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積善成德,善滿三千,天必降之福。諸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妙音聞聲》傳統文化平臺。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學習佛學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中國自古就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諺語,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印跡和歷史脈絡中,觀音菩薩的精神品格以及慈悲與智慧的基因,早已深深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貼近大眾、關懷大眾、慈悲救度眾生,不舍一人。
在佛教中菩薩有很多,但是被眾人熟知的還是觀世音菩薩,因為觀音菩薩可以聞聲救苦,《法華經》云:「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我有位朋友就有過這樣的經歷,老婆孩子都指著他這個頂梁柱,但是他做生意失敗,可以說是傾家蕩產,萬念俱灰。
人在無奈之下,都有臨時抱佛腳的想法,我這位朋友也是如此,他無數次地念誦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因為他已經絕望到了極點,我見到他的時候,臉上明顯多了抬頭紋,顯得有些蒼老,也許是因為他的真誠心吧,沒過多久,他就從悲傷中走出來,本來沒指望的事卻有了轉機。
當然事情和他自己的努力也有關,但是我這位朋友告訴我,從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那一刻起,自己是真心發願,用自己靈魂的祈求,他相信菩薩絕對聽得到,他也堅定地相信是菩薩保佑和加持的結果讓自己的生意有了轉機。
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磨難,也會求佛菩薩,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護佑,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得不到真實利益呢,究其原因還是在於自己的心不誠,人的真誠心確實是很難發出來的,只有在無比絕望的情況下,求願的心可能會更真誠。
所以說求菩薩,也不能盲目地去求,如果拿不出自己的真誠心,在拜觀音菩薩時,心中若能牢記2句話,福報自然會降臨。
第一句話:求菩薩就是求自己。
佛法的妙義,用言語是詳之不盡的。學佛也好,求佛也罷,要知道,想要求佛菩薩保佑加持,是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求佛就是求自己,但不是求外在的自己,只有內在的自己才有佛性,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佛教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人去寺廟拜觀音菩薩,他走進觀音殿內,剛要跪拜,發現旁邊的一個人和觀音菩薩的形象一模一樣,也在跪拜。他就就問:師兄,你長得好像觀音菩薩啊?對方回答:對啊,我就是觀音菩薩。那你為什麼要拜自己呢?因為求人不如求己。
第二句話:求菩薩不如做菩薩。
佛菩薩是人不是神,菩薩只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覺者,有句話講:「念觀音,學觀音,不如自己做自己的觀世音。」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我們就要學習菩薩的慈心和悲心。有了慈悲心,在生活中就會為自己積累福德,有了福報,自然諸事吉祥。
所以去寺院拜佛,求菩薩,是要向菩薩學習,要以佛菩薩為榜樣,只有這樣去做,福報才會降臨。感恩閱讀,祝大家六時吉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