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拍攝愛用膠片,追求成像更真實的成像,始終難以獲大獎

2020-10-21 閒說漫威

當我們看不懂某部電影的時候,就會評價:這導演拍的什麼玩意?

但是當我們看不懂諾蘭電影的時候,就會反思,是不是我們智商出了什麼問題?

並且,以諾蘭的履歷來看,作為導演本身並沒有獲得一個國際A類電影獎項,以及奧斯卡獎項。

但是只要是提到諾蘭的電影,基本上就算看不懂,觀眾也大多數都是一個反應:

吹就完事了!

不吹諾蘭,你就是思想出了問題!

甚至好萊塢還打出了「諾蘭,下一個史匹柏」的稱號。

諾蘭,真的配得上這些榮譽嗎?

而諾蘭本身也是由於喜歡用膠片拍攝,以及未曾獲得一個國際大獎,也是有些爭議。

我們不妨從諾蘭的從業經歷,以及好萊塢的工業體系說起。

為什麼諾蘭會這麼受到好萊塢的歡迎。


首先,我們來看看諾蘭的履歷。

好萊塢電影公司不是慈善機構,對於他們來說,拍電影能賺錢的導演才是好導演!

才不管你電影是不是有什麼人文藝術性。

賺到錢了,還可以考慮一下,讓你搞一下藝術。如果可以的話,不妨衝一下奧斯卡,或者三大國際電影節。

賺不到錢,你在想什麼?好好用一下的腦子!

那麼諾蘭從業24年以來,拍攝的電影,全部盈利沒有虧本,全部盈利。

光是這一點在好萊塢之中,就很難達到。

在我們的觀念中,一部電影中是否賺錢,基本上是看電影最後的票房是否能夠有電影製作成本的3倍以上。

而諾蘭的大部分電影,都做到了票房盈利。

但是在美國,版權經濟是十分發達的,一部電影除了院線票房收入之外,還有買碟、周邊等等收入。

即便是大家看起來,在票房上撲街的《信條》這部電影,相信還是能夠通過各種周邊賺回成本的。

由此可見,諾蘭電影的商業屬性有多強。

對於好萊塢電影公司而言,簡直就是一顆行走的搖錢樹呀!

其次,諾蘭也是好萊塢典型的工業化導演。

國內一直都在說,學習好萊塢,學習好萊塢電影的工業化。

那麼什麼是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化?

是簡單用幾部IMAX攝影機,又或者是以好萊塢的標準,製作了精美的視覺特效就能叫做,實現了好萊塢電影體系的工業化。

好萊塢的電影體系工業化,是有一個明顯的產業鏈的,從上遊資本和導演,到中遊的拍攝團隊,以及下遊的製作團隊。

他們誰也離不開誰。

所以,在一些紀錄片之中,你可以看到,有一些基層的技術人員,能夠待在崗位上做一輩子,將他所負責的領域做到極致。

當電影的每一個部分都做到極致的時候,那麼整部電影自然就是一個精品。

但是,在我國的影視行業之中,技術人員想要受到尊重,想要拿到更多的錢,就必須不斷往上爬。

這樣的情況,自然就導致了專業水平的斷層。

舉個例子,好萊塢一部電影的從立項到拍攝的過程大概是:

導演有想法,然後和編劇溝通,產生劇本,和資本溝通,獲得投資,然後開拍,最後製作。

這樣整條產業鏈,每個部分都得到了利益。

但是有的導演,像伍迪艾倫大部分的電影劇本,都是自己操刀寫的,連編劇都不需要養。

雖然在拍攝和製作有了過程,但卻缺乏了編劇的參與。

所以,即使是這樣,大部分人在歸納的時候,並不將伍迪艾倫的藝術片歸結為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下的產品。

只有像諾蘭這種生產A級商業類型片的創作者存在,才能保證好萊塢技術部門的發展繁榮,產業層面才能穩住就業。

當然,這並不是說好萊塢是靠諾蘭撐起來的,是大部分和諾蘭一樣,能夠對產業體系有貢獻的導演,才支撐起來的——說的這麼明顯,應該都明白了吧,別再抓字眼和我槓了。

有人會說,卡梅隆和史匹柏有的電影,也是自己寫劇本啊。

是的,沒錯,按照上面的定義,卡梅隆和史匹柏自己寫的電影,照樣也不會被歸納在這個工業體系當中。

別槓了,真槓不動了。

所以,以諾蘭的作品在豆瓣上平均分是8.7、在MTC專業打分有74.6、在爛番茄媒體新鮮度有85%、10部作品收穫42億美元票房。

並且每部電影都能賺錢,甚至賺大錢,還能兼顧到整個工業體系產業鏈的導演。

好萊塢的資本肯定喜歡這樣的導演啊!

