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徒步暴走,3歲雪地裸跑鍛鍊身體,11歲南京大學畢業,12歲讀碩博」……近日,這份簡歷的主人公「裸跑弟」引發網友關注。8月16日,「裸跑弟」的父親「鷹爸」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孩子目前正在學習MBA研究生課程,但由於他沒有初中畢業證,正糾結是否上初中的問題。「如果不上就違反《義務教育法》,上的話又浪費孩子的時間和精力。」孩子父親說。對此,有教育專家表示,未接受義務教育在我國確是違法的;但對於像「裸跑弟」這樣的特殊個案,可在調查基礎上做出一些變通調整。
「裸跑弟」11歲大專畢業12歲讀MBA研究生 「鷹式教育」再引熱議
2012年,一個4歲男童在雪地裸跑的視頻得到廣泛傳播。視頻中,一個小男孩光著上身,凍得搓著雙手,一邊跑、一邊哭,「爸爸,抱我。」小男孩喊著。而這段視頻是男孩的父親所拍攝。這位父親自稱為「鷹父」,他將自己對兒子的教育方式總結為「鷹式教育」。他稱,老鷹為了讓小鷹學會飛翔,會把小鷹狠心丟下山崖;當小鷹下墜時會拼命拍打翅膀阻止自己繼續下墜,但小鷹也因此掌握了基本的飛翔本領。「鷹父」表示,男孩是早產兒,曾被醫生判定為腦癱或痴呆兒,讓男孩在雪地裸跑是為了鍛鍊身體。
2020年,「裸跑弟」何宜德參加電視臺綜藝節目,因耀眼的簡歷再次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質疑簡歷的真實性。「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3歲在雪地裡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圍繞北京野生動物園飛一圈,6歲寫自傳,7歲三次穿越新疆羅布泊,8歲考入南京大學,9歲北京世界機器人大賽中獲得三次冠軍,10歲一年內通過了20門自學考試課程,11歲南京大學畢業,12歲準備同時讀碩士和博士。」該綜藝中何宜德的簡歷上寫道。
「這個簡歷是真實的嗎?自考專科一年只有8門,這個孩子是怎麼考到20門的?」有網友質疑。
對此,「鷹爸」何烈勝將「裸跑弟」的成績單一門門劃給媒體記者看,「專科一年是只有8門,但他們想不到我們是專科本科同時讀的。」
據何烈勝出具的何宜德自考大專畢業證書顯示,何宜德2019年12月30日被江蘇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頒發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證書。該畢業證書顯示,「何宜德參加的銷售管理專業專科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部課程成績合格」。
而何宜德也回應說,「我從來就沒認為自己是個神童,(我)出生時被醫生判定有可能腦癱,醫生認為我最好結局是痴呆,在暖房裡待了近1個月,僅大腦就有4種病,左腦室出血,血管瘤,腦水腫,腦蛋白低下。從小我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經過醫生的治療和在我爸爸的訓練下,現在的我,身體很好。 」
對話「鷹父」何烈勝:孩子沒有初中畢業證,糾結是否讓他回去讀初中
8月16日下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對話何烈勝。何烈勝稱,由於兒子沒有初中畢業證,他有些糾結,要不要讓兒子回去讀初中。「如果孩子不上初中,就違反了九年義務教育法,但是目前他正在上MBA研究生,再上初一還有意義嗎?」何烈勝說。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何宜德目前的學習情況怎麼樣?
何烈勝:孩子目前已經南京大學專科畢業了,本科段課程也已全部考完,這兩天正在寫畢業論文,通過後就可以拿到南大本科畢業證了,現在他已經學了快1年的MBA研究生課程了。但是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孩子的初中到底上不上?他的初中知識雖然學完了,但他沒有考試,也就是沒有初中畢業證。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那你希望他回去上初中嗎?
何烈勝:我很糾結,希望他上,又不希望他上。在學校上初中的話,孩子可以上素質教育的課,比如美術、體育,還有小夥伴。但是上初中的時間集中,從早到晚都得待在那。他已經在學MBA研究生課程了,他回去上初中不僅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 ,也是浪費他的精力和時間。但是如果不上初中,就違反了九年的《義務教育法》。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當初讓他在家自學的時候,有考慮到不上初中會違反《義務教育法》嗎?
