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賞析《愛在記憶消失前》:死亡將我們分開時 我陪你

2020-12-27 情感諮詢師一化

最近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愛在記憶消失前》,平淡的情節但最後特別入心動容。或許對於生死這個終極議題,總是每個靈魂要獨自面對的。

Chapter 1

影片開始兒子威爾來準備帶老媽去醫院時,卻發現父母不告而別,並且是開走了家裡的老式房車。鏡頭切換到白髮蒼蒼的老兩口決定一路南行,在美國公路上開始回顧的旅程,目的地是說了半輩子也沒去的海明威故居,只因約翰是文學教師,也是海明威的鐵粉,

再往下,才發現這一趟老年人的公路之旅並不普通,身患癌症愛美的妻子艾拉和得阿茲海默症失憶卻喜歡掉書袋的丈夫約翰即將面臨著分離,艾拉確診要去化療,丈夫則因此只能去養老院,這才有了瘋狂的離家出走。

夫妻倆一路南下,找回了很多記憶,海倫米倫與唐納德薩瑟蘭兩位老戲骨尬戲,為這部特殊的公路片貢獻了不少火花。丈夫的失憶症,妻子的碎嘴,夫妻倆吃的飛醋,碰撞出啼笑皆非的旅途。裡面讓人感觸的,應該是生命本身的瑣碎但又蘊含深意。

Chapter 2

艾拉是一位母親,也是妻子,但得知患癌後要面對和約翰的分開,她選擇在病痛難忍的間隙,去完成最後對約翰的承諾,哪怕他已經不記得,那就是答應過約翰去海明威故居。這是她的選擇,我相信這也是她寧願冒著死在路上的風險,也想要完成的願望。

路上有一個情節,失憶的約翰把艾拉誤認為曾經出軌兩年的情人,妻子的閨蜜莉蓮,還上演了分手橋段,跟對方說老婆懷孕自己不能這樣下去了,艾拉聽完怒不可竭,一頓發飆把丈夫丟棄到附近的養老院,然後自己回到房車痛哭,對女兒也痛斥自己的閨蜜,抹乾眼淚,艾拉又接回約翰,嘴裡氣呼呼地自言自語道:當年我懷孕時感覺到有一刻,你的心徹底回歸了,不管發生什麼我原諒你了,這次我再原諒你一次。

愛情,許是看到你的不足,我可以有情緒,可以崩潰,但餘生還是願意和你一起走下去。

她是如此愛著這個男人。有打鬧,有情緒失控,有指責,但即使他失憶了,尿床了,出軌了,她還是選擇陪在他身邊。愛是對方愛自己的時候在一起,更是看到對方的不堪還能生發的情感,超越背叛,超越佔有。

感情也並不會隨著記憶而消失,它超越了這一切,是承諾與相守,這也許就是我們願意來這世間走一遭的眷戀吧。

影片的最終,夫妻倆終於到了海明威故居,卻發現滿是婚禮現場和人潮,妻子在口中默默地道歉沒有更早陪老爺子來這裡,但約翰卻因為失憶症絲毫不在意,在故居外面的婚禮上跳起舞來。

我們往往以為對方會在意的,其實對方在乎的卻早已不在這個維度。

Chapter 3

很多人說並不害怕死亡,但卻害怕孤單一個人上路。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在這未知的路上彼此相伴,那將會將這上路前的恐懼大大減少吧。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約翰即使失憶症,也將妻子帶出醫院,這也是為何艾拉寧願,兩人喝下過量的安眠水,安靜地相擁而眠,在兩人的房車裡去迎接死亡的來臨,如此從容,安詳,與幸福...