至於諾蘭喜歡用膠片拍攝,追求更真的成像,成本增高?並且喜歡玩弄概念,難以獲獎?

那關我好萊塢資本什麼事?

我數錢就好了,而且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商業大片,也不比某些獲獎大片差吧

相關焦點

  • 物影成像-膠片暗房體驗 | 三影堂廈門
    物影成像-膠片暗房體驗 | 三影堂廈門 2020-06-19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為什麼諾蘭如此鍾愛膠片?
    數字攝影機,作為一種電影業的新美學手段,似乎已經經受住了歷代追求完美的影像工作者的考驗,在電影工業站穩了腳跟。這時,我們又不禁為膠片從昔日的主宰到衰落而哀悼。任何被工業化的藝術產業都是無情的,工具只會更新換代而不會同時存在,技術的變革從來就不會因誰創造過歷史而手軟。但為何膠片依然能在電影創作工業佔有一席之地,並深受諾蘭等一眾導演青睞呢?接下來,我們將從膠片的歷史並且成像原理講起。
  • 富士膠片發布新品一次成像相機instax mini9
    2017年5月8日富士膠片召開instax mini 9一次成像相機新品發布會。
  • 告訴你如何區分X射線DR、CR和膠片成像?
    掃描儀掃描圖像時,潛像信號經雷射轉化為可見光,通過光電系統送到計算機成像;膠片成像是X射線照射到膠片的乳劑層,其中的滷化銀晶體發生化學反應,留下影像。 空間解析度高,動態可調範圍寬,有豐富的圖像後處理功能,從而可以獲得滿意的診斷效果;CR 系統由於自身結構,在受到 X光照射時,圖像板中的磷粒子使 X 射線存在著散射,引起潛像模糊;膠片成像中高質量的膠片碘化銀顆粒大小可以達到十幾微米甚至更小,因此膠片可以達到非常高的解析度。
  • 照相機、攝影機的成像原理
    後面將要學習的焦距、景深以及鏡頭的運動相比影像中的畫框、構圖、景別、角度這幾個概念理解起來更有難度,為了更好地理解它們的含義,也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學習焦距與景深以及運動攝影之前先來了解一下照相機、攝影機的成像原理,其中涉及到小孔成像原理、凸透鏡成像原理、人眼成像、照相機和攝影機成像。
  • 八年級:照相機成像原理
    【預習新知】現在人們用手機可隨手可拍下照片或錄製視頻,專業攝影要用攝像機拍攝或錄製視頻
  • 富士instax SQUARE一次成像聯動蓉城,弄潮er最愛!
    攝影大師現場教導方形構圖技巧,用富士instax SQUARE SQ6和SQ10拍攝新派川菜和專業的繡娘蜀繡,高逼格的一次成像效果真的管不住手不停的拍。基於時尚潮人對於方形構圖的追捧,作為影像行業的龍頭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熱門品牌instax一次成像,推出了instax SQUARE方形系列產品。
  • 為何現代人開始喜歡膠片攝影了?膠片到底有什麼魅力?
    膠片攝影大賽圖片同樣的在數位相機一統天下的現代,也有像諾蘭、昆汀這樣的大導演堅持使用膠片來拍攝電影使用膠片拍攝的《敦刻爾克》甚至國師張藝謀也拍攝了講述膠片時代電影人的《一秒鐘》,來致敬美麗的膠片那麼膠片攝影有什麼樣的魅力可以讓它依舊有這麼多的粉絲擁躉呢特殊的成像我們都知道膠片是用表層的滷化銀與光的化學反應成像的
  • 【誰是熱成像瞄準鏡「霸主」】熱成像瞄準鏡N-Vision HALO & HALO-LR的真實測評​
    接下來是用HALO-LR拍攝的照片。HALO-LR比HALO在1倍時放大效果更明顯。雖然觀察視野相對狹窄,但它通過更高的探測性能來彌補。你能看到山下小山丘上的樹。你能在10英裡(約16093m)之外看到那些塔!
  • 單像素成像的四個圖像智能處理算法
    單像素成像中需要依次投影大量不同圖案,記錄下很長一串單像素值序列,才能重建出一張物體圖像,這顯然需要一定的成像時間。所以,拍攝快速運動的物體時,幀率往往比較低,記錄前幾個單像素值時還「朝發白帝」,記錄後幾個單像素值時就已經「暮到江陵」了。這導致最後記錄下的單像素值數據裡包含了不同位置物體的混合信息,重建的圖像會包含比較多模糊和噪聲,類似於普通相機拍攝一輛飛馳而過的汽車得到的「拖尾」照片一樣。
