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領軍者視頻訪談欄目,「AI+」領航者
邀請頂級AI行業創業者,呈現獨家觀點
本期嘉賓 / 虎博科技創始人&CEO 陳燁
製片人 / 張婷婷 本期編導 / 陝瑩
AI百人:按照節目慣例,先給大家介紹下自己吧!
陳燁:大家好,我是虎博科技創始人兼CEO陳燁,虎博科技成立於2017年7月,是一家用人工智慧打造新一代信息入口的公司,我們目前已經在金融行業落地了產品,在2B和2C領域也有廣泛的布局。
關於我本人,我2014年回國之前在美國呆了13年,讀的是人工智慧的博士學位,在這期間發表過很多高質量的論文,還在伯克利講過課做過教授。博士畢業後我在矽谷工作了8年,工作的企業包括雅虎、微軟等等。回國之後我有幸加入了大眾點評,負責整個集團的廣告平臺,基本是從無到有做到了幾十億的營收。上面這些大概就是我的個人背景。
AI百人:您怎麼理解人工智慧時代?
陳燁:人工智慧對各行各業都有很大的影響和改變,但就目前的學科和應用的發展來看,人工智慧還沒有到完全爆發的時間。拿機器學習來說,它在很小一部分事情上可以做得非常好,但在大部分事情上做得還不夠好。
不過隨著深度學習的發展,隨著計算機視覺和語音識別上的突破,相信這一天是遲早會到來的,這也是虎博科技選擇這個行業的原因吧!
AI百人:虎博為什麼最先在金融領域落地?
陳燁:我們選擇金融行業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金融行業對數據的需求非常強烈,任何金融決策都是以數據為基礎的,並且實時準確的數據會帶來超額收益。而傳統的工具獲取金融數據的效率非常低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獲取數據的效率提升數十倍甚至上百倍,這也正是人工智慧擅長的。
第二個原因是金融行業的數據相對比較開放,所以我們在數據啟動方面和巨頭沒有太大的差距,不像有些行業數據的獨佔性很強,我們希望在公平的數據基礎上,利用技術上的優勢形成自身的行業競爭力。
AI百人:金融領域我們落地了哪些產品?
陳燁:主要落地了「虎博搜索」,這是一個金融垂直領域的搜尋引擎。舉例來說,通過虎博搜索,你可以很快知道瑞幸咖啡有多少門店,蔚來汽車的出貨量有多少,特斯拉的出貨量有多少等等。
這些問題如果用傳統的搜尋引擎或者金融工具尋找的話,肯定要花很長的時間。但我們用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包括數據的抽取、結構化和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就可以很快找到這些數據。
AI百人:「自然語言理解」是目前人工智慧的難點之一,虎博是怎麼處理的?
陳燁:的確,「NLP」或者說「自然語言理解」是人工智慧公認的最難攻克的難點。就目前的技術來說,人工智慧還只能理解人類語言很小的一部分,但對虎博來說,我們並不需要完全攻克這一難題,只需要把已經實現的技術用在合適的場景——比如我們現在在做的金融領域。
舉例來說,在外賣行業我們看重的是外賣的訂單量、客單價,在遊戲行業我們看重的是付費用戶數、充值流水等。那麼相應的,金融領域也有自己的關鍵指標,但是這些數據各家公司在財報或者研報裡面披露的說法是不一樣的。拿阿里巴巴的「活躍買家」這個詞來說,拼多多可能就不這麼叫,而在美股裡它又叫Consumers或者Customers。
那麼虎博在掃描這個文檔的時候,就知道這幾者差不多是同樣的意思,當用戶提問的時候就可以快速而準確地找到他想要的。
AI百人:除了「虎博搜索」外,我們還落地了哪些產品?
陳燁:我們還有一款很有腔調和態度的資訊產品叫「西梅」,類似於谷歌News,它把全球大量有用的高質量的資訊通過機器翻譯呈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比如我之前看到的一篇,說是吉普島有個皇宮後來改成了酒店,遊人可以住在裡面,還有譬如全球最奢華的十家酒店之類的,這些內容在國內媒體上是很難接觸到的。
AI百人:這些資訊都是機器翻譯過來的?
陳燁:對,這些內容都是虎博機器翻譯的,沒有任何人工幹預。那我們為什麼能做到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我們的機器翻譯的模式是基於谷歌的Transformer,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次是在財經這個領域,我們通過不斷的優化、不斷的訓練數據,使得我們的機器翻譯在這個領域會比谷歌好很多。
AI百人:那您覺得在翻譯上,是機器靠譜還是人靠譜?
