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香港青年吳斯偉:樂當「抓藥師」,助力港澳青年灣區創業

2022-01-03 暨南大學校友會

吳斯偉返校參加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校友骨幹培訓班

在香港有超過10年市場營銷經驗的香港青年校友吳斯偉,謀新思變,抓住大灣區機遇,來到佛山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南海青創工合空間(下稱「工合空間」),擔任運營總監。他作為大灣區的」代言人」,通過」香港青年發展基金」合作機構吸引香港創客北上。他的故事登上香港文匯報、香港仔報紙。

吳斯偉在「大灣區·大未來」主題快閃上代表工合空間接受央視採訪,希望更多港澳青年能夠來到大灣區佛山南海來創新創業。同時,他所工作的工合空間作為大灣區的「超級聯繫人」,一直在鼓勵和帶動來內地的港澳青年積極參與愛國主題活動。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2005級廣告系校友

香港青年

佛山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南海青創工合空間運營總監

吳斯偉是暨南大學2005級新聞與傳播學院廣告系校友,曾在100周年校慶上獲評為「暨南大學形象之星」。談起在暨大讀書的日子,他感慨良多。

我非常幸運地來到了暨大。在這期間經歷了許多難忘的事。

吳斯偉出生於中國香港,7歲時來到內地,入讀潮州小學。由於香港籍學生內地升學須參加兩校聯招,經過勤奮努力的複習後,他成功考取了暨南大學。

2006年,是吳斯偉入學的第二年,為迎接暨南大學100周年校慶,新聞與傳播學院在全校範圍舉辦了選拔比賽,吳斯偉通過了包括才藝表演、演講表演、綜合表演等在內的考核,獲評為「暨南大學形象之星」,這讓他感到十分自豪。

大二那年,他還在暨南園中邂逅了一段美好的愛情。吳斯偉與妻子相識相知於此,常常一起學習。畢業後,他們步入了婚姻殿堂,現在已經成為了幸福的一家三口。

「暨南大學為我們提供了優越的學習資源。」通過向名師請教,吳斯偉不斷開闊視野,積累知識。談及最想感謝的老師,他首先想到的是新聞與傳播學院時任副院長楊先順教授。「楊老師教了我們許多實用的知識,並且細緻地指導我畢業論文。」

潮州成長、暨大讀書的經歷,讓吳斯偉親歷了內地城市的迅速發展,也讓他對內地情況和文化理解頗深。這些都為他後來融入灣區發展、投身祖國建設埋下了種子。

作為暨南大學佛山校友會的一員,吳斯偉前不久回到母校,參加了第四屆校友骨幹培訓班

距離畢業已經12年了,這次回來,感覺整個校貌升了一個檔次。我那時候進來是1.0,現在是2.0。

這次回到母校,吳斯偉認識了很多年輕校友,其中還有很多00後的年輕骨幹,他們代表著新世紀的力量。通過和他們交流,他發現他們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也很有激情,令他備受鼓舞。

港澳青年要參與大灣區發展,就需要了解內地文化,融入內地生活。吳斯偉表示,他希望通過參與校友骨幹培訓班的課程和活動的機會,藉助母校的平臺,聯合港澳青年參加一些內地活動,幫助他們進行磨合

另外,他還希望能夠運用工合空間裡積累到的政府、媒體和企業等各方面的資源,來幫助那些想要創新創業的師弟師妹們,讓他們少走彎路,更好發展。他希望以後能夠帶動佛山的校友們去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讓他們能有更多機會回歸母校,增強向心力、凝聚力和歸屬感。

港澳青年大灣區雙創政策、平臺已十分豐富,但如何吸引更多團隊項目北上、如何讓已進駐的團隊在孵化中、孵化後得到更好成長,是當下的難題。

有鑑於此,暨南港青吳斯偉來到工合空間擔任運營總監。他不斷接洽政府、企業和各類團體,為港澳創業團隊對接政策、市場和技術。他還儼然是大灣區的「代言人」,通過「香港青年發展基金」合作機構,吸引香港創客北上。

在今年1月來到佛山之前,吳斯偉在香港工作了十餘年。他先後在電訊盈科、水晶石、廣告公司等從事銷售工作,也有過創業經歷,在市場營銷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我就像一個『抓藥師』,團隊、項目需要什麼,我就抓取什麼『藥方』給他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拓展業務受限,吳斯偉開始探索謀求新出路。國家推動大灣區建設的浪潮則給了他轉型的機會;也正是在疫情期間,他觀察到不少香港青年和他一樣想謀求新發展,但對於前往大灣區的其他內地城市發展猶豫不決,或者仍在苦苦尋找機會。