  • 英國人諾蘭,一個忠誠的「電影騎士」
    即使在好萊塢多年,諾蘭的口音仍有一點偏倫敦腔,人和電影也更像是英國式的,充滿了英式冷峻和嚴謹。更有一些英國人的特有堅持。英國人的血液裡有某種傳統的奇怪因子。比如他們自豪的紳士文化,比如他們點心配下午茶的傳統,比如很多人可能難以想像,很多英國人到現在仍然更習慣寄收紙質信。
  • 英國人諾蘭,一個忠誠的「電影騎士」
    即使在好萊塢多年,諾蘭的口音仍有一點偏倫敦腔,人和電影也更像是英國式的,充滿了英式冷峻和嚴謹。更有一些英國人的特有堅持。英國人的血液裡有某種傳統的奇怪因子。比如他們自豪的紳士文化,比如他們點心配下午茶的傳統,比如很多人可能難以想像,很多英國人到現在仍然更習慣寄收紙質信。諾蘭只要在鏡頭前,便總是一派衣著考究的紳士風度。
  • 八年級:投影儀成像原理
    投影儀工作原理:投影儀上有一個相當於凸透鏡的鏡頭,螺紋透鏡將透明膠片的圖案或文字照亮後,發出的光通過凸透鏡匯聚在天花板上.為了方便觀看,在凸透鏡上方安裝一平面鏡,改變了光的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投在屏幕上成像。投影儀成像原理: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物距大於焦距小於二倍焦距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實像;像距大於二倍焦距。實驗情景再現
  • Pho丨拍立得 · 回不去的寶麗萊一次成像時代
    走進香港中環的二手膠片相機店的那一瞬間,我一眼看見擺在架子上的SX-70,幾乎激動到失聲。所有的SX-70都顯然幾經轉手,皮面上是難以洗去的汙漬。取景器和對焦系統都帶著上世紀的味道。2008年,最後一臺生產寶麗萊膠片的機器被銷毀,寶麗萊相機及膠片永久停產。
  • 攝影啟蒙——相機的成像原理
    A,小孔成像——相機基本原理相機是如何成像的?要想了解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小孔成像原理。
  • 小孔成像與鏡頭畸變
    廣角鏡頭可以帶來更大的視角範圍,呈現更多的可見內容以及更廣闊的視野感受,更有利於表現大場景或一些特定效果等。   而弧面成像結果比較接近於我們現實中的照相機廣角鏡頭,弧面成像雖然不能完全避免拉伸,但比平面成像改善很多,並且同樣的可視範圍可以看到更多的物體,例如畫面中的紅球,平面成像下是看不到的,在弧面成像下就看得到,而且每個球的拉伸變形都很輕微,只是地面變形明顯,不過這種變形符合「近大遠小」的視覺邏輯,因此看上去更真實了
  • 新手入門丨一次成像拍立得相機怎麼挑選?
    它不用花心思思考對焦的問題,不需要購買配件也可以拍攝微距物體,拍攝模式可供選擇,實用性更廣。但生產成本較高,導致價格較高。#挑選建議:初次購買的小白或者追求拍攝穩定性、出片穩定性的朋友,建議選擇固定焦段的一次成像相機。
  • (圖文互動)科研團隊首次用熱成像技術空中拍攝到大興安嶺林區野生...
    新華社照片,根河(內蒙古),2021年1月17日 科研團隊首次用熱成像技術空中拍攝到大興安嶺林區野生動物 >科研人員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試無人機遠紅外熱成像系統(2020年12月26日攝)。
  • 紅外熱成像三防手機 遨遊A9上手體驗
    在機身更輕更薄的同時,也集成了更多獨特的功能。就像剛上手的遨遊A9,就配置了菲力爾(FLIR)Lepton熱成像感應器。沒錯,電影大片經常會出現的紅外熱成像畫面,這款新手機就能做到。
  • 電影膠片的魅力,你真的看懂了嗎?
    諾蘭、昆汀、保羅·託馬斯·安德森、馬丁·斯科塞斯,這些響亮的名字,在席捲天下的數碼浪潮中,不停呼籲保衛膠片工藝,他們這樣做,難道只是為了多年的情懷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經典電影,體會他們眼中的膠片魅力。Part 1:膠片不死——不止是舊日情懷「用膠片拍攝的影片,連畫面空白處都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