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和新媒體的發展,粉絲與明星的互動方式由傳統的自下而上的單向流動走向了雙向互動,平民偶像和陪伴型粉絲文化日益興盛,養成型偶像及伴生的粉絲經濟成為不容忽視的話題。從2016 年韓國娛樂公司 CJ Mnet(簡稱 Mnet)推出的首個打破經紀公司界限的偶像養成真人秀節目《PRODUCE 101》到2018年由愛奇藝製作的《偶像練習生》及騰訊視頻製作的《創造101》將「101」模式引入國內,「101」模式偶像養成真人秀節目開始走入普通中國大眾視野,甚至有人將2018年稱為中國的「偶像元年」。
本文以最近正在熱播的偶像養成真人秀《青春有你2》為切入點,梳理此類節目產業模式的產生與發展,並試圖對國內偶像養成真人秀產業模式的發展進行一些思考。
圖片來源:愛奇藝官網
本文共10008字,預計閱讀時間為20分鐘
文丨大史
編輯丨大史
4月5日,愛奇藝網綜《青春有你2》的導師與選手又登上微博熱搜。
圖片來源:微博
看到這些熱搜,對於平時不喜歡看國內綜藝或者對飯圈絲毫不了解的人來說,內心應該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但是又總是覺得這些熱搜莫名其妙,忍不住好奇點進去看。點開之後,3A是什麼?Lisa是誰?劉雨昕又是誰?這究竟是些什麼東西?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既然這樣,今天,一文讓你全面了解《青春有你2》此類綜藝節目的前世今生。
2020年3月5日,《青春有你第二季》宣布定檔3月12日起每周四、周六晚8點在愛奇藝上線 ,節目一共有24期,目前已播出到第7期。
這是由愛奇藝2020年第一季度推出的青年勵志綜藝,該節目匯聚109位來自不同娛樂公司的練習生,進行為期4個月的訓練和舞臺競演,而將觀看節目並為選手投票的觀眾則被稱為青春製作人,觀眾將共同目睹她們的成長,並見證正能量超人氣女子組合的誕生。
目前,該節目在豆瓣的評分為5.0,在同類型節目中幾乎墊底。
圖片來源:豆瓣
雖然同類型的節目在國內已經是第五個,但自開播以來節目關注度不減,話題不斷,並多次佔據微博熱搜,例如第一期節目中選手虞書欣的搞怪的表情包誕生。
圖 《青春有你2》選手虞書欣在第一期節目中的「搶戲」鏡頭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還有近期被稱為出圈之作的洗腦歌詞「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
圖 《青春有你2》選手乃萬表情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圖 《青春有你2》衍生的表情包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這一出圈(飯圈)之梗也在年輕人眾多的B站獲得了大量關注,搜索關鍵詞,便會看到很多以此為素材的二次創作。
圖 《青春有你2》衍生的二次視頻創作
圖片來源:Bilibili
由此種種,皆把氣氛推向全民pick的高潮。根據國內專業視頻新媒體數據監測網站vlinkage數據顯示,節目最新一期在網絡綜藝指數榜單中排名第一,顯然口碑與熱度呈現兩極分化。
圖 4月2日,《青春有你2》網絡綜藝播放指數中排名第一
圖片來源:vlinkage
與此同時,在國外視頻網站YOUTUBE上,其主題曲舞臺《Yes!OK》的視頻目前累計播放量達到223萬次,並且愛奇藝團隊還為節目製作了英文字幕。對標同類型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最高播放量到目前卻只有44萬次。無論是國外視頻網站的運營還是導師的選擇(Lisa),似乎都透露出愛奇藝有將之後的女團推向海外的意思。