吳斯偉說,佛山是粵港澳大灣區廣州-佛山極點城市,

創業資源豐富。

「我就想,我並沒有具體的創業項目,但或許可以以一個『服務者』『中間人』的角色,開展工作,找到我個人的發展空間。」

雖然吳斯偉此前並沒有在內地工作過,但他兒時曾在內地生活,後來又在暨南大學完成學業,對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並不陌生。最終,他的經驗和能力得到認可,成功進入工合空間團隊並擔任運營總監這一要職。

工合空間已經先後入駐孵化了75個團隊項目,其中有超過一半都來自港澳。如何讓更多的港澳青年來到佛山、對接工合空間,這是吳斯偉和運營團隊成員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首先從大灣區已有的政策入手開展工作,比如為推動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特區政府此前推出了『香港青年發展基金』,並委託NGO機構進行項目拓展。全港有16個NGO機構在做這個事情,我們已對接上其中5家,包括明匯智庫、東華三院等。」

在在線交流會上,吳斯偉及其團隊積極向香港青年宣傳佛山的產業優勢和創新氛圍、介紹工合空間在助力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新創業的亮點。他們還組織、接收粵港澳青年研學團和考察團前往佛山及工合空間參觀,這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並為此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他們提供資源,助力他們吸引、推動港澳青年來佛山南海考察、創業。

「為了吸引港澳青年,我們也拓展了思路。除了舉辦一些創業專題講座,我們還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邀請業內專家談政策趨勢、行業趨勢。比如,現在港澳青年在內地開展農業領域創業的很少,我們就請5G農業專家開講座,開拓港澳青年的思路,啟蒙農業創業想法。」吳斯偉介紹道。

為了讓那些已在灣區創業的團隊項目留得住、發展得好,吳斯偉及團隊進行了大量調研,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活動。特別是在對接市場資源方面,他們進行了十分細緻的工作。

吳斯偉舉例稱,哈爾濱政府考察團近期將南下大灣區,他們就積極主動地尋找去合作機會。「比如,考察團會和大灣區的企業座談交流、對接,我們就在想,能不能讓港澳的創業團隊和企業參與其中,去尋找可能的合作機會。」

 

目前,與考察團的對接工作已經接近尾聲。「誰能想到,這也能成為服務港澳青年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認為,只要思路打開了,工作就很好做。」

「這次來到大灣區珠三角地區,我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為自己、為家庭、為團隊打拼,希望拼出一個未來。」

為凝聚港澳雙創力量、實現創業資源共享,吳斯偉團隊推出了工合空間會員制。不管是入駐企業還是尚未入駐的企業和個人,只要繳納少量年費,就可以成為會員。團隊會組織他們進行交流、參加培訓,並提供開放臨時會議室等服務。

吳斯偉坦言,目前,大灣區雙創基地平臺、政策體系已經很完善,基地不應該只有孵化功能,最重要功能應該是連結雙創資源

「我們正在推動孵化基地升級,在前期吸引創業者團隊,在孵化中做好服務,在孵化後連結市場資源,幫助項目、企業成長及未來可持續發展。我相信這也是未來大灣區孵化基地發展的一個方向。」