陳燁:目前我們的翻譯基本能達到「可讀」的階段,當然有些地方翻譯也會出錯,但其實機器翻譯的重點不在這裡,因為人去翻譯的話,可能一個20個人的團隊,一天都不會超過幾百篇,但我們機器每天的吞吐量是幾萬篇,以後還可以做到幾百萬篇、幾千萬篇,一旦量上來了,用戶就能看到質量更高、更好的內容了。這就是我一開始說的,機器在做大部分事情還遠遠不夠好,但在某些事情上會比人厲害很多很多倍。
AI百人:包括「虎博搜索」、「西梅」在內,虎博今年3月一共發布了多款產品,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產品策略?
陳燁:除了上面提到的兩款產品之外,我們還有查一級市場投融資信息的「創投派」,查IPO進程的「招股書」,另外還有內容類、社交類的應用,由於還處在孵化階段,這裡就不公開透露了。
至於為什麼這樣做原因有兩點,首先是人工智慧目前能解決的需求其實非常分散化和碎片化,所以我們必須用小而美的垂直產品去解決不同的需求。第二點是不管我們做什麼產品,它的底層技術架構、產品架構和數據架構其實都只有一套,所以做起新產品來會非常快。
而關於這些產品後續的發展,我們會根據用戶的反饋來決定是獨立運營還是聚合成一個產品。
AI百人:和谷歌、百度這樣的搜索巨頭競爭,您認為「虎博搜索」的機會在哪裡?
陳燁:其實谷歌做這類可以直接給出答案的搜尋引擎已經很多年了,但我們看到它的進展其實很一般,對我們來說,這裡機會主要有個方面。
第一點,像我們虎博這樣的創業公司在技術和人才的優秀程度上是不輸這些巨頭的,包括我們最近招到圖靈獎得主組裡的唯一華人博士來加盟我們虎博,他可以說是人工智慧領域在全世界範圍內最優秀的幾個年輕人之一了。
第二點,巨頭在最前沿的技術和應用領域的商業敏感度或者說是嗅覺其實是天生不如創業公司的,這就成為了創業公司的重要機會。
AI百人:您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創業呢?
陳燁:我覺得創業主要是看個人性格,到了一定的事業階段、經歷了很多事情後,你會靜下心來想一想,什麼事情真正能讓你覺得喜悅和滿足,對我來說,創業就是這樣一件事情。
我覺得能夠讓你的孩子、朋友、家人真正尊重你的事情,絕不是錢,而是對這個世界、對人類產生了什麼影響。這個才是真正讓我興奮、讓我夜以繼日努力和思考的東西。
另外,創業者每天都要面對巨大的壓力,非常辛苦,所以創業者一定要選擇一件真正喜歡的事情去做,這樣雖然身體上是苦的,但精神上卻是喜悅的。
AI百人:所以您當初創建虎博就是帶著「改變世界」的初衷嗎?
陳燁:人工智慧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大部分的人工智慧公司都是2B的,那麼從虎博尤其是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是遠遠不滿足於此的。
我們虎博也有2B的業務,所以我知道人工智慧做2B業務是很難標準化和迅速複製的,在我看來做企業服務本質上就是個外包公司,這不是創業,因為你接觸不到一線的用戶。所以虎博科技從第一天開始的定位就是2C,我們要和用戶直接對話,這樣才能真正服務好用戶,所以你看我們推出了一系列2C的產品。
當然2B的業務我們也有在住,主要是為了了解這個行業、敬畏這個行業,從而學到更多的東西。
AI百人:最後一個問題是對未來的暢想,您覺得2029年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陳燁:十年其實並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我的判斷是十年後人工智慧還沒有完全普遍化,但在很多場景中已經能夠幫助人類解決很多問題了,我這裡說幾個猜想。
第一個是人和這個世界的交互會變得不一樣,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機器人助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大部分的日常性事物,包括衣食住行的問題,我相信到哪個時候AI對人類語言的理解應該已經上了好幾個臺階了。
第二個是人們會從大量繁瑣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未來的工作可能更具創造性和藝術性。
最後我相信幾大比較重要的技術到時候會有一個新的形態,一個是自然語言處理,我們和任何東西的交互,都會以自然語言的方式來進行;另一個是物聯網,很多東西都可以連接起來,這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娛樂、休閒等等。
---
李榮陸:很多人在問,設計師也會被AI淘汰嗎?
王海濤:AI讓世上沒有學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