鴻笑傳》中的十三姨和《水滸笑傳》中的飾演潘金蓮的角色,而後她接連在又接檔了黃百鳴的賀歲系列電影《花田喜事》、《家有喜事》和《大富之家》等作品。1990和1991年,她與周星馳合作出演電影《龍的傳人》和《情聖》。周星馳主演的電影中,往往自己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主角,毛舜筠的麻辣喜劇形象得到了確立。1991-1995年,此後毛舜筠出演黃百鳴系列電影《家有喜事》、《花田喜事》和《大富之家》,演藝事業呈現巔峰狀態。最為人熟悉且最成功的電影,乃1992年與張國榮合演的電影《家有囍事》,票房高達四千九百萬港元,破了歷來票房紀錄,也是毛舜筠從影以來票房成績最好的一部。
1977年同在麗的當主持的張國榮對她一見傾心,因此有了短暫交往,但不久即告吹,直到1992年拍攝《家有喜事》時兩人才再度重逢。兩人雖未成為夫婦,卻成為一生的摯友。張國榮的去世,對她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毛舜筠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平日都不會去想,阿仔其實已經離開我們了。在心底裡,我覺得他永遠都是我的老朋友,他並沒有走遠,好像就生活在我們當中,時常隨時都可以想念他。」
鄒兆龍
1967年出生於臺灣。5歲習武,十二歲時便投身電影界,擔任武打替身,並開始修練跆拳道與泰拳,以及學習電影拍攝的的格鬥技巧。便於十八歲時得到洪金寶的賞識,主演了洪金寶導演的電影《全力反彈》,其後拜洪金寶為師,來到香港發展,加入了洪金寶的班底,成為洪家班的一員。他在香港拍攝了30多部電影,分別和洪金寶、元奎、徐克、袁和平等知名導演合作。最有名的作品是在駭客任務系列當中飾演賽洛芙的角色。鄒兆龍曾六次與李連杰配戲,1994年的《中南海保鏢》,他作為李連杰的死對頭,和李連杰有幾場精彩的打戲,1995年他和李連杰合作拍攝了《赤子威龍》,1996年他第四次和李連杰合作,在《冒險王》中再次對抗李連杰扮演的角色。不光是在以上四部影片中,在很多香港電影裡,鄒兆龍都是扮演反派角色,也許觀眾會對《九品芝麻官》中那個十惡不赦的常威印象比較深刻。
盧惠光
1959年3月17日出生於泰國,是一名泰國華僑,也曾經是一位泰拳冠軍(香港泰拳比賽七連冠)。上世紀80年代進入香港影壇。後來,由於盧惠光那隨遇而安的性格和高超的格鬥本領,成龍將其吸納到成家班中,並成為成龍的死黨兼保鏢。而在開始進入成家班的時候,盧惠光的角色分量也不是很重,基本都是在配角的邊緣徘徊。讓大家對他印象深刻的一部電影,毋庸置疑,應該是1994年的《醉拳2》。說到這部電影,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是那個技驚四座的「一字馬」。是的,盧惠光是練泰拳出身,腿功的確是非常了得。黎強權時代的「空中三連踢」,盧惠光時代的「一字馬」都可以說是成家班在不同時代的典範表現,這也是成家班的實力和創造力的完美體現。2010年盧惠光與成龍正式決裂,分道揚鑣。
譚耀文
出演電影《野獸刑警》中的「圖釘華」。影片中,譚耀文陰鬱著面容,冷森森的對黃秋生說:「阿SIR,我搏得起,你搏不起埃」譚耀文在劇中,總是天真裡暗藏著險惡意味,「圖釘華」為譚耀文搏來了一個最佳男配角。2001年,譚耀文憑藉《野獸之瞳》,徵服了所有觀眾,順利拿下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金紫荊獎以及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譚耀文的表演,拯救了《野獸之瞳》這部電影,並且,這個留著凌亂短髮,穿花襯衫,厚嘴唇小鬍子男子把古天樂和吳彥祖的光芒完美的遮蓋個乾淨。譚耀文是個低調的演員,從出道至今,鮮有緋聞。盤點譚耀文的情史,簡單而一目了然,從出道至今,基本保持零緋聞,沒有桃色事件,也沒有曖昧纏身,譚耀文可算是緋聞最清白的男演員,甚至被某個香港媒體報導誇讚,譚耀文成為首創零緋聞記錄的香港男星。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張達明
提起張達明,這個名字大家不會太熟諳,但假如提到星爺《大內密探零零發》裡後宮醜女圍著轉的倒運皇帝;香港文藝片裡叫好又叫座的《百分百Feel》裡和梁詠琪大談love的小個子阿文等角色,相信每個人都了解。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南海區,香港喜劇演員、編劇及導演。目前是活躍於香港影壇的黃金配角,同時在主持上也非常用功,甚有人緣。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李燦森
