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現代經濟生活,實現了現代化從器物、制度到心理的階梯式遞進,最終促成了從「微軟不配」到「網易下架」時代畫風的巨大轉變。
----
日前,網易雲音樂「痛失」周杰倫。從3月31日開始,網易雲音樂稱由於版權問題,將下架涉及周杰倫等藝人的杰威爾公司版權的歌曲。在3月31日前,網易以400元的價格「突擊」銷售200首周杰倫歌曲,購買的用戶可以終身享用。
但是,有樂迷發現,網易在版權到期後,依然以400元的價格出售這些周杰倫歌曲,直到4月1日早晨7點被叫停。7個小時內銷售的周杰倫歌曲並沒有取得版權,這遭到了網友的激烈反彈。面對質疑,網易不得不承認公司犯了錯誤,將對部分購買歌曲的用戶退款。
僅僅7個小時的違規銷售,卻引發如此爭議,這一幕放在十幾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彼時,在城市的電腦城或是大學周邊,點綴著許許多多售賣盜版光碟的商店。開始習慣上網的中國人,還在享受網際網路的便利與「便宜」,免費被視作「天經地義」。部分人甚至對高價的智慧財產權商品義憤填膺。
微軟公司曾為盜版頭疼不已,推出了一個口號「我自豪我用正版」,卻有雜誌曾公開發表「微軟不配,因為它給全世界帶來了價格最高的作業系統」的「神邏輯」。彼時的場面,與今天「為違規銷售周杰倫歌曲致歉」相對比,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這十幾年間,正是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增強的時間段。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對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法規作了全面系統的修訂。2008年,我國制定頒布實施了《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2011年成立了全國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2016年12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法規政策的精神,不斷下滲至民眾的心理層面,促成觀念的巨大轉變,激發了智慧財產權問題的「恥感」。
今天,公眾對智慧財產權方面的瑕疵越來越難以容忍。在文化娛樂領域,當年遍布街頭的「5元一張」盜版CD早已難覓蹤影,網絡上的免費資源越來越難找到,付費模式被廣泛認可。
免費時代過去,卻沒有顯著增加民眾的消費負擔。由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負責實施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顯示,2016年中國家庭日常消費支出中文化娛樂支出226.9元,僅僅比2008年206.9元多了20元。道理很簡單,智慧財產權保護日漸到位,引入了更多的市場競爭者,最終攤平了版權費用的支出,從而增加了消費者的福利。
智慧財產權從法規到觀念的變革,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註腳。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細化,經濟結構的轉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現代經濟生活,實現了現代化從器物、制度到心理的階梯式遞進,最終促成了從「微軟不配」到「網易下架」時代畫風的巨大轉變。觀察現代化進程,不能脫離改革開放的時代語境,只有從大政方針到心理認知日漸向法治、常識、通則靠攏,才能構建起從經濟形態到國民心理都臻於成熟的現代化社會。
對於周杰倫的「粉絲」和網易雲音樂的用戶來說,在自己慣用的平臺上「失去」偶像無疑是遺憾的。但又是必須如此的。有的時候「便利」與「便宜」並非總是好事,對於智慧財產權和產業發展來說,在通往繁榮的道路上,「麻煩」與「折騰」才是理當遍布其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