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空人降落海王星會怎樣?

2020-12-23 鍾銘聊科學

雖然海王星是一顆氣態行星,但研究表明,海王星也有固態物質,而且海王星表面很有可能覆蓋著一層冰層。假如你是一名太空人,穿著太空衣,配備著足夠的氧氣,而你即將降落到海王星,在降落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什麼事情呢?

在降落途中

當你在降落海王星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強烈的風暴,這是因為海王星表面的風速非常快,能夠達到2100千米/小時,比最快的動車還要快好幾倍。

強烈的風暴很有可能會撕碎你的太空衣(甚至是撕碎你),讓你暴露在海王星的大氣層中。而海王星大氣層中的成分主要是氫和氦,以及少量的甲烷。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氫和氦,是因為這兩種元素原子序數靠前,是宇宙中最容易形成的元素。

再加上太陽持續不斷地向外界吹太陽風,其中一些重元素吹不了太遠,而輕型元素氫和氦可以被拋散得更遠,所以離太陽較近的行星是類地行星,而離太陽較遠的行星是氣態行星。

由於海王星大氣層中沒有氧氣,所以此時的太空人會因為無法呼吸而死亡,當然,也有可能是風力太大,導致太空人被撕裂而死亡(概率較大)。

降落在海王星表面

假如,人類解決了穿越海王星大氣層的風速問題,順利到達海王星表面,那麼太空人也會遇到一些生死攸關的問題。

比如:低溫。由於海王星離太陽較遠,接受的太陽能量有限,所以海王星表面氣溫非常低,大概只有零下214攝氏度,而人類無法在這麼低溫的情況下存活。

海王星的大氣壓很大,約是地球的100倍。這相當於不攜帶任何設備,潛泳到1000米以下的海洋深度,而目前人類不攜帶任何設備,可以潛泳最深的深度還不到100米。

如果太空人沒有穿著太空衣,那麼太空人的肺部將會因為體內與體外氣壓差異過大導致肺泡縮小,導致人類無法向外吐氣,也無法呼氣(即使呼吸,也沒有氧氣)。同時血壓也會上升,但由於血壓系統是封閉系統,不會突然飆升,只會緩慢上升。

如果太空人穿著恆溫恆壓的太空衣,那麼人體站在星球表面也會感受到非常沉重的壓力,像是背了一座山在身上,很有可能無法直立行走,因為大氣壓會壓彎或者壓斷你的脊柱。

除了大氣壓外,海王星的引力和地球差不多,這是因為,雖然海王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7倍,但它的體積是地球的58倍,所以它的引力和地球差不多。

從海王星上返航

事實上,降落在海王星上之後,幾乎回不來地球。

這是因為海王星的第二宇宙速度是23.5千米/秒,我們可以基於牛頓的思想實驗「牛頓大炮」來理解。

牛頓曾經做過一個思想實驗,假設高山上有一個理想的大炮和炮彈,那麼用大炮發射炮彈時,炮彈會向前飛行一段距離,再呈拋物線的形式落在地球表面。

如果大炮發射炮彈的速度足夠快,那麼該枚炮彈將可能一直圍繞著該星球運動,不會掉下來。這是因為星球呈球狀,有一個曲面,炮彈每下落100米,地面也跟著下落100米。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地球是球狀的。)

如果大炮發射炮彈的速度再快一些,能夠達到第二宇宙速度,那麼該枚炮彈將會擺脫該星球的引力,飛離該星球。

每個星球的宇宙速度都不一樣,而海王星的第二宇宙速度是23.5千米/秒,如果飛行器不經過火箭加速,幾乎達不到這個速度。

而海王星表面沒有火箭發射器,也沒有足夠的燃料,不足以讓太空人乘坐飛行器逃離海王星。事實上,除了月球之外,人類目前還沒有能力讓人類從其他星球上返航。這也證明,依照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還不具備星際旅行,太空移民的科技水平。

除了火箭的因素之外,距離遠也是一大因素。因此目前我們只聽過登月計劃,登火星計劃、而沒有登海王星計劃。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會展開這些計劃。