香港電影演員。曾演出的電影包括《香港製造》、《特警新人類》、《龍咁威2003》、《狗咬狗》等。在處女作《香港製造》中,他把男主角中秋演成一個很出位又很重情的小混混。之後,所有的另類人物都和他結緣,如小警察、變態狂、古惑仔、小市民等,而且個性十足,成了香港娛樂圈有名的另類配角「專業戶」。雖然他的形象決定他以後可能都成不了大紅大紫的巨星人物,但不可否認,其演技在香港電影圈中還是有獨特的魅力。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周比利
世界拳王及動作片演員,外號「老虎」,求學在加拿大,學習空手道出身,職業戰績43勝8負,31場KO,且從未被人KO,於1985年獲得WKA自由搏擊世界冠軍,是至今唯一的華人世界級拳王。於1980年代中期起參與數部香港功夫片演出及武術指導,多演造型時髦現代的華青幫反派打手。2003年以45歲之高齡復出拳賽。
周比利是前輕中量級自由搏擊世界冠軍,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世界級華人拳王。開有武館——周比利武館。入行較早,經常與成龍、李連杰演對打戲,如《奇蹟》、《鼠膽龍威》《冒險王》中,但表現最出色的,當屬在《精武英雄》中出演的日本將軍藤田剛。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吳耀漢
可以說是錄像廳時代香港喜劇電影裡的一位重要人物(多為配角),塑造的形象中最為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五福星系列裡那個對各種稀奇古怪的術法感興趣的角色,也是他最成功的一個角色。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大傻成奎安
這個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的。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黃一山
原名黃志強,暱稱細龜,籍貫廣東臺山,為香港演員、編劇,目前在中國大陸拍劇。主要代表作有:《冒牌大狀審死官》、《倩女失魂》、《唐伯虎點秋香》、《逃學威龍2》等。英國赫爾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出身的黃一山,曾擔任過電視臺編劇、演員和主持,但他最為人知的身份還是周星馳昔日的「御用配角」,戲份不輸於吳孟達。黃一山廣為人知的角色還包括《唐伯虎點秋香》裡的華武、《九品芝麻官》裡的皇帝,以及《破壞之王》裡的電視臺主持人等角色。電影及電視劇超過三百部。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元秋
早年是以武打演員身份出身。她是元龍(先洪金寶再成龍)、元樓(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的《七小福》的師妹,從十歲開始便接受師傅于占元訓練,七年後踏入電影圈擔任替身,為當時少見的女替身。她曾在007電影《鐵金剛大戰金槍客》中飾演Lieutenant Hip的niece "Nara",不過戲分少,字幕上沒提到她的名字,不算是正式的邦女郎。隨後因為結了婚而於八十年代息影。在息影18年後,得到周星馳再三邀請而復出,演出電影《功夫》。她在《功夫》飾演豬籠城寨的女房東,與元華飾演一對夫婦。
2005年11月,元秋憑《功夫》奪得臺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2006年10月,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元華
香港演員,「七小福」之一,師承于占元,身為二師兄,與成龍、洪金寶、元彪、元奎等人同為師兄弟,是香港老一輩的武術指導和功夫巨星。第一次參與演出的電影是1972年李小龍的《精武門》,後來加入邵氏電影公司,拍過很多喜劇。2004年憑藉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奪得第二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及第十屆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1972年第一次參與電影《精武門》演出,他的體型和李小龍很像,雜技又如此了得,所以李小龍請他當替身,在電影《龍爭虎鬥》中,李小龍扮的角色有這樣的一場戲:一個空翻把對手踢倒在地,這個動作就是由元華來完成的。李小龍本來打算把他和幾個身手很不錯的演員介紹到好萊塢發展,可惜沒等到那天李小龍就去世了。他講這些話時,也是一臉的無奈,其實元華的才華很高,或許是生不逢時,或許是運氣不好,他的才智並沒完全展現出來
