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西坡閒人,有些醉意,不過我決定堅持更新完這篇推送,不足之處,大家包涵。
其實我想說在我們的生命裡,總有很多的不足,如果沒有解決的方案?我們該去向何處?
2018最後一天,推薦這部豆瓣評分8.2的寧浩早期作品《香火》。
這是26歲的寧浩完成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這是在老師韓小磊的鼓勵下,自己籌資金,寧浩獨自擔任編劇、導演和攝影,在同學李強的幫助下,耗時幫半個多月,完成拍攝。
這部影片為寧浩贏得了2003年第四屆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2004年第2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數碼單元金獎、 香港藝術中心「2004年度好電影」獎。
也為他之後能進入亞洲心新星導計劃奠定了基礎,如果沒有2004年的好電影獎也許寧浩導演不會被劉德華發掘。
遺憾的是,等到影片上映時,他的老師韓小磊已經辭世。
首先這是一部很喪的電影,也是一部拍攝粗糙的電影。像所有導演的早期作品一樣,它情節簡單,環境簡單,單一敘事,從頭到尾只有一個主演,所有的故事都圍繞主演訴求展開。
我很難理解,僅僅3年後,導演寧浩竟然已經想清楚了商業電影的套路,而這部寧浩的畢業作品《香火》居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藝片,用網友的話,寧浩也曾經賈樟柯過,的確在他的鳴謝裡有賈樟柯的名字。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類型的概念的作品,如果你從商業電影開始認識寧浩,你會詫異你好的變化。
《香火》講述了一個從信仰恪守到信仰崩塌的故事,直到影片的結束,我們才明白《香火》並沒有延續下來。
故事從一場大大雪開始。
大雪之後,晉北農村一所小廟裡的佛像塌了。
身為一個和尚,佛像塌了,無疑於精神坍塌,一個年輕的和尚,或許他才剛剛皈依佛門,這是他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常說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可在這裡,和尚沒走,廟卻塌了。和尚決定籌錢修好佛像。
他先想到的是向政府要錢,宗教科的科長搪塞說沒有錢,讓他去找隔壁的文物科,當和尚出門之時,分明聽到這位科長說要修新的教堂。無奈之下,找到文物科小安,文物科最要緊的任務是排練文藝節目和回收古舊窗框。小和尚無奈的揣著袖子出門,卻迎面碰見了正在給領導送禮的人。
求官無門,他想起了他的師兄,師兄的廟宇恢弘很多,幾個師傅正在給佛像貼金,師兄擦著嶄新的摩託。小和尚說明來由,師兄很為難,最後建議他跟著自己去五臺山承包寺廟,掙夠了錢,還俗下山娶妻生子。
小和尚再次無奈的離開,推著陳舊的自行車走回大街。
當凡塵中的少女帶著青春的閃耀從他身邊路過,他怯懦的躲避,直到他們遠去,他才偷偷回首觀望,在那一刻,他也許有過遲疑。他遲疑師兄給他的建議。
一念之後,他決定,繼續化緣。
小和尚看見街上算命的騙子夫掙到不少錢,靈機一動決定效仿,他低估了塵世中的無奈,這次不但沒掙到錢,反而被江湖算命的同夥打進了派出所。
同被關在小黑屋裡的是幾個南方來的髮廊小姐,小姐看他一個和尚,好奇他一個和尚怎麼也落得如此田地。
小和尚說明了緣由,髮廊小姐們決定籌錢幫他修廟也算對她們做壞事的補償。
有原則的小和尚沒有接受小姐的援助。
無處可去的他淪落街頭,思考一夜,他覺得回到寺廟,卻碰到了開三輪車的農民,農民向他說明了自己妻子的遭遇,妻子癱瘓在床,多處求醫無效,希望荷和尚能夠幫他。
和尚問得知車夫有3千塊錢,和尚決定給車夫的妻子看病,他輾轉在街頭花30元在請得一個佛像,賣給了車夫,賣出的價格不多不少正好3千。
揣著3千元回到寺廟,準備修建佛像,卻發現村裡的公路擴建,寺廟被徵用,寺廟的牆壁被塗上一個不大不小的拆字。
這是寧浩電影裡第一次出現「拆」,在之後的《瘋狂的石頭》裡依然能看到「拆」。
不過正如你看到的,僅僅三年,已經變成了喜劇的拆字。那份拆帶著更多的自嘲。
而在這裡,還只是憂愁。
小和尚扛起自行車無助的走在白雪茫茫的大地上。
白雪茫茫的公路上,小和尚扛起爆胎的自行車,繼續前行,像他無解的命運。
小和尚下山只為修佛,求財無果,只能用欺騙的方式求來了資金。
影片結束,壓抑撲面。
我自私的想,寧浩是在《香火》的求索之後,猛然醒悟,只有類型電影才能拯救自己的處境,寧浩的轉變不知是否與他的老師有關。
寫到這裡我清醒很多,嚴肅的發願,2019年,西坡閒人應該轉換一種方式看待這個世界,更加積極的入世,接受商業,擁抱商業。
祝願我順利,祝願讀到這篇文章的你,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