圖 截止4月5日,《青春有你2》主題曲舞臺在YOUTUBE上播放量達到223萬次
圖片來源:YOUTUBE
粉絲經濟—國內選秀類節目數量迅速增長的推動因素
偶像市場的受眾大多為青少年。而中國的潛在用戶群體遠超日韓。中國擁有龐大的青少年群體。根據 2013 年全國抽樣人口調查數據估算,我國 14~35 歲青年人口約4.5 億,日本14-44 歲年齡段人口約0.45 億人,2012年韓國的青少年(9-24 歲)人口為 0.1 億人。大致計算可得,中國青少年構成的潛在偶像市場目標群體人數,至少是日本的10倍,韓國的30倍的粉絲經濟市場規模。
圖 中、日、韓偶像市場潛在目標群體
資料來源:國金證券
實際上,偶像市場的受眾遠不止青少年群體。其群體年齡分布廣泛,向下可延伸至小學生群體,向上可延伸至中年群體,這一部分受眾的收入基礎及財富擁有更為強大,有望成為偶像市場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期Owhat發布的《2019偶像產業及粉絲經濟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展示行業蘊含的巨大活力。根據《白皮書》顯示,2018年粉絲經濟市場規模已達到450億元,同比增長60%,隨著粉絲對偶像相關的消費意願不斷提升,預計未來還會大幅提升。預計2020年,我國偶像市場總規模可達1000億元。
圖 中國偶像產業和粉絲經濟商業價值規模
資料來源:《2019偶像產業及粉絲經濟白皮書》
從粉絲出生年齡分布來看,願意為偶像付費的群體主要集中於Z世代(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Z世代的成長過程對粉絲經濟消費市場的影響持續加大且加重。
圖 中國付費粉性別、地區和年齡分布
資料來源:《2019偶像產業及粉絲經濟白皮書》
粉絲的兩性特徵-以2018年三款綜藝節目為例
圖 2018年三款綜藝粉絲的兩性特徵
資料來源:致趣百川《2019粉絲經濟洞察報告》
圖 2018年綜藝《偶像練習生》粉絲畫像
資料來源:致趣百川《2019粉絲經濟洞察報告》
偶像的收入來源總體上依賴於粉絲經濟,可以被視作粉絲移情作用下的一個產品組合。偶像的起點是共情,通過共情進而對偶像產生移情。共情的前史是個人經歷,後續是通過共情所產生的純粹動機來確認自我價值。現代的偶像崇拜帶有一定的「偶像即我」的心理投射,在偶像的成功中粉絲能感受到「參與感」與「認同感」。因此偶像或偶像組合也可以被認為是由粉絲參與,並在培養過程中植入自己情感價值的一個產品組合。
Pick Me—《青春有你2》等「101」模式的前世今生
這一切要從日本的偶像文化說起。
偶像文化誕生於日本,得益文化相似性迅速風靡東亞圈 。
偶像是應時而生的精神性消費品,他們往往被塑造成各方面都接近完美的形象。並且,大部分都以偶像組合的形式出現,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偏好。現代意義的「偶像」概念最早從日本興起。
上世紀60年代,隨著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有線電視的普及以及產業電影的衰退,電視時代到來。而隨之而來的音樂組合的興起,日本藝能界開始逐漸放棄使用star(スター 明星)的稱呼並開始使用idol(アイドル)偶像一詞來代替。アイドル的文化也由此開始誕生。以大眾傳媒為媒介進行活動的藝人大量誕生。
1972年,NHK的新節目<歌謠グランドショー>(歌謠大展)中出道Candies組合(キャンディーズ)是70年代在日本最活躍的女子偶像組合之一,是少女偶像團體的元祖。