1988年,在七小福中元華的武術是頂尖的,擅長空翻,曾以熨鬥招呼前來爭衫架的元秋,又因煲蠟玩火,差點燒毀學校儲物室,遭于占元大刑侍候。曾有一次老師讓弟子們練倒立,當時間到了,別人累的滿頭大汗,狼狽地起來時,卻發現華一動不動,仔細一看,他竟然已入睡了。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李兆基
1970年籤入香港無線電視臺任編導、演員。曾在多部電影、電視劇中扮演反派角色,劇中扮演幫派大哥人物大氣,四大惡人之一,人稱基哥(何家駒、成奎安、李兆基、黃光亮)。李兆基是80年代之前的香港三合會中層成員,在1960年代為香港黃大仙區慈雲山邨最著名的青少年朋黨組織「慈雲山十三太保」的主要成員。
後被林嶺東導演帶入電影界成功洗底,在影片中多出演有勇無謀的黑社會小頭目,經常會有一些令人難忘的演出。包括與周星馳的合作和在《古惑仔》裡的演出。「基哥」那張飽經風霜的臉全是坑凹,看多兩眼容易不寒而慄。不消說,又是一塊黑幫頭目的料。以他的模樣,說讀過書沒幾個人信。可在《黑獄斷腸歌》那有兩首膾炙人口的監獄歌就出自他的手。不知是不是拍多監獄片深有感觸有感而發寫的。近些年,基哥不但演戲,還做起監製、編劇、策劃、導演,忙得個不亦樂乎,讓不少老搭檔羨慕不已。可以算是香港電影的經典之一。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黃一飛
出生於香港,香港藝人。曾為無線電視演員,黃一飛是香港「綠葉」軍團的中堅力量。他在娛樂圈打拼數十年,先由地方粵劇團的小演員做起,「文革」期間,他受到批判,休息了一陣,然後進了一家工廠班負責宣傳隊。輾轉回到影視界後,他到香港無線電視臺開始了跑龍套的生活。1994版的射鵰中的段天德,之後還出演過很多類型的電影,喜劇、風月的都有,經過多年的認真努力使黃一飛的名字開始在香港電影界叫響,並終於憑《少林足球》中的「大師兄」一角,獲得了200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谷德昭
山東人,香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有「賀歲片專業戶」的美譽,1995年,谷德昭正式獨立執導喜劇片《阿呆拜壽》,近年來憑藉《求戀期》、《玻璃樽》、《嫁個有錢人》等片逐步奠定自己浪漫愛情喜劇金牌導演的地位,是香港電影圈響噹噹的人物之一,曾編寫的作品包括《蜜桃成熟時》、《再世追魂》、《富貴黃金屋》、《家有喜事》、《不文Show》、《水滸笑傳》等。《唐伯虎點秋香》中,和周星馳對聯對到吐血的師爺;《食神》裡面的那個反咬周星馳一口的唐牛;《破壞之王》裡面黃一飛餐廳的店員之一,不時整蠱一下周星馳;《怒火街頭》和《槍王》裡暗中幫劉青雲和向張國榮學習射擊的警員。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陳松勇
自稱出身於黑社會家庭。身形肥胖,動作誇張,喜劇感較強,尤擅出演外表粗獷豪放內心厚道熱情的小人物,頗受香港商業片導演歡迎。1993年他與李連杰合作,出演由元奎導演的功夫喜劇片《方世玉》,飾演霸道而不失可愛的雷老虎一角,相當出彩,令觀眾印象深刻。隨後再度與李連杰合作,出演由王晶執導的《洪熙官》(1994,又名《新少林五祖》),飾演貪財吝嗇、欺軟怕硬的馬大善人,也相當搶戲,令人過目難忘。
以德服人有木有!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葛民輝
自1988年3月開始,加入商業電臺從事廣播的工作,同年與林海峰合組成軟硬天師,葛民輝以組合軟硬天師的名義,共發表過兩次軟硬的唱片專輯,當年軟硬天師的電臺節目內容,1989年開始參與電影演出,同年亦開始接觸電視廣播工作,主要計有軟硬製造和軟硬再造,參與演出過的電影共四十多套。1996年結束八年電臺生活,專注於《初戀》的監製王家衛合作,曾經執導電影《四面夏娃》和《初戀》。葛民輝和林海峰的組合叫「軟硬天師」,在演戲上他和這個組合的名字相似,是軟硬通吃。雖然多半都是以喜劇人物出現,但偶爾客串正劇,也有不俗表現。不過,與周星馳的合作中,葛民輝卻並沒有表現出過「星」之處,令他這個通吃的食客有些掃興。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黃光亮