總結

事實上,關於海王星的研究,目前我們所知還太少。

這是因為,人類探索別的行星的目的,要麼是為了研究該星球是否具備宜居條件,要麼是研究其星球的礦產資源,由於海王星屬於氣態星球,再加上離地球較為遙遠,因此目前關於海王星的探索幾乎沒有專門的研究項目。

相關焦點

  • 如果太空人降落到木星上會怎樣?
    木星是太陽系裡最大的行星,但它同時也是一顆氣態行星,所以關於它的問題故事可以超過一抽屜,其中有一個就是假如一個太空人降落或者掉落在木星上,他的命運會怎麼樣?木星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行星?當然另一個結果則是這個塵埃雲量太少了,如果多一點,木星也不至於那麼慘,不過這也沒事,因為木星還成功的讓它和太陽的質心落在了太陽半徑外,簡單的說,它們準確定義是木星和太陽是兩顆互相環繞的天體。降落在木星上或者掉在木星上會怎麼樣?
  • 海王星太空氣球,終極奢華的太空旅行,鳥瞰地球全景,秒殺朋友圈
    海王星太空氣球旅行創業公司Space Perspective計劃將乘客乘坐他們的海王星氣球升至平流層。然後,太空艙將開始下降至海洋水面上降落,遊客將登上這艘船,完成六個小時的旅程。海王星太空氣球驚險、自在的六小時,會帶給您什麼樣的體驗?
  • 如果太空人的屍體,掉在其他的星球上後,會發生什麼?
    太空人在太空無法返回,墜落在其他星球上,會產生新生命嗎?人類一次又一次的有所突破,創下了屬於自己的新篇章,當然這個過程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並不是所有太空人登陸太空之後都會取得成功,這些太空人鞠躬盡瘁,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就是為了可以讓自己的國家揚眉吐氣,在國際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這些太空人在登陸太空之前都需要經過層層的考驗,一次又一次的篩選,才能成為登上太空的少數人。
  • 如果太空人不能返回地球,遺落在其他星球上,會產生新生命嗎?
    如果太空人不能返回地球,遺落在其他星球上,會產生新生命嗎?這一觀點被科學家們稱為外星生命論,如果這一觀點真的是正確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苦苦所尋找的外星人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用逆向思維來思考這個問題,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隕石帶到地球上的,如果人類到達了其他的星球上,是否也會給其他的星球上帶去生命呢?從而在一顆星球上產生新的文明,也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外星人。是否有這種可能性呢?
  • 如果你掉入了海王星,你會面臨什麼?最後的下場是什麼?
    海王星在太陽系中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為45億千米,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0倍,它的大氣層85%是氫氣,13%是氦氣,2%是甲烷,另外還有少量氨氣,這些是導致海王星呈現藍色的大概原因
  • 太空人在太空開槍會發生什麼?美國給出試驗結果,很多人不信
    上世紀60年代初,人類史上第一位太空人乘坐著由前蘇聯打造而成的東方一號宇宙飛船,順利進入空間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全球再次邁出了進擊宇宙的關鍵性一步,推開了載人航天的新時代。現如今,美俄中作為全球三大具備完善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都已經在宇宙深處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 如果太空中也爆發流行病,太空人該怎麼辦?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我們或許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種病毒傳播到太空中,將會發生什麼?他們戴的面罩是為了抵擋龍飛船在飛行時可能產生的顆粒或刺激物在整個航天史上,太空人在太空中生病的情況非常罕見,儘管遠離地面,但太空人有時也會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尿路感染和皮膚感染等。
  • 地球上空,美國太空人在空間站進行著全球直播,繩子斷了會怎樣?
    整個過程我發現這名太空人與整個空間站艙體是可以完全脫離的,除了這個卡扣,太空人與艙體再沒有任何與艙體的連接部分。 如果安全繩斷了、或者卡扣意外沒有固定在艙體上,太空人會不會直接離開空間站、然後衝向地球?
  • 太空人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槍?是自衛,還是大戰外星人?