圖 Candies組合
圖片來源:網絡
而在同年的NTV的《明星誕生》中誕生了後來鼎鼎大名的被稱為花の中三トリオ(花般的初三三重奏)的山口百惠(第五屆冠軍),森昌子(第一屆冠軍),櫻田淳子(第四屆冠軍)以及當時最紅組合pink lady。花の中三トリオ的命名是因為三人為同世代,所以根據其學級來命名,而後這個名字每年都會改變,由中三變至高一,高二,高三。《明星誕生》是日本電視歷史上第一個成熟的選秀節目,而中誕生的花の中三トリオ(花般的初三三重奏)可以大致被認定為日系偶像的起源。
圖 「花般的初三三重奏」的山口百惠、森昌子、櫻田淳子
圖片來源:網絡
此後小貓俱樂部、早安少女團,AKB48、乃木坂46等偶像組合在不同階段影響著日本的偶像行業。
以AKB48為例,它是由總製作人秋元康於2005年8月開始企劃。最初的項目為「秋葉原48項目」,並進行第一期成員募集。同年10月30日, 從7924位報名者當中,通過並審查45位候選者,最終公布24名合格者。AKB48是48系列組合的開端,也是 2008 年以來日本偶像市場中唯一的霸主。2012 年至 2014 年,連續 3 年獲得第26 屆日本金唱片大獎日本音樂年度最佳藝人獎。2012年度亞洲最受歡迎組合獎;11、12 年單曲唱片銷量世界第一;全球年度單曲 最多發布保持者;日本史上單曲銷量最高的女歌手。2017年12月31日,AKB48參加第68回NHK紅白歌合戰(有日本春晚之稱),這是組合連續第10次登上紅白歌會舞臺。
AKB48 的培訓方式圍繞「競爭」展開。無論是總選舉(以個人站位和資源為目的展開的競爭),還是隊伍間競爭、研究生為了進入選拔隊伍而展開的 競爭等都能讓成員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同時讓粉絲見證成員的成長。此外,競爭體系讓粉絲更容易產生共情,從而「移情」於成員,讓粉絲在「養成」 的同時加入自身情感,增強粉絲的粘性。而對於其粉絲來說,此類模式的最重要環節莫過於一年一度的「總選舉」,即由粉絲投票決定由團體成員中哪些人來演繹公司準備的歌曲。這些人氣排位可以直接決定下一年內成員們的工作安排。17 位到 32 位的 成員可以參與單曲 CD 裡非主打歌(C/W 曲)的演唱,第 17 名會是這支曲子的 Center 位(這也是C位的由來),得到最多的鏡頭和唱句。1 到 16 位則可以拿下主打單 曲的演唱,每個人的站位、唱句和鏡頭也都是按照排名來的,此外,前幾 名的成員還有可能會獲得更多工作機會。對於粉絲來說,這種投票可以直 接決定偶像們的出鏡率,這種決定偶像未來工作的參與感會讓他們付出的傾向更大。圖 2018年6月16日,舉行AKB48第53張單曲世界選拔總選舉
圖片來源:網絡
而粉絲參與總選拔投票需要用到專門的選票,這些選票往往隨著單曲 CD 和其它服務附送(比如握手會),為了給自 己喜歡的成員投票,幫助她們攀上人氣的頂峰,粉絲們在總選舉時往往會 重複購買 CD 來獲得選票。以價格最低的通常盤計算,每張選票約 50 人民幣;以 2017 年第九屆總決選公布的總票數 262.924 萬計算,2017 年通 過總選舉投票至少收入 1.31 億人民幣。
圖 2009-2017年AKB總選舉總票數變化
資料來源:國金證券
這一切遠沒有結束,「偶像」這一概念在日本誕生後影響力巨大,其衍生出的偶像養成文化和真人秀也因而在亞洲風靡,在這些文化接近的地區迅速傳播。
而其中翹楚當屬如今以「韓流」風靡世界的韓國。
20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使韓國在本國資源並不豐富的情況下,將目光轉向了文化產業,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戰略並先後制定了一系列專項領域法規,健全韓國文化產業體系。得益於韓國整體重視文化產業的大環境, 韓國的偶像產業迅速崛起。自 1996 年開始,經營偶像的SM公司培養出了諸如 HOT、SES 等組合,可以稱為韓國偶像團體的鼻祖。
