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

2021-01-10 手機光明網

  進入九月,天氣漸涼,正是秋收打碾的好季節。

  走進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古城回族鄉木場村,路邊的格桑花花開正豔,打碾場上村民們正在晾曬收割的麥子,馬鈴薯地裡人頭攢動,男女老少忙活著挖地裡的馬鈴薯,還有的村民在中藥材地裡查看藥材長勢,豐收的喜悅掛在每個人的臉上。

  沿著乾淨寬闊的水泥路,走進村委會大院,耳朵裡頓時傳來一首藏族歌曲,「太陽和月亮是一個媽媽的女兒,她們的媽媽叫光明叫光明……」廣場上,孩子們正在玩耍嬉戲,老人們坐在一旁的健身器材上活動筋骨。

  美麗和諧的畫面如一幅幅山水畫映在眼前,黨員幹部齊心合力、團結協作,同村群眾藏漢通婚、紅白喜事相互往來,村民之間互幫互助、互敬互愛,這一切讓木場村成為民風淳樸、民族團結的典範。

  「鄉親們,這兩天趕快收自家地裡的洋芋,自己家收完了給鄰居們幫幫忙,洋芋收完我們就開始收中藥材了,藥材基地的務工收入還是每天90元,加上9個積分,相當於每天掙99塊。」村委會大院的廣播裡傳來黨支部書記王佔發的聲音,村子小戶數少,廣播裡一喊,村民們都能聽見,包括附近地裡的村民們也都停下手中的活,豎起耳朵聽廣播。

  木場村是一個藏漢雜居村,現有農戶154戶519人,從原來的重點貧困村到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村級發展步入「快車道」的背後,離不開這個80後村支書的「領頭雁」作用。

  「木場村有一個結構合理、團結拼搏強有力的黨支部班子,有一支積極作為、敢想敢幹的黨員隊伍,還有一群聽黨話跟黨走的村民,我們村的藏族和漢族就像一家人一樣。」說起村裡的變化,王佔發把功勞都歸功於父老鄉親。

  在王佔發的帶領下,近年來村「兩委」結合本村地域特點,積極謀劃,打造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種植黨參、當歸、黃芪等中藥材,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業,切實提高村民收入。同時,成立「平安區佔發種植專業合作社」,聯戶貧困戶21戶,每戶年均增收2000元,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

  每天清晨5時,木場村運輸隊隊員們的手機都會準時響起鬧鈴聲,運輸隊工作群裡總會定時出現消息「大夥趕緊收拾,5點半準時出發」這個固定不變的消息,是村委會主任土才華傑,也是運輸隊副隊長發出的。

  按照約好的時間,運輸隊裡晚上能回來的大卡車會一一開出村口,向縣城方向出發。

  「我們村的藏族和漢族基本上各佔一半人數,運輸隊裡有藏族,也有漢族,不管是什麼民族,出去以後就是親兄弟,都互相照顧,脫貧致富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人。」土才華傑堅定地說。

  土才華傑說,交通運輸方面,原來是單打獨鬥,沒有市場,收入較低,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了運輸公司,進行統一管理,信息共享、抱團發展,大大增加了群眾的收入。

  自從村裡成立了運輸隊以後,村民們更加團結,大傢伙抱成團、擰成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經過幾年的發展,全村共有大型運輸車輛36輛,每輛車每年收入6萬元以上。

  「有運輸隊給我們做後盾,心裡踏實多了,有活兒大家幹,互相幫助,比務工、種莊稼的收入好得多,現在基本上一個月有一萬元左右收入,拉個半年多,一年能掙個七八萬元。」運輸隊隊員李啟明說。

  「大伙兒先休息一下,來喝口水,讓我給大家說說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田間地頭,木場村扶貧(駐村)工作隊員賀貴忠一邊吆喝附近地裡的村民,一邊給已經坐在地上休息的村民倒水。

  賀貴忠是省三江集團派駐古城鄉木場村的工作隊員,從2018年3月開始駐村工作,到今年的3月份,本已完成2年的駐村期限,但考慮到疫情影響和村子後期發展需要,賀貴忠主動申請繼續在木場村開展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

  「趕快說說,最近又有啥好消息?」村民李成清問道。

  「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上,王建軍書記講了,農村治理重在精美。我們村已經被評上『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今後,我們要圍繞農村農業農民現代化目標,外修顏值,內修氣質,讓我們村變成生態美、環境美、自然美的大花園。」看到村民們都來了興致,賀貴忠滔滔不絕地講著。

  駐村工作以來,賀貴忠始終把村民放在心上,積極開展便民、愛民工作,為村民辦實事、解難事。在村委會的宿舍裡,每天都有村民前來嘮家常、問政策,村民誰家有事,不管大小都願意來和他聊天解決。