如果死亡是必經之路,那麼讓我們相伴而眠,這也是我對你最後的愛。

至少,在歸途中,你還有我。我死都不怕,但我卻害怕,當我走了,留下你一個人孤單單在陌生的養老院。

可幸的是,面對父母這樣的選擇,他們的兒子和女兒,讀了母親最後留下的信,在葬禮上相擁安慰。

兒女到最後可以做的,也無非是放手,就好像父母,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選擇得體地退出。

愛,本身就是自由,不捆綁,不束縛,讓對方能夠自主選擇自己要去的方向,哪怕伴隨著離別的不舍與悲傷。

Chapter 4

寫到這裡,仿佛又一次回到電影,我依然很感觸到流淚,我想,疾病,死亡,是我們每個人最終得去面對的,才會如此震撼人心。艾拉和約翰,選擇用一種看似輕鬆的方式,做出了抉擇。公路旅行,看大海,吃著巧克力冰淇淋,拿槍趕走路上的年輕劫匪,還不忘讓對方上夜校正語法。

也許,正是這種面臨死亡的恐懼不忘調侃的幽默與豁達,讓生命最後一程得以升華。無論他倆選擇什麼方式面對死亡,至少是自己想要的。按照自己的意願終結一生,何嘗不是一種自由度。

我在想,如果我是他們,也許我會想要見到孩子們最後一面,給到他們告別的時間,畢竟走向死亡只在一瞬間,而孩子們的路還很長,一旦不理解,也許會讓他們內疚一輩子。

記得有一次,劉豐老師在問道學堂,回答到有關生死的問題,談及在醫院的母親最後的時刻的心願是:想要回家。他當即下定決定,安排車輛送回家裡,最後老人在自己的臂彎裡永遠地離開,母親親近的親人也能來家中送別,讓老人沒有遺憾地走完最後的路。回想至此,劉老師表示對於母親的離開,便沒有再多遺憾,只有平靜。

回想起曾經很多人找到我諮詢,在回顧往事中,常常因為父母至親在最後一刻並非自己所願,想圓夢卻在子女不願放手害怕失去的執念中,受著疾病衰老與搶救的痛苦,抱憾而終,這之後便成了兒女的噩夢與一生的歉疚。每每看到這一刻,很是惋惜。

在傳統認知上,我們總想著能有一線生機,把親人搶救回來自己身邊,殊不知這樣的代價可能是親人身心遭受巨大創傷,自己也會抱憾終身。而很多人的遺憾,卻發現當事人不見得在意,只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罷了,然後又無從得知對方心意了。

Chapter 5

為人子女,真正的大孝實則尊重到父母的意願,遂順讓父母自己來選擇,尤其在父母尚且清醒自主的時候,將生命的主動權交由到他們自己手中,尤其是關於死亡。

就好像約翰告訴艾拉,在實在無藥可治自己又時常不清醒的狀態之下,請為他把手放在叩響手槍的地方,他也不想這樣沒質量的活下去,這樣才促成了夫妻倆最後的選擇吧。

對我們,如何去面對死亡,尤其是日漸老去的家人,也是有方法的,在先行者紀慈恩的臨終關懷專業課裡,分享了一些十年來她在社工第一線的一些專業經驗,也分享給大家:

1.承認接受死亡會來臨的現實,對自己對彼此坦誠相待,不必羞恥或避諱談論死亡,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當我們內心越坦蕩,面對死亡的成本越低,只有這樣,才能與死亡有健康的關係。

2.與老人,愛人,孩子談論死亡可以嚴肅,可以有情緒,悲傷,難過,不需要隱藏,大可以提前低成本去預演與了解對方心意。

3.如果想尊重家人親友的意願前提是對於他們的態度先有一個估算,即先看看其對於死亡的態度如何:找機會和父母參加心靈活動,社區活動,一起觀生死主題的電影等機會探討,進而可以一起聊聊生前預囑五個願望(見備註),臨終關懷等話題。

End

生命本就是一趟旅程,何不輕鬆笑對,認真體驗每一個時刻,但又知道這是一場戲,而不執著,由此,便不必抱憾劇終。

註:《生前預囑》「我的五個願望」,即:一、我要或不要什麼醫療服務;二、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療;三、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我;四、我想讓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麼;五、我希望誰幫助我。

作者簡介:Kala潔熙,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情感諮詢師,瑜伽之心認證老師,從業逾九年,數年實修深度探索,致力於協助個人突破自身局限性,找到身心健康與幸福關係之道。