圖 韓國愛豆文化以 1996 年出道的 H.O.T 為標誌
圖片來源:網絡
愛豆文化一瞥—韓國偶像養成真人秀的形式。
韓國一開始的偶像養成真人秀建立在其原有的練習生制度和應援文化制度的基礎上。經紀公司會通過定期的選秀來儲備練習生,以真人秀的形式記錄他們訓練、競賽、出道的過程,並進行後續偶像產品的開發。但這些節目大多由經紀公司自製,且僅以本公司的練習生為對象進行生存對決。例如 YG Entertainment 製作的《WIN:WHO IS NEXT 》《MIX&MATCH》,JYP Entertainment 製作的《Sixteen》,以及FNC Entertainment 製作的《d.o.b》等。
圖 2015年5月5日,JYP Entertainment與Mnet共同製作選拔生存節目《SIXTEEN》,通過該節目選出成員。最後林娜璉、俞定延、湊崎紗夏、樸志效、名井南、金多賢、孫彩瑛勝出比賽並成為TWICE成員,後考慮到觀眾投票結果,追加平井桃、周子瑜
圖片來源:網絡
由於上述類型都是大型經紀公司自己內部舉行的選拔,大公司由於財力雄厚,資源豐富,使得其打造的團體出道之後成長路線比較清晰。而同樣是擁有訓練生的小公司,則很難把其擁有的訓練生推出去。基於這種考慮,2016 年,韓國娛樂公司 CJ Mnet(簡稱 Mnet)推出了首個打破經紀公司界限的偶像養成真人秀節目《PRODUCE 101》,這也是《青春有你2》此類型節目的直接模式來源,我將其稱之為「101」模式。這種模式脫胎於AKB總選舉模式,對來自不同經紀公司的101名女練習生進行出道競賽,由觀眾投票選出 11 名成員組成團體「I.O.I」,進行為期一年的組合活動。有國民女團之稱的 I.O.I 出道後在音樂、綜藝、廣告代言、社會活動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CJ Mnet推出的「101」模式在系統化的人才提供、垂直化的內容生產、整合化的傳播營銷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優點。
圖 CJ Mnet「101」模式優點
資料來源:《對偶像養成真人秀產業模式的思考 》——以韓綜《PRODUCE 101》為例 徐曉眉
於是,Mnet 順勢在後來 2017 年 3 月推出了《PRODUCE 101》第二季,以 101 名男練習生為對象,試圖打造出第二個國民組合。Mnet從2016年到2020年,以自制及版權授予的方式(不包括中國)一共推出了五個團體,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圖 2016年以來CJ Mnet「101」企劃節目及團體(除中國)
資料來源:網絡
不過,去年以來,在韓國此系列節目陷入造假風波,延燒至今不僅被爆出1到4季都有票數作假,就連賄賂名單也跟著流出。3月23日下午2點,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協議21部對在《PRODUCE》系列節目中涉嫌詐騙及違反不正當委託法等被起訴的節目製作人安俊英PD和金勇範CP等進行了第二次公判。安俊英PD方面的辯護人主張"這是因為節目的成功和對收視率的壓迫而捏造的,並不是受到經紀公司的委託而捏造投票結果。"演藝企劃公司職員方面的辯護人也表示"雖然提供過邀約,但是並沒有在那裡談論過節目","只是以聯誼為目的見面而已","雖然有所屬練習生,但是並沒有要求好好照顧或者好好編輯。"