出道多年的黃光亮出演過無數部電影,擔當的基本全是配角,是香港影壇綠葉中的一員。他的長相特別,即使觀眾記不得他的名字,也會對他標誌性的大鼻子和滿臉橫肉印象深刻。《監獄風雲》裡的喪彪是影迷對黃光亮最感動的一部片子,黃光亮把一個逞強愛面子的獄中頭目刻畫得入木三分。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蕭芳芳
香港一代電影巨星,在香港電影界中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原名蕭亮,祖籍江蘇蘇州,出身中產家庭。蕭芳芳從影四十年,演出電影300多部,是一個不斷以努力實現夢想的超凡女性。童星時期一度被港臺影迷譽為是中國的秀蘭·鄧波兒。她演唱的電影主題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日後被引入臺灣電影,成為兩岸三地廣為流傳的歌曲。1995年,憑藉電影《女人四十》中的出色表演,榮獲了臺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及柏林國際電影節影后。200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授予其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殊榮,以表揚她善用天賦才華,為香港電影界做出的傑出貢獻。第一任丈夫秦祥林(1975年-1977年),現任丈夫香港浸會大學傳理系教授張正甫。大陸年輕的影迷熟悉蕭芳芳可能是緣與1993年她主演的電影《方世玉》,片中她飾演方世玉的媽媽苗翠花。電影中苗翠花武功高強、好抱不平,但卻粗心魯莽,形象十分可愛。這一形象相信看過影片的觀眾都還猶記在心。在主演《女人四十》之後,蕭芳芳接著在根據杜國威原著舞臺劇改編而成的《虎度門》(1996)也有出色的表演,也因此成為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的熱門人眩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鄭則仕
人稱肥Kent、Kent哥、肥貓,香港著名演員。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五屆(《何必有我》)、第十六屆(《三個受傷的警察》)最佳男主角及第二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三個受傷的警察》)。1972年,他入讀長弓影業公司第一期演員訓練班,但多演些跑龍套角色,後來參加比賽拿了冠軍並加入無線電視以後,他才嶄露頭角。1985年他自導自演的《何必有我》使他聲名鵲起。《肥貓尋親記》則讓內地觀眾記住了他。現為西安香港廣播影視學院院長。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午馬
原名馮宏源。男。漢族。1942年5月28日出生。香港影視演員、導演。1959年移居香港,原是話劇演員。邵氏影業公司南國實驗劇團第一期畢業生,與羅烈同期。1963年入邵氏公司當演員。1965年出演張徹、袁秋楓執導的《花木蘭》成名。1968年為《金燕子》當助理導演。1970年為張徹執導的《遊俠兒》、《鷹王》當助理導演後,後獨立執導《怒劍狂刀》。1987年在《倩女幽魂》中飾演道士燕赤霞而大受好評,並憑該片榮獲第二十四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鄭佩佩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70年代前期香港影壇一姐,中國第一打女,曾被報界封為「武俠影后」,她主演的《大醉俠》是中國第一部新派武俠電影,在影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71年鄭佩佩因個人原因淡出娛樂圈,一直到1992年才復出影壇,復出的第一部作品是《唐伯虎點秋香》,其後出演的電影《中華英雄》也廣受好評,2001年演出李安的《臥虎藏龍》「碧眼狐狸」一角,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項以及角逐奧斯卡金像獎,再創事業高峰。如今的鄭佩佩,雖然不復當年明豔絕倫的美貌,演技卻更為爐火純青,是很多電影及電視劇裡不可或缺的金牌老戲骨。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張耀揚
