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爬山?不過結局可能是下面這樣。
這其實就是熱播劇《隱秘的角落》一個梗,今夏最恐怖的事就是和秦昊一起爬山了吧。
章子怡都在在微博上大讚這部劇,稱這部劇完成度非常高,是可以與英美劇抗衡的「中劇」。
如果用心去拍,國產劇也是可以做到引人入勝,今天就從幾個角度來分析一下隱秘的角落為什麼能夠引起熱度。
這部劇沒有為了熱度而請當紅流量小生或者小花,請的都是紮根演藝圈多年的老戲骨,還有幾個小演員,在演技派的帶領下小演員的演技都很自然生動。
這裡我們可以看看電視劇裡的兩個經典片段。
劇中人物朱永平(張頌文 飾演)在女兒去世幾天後,獨自來到往日和女兒及妻子一起吃宵夜的攤子,習慣性點了三碗餛飩,後來意識到女兒已經不在,但是又不想扔掉女兒那碗,於是坐在女兒的位置上吃起了餛飩。
先是手部微微顫抖,然後如同嚼蠟般咀嚼,再到眼淚鼻涕一起出來,沒有多餘的動作,緊靠面部的表情,就把失去女兒的那種心酸痛苦演繹地非常恰當,在看的時候會不自覺帶入到這種情緒裡面,那一口餛飩就像帶著血一樣,吃下去是多麼難受啊,天各一方的女兒是再也見不到了,借物思人。
張頌文來自廣東韶關,其實已經入行16年了,不過一直都是作為配角活躍在娛樂圈,聽說至今買不起在北京的一套房。
演這場戲的時候,他還曾經幾次和導演探討,仔細琢磨該怎麼詮釋出感情,最後的表演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演員們對演技的雕琢也讓人感動。
同樣是失去至親的人,我們可以看看陳偉霆的表演。
看似在哭但是好像沒有在哭,看似傷心但是並沒感覺到傷心,是一種留於表面的表演,觀眾看到很難融入到情緒當中去,就會覺得有點尷尬甚至有點假,無法沉浸在演員的表演中。
我們再來看看《隱秘的角落》中另外一場戲,劉琳飾演的周春華是一個單親母親,這一幕表演的是她被分手的場景。
她邊吃著橘子邊接受那句分手的話,眼睛裡飽含淚水但是倔強的她抑制著自己不哭出來,心情卻無處可藏,讓人感同身受又有點心疼,倔強堅強的人物性格特點表達地淋漓盡致,回味無窮。
眼睛微表情的變化讓人驚嘆,可謂是教科書式的表演。
同樣面對被喜歡的人輕視,楊穎在《我是真朋友》中的表演就顯得呆板。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用眼睛是可以傳達出感情的,但是楊穎眼睛就這樣幹瞪著,顯得有點空洞,傷心則傷心,但是更像一個美麗的玩偶,沒有靈魂,沒有層次感。
還有很多流量明星的表演有時都會忍不住讓觀眾發笑,其實真的不是觀眾刻薄,是因為有時真的太差,懸浮於實際生活。
表演這種東西,作為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能夠引起共鳴,我看你哭我突然就想哭了,我看到你演潑婦,我就心裡牙痒痒想衝進屏幕打你,這不就是好的表演了嗎?
在《隱秘的角落》中演員的表演就讓觀眾產生了共情,沉浸在劇情中不會因為突兀的表演跳線。
比起一些浮誇懸空的國產劇,這部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場景布置的非常真實,劇中人物居住的環境就和人物的經濟水平符合。
比如主角朱朝陽家是單親家庭,母親就是一個在景區工作的普通女人,說起來經濟算是比較拮据的,所以居住環境就有點年代感。
看得出家具都是有點年月的,廚房的布置也很接地氣,隨意擺放的廚具,七零八散的廚房用具,就和普通老百姓的廚房一樣,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這樣的廚房一看就是樣板間,沒有生活氣息。
而有的國產劇就是不管什麼人物,都是居住在酒店樣板間,感覺和真正的生活特別割裂,比如《戀愛先生》中一個月薪8000的實習大堂經理在北京租的房子是這樣的。
還有《甜蜜暴擊》裡鹿晗飾演的角色父親重病,母親離家出走,自己打工養活一對雙胞胎弟妹,在澳門租了個這樣的房,編劇你是不是對澳門的房價有所誤解。
窮人家的孩子杉菜家,看來得重新定義窮是什麼了?
還有一些職場劇的辦公室各種高大上,辦公桌永遠都是嶄新的一塵不染,現實生活中真沒見過幾個辦公環境可以這樣的。
場景布置不符合人物,不符合現實可以說是國產劇的通病了,當然可以說藝術起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但是這個高並不是指要架空生活,而是要把立意高於生活,但是有的國產劇往往都是把服裝場景情弄得花裡胡哨不接地氣,脫離生活,最後卻來表達一個爛俗的戀愛故事(有的職場劇也是披著職場劇的戀愛劇),對於這樣的國產劇真的愛不起來。
《隱秘的角落》卻最大程度的還原了生活中的場景,不管是各位主角的居住環境,還是街道小攤上的煙火氣,都讓人感覺到真實與貼近生活,主角們的生活不在那麼高高在上,而是你我身邊的故事。
這部劇是根據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改編的,雖然電視劇版劇情和小說劇情稍微有點不同,但是也算有原著基礎,再加上還有《紙牌屋》的編劇喬·卡卡奇加盟,劇情邏輯嚴謹,每集背後都有一個懸念讓觀眾一集接著一集欲罷不能。
短短12集,把該講的故事都講完了,沒有絲毫拖沓,前後相呼應,不像現在的國產劇,動不動就注水,吃一頓飯吵一次家就能拍一集,男女之間誤會之後再誤會,就像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總結:一部沒有當紅演員的電視劇能夠引起這麼多人討論,足以證明它的優秀程度,我們不乏好的演員和好的製作人員,但是有時一味地追求流量追求熱度,大筆資金投入進去了,卻拍不出好的影視作品,沒人買帳的影視作品就是文化垃圾,毒害觀眾的眼睛與心靈。一部戲大部分的資金都用來給這些流量小生的片酬,其他部分當然不會精雕細琢,希望通過這部劇的爆紅能帶出更多優秀的國產電視劇,讓我們的文娛生活更加豐富。
@言心社,一個內心戲豐富的碼字者,愛分享世間情感。喜歡請關注,您的每一個點讚和評論都對我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