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古詩文的時候,大家常常會看到古人的各種稱呼。
其實說來說去都是指一個人,大家常常會因為一個人的名、字、號太多而搞混。今天小編就來普及一下古代人「名、字和號」的常識。
古人有名有字。舊時說古人出生三個月以後由父親命名。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jī)而字」,就是說等到男子成年二十歲時、女子成年十五歲時就要由長輩來取一個字。
沒取字之前叫啥呢?
不管男女,老師和長輩就叫你的小名,但是孩子長大了,大家為了表示尊重,就給你起個字,再也不能「狗剩」「虎子」的叫你了。
(1)屈原,名平,字原 ,
《爾雅·釋地》:「廣平曰原」
(2)顏回,字子淵,《說文》:「淵,回水也」
(3)文天祥,字景瑞
(1)曾點,字皙,
《說文》:點,小黑也;皙,色白也
(2)朱熹,字元晦,「熹」為光明之意,「晦」乃晦暗
(3)趙孟頫(俯),字子昂,俯乃低頭躬身,
昂乃抬頭之意
(1)趙雲,字子龍(雲從龍)
(2)晁補之,字無咎
(3)蘇軾,字子瞻,實源於「登軾而望之」
(《左傳·長勺之戰》),是希望蘇軾高瞻遠矚
蘇軾,字子瞻,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周代的貴族男子在字前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在字後有時加「父」或「甫」表示性別(男的),有時也可以省略「伯仲叔季」,或省略「甫和父」。
「伯仲叔季」意思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不是叔叔伯伯的意思!
(1)伯禽父,也可以叫伯禽,禽父
——家裡的老大
(2)仲山甫,也可以叫仲山,山父
——家裡的老二
「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
(1)管夷吾,字仲——管夷吾是家裡老二
(2)範雎,字叔——範雎是家裡的老三
(3)魯公子友,字季——魯國的公子友是家裡的老四
還有一種取字的方式是直接加個「子」,因為「子」是對男子的尊稱,而且有時候這個「子」也可以省略。
(1)顏回,字子淵,直接叫他顏淵就可以
(2)冉求,字子有,直接叫他冉有就可以
這樣大致來看,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者解釋,這叫做名字相應,互為表裡,所以字也叫「表字」。
其實還有很多取字的方法,但是隨著字義的變化,很多古人的名和字我們已經看不出來有什麼聯繫了。
對平輩和長輩不能稱名,只能稱字。反之,長輩喊小輩可以稱名。
(1)孔子自稱為「丘」,這是謙稱。
(2)孔子稱呼學生喊的是名
求,爾何如?——冉有,你怎麼樣?(冉求,名求,字子有,可省略為冉有)
(3)學生們自稱也稱名
求也為之,比及三年...——讓我冉求去做這件事,等到三年後...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除了字以外,古人還有號。號也叫別字、別號。
《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號起源很早,到了唐宋才突然流行起來。
字是成年時由長輩取的,號往往是自取的。也有別人送上的,叫做稱號、雅號。字和號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繫。
(1)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住宅旁種了五棵樹
(2)李白,自號青蓮居士——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蓮鄉
(3)辛棄疾,別號稼軒——辛棄疾在上饒當官,為自己設計了莊園,說「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給自己的莊園起名「稼軒」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1)歐陽修,自號六一居士——「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
(2)陸遊,別號放翁——陸遊抗金志願不得實現,常常喝酒寫詩,別人說他不懂禮法,他乾脆給自己取了「放翁」
(1)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上人
(2)趙孟頫甲寅年生,自號甲寅人
(1)杜甫,杜工部——杜甫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
(2)王安石,王臨川——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
(3)韓愈,韓昌黎——昌黎韓氏是望族,但是王安石並不是昌黎人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1)白居易,白二十二
(2)元稹,元九
(3)李紳,李二十侍郎
(4)劉禹錫,劉二十八
這個就跟我們現代一樣,在公司就稱呼李董,楊總,張工,劉總監,方幹事,趙書記等等...
說完了號,還有一個諡號。
古代的帝王、高官、諸侯死後,朝廷按照封建社會的標準,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給予一個稱號,這個就是諡號。
經緯天地曰文 布義行剛曰景
威強睿德曰武 柔質慈民曰惠
聖聞周達曰昭 聖善聞周曰宣
行義悅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隋煬帝一人佔盡了。
除朝廷加諡以外,也有私諡。這是有名望的人死後其親友所加的諡號。
宋黃庭堅死後,門人諡為文節
晉陶淵明死後,顏延年諡為靖節
除此之外,還有皇帝的尊號、皇后的加封等等,小編就不一一贅述了。想想古人每個人都有這麼多可以稱呼的名字,是不是很羨慕?
不要羨慕,大家不也是身份證上一個大名、在家被叫小名、公司被叫小姐姐、微信一個搞笑暱稱、微博一個文藝暱稱嗎?誰還沒有三四個稱呼呢?
不過,既然今天學習了古人「名」「字」「號」的知識,大家還是試著給自己取個美美的字號吧!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以去看看《古人的姓氏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