    2、太空人攜帶槍枝以備不時之需:自救是最大用處(1)沒著陸,一切都是危險的歷史上發生的航天事故數不勝數,但真正警醒我們的是太空人降落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即便是著陸了也會隨時隨地存在安全隱患。這也是為何世界各國太空人都要攜帶手槍的原因,因為他們不知道著陸時將會面對什麼。
  •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怎樣發現的?
    「理論的基礎是實踐」,人們又仔細地觀測了天王星在天空的運行路線,並跟據其他行星運行的自然規律,來尋找這個未知行星運行的大概規律,終於在1846年9月23目找到了這就是海王星。海王星距離太陽平均為449,800萬公裡,等於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的30,09倍。它比天王星略小,直徑是地球的3.5倍,質量為地球的17.23倍。
  • 太空人點評電影《地心引力》
    在其他飛行中,我們總是用一根可伸縮的金屬線纜與太空飛行器保持聯繫,所以當你離開太空飛行器,就需要鬆開線纜,捲軸放鬆,當你接近太空飛行器,捲軸會卷回來。所以我們總是與母艦拴在一起,不管那是機械臂,或是太空梭,或是國際太空站。問:太空人在太空中行走,到底是怎樣的呢?答:電影中他們看起來就像在玩鞍馬,身體作出大幅度的努力抓住東西。
  • 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
    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5月31,13點02分,SpaceX公司的"龍"飛船,帶著兩名太空人成功升空,並與國際空間站接軌,整個世界為之沸騰。一個私人商業公司,居然能造出載人飛船,並成功送太空人進入空間站,其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
  • 我國第一個太空人楊利偉,登上太空卻擁有配槍,為什麼需要配槍?
    當舉國歡呼時,有人注意到了不一樣的一個點,太空人上天,為什麼還帶了一把槍?難道太空中還有戰鬥發生嗎?我們都知道,宇宙存在的時間比地球長很多很多,宇宙很神秘,像外星人這些,實際上是很有可能存在的,甚至可能比我們地球人更高級,但是楊利偉帶的這把槍並不是為了防範這些可能存在的外星人,而是為了防範地球生物。
  • 如果太空人不小心飄進太空,它會成為另一顆星球的生命之源嗎?
    還有一些太空人會在空間站進行作業,未來相信還有更多的太空人進入太空,執行更加繁重的任務,甚至是在其他天體上建立基地。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太空人在星際旅程中或者執行任務時,不小心飄進了太空,會發生什麼呢?太空人是如何犧牲的?
  • 太空人說了算
    在其他飛行中,我們總是用一根可伸縮的金屬線纜與太空飛行器保持聯繫,所以當你離開太空飛行器,就需要鬆開線纜,捲軸放鬆,當你接近太空飛行器,捲軸會卷回來。所以我們總是與母艦拴在一起,不管那是機械臂,或是太空梭,或是國際太空站。
  • 太空人第一次進太空,為何預先帶上一把手槍?這是蘇聯得到的教訓
    楊利偉是我國受過訓練的第一代太空人,同時也是進入太空的第一個人,他可以被稱為「太空英雄」。進入外太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論是知識儲備,操作技能,還是反應能力,體力等,都必須符合一定的標準。成為太空人比上清華北大還要困難,不過當楊利偉第一次進入太空時,為什麼要隨身攜帶手槍?
  • 關於海王星的二三事,正待你探尋!
    2016年6月2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證實了在海王星的大氣中存在一個黑暗漩渦。雖然在1989年的旅行者2號飛越海王星和1994年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都看到了類似的特徵,但這是21世紀首次確定在海王星上觀察到了渦流。
  • 在太空不幸遇難的太空人,屍體若掉到別的星球,會帶來新生命嗎
    太空是一個冰冷、無氧且危險的地方,一位太空人如果在太空失聯,那麼等待他的就只有死亡了。那麼,那些在太空永遠回不來的太空人到底會經歷怎樣一段旅程呢?有的人認為,雖然宇宙是無氧環境,但是微生物和細菌等還是會在太空人的身體迅速繁殖的。
  • SpaceX載人上太空:九個關鍵階段與兩位優秀的太空人
    助推器的下段旨在降落在大西洋上的一架無人機上。這是SpaceX的特色。這看起來很了不起,但美國宇航局太空人已經39年沒有使用全新的太空船設計。值得注意的是,「載人龍」所有控制按鍵都是觸控螢幕上完成的,而且它是一艘自動船,因此它自己就規劃出了一條通向國際空間站的路徑,為了保障安全,在發射之前,赫爾利和貝肯必須練習手動飛行,以防出現某種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