相關焦點

  • 「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愛的永恆
    愛的永恆在於愛能超越生死「我是不是擔心死後會被遺忘?」「我想我不會。有那麼多人親近無比地介入了我的生活。愛是永存的感情,即使你離開了人世,你也活在人們的心裡。」電影《尋夢環遊記》裡有那麼一句經典的臺詞「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人遺忘。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主人公米格是一個12歲的墨西哥男孩,他熱愛音樂,但這卻是家族的禁忌,因為曾曾祖父為了音樂夢想離開了家,離開了妻女,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 節氣料理|清明,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
    回到老房子,再大聲喊著「嘻嘻,我回來了」也不會再有爺爺的洪亮的應聲;樓梯間裡,我也再也聞不到熟悉的飯菜飄香;寫毛筆字的宣紙用完了,可此時也只能自己到街上去買了。原來,離別最可怕的地方是:生活的慣性還在那兒,可是陪你的人卻再也不會回來了。
  • 「直至死亡將我們分開」 ,在愛裡,我們都一樣
    愛能戰勝所有險阻。因為她們知道,對方就是她們願與共度一生的人。「從今以後,無論好壞,無論貧富,無論健康或是疾病,愛你並珍惜你...」「直至死亡將我們分開。」Jill一直陪伴在她身邊,卻只能看著她如同枯萎的花朵漸漸虛弱下去,心疼得陪她經歷一次次治療,靜靜守護在她的病床前。而Jo最關心的,就是那一份同性婚姻法案的進程。
  • 文周周|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
    前陣子在電影院熱映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便向我們呈現了「另一個世界」的模樣,它以最溫柔的筆觸去描述——關於死亡,關於遺忘,關於愛。影片裡和埃克託一樣沒有家人祭祀的孤魂野鬼豬皮哥,最終因為沒有人再記起他而迎來了終極死亡,幻化成一束光,魂飛魄散,徹底消失。原來,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 愛在記憶消失前
    這時候我收到了一個新郵件提示,打開郵箱我收到了如下內容:柳寶你好,這是我為今晚看的電影寫的影評。自知文筆欠佳,從未投稿過,如未被採納也希望你有空能去看看這部電影,挺久沒有看過讓我感受如此深的電影了。另,一直閱讀你的文章,受益匪淺,謝謝。 當你老了——《愛在記憶消逝前》(有劇透)
  • 《尋夢環遊記》豆瓣9.1: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
    第一次,當你的心臟停止跳動時,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葬禮上,你的家人、朋友與你告別時,你的死亡會被整個社會所承認。第三次,當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遺忘,這是你真正的死亡也是你最後的死亡。但是,愛不會被淡忘,摯愛你的人也不會忘記你曾存在過他的生命裡。對於那些已經逝去的人而言,不遺忘就是最好的緬懷。
  • 《尋夢環遊記》豆瓣9.1: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
    第一次,當你的心臟停止跳動時,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葬禮上,你的家人、朋友與你告別時,你的死亡會被整個社會所承認。第三次,當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遺忘,這是你真正的死亡也是你最後的死亡。但是,愛不會被淡忘,摯愛你的人也不會忘記你曾存在過他的生命裡。對於那些已經逝去的人而言,不遺忘就是最好的緬懷。
  • 《尋夢環遊記》: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
    當我們談論起死亡這個的時候,我們下意識地去逃避這個問題,特別是對於孩子,在他們童真的世界裡,死亡仿佛是最不能觸及的黑暗。但是,皮克斯卻做到了,她憑藉電影《尋夢環遊記》向全球的孩子們重新定義了死亡,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忘記才是。
  • 《尋夢環遊記》: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
    二、在色彩斑斕的亡靈世界尋夢,敞開心扉,擁抱親人走過一條萬壽菊搭建的大橋,裡面有一座高大的摩天大樓,米格來到了色彩斑斕的亡靈世界,在這裡他遇見了逝去的祖先們,米格得知自己如果天亮前不能得到家人的祝福回到人間,那麼他將變成一具骷髏永遠留在這個世界了。
  • 電影口語 |《尋夢環遊記》:原來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人將你遺忘
