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北京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種幸福;
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種悲傷;
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聲嘆息;
在錯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種無奈。
這句頗為流行的網絡熱詞,泛指愛情。但今天,我們講的並不是愛情,而是發生在醫院診室裡醫患之間的故事。
那是一個冬日的清晨,天剛蒙蒙亮,王府醫院耳聾耳鳴科診室門前,早已出現幾個熟悉的身影,其中一位是每天來的最早、永遠排在第一位的高女士,只見她手持錦旗,滿臉笑容,興奮地說,「我最近的心情無以言表,從心底感激高主任,今天特來表示謝意」。14年前的一天,高女士因壓力大,導致免疫力低,不幸患上了帶狀皰疹,隨後出現左耳耳鳴耳聾,同時患上面神經麻痺,2年後相繼出現了偏頭疼。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高女士的帶狀皰疹有所好轉,但耳鳴、面神經麻痺和偏頭痛這三種頑疾給她帶來了精神和肉體上的巨大折磨。14年來,她從未中斷過求醫問藥,嘗試過很多種方法,但症狀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
聽聞高留華主任治療耳鳴有「絕招」,2020年12月11日,高女士來到王府醫院耳聾耳鳴科高留華主任處就診。在望診、問診中,高主任了解到患者嘴角傾斜嚴重,面部變形嚴重。當看到高女士滿眼企盼時,高主任告訴她「可以同時針灸治療,觀察效果」,這一席話給高女士吃了定心丸。正所謂「有求必應菩薩心」,對於患者,高主任從來都是盡心盡力、全心全意的服務。
在接下來的治療當中,每次針灸治療耳鳴耳聾的同時,高主任都會為高女士治療面神經麻痺和偏頭痛。此前,高主任運用新技術針刺法已經治療過許多同樣的病例,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當高女士針灸12次時,偏頭痛徹底消失,至今,共治療一個月有餘,高女士耳鳴症狀明顯減輕,由火車嗡嗡聲伴蟬鳴音轉為微小的蟬鳴音,嘴歪明顯好轉,說笑時面部表情越來越自然了。
高女士說,「我這次是來治療耳鳴的,沒想到我的面癱療效也那麼好,為這個病,找過多家醫院,多個醫生,各種方法都試過,遭了不少罪,仍然沒有起色,本來不抱希望了,這段時間高主任為我針灸治療,感覺一天比一天好。老伴說,』你遇見了好人,遇見了對的人!』 我太贊同老伴的話了。」
看到高女士的療效,病友們對治療耳鳴耳聾信心倍增,大家在耳聾耳鳴患者群裡紛紛分享自己的治療心得:一句句言語,洋溢著感激之情;一條條信息,充滿了正能量。有的頭暈好轉,有的耳鳴好轉,有的聽力好轉,有的視力好轉,有的過敏性鼻炎好轉.,太多太多的喜訊,一不小心就刷了屏。看到這一幕,高主任非常欣慰,他說,「行醫40餘載,每當看到患者發來感謝信息時都特別感動,作為一名杏林人,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一生的使命!」
40多年來致力於耳聾、耳鳴、眩暈的研究和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研究出以針灸療法為主,配合口服中藥療法、輸液療法、按摩療法等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1979年發明了三個治聾治鳴新穴位(聾鳴一號、二號、三號),1987年發明了聰耳止鳴復聰湯,1980年發明了快速開竅止鳴無痛針刺法,1996年發明了治療耳鳴耳聾的按摩療法。獲「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康復工作成果獎」,全國科學技術博覽會「金獎」,1990年獲國家衛生部「神農杯」優秀獎和「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
曾被《新華社》、《燎望》雜誌、《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市場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健康報》、《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科技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工人日報》、《北京青年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報導。
耳鳴、眩暈、神經性耳聾、突發性耳聾、老年性耳聾、藥物性耳聾、噪音性耳聾、過敏性鼻炎、嗅覺失靈、乾眼症、迎風流淚、頸椎病、椎間盤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