是香港諸多演員中頗有特色的一員,從藝以來拍了五十多部電影,扮演的角色中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反派。1986年出演的《龍虎風雲》換來了他十八年的反派生涯。張耀揚卻對林嶺東導演當年的另一部力作《學校風雲》情有獨鍾。在片中,他演活了兇狠跋扈的「瀟灑哥」;在古惑仔第三部《隻手遮天》中,他更是把黑道狠角色表現的淋漓盡致,以至於十幾年後的今天,依然有人以「瀟灑哥」這個名來稱呼他,可見當初這個人物是多麼的深入人心。
假如將電影裡的反派分成大哥型、小人型、變態型、打手型等若干類型,那麼張耀揚就是不折不扣的打手型。在他所有的角色中,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監獄風雲》裡的殺手雄和《古惑仔3》中的烏鴉。總結張耀揚的角色最大特徵有兩點:一是狠,二是狂。狠是狠在他霸氣十足,對敵人對朋友對老大都從不手軟,惹他的人一律照殺不誤。狂是狂在他目中無人,諾大的江湖仿佛只有他一人能隻手遮天,其表演之生動,甚至曾經讓一部分觀眾對他本人指指點點,即使是偶爾演一回好人,觀眾也無時無刻在期待他會在電影的最後突然跳出來大叫:我是黑幫派來的臥底。由此可見,他的反派形象實在是根深蒂固。想改恐怕太難,即使改了,觀眾也難免失望。不過演反派同樣能演出名堂,儘管沒有大紅大紫,但這反派四大天王的稱號就是觀眾對他演技的最大肯定。如今在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心中,張耀揚有著反派演員少有的旺盛人氣,不知這是否是應了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俗話。儘管張耀揚不像黃秋生、吳鎮宇那樣獲得過影帝的榮譽,但獨到的演技和極致的發揮卻讓他成為觀眾心目當中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曾江
生於香港,籍貫廣東中山,本名曾貫一,1970年代香港電影紅星,學生情人林翠(原名曾懿貞)的哥哥,即前香港歌手王馨平的舅父。他被香港影壇譽為「老戲骨」、「全能演員」,主演和參演的影片無數,亦正亦邪皆勝任,他曾問鼎香港影帝寶座。
曾江的名字所塑造的角色大多數都是一些很有氣勢,很有威嚴的梟雄的形象,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83版本射鵰中的東邪黃藥師了。這個角色一出場就氣勢鄙人,青衫華發,手持玉簫,眉宇間自然流露出鄙視這個世界,狂傲自大,目中無人的氣勢,真是不怒自威。曾江將黃藥師的憤世嫉俗,孤高自傲,但是在面對愛女是的慈祥疼愛表現的非常透徹,而且,曾江的古裝扮相也非常的清雅俊逸,他自然的孤冷氣質與黃藥師的性格特徵十分的貼切。在我本善良中,他扮演了溫兆倫的養父,仍舊是個氣勢威嚴的黑道老大。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胡楓
於1953年考入大成公司,開始電影生涯。第一部作品是《男人心》,也是令他一夜成名的作品。後與多位當紅女星合作,1960年代後期與蕭芳芳合作過不少歌舞片,舞藝精湛,有「舞王修」之稱,至今仍為人賞識。胡楓1970年代開始轉投電視圈發展,演過不少電視劇。現為無線電視藝員,亦間中於電影客串演出。胡楓是一位廣受香港演藝圈人士尊重的前輩,著名藝人張學友、黎明亦是他的乾兒子。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馮淬帆
香港知名電影演員和監製,1968年加入無線電視,主演該臺首部長篇電視劇《夢斷情天》。七十年代他多集中拍劇,在劇中多演出脾氣暴躁的老粗。1976年他轉投佳藝電視任節目監製,至1978年佳視結束後回無線,任監製兼演員。1981年導演影片《粉骷髏》,同年底辭監製職,專心電影電視演出,走性格演員路線。曾應邀請任金馬獎評審委員。後移居臺灣,從事導演工作,從影至今真正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是在洪金寶指導的喜劇五福星系列裡扮演的經典角色西牛皮。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黃百鳴