圖 2019年7月結束的Mnet《PRODUCE X101》中,有網友對最終投票結果提出了造假疑惑。經過警方調查後,PRODUCE系列製片相關人員金勇範CP、安俊英PD等在同年11月5日被拘留
圖片來源:網絡
這一系列事件也將此系列節目從另一個角度推上風口浪尖。但從商業運營上看,這一模式的成功無法否定。也可見 Mnet 的造星體系相當成熟,偶像塑造呈產業化發展態勢。但是其偶像養成真人秀的產業之路走的並不是一帆風順。
同處於東亞文化圈的中國,迅速引入並接受了日韓的「偶像」概念。
隨著,中國受眾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開始追求精神性消費,「偶像」逐漸滲透本土市場,並且引起巨大反響。在這個過程中,本土也誕生過「小虎隊」、 Twins 等組合,可以看作本土偶像的雛形。
從 2015 年開始,偶像養成真人秀開始在國內各大衛視湧現,例如安徽衛視的《星動亞洲》、浙江衛視的《蜜蜂少女隊》、東方衛視的《加油!美少女》等。2016年,網 絡平臺也開始在偶像養成綜藝領域布局,例如優酷土豆的《國民美少女》、騰訊視頻的《強女團》、愛奇藝的《明星的誕生》等。這些節目的模式與韓國偶像養成真人秀沒有太大的差異,但節目的熱度和出道團隊的知名度相較於後者來說卻是收效甚微,經濟效益自然也不可相提並論。但是國內開發偶像養成真人秀的潮流並未衰退,反而呈井噴態勢,例如衛 視和網絡平臺紛紛於 2017 年推出了《天生是優我》《次星元計劃》《超次元偶像》《明日之子》《美少年學社》等節目。這是因為國內的養成型偶像粉絲經濟產業仍處於萌芽期,上下遊產業仍有相當大的發展前景。
正是看到了「101模式」的各種優勢:製作周期短,成本可控(因為和素人相比,參與娛樂公司的練習生在作曲、編舞、樂器、樂理、舞蹈等方面各有所長,降低了節目在人員選拔和培訓方面的製作成本)。這又快又賺錢的模式,使得國內兩大視頻巨頭騰訊和愛奇藝紛紛下場,開啟了中國選秀的「101」模式。
愛奇藝推出的《偶像練習生》和騰訊視頻推出的《創造 101》,分別通過仿效和授權的方式,比較忠實地複製了《produce 101》的全套流程,並分別推出 9 人男團 Nine Percent 和 11 人女團火箭少女 101。因此,這兩款節目只是對韓國「練習生 + 投票模式」的本土化移植,而不是什麼創新模式。當然,在執行過程中,《偶像練習生》的舞美明顯比原作更絢麗,《創造101》則更強調社交媒體互動,可以視為局部改進和創新。
《偶像練習生》於2018年1月19日首播上線,由總監製姜濱、總導演陳剛、視覺總監唐焱等業界大咖組成金牌製作團隊共同打造。2018年1月16日,《偶像練習生》發布了主題曲《Ei Ei》的MV,上線3小時視頻播放量便突破11萬。1月19日,《偶像練習生》正式開播,上線僅1個小時播放量便突破1億人次。2月3日,張藝興攜《偶像練習生》優秀學員登上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 。4月6日,《偶像練習生》九人男團NINE PERCENT正式出道。2018年4月21日,作為對標,騰推出了中國首部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其後也推出了話題性極高的女子偶像團體火箭少女。
這兩檔節目在2018年分別獲得巨大成功,在資本的加持下,如同其他一切能吸引流量的節目一般,「101」模式在中國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圖 2018年以來中國「101」模式節目及團體
資料來源:網絡
Pick me正在進行時—《青春有你2》憑什麼出圈?
《青春有你2》的表現目前從播放和熱度來看還是可圈可點的,要成功運營一檔優質的偶像競演類綜藝,需要哪些要素呢?
