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澤言夫人和嚴浩翔粉絲發生了爭端,部分無腦嚴浩翔粉絲到戀與製作人超話發表了針對整個遊戲的惡意評論,雙方互相指責。
在遊戲方、直播方、明星方都發表聲明後,雙方開展了針對誰在蹭熱度的討論,嚴浩翔粉絲認為李澤言在蹭嚴浩翔的熱度,論據是微博粉絲數,這不失為一個有趣的論題,不妨用粉圈思維來看一看到底二者誰的熱度大。
儘管在神奇的新浪世界,多少被棄置不用的微博號都會莫名關注一些人,甚至發表看似很有邏輯的水軍言論,但既然按照粉圈思維來看熱度,還是將粉絲數量列入討論。
況且,這似乎是嚴浩翔粉絲非常引以為傲的論據。
嚴浩翔粉絲言論
顯然,在微博粉絲數上,李澤言沒能比過嚴浩翔,不過有趣的是,在這場爭端後,李澤言微博漲粉了。
微博粉絲數
當然,如前文所說的,任何棄置不用的微博號都有可能在某天「重獲新生」,單對比微博粉絲數未免有失偏頗。
因此筆者還對比了微博超話粉絲數及相關閱讀量。
超話粉絲數及閱讀量
以及作假非常耗費心力的LOFTER同人標籤參與度。
LOFTER標籤
奇特的事情發生了,微博粉絲數倍殺李澤言的嚴浩翔在後兩者的數據上都遠弱於李澤言,這是為什麼呢?
與微博粉絲不匹配的超話粉絲數以及明顯低的同人創作標籤參與數,讓這條單論「粉絲數量」的比拼沒什麼滋味了。
一般而言,百度指數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對應人物的關注度,因此百度指數也常作為知名度的指標。
為了對比,筆者將二者的百度指數放出,標明幾個時間點——戀與製作人上線時間:2017年12月20日;時代少年團成團時間:2019年8月25日。
百度指數對比
二者的百度指數最高的事件也均在圖中標出,其中李澤言熱度最高對應的事件是生日,嚴浩翔熱度最高對應的事件正是8月8日到9日的「嚴浩翔粉絲和李澤言夫人發生爭執」。
當然,微信指數也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參考,但是微信指數最多只能提供90天內的對比,而李澤言的熱度最高是在2018年,無法探尋「最火」的時候,參考意義不大,放出相應對比圖。
微信指數對比
遺憾的是,筆者沒有搞清楚嚴浩翔7月16日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微信指數飆升,而百度指數無太大變化。
有這樣的說法,粉絲數可以買,百度指數、微信指數也可以買。
這時候倒顯得純粹靠「買」的數據——銷量數據的真實了。
在娛樂圈,常有各家流量比拼銷量,你家的專輯銷量沒過百萬,他家的雜誌秒切之類的。
討論銷量時,有個尷尬的問題,筆者不是很了解二者的周邊之類,因此筆者選擇了樸素的方式,微博搜索人名+銷量。
結果發現了嚴浩翔所在團體時代少年團近日的雜誌銷售量破10萬,銷售額超200萬+,這是團體形式的銷量,是否要用戀與製作人最近一個月的流水對比呢?
銷量問題
筆者找到了戀與製作人7月份的流水數據——4152萬元。(數據來源:B站up主流水觀察員的視頻:7月國內二次元手遊流水排行發布)
戀與製作人7月流水
這,多少有些欺負人。
好在,筆者找到了其他關鍵詞——pb實時銷量。
其他關鍵詞
據此,找到了7月嚴浩翔官方PB(即photobook)的銷量,89元一本的PB,7月銷量為3274。(數據來源:豆瓣十八樓資料庫)
筆者沒能找到對應的7月李澤言周邊銷量,而討論生日周邊就有些欺負人。最後找到了LOFTER市集上的李澤言設定集銷量數據,(不能確定該商品的上架時間,且同設定集購買渠道多變),顯示已售1萬。
官方設定集
銷售數據孰高孰低,想必很是清楚了。
結語:
如前文對比所得,拋開體感的知名度,用粉圈思維來考慮二者的名氣高低,似乎還是李澤言略勝一籌。
嚴浩翔
本文娛樂性質居多,沒有考慮粉圈思維中很「重要」的轉發微博等數據,統計起來無趣,且筆者覺得這些沒什麼意義。
李澤言
當然,銷量這條也有失偏頗,愛豆或者明星,從什麼轉贊評到上雜誌,比來比去最後都逃不掉銷量,而遊戲本身就是為了銷量,讓一個明星粉絲和遊戲玩家比拼銷量的確是強人所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