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春懷舊生活成長戲《我的青春遇見你》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迎來大結局。
《我的青春遇見你》改編自滕肖瀾的小說《城裡的月光》,由李木戈執導,崔冉、於帆編劇,魏千翔、姜妍、張小磊、姚安濂、楊壹童、楊彤等主演。該劇自播出以來口碑、收視、網播量表現不俗,豆瓣評分最高7.7,CSM全國網收視位列省級衛視第1,網絡播放量衝40億,這幾乎是同類題材近幾年來的最佳成績。
《我的青春遇見你》以20世紀90年代社會改革與轉型時期的一對平凡夫妻為主人公,講述了兩人歷經十年風雨共同成長、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這部劇沒有極致的矛盾衝突,沒有浮誇的套路劇情,沒有深奧的說教姿態,不壯闊,不宏偉,很平實,很細膩,點點滴滴都是平民百姓的喜怒哀樂,磕磕絆絆中又不乏驚喜與感動。
這也是其人物、情感、故事能真正走進觀眾內心的根本原因。
「笑著笑著就看哭了,哭著哭著又看笑了。」這句話很精準地描述出我們的觀劇感受。而這種有淚有笑的共鳴和代入感源於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生活。
在90年代的大時代背景下,陳也、李招娣夫婦經歷了考託福失利、提乾落空、下崗失業、炒股票、買基金受騙等諸多波折,也經歷了親人朋友的生老病死等人生意外。但十年的生活經歷中,更多的還是瑣碎的日常。
生活細節流的劇不好拍、難度大,就在於真實平淡的生活缺少大開大合的矛盾衝突。這給劇本創作的戲劇性上提出了難題。
編劇崔冉曾談到,「平凡其實就是一種普遍性,越是這種普遍性的東西越能打動人。我們特別努力地在找特別小的、特別平凡的細節,然後從這個細節上去『誕生』有可看性的戲劇性的事件。」
所以,陳也本來要去道歉哄媳婦回家,結果跑去下棋了;招娣為了分得房子跑去樂師傅家興師問罪卻因目睹其生活艱難而心酸;李有才去參加女兒來娣的西式婚禮,硬是把紅外套用墨汁染成了黑色;婆婆劉夢香在街頭看到鏡頭前痛哭流涕的招娣倍感心疼而反思自己、與招娣和解……
這些戲劇性的事件都來自於生活細節,而豐富有趣的生活細節能更深刻地塑造出人物之間細膩又複雜的情感。
在人物塑造上,陳也、李招娣,陳昆、蘇娜,李來娣、劉強,陶建設、葛青,大梅、開明,五對青年,不同職業,同樣平凡,包括三種家庭性格迥異的長輩們,都是不完美的普通人,他們善良、單純、本真或者市儈、偏心、瑣碎、小算計、怨憤,優點缺點都很鮮明,每個人都是有自我的,也都是可以為他人考慮的。他們因此真實而生動。
至於他們生活中面臨的住房、子女、婚姻、失業、疾病等現實問題,都代表著平凡百姓的生活困境。因而這部劇兼具現實意義和話題性,劇中的每一幕都仿佛就發生在我們自己、親戚朋友、左鄰右捨身上。人生軌跡、生活經歷,每一個時代其實都類似。
正如小說原著作者滕肖瀾所說,「我希望我的故事,不加修飾,便是一幅幅百姓起居圖,自然而然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儘可能地保持原汁原味。」
除了張小磊、姚安濂、王華英、廖學秋等幾位老戲骨,《我的青春遇見你》的創作班底,是個年輕的80後團隊。
導演李木戈,製片人趙文靖,編劇崔冉、於帆,魏千翔、姜妍、楊壹童、楊彤、徐岑子等主演都是80後,他們要完成一部1990至2000十年跨度的懷舊生活題材劇著實不易。《我的青春遇見你》是他們的「致青春」,他們有真誠的創作態度,也創新了內容。
創作態度的認真首先體現在,服化道上用盡匠心的年代感復原。大到陳也家、招娣家、剪刀巷、公路段食堂、永丹門市部、鐘錶店等場景,小到二八自行車、鋁製飯盒、信號不穩定的老電視機、流行歌曲、王祖賢、周潤發、小虎隊海報等種種時代符號讓90年代的生活印記俯拾即是。
據趙文靖介紹,為了還原真實的年代感,主創花了四五個月的時間籌備,花大力氣搜集和尋找1990年代的場景和物件。導演李木戈表示,他們細緻到把上海每一年的最低工資標準都整理出來了。
更真實的時代感營造浸潤到了人物塑造的細節中。
比如陳也改造澡堂更衣室做婚房,家中有利用自行車輪子製成的鐘表,廢舊輪胎製作的裝飾品,這與裁縫李有才親手給女兒做旗袍當嫁衣一樣,符合人物的身份、職業而更合理、動人。因此,劇評人李星文評價道,「從皮相到心房,這部劇就是我們記憶中的戀曲1990。」
在劇作上,《我的青春遇見你》創新內容和人物,打破了眾多電視劇人設同質化嚴重、將主角神化、故事拼湊而套路化的通病。
男主陳也不是帥氣多金的霸道總裁,沒有主角光環,堪稱「史上最慘男主」,他學習成績差,生活中卻很活泛,敢想敢幹,也好高騖遠、毛躁衝動。女主李招娣也不是一個傻白甜,她成長性很強,從一個做飯把頭髮燒焦的女孩成長為在陳也入獄時去各種奔走求助的女人。她從來很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生,會拒絕虛無縹緲的東西,腳踏實地過好自己能夠掌控的生活。
李招娣、李來娣、蘇娜這三個女性形象,都獨立有自我有堅守,各有缺點也各有亮眼之處,是塑造得較成功的女性形象,打破了長期以來螢屏上各種傻白甜、腹黑心機、咋咋唬唬女漢子等固定的符號化女性人設。
在人物關係與人物性格的鋪陳上,《我的青春遇見你》還體現了一種電視劇創作的從容不迫。這種從容不迫在講求強情節、快節奏的當下太難得了。
舉一方面,三個家庭的長輩,是中國千千萬萬父母的某種縮影,透過這些父輩人物的塑造,中國式家庭的生活觀娓娓道來。招娣爸爸李有才,暖心、睿智、有趣;陳也爸爸好脾氣、正直而寬容;蘇娜爸爸嚴肅、要強、體面;精打細算有些刻薄的劉夢香,更是精準的90年代家庭婦女形象。
《我的青春遇見你》從視覺、故事到人物都有積極的借鑑價值。操作這樣的生活流電視劇,需要團隊有強大的把控力。華錄百納製片人趙文靖表示,我們努力做的是一部有時代感、有人文關照的劇,它與現實骨肉貼合,呼籲回歸生活、回歸真實。
《我的青春遇見你》落下帷幕,它的熱播為2018年的電視螢屏開了一個好頭。
↓ 點擊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