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5》如約而至,本期雖然沒有了大魔王吳鎮宇,但是山雞哥帶著他的兄弟來了,沒辦法《爸爸去哪兒5》必須要有一個反差萌的人設,這一期的話題擔當,就靠山雞哥了!但是很快,吳尊的小兒子MAX竟然噌的蹦上了微博熱搜。
原來是MAX靠自己的英語實力圈粉!因為MAX只會說英語,除了小泡芙會一點英語之外,其他的小朋友都只會中文,MAX感覺找不到朋友,感覺一整集整集的都被人忽略掉,那種感覺就好像周立波站到了人群中間,但是沒有一個人認出他來的那種失落。直到杜江的兒子嗯哼,回應了小MAX一句,頓時小MAX就好像留學生見到餃子一樣親切,追著小嗯哼,非要跟小嗯哼聊天。直到姐姐neinei,告訴MAX其實小嗯哼不會英語為止。
從第三季王中磊的兒子威廉弟弟,李小鵬的女兒李馨琪,一直到這一季吳尊的孩子的小MAX和neinei。揭示出了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實:中國人99.99%學英語的錢都白花了!
王中磊的兒子王元也是全日制國際學校,每天八個小時以上的英文。
李小鵬的妻子李安琪。美籍華人,在家就只跟女兒說英語,可以說是全日制學習。
吳尊是汶萊人,雖然官方語言是馬來語,但是這個國家通用語言就是英語,因此姐姐neinei和小MAX都是熟練地掌握英文。
而反觀其他的孩子,雖然家境也都很好,相信也都有很好的學校,以及有很好的私人英語教師,但是沒有人能達到這三個小孩的英語水平,甚至絕大多數小孩都不能很好地用英語交流。這說明了一個非常可怕的現實,就是我們,絕大多數投在英語學習上的錢,並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甚至可以說是白花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我們絕大多數學習英語的方向都走反了!
中國人大概從90年代開始,第一批走出國門的人,帶回了一點信息,告訴我們,英國美國到底有多麼的發達,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意識到了英語的重要性,因此開始學習英文。但是我們學習英文的方法和方向有問題,有什麼問題?請允許,無老師用一個故事來告訴你。
那還是在2009年的夏天,是一個炎熱的夏天,6月底,在北京國貿soho託福教室裡,無老師遇到了10個學生,都是來學託福的。說實話,這個時間點來學託福的學生是很有趣的,因為6月底,正是國內的學生準備期末考試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時間來準備託福考試,因此也沒有時間來上什麼課。
因此這個班級的組成非常奇怪,8個從國外留學歸來的高中生,要想申請大學就需要再考託福考試,一個是國內的高中生,還有一個是從俄羅斯回來的初中女孩,在俄羅斯剛上初一。
結果讓無老師大吃一驚的是,這10個學生裡面,英語最好的,既不是國內的高中生,也不是那8個從美國留學回來的高中生,英語最好的反倒是從俄羅斯回來的初一女孩。
無老師課間就跟這個女孩聊天,問她是怎麼學的英語,無老師問,你們在俄羅斯背單詞嗎?俄羅斯也學英語語法麼?
這個女孩也很有趣,3歲就跟父母到俄羅斯工作和生活,因此記得課堂筆記也全都是用俄文,不會用中文,無老師想檢查她筆記記得全不全都沒有辦法。但是幸好,他的父母把她的中文教得很好,她也能正常的聽課,我們還能正常交流。
初一女孩說:她們在俄羅斯從小學1年級就開始學英語,她們也背單詞,也學語法。無老師想,這不是跟國內一樣嗎?
但是女孩兒馬上就殺了一個回馬槍,說:不一樣的,不一樣的。我們在俄羅斯雖然也背單詞,也學語法,但是這並不是我們上課的核心內容,我們上課的核心內容,其實是英語老師帶著我們聊天,也就是先學用英語如何交流,然後再用一小部分的課程來補充單詞和語法,換句話說,單詞和語法並不是重點。
無老師在那一刻恍然大悟!
明白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中國人的英語學反了!
實際上我們平時的英語,都過於注重對於人的選拔,你就是非要將人來分出一個三六九等,同時也必須要將人的英語成績來分出一個三六九等,這個班級英語的第一名,和英語的最後一名一定要差很多才行,因為這個班級一定只有前幾名,才能上全國最重點的中學和大學。
因此我們的英語考試以及英語教學,從最開始、最根本、最核心的地方,就不是教你來怎樣去應用英語,而是去教你去了解英語的每一個細枝末節,因為只有細枝末節才能將人分為三六九等,才能分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想一想我們的小學英語課本和中學課本,上來的第一課,都是先讓我們背單詞,中間也就有一兩節課來過渡一下,加入一些人和人的交流,然後馬上就進入到整篇文章,整篇文章的英語學習。
無老師直到現在還記得曾經背過的中學課文「Thomas Alva Edison was an American inventor, scientist and businessman who invented many things that greatly influenced life around the world」
是的,我們的英語教學一開始就讓我們去學習愛迪生,學習愛迪生去影響世界,而不是像一個正常的人類一樣,教我們怎麼樣去進行人與人的交流。
而且好像交流這樣的事情,壓根就不重要,我們英語教學上的重點,也都是句子的5種基本結構。但是很有趣的是,從來不告訴我們哪一種是常用的。以至於當我們寫英文作文的時候,千言萬語在心頭,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寫出來,原因很簡單,就因為平時我們都沒有說過、沒有練過,那麼我們到考試的時候又怎麼能寫出來呢?
而且如果我們來探究我們小時候是如何學中文的,我們也會發現,我們學中文的時候,也是從呀呀學語開始,就開始說句子,說我想要什麼,我想吃什麼,我不要什麼,我討厭什麼。
當我們熟悉中文這樣一種語言之後,進入小學的時候,我們才開始學課文「背好書包進學校,服裝整潔領巾飄」。我們是學會了說中文3-4年之後,才開始讓我們學課文的,才開始讓我們認漢字的。
而我們學習中文語法的時候,都已經到了中學才開始學習。
但是很有趣的是,我們學英語的時候,直接就先開始背單詞,然後馬上學語法。換句話說,也就是讓我們一個嬰兒期的英語積累水平,來做一個中學期才應該做的事情。這說明我們直接就學反了,我們學習英語這樣一種語言的時候,從一開始就學錯了!
我們應該像俄羅斯一樣,從最開始,就不要試圖去教孩子單詞、語法,就應該讓英語滲透在孩子的生活之中,就應該讓孩子有一個特定的英語環境,每天一小時甚至更多,先知道怎樣用英語去交流,先知道怎樣去說話,先能聽懂別人的表達,當我們積累了幾年之後,然後再去系統性地背單詞和學語法,而且這個時候不管背單詞還是學語法,其實也都是非常快,是一種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過程。
而我們現在學英語的方式,不僅僅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絕大多數人,這種上來就背單詞和學語法的方式,簡直是心急就直接喝火鍋!對自己和孩子下手都太狠了!說實話,是親生的嗎?
名人的孩子,英語好,沒什麼可羨慕的,讓自己英語好,讓自己的孩子英語好,讓別人羨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