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熟悉手機的極客來說,又一個熟悉的名詞要變為歷史了。
昨天,淘寶發布了《淘寶網手機行業管理規範》,在新的規範要求中,手機賣家不得出現 「港版、美版、亞太、歐版、日版、韓版、有鎖」等非中國大陸版本的描述,同時部分停產機型也不得售賣。
鋒科技探訪了幾家在極客圈中口碑不錯的淘寶大店,他們都已將部分非國行機型進行下架處理,不過在詢問客服的時候,這些大店也表示「在等領導通知「來做下一步打算。
水貨的興盛和凋零
不用多說,淘寶新規針對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水貨手機」,由於匯率和無關稅的優勢,海外版手機在國內的價格優勢明顯。儘管水貨手機用戶要承擔木馬注入、售後不全、零件私拆等風險,但它還是成為了大眾首選。
水貨手機的歷史比我們想像得還要久,2005年6月,TCL、康佳、夏新、中興、摩託羅拉、索尼愛立信等廠商就聯合國美、蘇寧、永樂等手機經銷,對猖獗的水貨市場進行抗議,工信部也表態要對水貨現象進行整頓。這場抗議的背景,是中國水貨手機銷量佔據了全國手機總銷量的三分之一,國產手機份額從50%銳減到30%。
步入到智能機時代後,海外品牌的技術優勢讓想嘗鮮的消費者承擔了更高的價格,水貨手機比例也進一步增高。根據網際網路消費調研中心的數據,2011年,國內的水貨手機份額達到均值達到47.3%,高過行貨的45.9%(其餘數據為山寨機或來源不明)。哪怕是當時國內渠道最完善的諾基亞,其國內市場的水貨份額也依舊有39%之多。
水貨手機的強勢銷量,除了帶動維修、私拆等硬體灰色產業鏈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國產軟體的普及度。根據深圳市軟體行業協會引用的報導,UC瀏覽器就專門和華強北合作,建立水貨手機的軟體推廣,一次兩元,360也曾接觸過一些刷機團隊,甚至騰訊也曾參與其中,並制定了一項「刷機套餐」:刷機時綁定QQ、騰訊微博和安全助手,每臺手機推廣費三元,不過騰訊很快就出面否認接觸過刷機團隊。
但隨著近年來國產品牌技術的強勢崛起,國產手機的售後、價格都佔據了絕對優勢,「囂張」了十餘年的水貨市場也失去了立足之地。港版、有鎖等字樣開始回歸小眾,對於網購平臺來說,水貨機產生的監管風險也開始大於分銷利潤。軟體廠商也紛紛和國產品牌合作,推廣系統預裝。
目前水貨和停產機的主要陣地,已經逐漸向二手平臺遷移,因為那裡的監管相對鬆懈一些。從商品介紹下的銷量和評論數據來看,這些停產兩年的手機依然有著不錯的銷量。
水貨「死亡」之後
淘寶的一紙公告雖然強勢,但時機未免有些太晚:如今水貨問題最嚴重的就是iPhone,而蘋果恰恰在一個月前發文,嚴肅整治渠道串貨的問題,加強渠道管制。
對於希望用低價買到iPhone的果粉來說,近幾年的形式越來越不好過:2019年7月,蘋果突然出手封殺了公認最完美的ICCID卡貼破解方式,幾乎全球的所有的有鎖iPhone都不能正常使用;蘋果也開始嚴格執行iPhone行貨和澳版、港版的不同保修政策,大陸的蘋果直營店不再像以前那樣好說話了。
鋒科技認為,淘寶出品水貨禁令固然是出自平臺監管和利益問題,但隨著蘋果等品牌在中國管制力度的加大,很難不認為在平臺水貨禁令的背後,沒有大廠品牌的身影。
除了品牌交涉之外,來自政策的壓力也不可小視。近兩年,深圳海關明顯加大了針對「背包客」的報關清查力度,飛揚時代、龍勝、遠望、賽格等華強北知名大店也受了不少影響。作為水貨在線上出售的重要參與方,淘寶也有責任對水貨進行清理。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iPhone 12銷量餘威尚在,電商平臺也不止淘寶一家,更不用說二手平臺的強勢崛起,水貨手機的故事不可能僅憑一紙禁令就此完結。 就鋒科技的觀察來看,各大數碼論壇的「卡貼機」用戶雖然較少,但話題持續性不弱於行貨手機,水貨手機的需求依然強勁。
而且從之前淘寶遊戲平臺的經驗可以得出,淘寶的「封殺令」依然有規避的可能性,目前淘寶封禁的僅是非國行版本的明確表述,商家依然可以用暗號的形式來上架水貨手機。淘寶的動物之森、GTA系列和戰地系列都是被明面封禁的對象,但它依然是不少玩家購買遊戲的第一平臺。
不過很難確定,淘寶「水貨禁令」的影響範圍在未來不會有擴大趨勢。雖然水貨手機的銷量可以忽略不計,但電子遊戲機、化妝品等品類的水貨問題依然是常態。從利益出發,淘寶很難割捨這些平臺帶來的銷量,但嚴格按照政策來看,它們又註定屬於灰色地帶。
水貨難題的解法
鋒科技認為,淘寶的水貨禁令雖然讓水貨手機更加「上不得臺面」,但不能真正打掉水貨本身的生命力。經過無數次殘酷競爭之後,存活下來的水貨商家已經有了穩定的渠道和客戶群,這些「私域流量」並不會因為一紙公文而滅絕。真正能杜絕水貨現象絕對不是監管,只有產品本身。
但鋒科技對水貨的未來也抱有悲觀態度:隨著政策和品牌監管力度的逐漸嚴格,水貨對於電商平臺已經逐漸成為利大於弊的累贅,華強北、中關村的倒掉,也代表著智慧型手機時代下灰色產業的逐漸消弭。當線上線下都受到嚴格限制,水貨商家也應該考慮金盆洗手了。
水貨手機沒了,一個時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