何烈勝:當時不覺得違法,也諮詢過相關人士。我覺得《義務教育法》初衷是針對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防止這些孩子輟學。我覺得關鍵在於家長有沒有讓孩子接受教育。拿我們家孩子來說,他二年級參加並通過了南京的小升初統一考試,第二年又考了一次又通過了,教育局就特批他小學畢業了。三年級他就小學畢業了,但他那時候8歲、還不夠初中的上學年齡,初中學校不收他。於是我們這三年就讓他在家裡學習。學校也很好,讓他隨時去上課旁聽,可以不參加考試,一個星期去兩次,其他時間自己在家學習,在這三年裡何宜德不僅把初中高中知識學完了,而且把專科本科知識也學完了。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孩子的簡歷是誇大的嗎?
何烈勝:沒有誇大,也沒有造假。每一條我都有視頻、照片來證明,包括「1歲徒步暴走」。這個「暴走」不是成年人意義上的遠距離高強度暴走。這3公裡,對成年人來說不多,但對於1歲的孩子來說,肯定是「暴走」。因為孩子當時身體的情況,我必須逼著他暴走。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一些網友對這份簡歷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你怎麼看?
何烈勝:對於網友的批判,我很理解、也很包容。世界本身是一個和諧的世界,不是有你就無我。網友有網友的觀點,我尊重。但我認為,教育不光要有理論,還要有教育實踐和教育成果。我兒子小的時候,醫院說他最好的結果是痴呆,但是通過後天的訓練,他好轉了。同時,我兒子取得的成績,我一點都沒有看重,沒什麼了不起的。我看重的是素質教育,是身心健康,是人生價值觀和幸福感。而自我實現,是我最看重的。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據我所知你還有一個女兒,她現在的學習情況如何?
何烈勝:我女兒在讀小學。因為女兒的學校離家太遠,要花兩個多小時上下學,我早想讓她退學,或者讓她轉學到離家近的學校。我覺得學校好不好是一個外因。但是我妻子不同意,我們兩個因為這個事吵架,後來我妥協了,就覺得讓女兒在學校上著看看吧。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你覺得你的教育方式,別人可以效仿嗎?
何烈勝:不要效仿我。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得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這不光是孩子的問題,每個孩子的家庭背景不一樣,父母教育理念也不一樣。拿我個人來說,我不太一樣,我本身是有教育方面經歷的,也做過班主任。
教育專家:未接受義務教育在我國是違法行為;特殊個案可在調查基礎上做出一些變通調整
那麼,「裸跑弟」沒上初中是違法的嗎?他該不該回初中補課?對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儲朝暉認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相關內容,義務教育是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沒有接受義務教育,在我國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
「孩子有沒有接受義務教育,是孩子父母和當地教育部門共同應負的責任,不光是孩子父親的責任。另外,義務教育是國家強制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包括城鄉的所有孩子。也就是說,義務教育的內容裡面,包括一些孩子要強制接受的教育。從這一點上來說,『裸跑弟』可能沒有接受這樣的教育。」儲朝暉說。
儲朝暉介紹,教育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同孩子的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是有差異的。從世界範圍來看,世界各國對義務教育有一些變通的辦法,有的國家和地區對當地的義務教育法做了一些調整,使得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孩子,不因為沒有進學校,就認為其違反了當地的義務教育法。比如,在一些國家,政府給予在家上學的孩子一些教育經費,要求他們學習相關內容,通過一種變通方式來實施義務教育。「在我國沒有實現這種變通,所以前面說的『鷹爸』的違法是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做出的判定。」
儲朝暉認為,要想解決「裸跑弟」上不上初中的問題,可以在調查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一些變通調整。「在我國,有一些存在智力問題等特殊情況的兒童,可能也沒有接受義務教育。按照『裸跑弟』的情況,回到中學去接受義務教育,可能與其實際情況有一些矛盾。因為中學的生活、學習內容與他已有的學業狀況有矛盾。而解決這個問題是一個特殊個案,應該由何宜德的父母、何宜德本人和當地學校去想出一個相應的解決辦法。比如,以補課方式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一些內容進行補充,以一種變通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儲朝暉說。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新聞「哈勃計劃」稿件,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