  三年的駐村工作經歷,也讓賀貴忠更加堅定了幫助村民們向美好生活繼續奮鬥的決心,他說:「駐村工作,就是要把黨的『三農』政策落實下去,要讓村民們真實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要讓『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變成村民們的實際行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結束了一天的勞作,賀貴忠拿著鋤頭和村民們一起向村子的方向走來。

  「藏族和漢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村子的廣播裡繼續播放著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

  來源:青海日報

[ 責編:孫宗鶴 ]

相關焦點

  • 在這裡,我們就像真正的一家人
    A  曹慧香:以心換心,是我們的工作準則  紅牆、陽臺,門口坐著曬太陽的老人,院子裡晾著的衣服,房間裡傳出的電視聲……走進祥安康樂園,說這裡是養老院,更像是一棟普通的居民樓。唯一不同的是,這裡的「居民們」都有護理員的悉心照料,大家彼此相熟,感覺就像一家人一樣。  「你來啦,快快,到這來坐。」
  • 「我們就像一家人」(「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紐西蘭奶農伊恩·摩爾非常自豪,自家生產的乳製品擺上了中國人的餐桌,「我們很高興能向中國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牛奶!」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紐西蘭農牧業發達,奶製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每年的乳製品交易量佔全球的1/3。2014年11月習近平主席訪問紐西蘭,提出雙方要繼續鞏固和提升農牧業等傳統領域合作。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與時任紐西蘭總理約翰·基共同為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揭牌。
  • 蘭大二院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溫青:「在這裡,我們就像一家人...
    「在這裡,我們就像一家人,我一點都不覺得孤單」蘭大二院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成員 普通外科二病區護士 溫青溫青我是一名普通外科的90後護士,有9年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就請戰支援武漢
  • 「我們是幸福的一家人」
    在交往中,她們以真心換真情,就像一家人。34年前,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當年只有18歲的馬金紅腰椎受傷。那時的醫療條件不好,馬金紅的腰傷未能治癒,一直依靠輪椅生活。馬金紅性格非常好強,不願意接受別人憐憫,更不想依靠政府的救濟,便利用自家在路邊的房子開起了一家小商店,自食其力生活。「劉蓓到我家裡來了之後,一口一個姐地喊著,我感覺我倆就像是親姐妹,彼此一點陌生感都沒有。」
  • 「模里西斯和中國就像一家人」
    王純萬說,模里西斯和中國就像一家人。模里西斯是非洲唯一一個將中國春節列為法定節假日的國家,中秋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佳節也是模里西斯人的節日。「到模里西斯的中國遊客都會有賓至如歸之感。模里西斯獨一無二的紅茶、朗姆酒和特種糖,定會受到中國遊客喜愛。」「中國幫助非洲共同發展」作為中毛友誼的見證者,王純萬親歷了兩國關係發展進程中的許多重要時刻。
  • 欣賞花兒,就像欣賞我們的英雄一樣
    它們笑著,張開了小嘴,人們臉上露出了笑容,楊柳隨風飄蕩,人們開始忙碌,英雄們還在前線奮鬥著,吸著春天的氣息,互相笑開了顏……在人生道路上,身處絕境時,我們要像花兒一樣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失敗面前不灰心,在絕境面前不動搖。做一個深陷失敗仍能看到成功,身置黑暗仍能看到光明,在無望中也能看到希望……春天已經到了,但是在北方,室外的空氣還是有那麼一絲絲的寒氣。
  • 說說戚薇一家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三歲我們可能有的還沒有說話特別利索,而lucky已經到了想要什麼的地步,這是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懂事的一個現象,而且戚薇也說過他們對於lucky就像一個大人一樣,沒有小孩子的那種天真無知。這也可以看出戚薇家的家教,非常嚴格。
  • 【同唱一首歌】我們成為一家人
    是呀,因著耶穌,我們成為一家人。有人在教會中逐漸長大,從幾歲剛剛上學的小朋友長成高高壯壯的小夥子,從一個調皮搗蛋鬼變成一個懂禮貌、知書達理、願意服侍別人的人。有人在教會裡面認識了女朋友,準備要結婚。在結婚之前,教會的牧者會給他們進行婚前培訓,帶領他們明白夫妻在婚姻生活中的角色和職責,明白什麼是合乎神心意的婚姻生活方式。
  • 讚美詩|我們成為一家人
    我們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感謝讚美你,幫助我們更多認識你,更深親近你
  • 「他救了我們一家人」