香港電影從業員,曾任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電影監製、編劇、演員。黃百鳴是香港響噹噹的一位人物,他以編劇身份進入香港演藝圈,由他編劇的《搭錯車》、《最佳拍檔》《何必有我》和《阿郎的故事》使4個男主角當上影帝。後來兼任導演與演員,導演的5部電影打破香港票房紀錄,他本人也是香港賀歲片的一位代表人物,參與的影片達200多部,發掘了吳倩蓮、beyond等明星,他的香港東方電影集團是香港電影「三巨頭」之一。現任北京東方新青年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電影製作發行協會主席、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吳君如
中國香港著名影視女演員,主持人。外號三姑。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省番禺。16歲進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1983年中學畢業後拍過《鬥氣一族》、《錯體姻緣》等劇集,後轉往電影圈發展,常扮演被消遣挖苦的角色,不惜自毀形象搞笑,由此贏得「女版周星馳」稱號,又稱「大嘴姑婆」,是兩岸三地華人影壇和娛樂界的首席女笑星。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陳百祥
廣州人,香港著名演員、金牌司儀,1950年12月3日出生於香港,別名「阿叻」的出身自樂隊Loosers(後改為溫拿樂隊),樂隊潮流漸退後淡出娛樂圈,從事服裝生意。1978年再投TVB,拍《青春熱潮》(1978)一劇,與後來成為他妻子的黃杏秀擔任男女主角,深受年輕人歡迎。1982年轉投電影圈發展。從影以來,阿叻共出演六十多部電影,大部分是喜劇。1982年拍攝他的第一部電影《摩登天師》,他的喜劇天分完全發揮。後加盟邵氏,拍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葉競生
香港電影演員,藝名叫做八兩金,看過這張臉的都不會忘了他,我們只能用鬼斧神工這四個字來形容他的面貌。《千王之王2000》扮演聾五,在《行運一條龍》中扮演吳得招,在《喜劇之王》中扮演「極品」——居然從耳朵裡、鼻孔裡爬出蟲子來。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李健仁
香港演員,專門參與周星馳電影之演出,多參與丑角飾演,屬周星馳班底人物之一。他比較出名的是飾演醜婦人「如花」一角,而「如花」一角也成為周星馳電影中醜婦人的代名詞。
李健仁曾是周星馳小學的同桌。中學畢業後參與電影幕後工作,偶爾也在幕前跑龍套。他第一次以「如花」形象示人是在《唐伯虎點秋香》中以「如花」的形象飾演搶劫犯一角,後在《武狀元蘇乞兒》片中飾演「我朋友的阿姨的妹妹」,而「如花」則是他後來在《九品芝麻官》中的角色名。在周星馳的電影中,他的樣子極端猥瑣,但是舉止還是多少有些嬌羞;他只是個跑龍套的,但卻給觀眾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作為一個龍套,他是龍套中的另類;作為一個演員,當劇情需要的時候,他可以義無反顧,不惜形象,那麼他就是演員中的表率。
原標題:還記得他們嗎 盤點香港電影的那些經典配角(圖)
梁小龍
從1973年主演電影《生龍活虎》開始,短短十幾年,就拍了《白鶴拳》、《迷魂拳》等70多部電影,後來他進軍電視界,加入了當時的佳藝電視連續拍了《射鵰英雄傳》(飾演楊康一角)、《神鵰俠侶》、《雪山飛狐》等,後又進入麗的電視與黃元申合作《霍元甲》、主演《陳真》、《四大名捕》等1000多集電視劇,更與當時在港日也十分出名的倉田保昭合作,拍了一系列的港日合作電視武打劇集,成為八十年代初香港最負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其代表作《霍元甲》、《陳真》更是家喻戶曉。是70後、80後陳真的經典形象。
1976年成為佳藝電視明星,出演了一些金庸電視劇。1977年後復出影壇又拍多部電影,但總體不如前期作品出色。後來就是我們家喻戶曉的電視劇集紅遍大陸,並由於與大陸交流原因被臺灣禁止作品上演,於是演藝事業一度中斷,只好在內地投資做生意但好像並不算成功。1991年臺灣開放禁令梁拍了部《五郎八卦棍》。2003年在周星馳力邀下出演《功夫》中反派「火雲邪神」一角,雖然英武不再,但身手依然了得。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