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問你,最熟悉的TVB主題曲是哪一首?
你會告訴我《上海灘》,還是我們上周五剛剛聽劉雅麗親自演唱的那首《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其實,還有很多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古裝劇和武俠劇,也是TVB製作的。
雖然我們聽到的版本大多是普通話配音版,但那撼動不了的粵語主題曲一響起,無論身處何地,還是會把我們拉回當年劇中的思緒。
例如這首羅文演唱的《鐵血丹心》,是我們回憶經典時常掛在口邊的83版《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
《鐵血丹心》的前奏一出來就是連續急促上行的弦樂和鋪天蓋地黃沙般的和聲,人就進了那個情景,「猛風沙、野茫茫」,英雄「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美人輕吟「藤樹兩纏綿」、「身經百劫也在心間」。
家國愛情,這裡是集大氣陽剛的東西。
二位主題曲的演唱者是20世紀80年代花正紅、香正濃,聲線裡歷歷都是盛年的意氣風發和功力勁道。
之前我們介紹香港金曲歷史時,可以輕易發現,《十大中文金曲榜》上,屆屆都有這兩位歌手的名字,這個現象維持了近十年。
1983年TVB拍攝的《射鵰英雄傳》,改編自金庸老先生的同名武俠小說,由王天林執導,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楊盼盼、曾江、劉丹等主演。
可能是先入為主的觀念,讓大家認為這一版的郭靖和黃蓉不可顛覆。
然而這並不是第一部被改編為影視作品的《射鵰英雄傳》。
1958年,峨眉影片公司製作了最早的《射鵰英雄傳》武俠片。因為年代太過久遠,並沒有保留下多少資料。
最早的黃蓉是容小易,她同時在該片中飾演了黃蓉的母親,年輕時也是一位如黃蓉般靈動的演員。
他是83版《射鵰英雄傳》的楊康,資深TVB迷一定知道他是誰。
卓Sir苗僑偉,沒想到你當年也演過渣男啊~
說起《射鵰英雄傳》,就承接著說它接下來的故事《神鵰俠侶》吧。
95版古天樂和李若彤版的《神鵰俠侶》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個版本。
李若彤不似人間煙火的姑姑和古天樂前期伾伾的楊過,都令人印象深刻。
這部TVB的主題曲,普通話版本叫做《天下有情人》。它的廣東話版本叫《神話情話》,同樣是由周華健和齊豫所演唱。
《神話情話》榮獲1995年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合唱歌曲獎。
金庸老爺子的《神鵰俠侶》多年來被各地翻拍眾多,而香港則是各地翻拍最多的。
往上追溯,還有1983年同樣是TVB製作的劉德華、陳玉蓮版。
它的主題曲是張德蘭演唱的《何日再相見》。
張德蘭是與羅文同時代,且同樣在當時的粵語歌壇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一位歌手。
有人認為劉德華版本的《神鵰俠侶》才是經典,也有人認為古天樂版流傳最廣。
他們究竟誰才是最經典的《神鵰俠侶》?
就像唱這兩首主題曲的歌手一樣,他們都是經典,只是不同時代的經典。
另外幾部由香港影視話的《神鵰俠侶》便是1976年佳視版羅樂林、李通明主演的電視劇,
1982年邵氏版傅聲主演的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只有楊過,沒有小龍女。所以它只講述到楊過從出生到邂逅小龍女之前的故事。
最早的《神鵰俠侶》依然是上世紀60年代,由峨眉影片公司製作,謝賢、南紅主演的粵語長片。
終南山下,活死人墓,
之後便是那個受金庸老爺子喜愛的張無忌,
《倚天屠龍記》。
同樣是TVB翻拍的最廣為人所熟知的2001年,由吳啟華、黎姿、佘詩曼主演的這版《倚天屠龍記》。
也是網友經常拿來和蘇有朋版本對比的一個TVB版本。
其主題曲《風起雲湧》也是由我們的男主角吳啟華自己演唱的。是不很好塞雷啊~
事實上TVB一共翻拍了三次《倚天屠龍記》。
1986年由黎美嫻、鄧萃雯、任達華等主演的《倚天屠龍記》。
它的作詞人是著名香港詞作家黃沾,而參與演唱主題曲的是梅豔芳。
梅姑在歌中的感覺,我只能用她的這張照片來表達。
最早的一版TVB《倚天屠龍記》是1978年,鄭少秋、趙雅芝、汪明荃主演的版本。
Liza姐汪明荃在劇中飾演敢愛敢恨的趙敏,沒想到吧?
這一版是《倚天屠龍記》的第一個電視劇版本,一經播出,反響強烈,還被引進加拿大。它的主題曲亦是由男主角的扮演者鄭少秋來演唱。
邵氏自然也沒有錯過金庸老爺子的這部小說,於同年推出爾冬陞、餘安安、羅烈等主演的同名電影。
主題曲同樣是由黃沾作詞,且由羅文演唱。
1963年,豪華影視公司拍攝了《倚天屠龍記》最早的電影。
只是這部電影作了一些小變動,例如武當七俠中最小的師弟改成了師妹,白眉鷹王殷天正提早出場,金毛獅王謝遜只瞎單眼等等。
這些改變,導演兼男主角的張瑛每一件事都曾徵得金庸老爺子的同意。
金庸說,電影本身是一種創作,如果只是根據原作進行連環原式的、依樣葫蘆的圖解,那不可能成為一部有趣味的完整的影片。
最後把老爺子的話送給大家,每一位演員的呈現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次翻拍,都是時代的經典。
讓我們珍惜這些劇中的美好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