    如果陽間沒有人還記得你……你就會從陰間消失。就是我們所說的最終死亡。在電影中,死亡的定義就是被人徹底遺忘。所以另一個主人公埃克託在白髮蒼蒼的coco即將忘記他而消失的時候,米格爾用一首歌喚起了塵封已久的記憶,讓即將消失的曾曾祖父埃克託得以繼續生存,在下一個亡靈節與家人團聚。原來,在死亡這件殘酷的事情面前,記憶可以成為連接親情的強大武器。5.
  • 電影:愛在記憶消逝前
    周日晚上我們去看了電影《愛在記憶消逝前》。覺得是近幾年看過的最好的電影。
  • 四分半|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Ta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3日6時訊(記者 李嫋 姜念月/文 李文科/圖 黃宇/主持)「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電影《尋夢環遊記》清明前夕,柏愛揚將一床棉被鋪展開來蓋在一處墓碑上,何騰在一旁捧著手機拍視頻,畫面肅穆而安靜。
  • 《尋夢環遊記》: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請記住我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死亡不會讓人從這個世界消失,當被活著的人忘記時,人才算真正死亡。對一個人最好的愛也是記住。來源 | 張德芬空間ID | tefenchangpublic看完《尋夢環遊記》,心裏面感到很完整。
  • 墨西哥亡靈節: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請記住我
    只要我們記得彼此,死亡就不是生命的終結。 什麼才是真正的死亡? 電影《尋夢環遊記》給了不少人一個答案: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 《尋夢環遊記》:愛的記憶消失之前,請記住你最想擁抱的那個人!
    《尋夢環遊記》:愛的記憶消失之前,請記住你最想擁抱的那個人!動畫電影的受眾不僅限於小朋友,真正優秀的動畫作品,是能讓我們大人也能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而《尋夢環遊記》就是這樣的作品,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9.2分,這樣的評分是相當不錯了。
  • 直至死亡將我們分開
    @平靜心田:驚聞五樓的劉老先生走了,雖然我知道他心臟不好。聽說走的那天和老伴一起吃餃子,吃著吃著老先生突然哭了,老伴趕忙問他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劉老先生放下筷子,握著老伴的手說:我們可能要分開了。吃完飯,劉老先生就歪倒在桌子旁靜靜的走了……安詳、平和。生死有命,世事無常,劉老先生一路走好。然後許多網友紛紛感嘆人世間平靜卻深刻的感情。。。
  • 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我做到了
    David也早已將Heather當作自己命中注定的另一半得知診斷結果後David的第一個反應是:「我不能讓她一個人孤零零承受這一切我要讓她知道,有人深愛著她,有人可以給她依靠。」於是,在Heather確診患癌之後,David馬上就向她求婚了...
  • 「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他們結婚62年以來,所有事情都一起去面對,包括他們的最後.一天早上,監控器警報響起,孫女下樓,發現奶奶瑪克辛已經離開了人世。他們結婚62年,到最後,一起離開了這個世界。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攜手相伴62年,兌現了結婚的誓言,小編也祝福兩位老人,天堂也相愛到底!也願世間所有人都能找到真愛!
  • 半個電影院哭成狗,豆瓣9.3,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
    >更多是電影質量本身。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這一次,我們談談生死。在我們記憶裡,奶奶從一開始就是這麼老,聽不懂我們說話,沒有扎過羊角辮,沒有穿過小裙子,也不曾將小小的身子滾進爸爸懷抱。因惟願你還在,從此希望世間真有鬼神。
  • 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才開始想念有你的每分每秒
    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我才開始想念有你的每分每秒瑪塞爾坐在客廳的長沙發上。 房間中央是一具敞開的棺木,她的父親正在此長眠。父親的死令瑪塞爾感到恐懼。「恐懼」是最準確的形容詞。她記得母親去世時並未有過類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