資料來源 © 文匯報  香港仔  工合空間

新華廣東  人才南海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出

採訪 © 蘇星晨

採訪整理 © 黃天儒

編輯 © 林振宇 劉海涵 鄭帆

責編 © 陳聯

相關焦點

  • 青春風景線丨南山:「自帶流量」的灣區青年空間
    「灣區青年空間」位於在深圳「青年發展型城市試點社區」——粵海街道高新區社區。在這裡,南山團區委為企業和青年提供灣區政策諮詢、自助企業金融服務、就業創業資源連結等服務,幫助來深奮鬥青年了解灣區、融入深圳,打造青年高質量發展的「南山樣板」。高新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整整一層樓的空間被劃分為灣區青年空間的服務導辦臺、青言輕語、青咖時光、青親助力、青show直播、青創工坊、青春領域等功能區。
  • 打造港澳青年文化創意聚集地
    儀式上,吳創偉致辭時表示,橫琴新區已出臺支持澳門青年創新創業的專項政策、實施常住橫琴的澳門居民參加珠海醫保政策、開通琴澳跨境通勤專線、開設澳門青年創業服務中心等一些系列便利和保障港澳青年創業就業的措施,接下來將繼續為澳門青年在橫琴就業、創業、生活創造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
  • 前海管理局與暨南大學攜手戰略合作 共同打造港澳臺僑青年成長發展...
    前海將與暨南大學密切合作、緊密聯動,按照「臺帳化、項目化、數位化、責任化」工作方法推進四大平臺15個項目落地,努力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最佳環境,把前海打造成為港澳臺僑青年學習就業生活、創新創業創造的首選地、第一站,努力當好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橋頭堡。
  • 「佛港澳臺青年灣區行」正式啟動 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11月23日,佛山舉辦 「佛港澳臺青年灣區行」啟動活動暨佛山青年臺商「十年名校」培訓總結交流活動。該活動由佛山市委臺港澳辦主辦,吸引了佛港澳臺青商代表約80人參加,港澳臺青年在現場分享了學習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臺商開始隨父輩來到佛山接班傳承、創業發展,成為臺資企業持續發展的新生力量。為了幫助青年臺商儘快熟悉大陸政策環境、了解大陸經濟特點、融入佛山,臺青研修班也隨之誕生。
  • 灣區青年心聲交融,2020大灣區演說家大賽總決賽搭平臺
    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超過40場海選,最終10名青年演講好手脫穎而出。該大賽以澳門回歸20周年的主題曲《蓮成一家》為主題,冀望「蓮」結灣區內各演講好手,分享各自的「成」長故事。其中,兩名香港青年因疫情原因通過「線上」參與半總決賽。香港青年陳梓懷用了四個有趣的生活小事例向大家講述「信念可以改變一生」。
  • 港澳職工暢談在粵工作生活:「我們已經離不開大灣區了」
    9月22日上午,在廣東省總工會召開的港澳在粵職工代表座談會上,來自澳門的周運賢分享了在橫琴創業工作的情況,他說,自己的公司主要從事跨境電商的服務貿易,未來還要繼續發揮優勢,加大與葡語系國家的聯繫。座談會邀請了20多名在粵香港、澳門職工代表、青年代表,交流學習、工作、生活的情況,暢談發展機遇,並為粵港澳工會交流合作出謀劃策。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合作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的專家、青年研究工作者200餘人線上+線下共話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路徑與機制。本屆論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路徑與機制」主題,就青年深度參與灣區建設、灣區青年交流工作內容、灣區青年成長發展制度建設等問題展開交流與對話,並探討提升青年交流工作科學化、專業化水平的有效路徑。
  • 灣區建設駛入快車道 滙豐助力打造大灣區「人才通」
    今年年初,香港特區政府正式推出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將資助共2,000個職位,鼓勵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派駐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這一舉措,無疑將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交流。區內企業對這一計劃積極響應。
  • 穗港澳青創中心啟用 霍啟文倡議港澳青年來穗創業
    中新社廣州1月6日電 (王堅 王華)公益性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下稱「穗港澳青創中心」)6日正式運營。該中心將為符合條件入駐的創業團隊提供最長2年免租入駐期。啟動儀式現場,廣州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香港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文還向港澳青年發出來穗創業倡議。6日,由共青團廣州市委、廣州市委統戰部聯合推出的《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入駐管理辦法》也同時發布。記者了解到,該管理辦法將採用「免租入駐」模式,不僅為廣州本地青年,而且面向中國青年提供免費孵化服務。
  • 南方南 | 暨南大學5000港籍學生悉數返校,期待融入大灣區發展