    通訊員 張潤新 張正吾 劉新意    「周書記大愛無私,是他救了我們一家人。」10月15日,桃江縣高橋鎮大林村村民文軍感激地說。    「周書記」是桃江縣委黨校幹部周建元。2017年3月,他擔任駐大林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 我只要你們記住,我們是一家人,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婆婆笑著說:「錢本是身外之物,我只要你們記住,我們是一家人,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個家因為有你們才叫作家,只要你們團結在一起,那麼我們就是幸福的一家人。」老公家有兄弟三人,他是最小的兒子。光孩子一人吃的就抵我們兩人吃的了,可是他們交的錢卻才是我們交的一半。所以老公才把錢交到婆婆手上我就衝他嚷開了:「這不公平,哪有這樣不合理的事情?」老公聽了,小心地賠著笑解釋說:「從表面上我們是虧了,可是這麼多年,他們也為我付出了許多,和我一樣人家的夥伴早就輟學去打工了,可我的幾個哥哥們卻咬著牙省吃儉用,硬是把我供出來了,否則我怎麼可能找到工資如此高的工作呢!所以現在我多拿一點也是應該的。」
  • 《倫敦一家人》:平凡生活下的一家人
    《倫敦一家人》劇照最初的男主與女主,一個是牛奶工,一個是女僕,二人因誤會走到了一起,開始了他們幸福美滿的生活。《倫敦一家人》劇照二戰的到來打破了這美滿的一切,兒子不得不被送往鄉下避難,夫婦二人留在城裡守護國家。幸運的是,戰爭終於迎來了勝利,一家人也終得團圓。期間的骨肉分離之痛我們不再言說,畢竟生活在繼續。
  • 新疆庫車市:工作隊隊員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
    「我們社區1公裡的土窪路推平了,現在瀝青也鋪好了,我們特別高興,就想著送面錦旗感謝工作隊,也是激勵。」庫車市塔裡木鄉依坎庫勒社區居民代表丁邦春說。 近日,一面寫著「做實事暖民心 思民生解民難」的錦旗送到庫車市紀委監委駐塔裡木鄉依坎庫勒社區「訪惠聚」工作隊的手中,前來送錦旗是社區的4名居民代表。
  • 夏壩仁波切:我們的暇滿人身就像如意寶一樣,無所不能
    節選自夏壩仁波切《修心日光論講記》我們的暇滿人身就像如意寶一樣,無所不能。正因為如此,人身意義非常重大。如果明明知道這樣的道理,還是因為愚昧而退卻,那麼,當我們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將會感到非常後悔和憂惱。難忍地獄火,常燒我身時,粗猛追悔火,定當燒我心。
  • 《鬼入侵》我們都一樣
    是什麼把一家人緊緊連在一起?不是恐懼,只能是愛。我也一樣,但不想細想,不想面對,就像一開頭的Shirl 或Steve。Maybe, journey end in lovers』 meeting...looking forward to it.
  •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結親幹部茹曼娜·巴爾泰說,她和結對親戚葉山開勒德·勒木別克一家五口人在日常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已經成為了一家人。因為「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結對親戚塞爾江·吐爾阿西家的生活發生了大變化,他說:「我的親戚居拉特·艾得力漢經常來看我們,在他的動員下,我和媳婦都到磚廠來打工來了,一個月能掙不少錢,也見了不少世面。」結對認親以來,新源縣司法局的結親幹部,在走訪住戶中,第一時間了解結對親戚家遇到的困難,幫他們出主意、想辦法、解難題。
  •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這裡是上最大的大腦加油站粉絲已突破100萬 文章及圖片來自多方收集整理向你的關注和閱讀表示感謝祝全家幸福因為有緣,我們相遇因為有夢,我們努力因為關懷,我們溫暖我喜歡快樂時馬上就想要和你一起分享我喜歡受傷時就想起你們溫暖的懷抱我喜歡生氣時就想到你們永遠包容多麼偉大我喜歡旅行時為你把美好記憶帶回家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 《大江大河2》啟動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王凱:"再見面就像一家人"
    《大江大河》不僅是電視劇的名字,更代表了自強不息,奮勇向前,愈挫愈勇的新時代的民族精神,我們擁抱大江大河,描繪大江大河,歌頌大江大河,今天在這裡舉行《大江大河2》的啟動發布會,就是要激勵廣大電視文藝工作者,不負時代的機遇和重託,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藝術自覺賦予電視劇創作更深厚的時代意義。」
  • 「模里西斯和中國就像一家人」(我在中國當大使)
    王純萬說,模里西斯和中國就像一家人。模里西斯是非洲唯一一個將中國春節列為法定節假日的國家,中秋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佳節也是模里西斯人的節日。「到模里西斯的中國遊客都會有賓至如歸之感。模里西斯獨一無二的紅茶、朗姆酒和特種糖,定會受到中國遊客喜愛。」「中國幫助非洲共同發展」作為中毛友誼的見證者,王純萬親歷了兩國關係發展進程中的許多重要時刻。
  • 《溫州一家人》經典語錄
    溫州,很多時候只是耳聞,直到最近朋友推薦了《溫州一家人》這部劇後,我才有所了解。《溫州一家人》這是一部上映於2012年,由李立群老師主演的創業題材的勵志劇,該劇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一家人背井離鄉艱苦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