嘉賓陣容。嘉賓通常是綜藝的前期宣傳和吸粉的主力,在《青春有你2》官微正面評價中,幾乎所有詞條均包含「蔡徐坤」、「Lisa」、「Jony-J」。作為一檔偶像養成類節目,導師團隊的重要性高於傳統真人秀綜藝,原因在於這類綜藝嘉賓不僅擁有著點評、打分等「生殺大權」,還要有資歷、能主持、可控場,具備女團培養的相似經歷,有招可授,有技可傳,各有千秋, 才能擴大粉絲覆蓋面,增強女團培養,全民製作的代入。
圖 《青春有你2》嘉賓陣容
資料來源:網絡
選手素質
選手素質1:區分度
這裡顏值自不必說,即使相貌不出眾,也可通過化妝、後期處理達到普通觀眾審美及格線,我們更強調的是區分度,有沒有更多類型的選手滿足不同觀眾的愛豆傾向,特別是這一季主題曲裡面所說的「不定義女生,不定義女團」,在 109 位參選隊員裡,能不能通過幾十秒的鏡頭就讓觀眾留意,記住,並持續關注。我們列舉出了兩位個性比較鮮明的選手具有一些特殊特質的選手做比較。
圖 《青春有你2》選手劉雨昕
資料來源:網絡
圖 《青春有你2》選手張鈺
資料來源:網絡
在一般觀眾看來,女團就是應該長相甜美,性格溫柔。但從創造101的來看,yamy的出道也闡釋了觀眾對於女團的不一樣的看法。再到此節目中的劉雨昕和張鈺為典型,看起來不那麼「女團」的選手,反而會有更多的關注。觀眾越來越追求審美的多元化,對於女團成員,不再刻意追求審美的一致性,而是獨特的性格和合格的業務水平。這是比較有反差的地方,在我看來,這樣的安排往往會得到意外的關注。
選手素質2:成長性
對於偶像養成類節目來說,最重要的是看到偶像從青澀到成熟中一點點進步和成長的歷程,見證這一過程對於粉絲的忠誠度來說非常重要。主題「多遠都能到達」。在最新一期中,主題曲舞臺再分班就贏得了不少粉絲感動的淚水,看到自己pick的選手一直在成長變化,是粉絲最大的快樂。援引環球網評論:愛奇藝《青春有你2》在中國甚至全球都引發了對訓練生們青春、積極、向上態度的關注和感染。憑藉優質的內容,和訓練生們的陽光態度,真實清晰的傳遞了「女生就要青春、陽光、正能量」的青年勵志榜樣精神。
另外,包括節目的內容安排、剪輯、賽制、爆款歌曲的打造,都是節目成功背後不可或缺的因素。
本季《青春有你2》一共有109名選手參加,除了9名個人訓練生,其餘100名訓練生分別來自46家不同的經紀公司。
圖 《青春有你2》46家參與經紀公司名單
資料來源:網絡
如果對國內近兩年這幾檔節目熟悉的觀眾,就會發現很多熟悉的公司名字,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便是樂華娛樂。2018年朱正廷、黃明昊、範丞丞均以Nine Percent出道;孟美岐、吳宣儀均火箭少女出道。還有,《青春有你1》的李汶翰,他們均來自於樂華娛樂。還有果然娛樂、香蕉娛樂和覺醒東方等熟悉的經紀公司。
從《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1》《創造101》《創造營2019》四檔節目成功出道的40位練習生來看,偶像培養型公司分走了77.5%的出道位,剩餘的22.5%則留給其餘類型公司或個人瓜分。
此檔節目的初衷打破經紀公司界限的偶像養成真人秀節目。但最近一篇對其中一家經紀公司負責人的採訪道出了真相,即在偶像培養系公司中,「28法則」顯著,資金雄厚、實力強勁的往往會佔據更多的出道名額,而留給小公司的名額越來越少,實際上,粉絲的投票很難去決定選手的去留。
這些小公司也要求本公司藝人積極轉型,轉戰抖音等流量平臺,後資本時代,活下來最重要,而不是在意何種方式走紅,這就是事實。所以,粉絲們辛苦投票,到最後,可能作用並不大,最終決定權大體上還是要看資本方。
「寒門出貴子」這一套,似乎已經不適用於此類偶像選秀。
當然,也不是沒有「特例」。4檔節目下來,以個人練習生身份出道的,有且只有蔡徐坤一位。所以一直有說法,蔡徐坤這是「逆天改命」。
總體而言,國內偶像市場仍處於發展階段,偶像培訓剛剛開始起步,可以學習、借鑑日韓的成熟的「造星」產業鏈。但中國市場在「量」(潛在消費 群體人口數)和「價」(消費單價)雙方面的優勢,註定了其市場龐大的市場總值。
中國偶像產業在各方面也存在的諸多問題
資本急於變現,吃相難看,長期如此粉絲恐難以買單,中國的偶像養成真人秀存在應該更注重選秀之後的培養