    「記得剛入學時,我和幾名香港同學分在同一個創業小組,我聽不懂粵語,他們就主動講普通話,或者幫我翻譯。他們的友好,他們的創意,都讓我印象深刻。」暨南大學廣告學專業內地學生薛可懿說。   剛開學一個星期,薛可懿又在一堂市場調查與分析課上,主動和幾名港澳學生結成研究小分隊。「港澳學生來內地學習,增強了我們內地學生的學習動力。相信我們可以一起努力,把合作項目做得更出色。」
  • 當大灣區青年合唱這首歌
    這些遍布全省各地的創業基地,正成為港澳青年投身灣區的「第一座橋」,吸引越來越多港澳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新創業、安居樂業。來自香港的柳妍熙是鑫瀚高科技產業(廣東)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也是首批入駐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企業負責人之一。「基地的服務非常具有港澳特色,會針對港澳青年的特點和需求突出港澳元素,對於我們初創團隊來說再合適不過。」柳妍熙說。
  • 暨大「有點野」的香港青年蔡展鵬
    新華社12月2日報導了暨大香港青年蔡展鵬勇闖大灣區的創業經歷,剛剛畢業於暨大廣告學專業的他,除了擁有不循規蹈矩和勇於闖蕩的人生志向,還致力於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推動粵港兩地的交流。此前,暨南大學校友會公眾號就報導過這位「敢闖、敢玩、敢野」的暨南香港90後創業青年。究竟這位暨大青年身上有什麼樣的魅力?
  • 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動工,將用於港澳青年初創企業孵化
    今日,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動工儀式在佛山智慧新城舉行。據悉,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由省、市、區三級人社部門共建,基地主園區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孵化面積約2500平方米,將重點用於港澳青年初創企業的孵化,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獨具特色的產業賦能創業創新示範中心。
  • 香港青年何靜雯:在莞締造「愛情結晶」 | 港臺創業故事
    10月6日,香港青年何靜雯在她的微信朋友圈更新了這一則消息。那一天,是她與東莞青年鍾志明相識四周年。能講一口純正的港式粵語,也說得了不帶「港味」的普通話,何靜雯是在東莞和香港文化融合下成長的新一代青年。她的丈夫鍾志明是東莞理工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兩人在東莞相遇,並建立起一個融合莞港兩地文化的家庭。隨著來莞創新創業的香港青年人數越來越多,有沒有可能成立一個機構為這些香港青年服務?
  • 放棄「鐵飯碗」當茶農,TVB講述香港暨南人的灣區故事
    由香港特區政府支持製作、陳少琪製片、李永輝導演的紀錄片《港灣起跑線》正在TVB熱播!該片聚焦十位香港青年在內地的生活,講述他們憑藉勇氣和專長逐夢大灣區的勵志之旅。紀錄片第六集《茶味人生》的故事發生在肇慶,而故事主角,是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校友餘威。
  • 香港青年代表:「70%香港青年沒來過內地,要多來看看,把握大灣區機遇」
    霍啟文建議,因為香港本地年輕人獲取相關創業信息較少,需要擴大宣傳的渠道。他建議,香港青年想要北上創業,要有一定經驗,要了解本地的一些需求再進行創業。 香港經濟學者梁海明:強大的祖國已成為青年學者最大的後盾「我出生在惠州,在香港長大,我把自己稱為大灣區人。
  • 澳門創業青年鄭益偉:人生靠拼搏
    日前在珠海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AHA亞哈品牌創始人兼珠海市橫琴圓方一匯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鄭益偉向中新社記者講述了自己在橫琴的創業經歷。「我讀初三的時候受香港電視劇《大時代》的影響,認為金融業是百業之母,對此很感興趣。」鄭益偉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自幼一直在澳門接受教育,大學時在澳大利亞修讀了會計、金融。
  • 2020年第一期「港澳青年看坪山」活動順利舉辦
    原標題:深晚報導丨遇見坪山·同心築夢 2020年第一期「港澳青年看坪山」活動順利舉辦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之際,坪山區海外聯誼會與香港商報聯合主辦了 2020 第一期 " 港澳青年看坪山 " 活動。坪山區海外聯誼會會長李廣明、香港商報副總經理徐文參加了活動。
  • 澳門舞蹈家在穗創業,助大灣區藝術教育發展
    澳門舞蹈家在穗創業,助大灣區藝術教育發展金羊網  作者:梁栩豪  2021-01-07 12月7日,記者從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獲悉,澳門舞蹈藝術家李敏正式入駐該部落,她將在粵港澳大灣區推廣國際藝術教育,推動大灣...
  • 香港電商發展高峰會暨大學生0元電商創業計劃正式啟動
    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廣州大學城點與香港駐點卓悅大廈卓悅集團中心兩個直播間連線互動。香港電商發展高峰會以「『三流』電商 燃爆港灣」為口號,探討如何打通三流- 資金流、物流、數據流,引領電商成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主力,並引領青年創業。「大學生0元電商創業計劃」正式啟動,計劃旨在鼓勵及協助香港大學生透過電商以0成本創業,讓年輕人輕鬆創業,共同推動香港電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