與日韓同行成熟、系統的商業變現不同,中國養成偶像商業變現方面顯得急於求成。品牌商要追求轉化率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如何做到讓粉絲「開開心心掏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偶像練習生》節目結束後,I Do 品牌通過官微宣布 NINE PERCENT 成 為其首個跨界香水代言人,並呼籲粉絲 pick 偶像同款香味。微博發出後即刻受到粉絲支持,轉發破百萬。該品牌香水單價520元,與大牌相差無幾。但其之後會在銷量前三的代言人旁邊畫上「笑臉」,而之後的則是「哭臉」,這引起粉絲強烈不滿。
為偶像集資應援是「養成偶像」不可或缺 的一環。但相較於國外,國內的行業自律還屬於萌芽階段,需要改進的地 方還有很多。《創造 101》剛一結束就爆料出有「粉頭」卷錢跑路,其實這 在「飯圈」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在粉絲內部,「凡籌款必貪錢,賽後總要撕 帳」的說法已經是「共識。目前在國內,無論是粉絲內部自發監督,還是 眾籌的平臺方的三方監督都沒有形成。
運營能力軟肋暴露無遺,出道即「糊」成常態。日系偶像與韓系偶像存在本質區別:前者講究「看著自家孩子成長」,對選 手要求較低;後者則是「異常嚴苛」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 101》均 採用韓系做法,但是選手實力明顯不足。一方面,國內偶像經紀公司尚處於起步階段,可提供的練習生數量較少。另一方面,在韓國高強度、高淘汰率的制度下,參加節目的練習生都有較長的培訓時間,而國內部分選手培訓時間僅幾個月,有的甚至來不及做系統培訓。這就使得以才藝競技為內核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 101》的可看度不如韓國原版。
在成團後的運營上,中國的偶像團體出現了巨大的漏洞。《偶像練習生》推出的 NINE PERCENT 長期沒有團隊專輯、沒有團隊綜藝,已經讓粉絲頗 為不滿;《創造 101》推出的火箭少女 101 中孟美岐、吳宣儀、張紫寧竟 然在 8 月 9 日宣布退團,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8 月 15 日騰訊發表聲明, 依法對兩家公司及三位藝人提起訴訟;8 月 17 日,騰訊再度發出聲明,通 過調節、協商,三位藝人將回歸火箭少女 101,按照合約繼續團隊工作。至此,此次成員解約風波才算告一段落。而在2019年出道的男團Unine、R1SE這一現象並沒有得到好轉。
粉絲經濟是通過提升用戶黏性,並以口碑營銷的形式獲取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經濟運作模式,具有經濟屬性與文化屬性並重的特點。所以發展粉絲經濟要考慮到粉絲的需求層次。如果一味地為了經濟效益而故意製造話題、 赤裸圈錢,削弱粉絲參與互動的能力,則會導致節目徹底喪失了偶像養成的品牌和公信力,縮短偶像養成產業模式的發展周期。
參考資料:
1.國金證券-行業月報-《青春有你》漸入佳境, 愛奇藝&芒果 TV 流量繼續攀升
2.國金證券-行業點評-娛樂粉絲經濟學專題報告之二:中國式「養成偶像」產業前景如何?
3.國金證券-行業點評-逐夢演藝圈!日韓模式深挖,中國市場崛起,偶 像造星行業深度研究
4.對偶像養成真人秀產業模式 的思考 ——以韓綜《PRODUCE 101》為例 徐曉眉 上海電影學院
5.《2019偶像產業及粉絲經濟白皮書》
6.致趣百川《2019粉絲經濟洞察報告》
7.公眾號【8號風暴】從公司資本到初排名,大數據分析預測《青春有你2》出道名單等
文章中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重磅!考研國考法考CPA各種資料一次性放送!
施一公:少年壯志不言愁—寫給迷茫的你!
疫情潛在爆發區-印度新冠疫情防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考研英語二90分經驗分享!乾貨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