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盒馬鮮生配送員,剛才電話您沒接,想要通知您,您菜到家了。」
聽到這句話,我估計大部分人腦海中馬上會浮現出一個熟悉的場景,那就是盒馬的到家服務,然而,這個場景目前卻在遊戲圈火了起來,對於那些遊戲宅們來說,『盒馬鮮生提醒您菜到家了』,已經成為他們交流的口頭禪。
為什麼盒馬會在遊戲宅這個細分用戶群體中火起來?
這裡有三個關鍵詞,分別是「遊戲宅」、「買菜」、「到家」,這三個分別代表了人(細分用戶群體)、貨(核心商品品類)、場(特定消費場景)。
盒宅們背後的消費需求與邏輯
為什麼『盒馬提醒您菜到家了』會火遍遊戲圈,受到遊戲宅的青睞,能成為繼「666」之後很火的「交流語」與「口頭禪」?
《零售圈》認為,一方面,隨著盒馬用戶群體的不斷擴大,服務的不斷深入,以「年輕」、「宅經濟」、「高品質消費」為特點的遊戲宅們已經成為盒馬細分用戶群體裡面的特色消費群體。一方面,遊戲宅追逐潮流尖貨,喜歡嘗鮮,而盒馬商品的迭代與更新速度要遠遠高於傳統超市。提起遊戲宅們,我們想到的是以薯片為代表的零食與飲料品類,樂事曾推出的新款櫻花味等味型的薯片在盒馬先人一步上架,滿足了宅男宅女們們嘗鮮的需求。其實遊戲宅只是盒宅(盒馬消費群體中比較宅的那部分用戶)的一部分,極具代表性。
2020年盒馬的新零供大會上,盒馬商品採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在接受《零售圈》等媒體專訪時表示,盒馬正在打造「快時尚」的商品體系。關於快時尚的「快」:傳統消費品(含超市自有品牌新品開發)的一般開發周期為18-24個月,而盒馬新品的開發周期平均是6個月,是傳統零售的三分之一。
很多新消費品牌,海外食品,新型食品,網紅食品都將盒馬作為進入零售渠道的第一站,甚至進行聯名合作,這與盒馬「快時尚」式的採購策略是分不開的。
在進口商品品類,火遍海外的英國可口可樂調酒師系列、瑞士蓮集團高端品牌卡芙芮巧克力、歐洲網紅品牌innocent果汁等也選擇了盒馬進行獨家首發。而美國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直接將大陸首發的零售渠道放在了盒馬。
遊戲宅們只是盒馬年輕消費群體的一個縮影,正是因為盒馬「快時尚」式的商品開發策略,讓其商品在用戶群體的覆蓋上不僅有寬度,也有深度。
買菜背後盒馬的商品力與供應鏈
傳統超市一直講「生鮮拉人氣,食品拉銷售,百貨拉毛利」,這個在新零售企業中也同樣適用,但比重有所不同,玩法也有差異。
以新零售代表企業盒馬為例,其商品品類組合上採用「大生鮮,精百貨,好食品」的策略。傳統超市生鮮以水果蔬菜、日配、水產、熟食等為主,相比之下,水產和熟食這兩個品類很難做大,大部分以「租賃」、「聯營」形式外包。而盒馬在生鮮上的玩法,一直是「知難而進,創新嘗試」。通過兜底買斷,自營,打造自營品牌等方式進行經營,有效的保障了生鮮商品的鮮度和安全度。
盒馬將海鮮平價化、餐飲化的做法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傳統超市對水產、熟食、麵點兩個品類轉型的方向之一,也成為新零售超市的標配。
除了將部分生鮮細分品類餐飲化,創造家庭式消費場景之外,盒馬在自有品牌策略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成為其商品力的核心策略,打造「只有盒馬有」的特色商品體系。
2018年盒馬在網點布局規模化後,開始在商品力和供應鏈上進行升級。盒馬率先打破傳統超市的收費制「零供關係」,免除供應商進場費、條碼費、促銷費等名目眾多的傳統渠道費用,引發行業地震。
2019年在全國布局500多家商品基地,品類覆蓋果蔬、肉禽蛋、海鮮水產等幾大品類,隨著不賣隔夜菜的推進,同年盒馬自有品牌體系初步形成,盒馬藍標、盒馬工坊、盒馬日日鮮等品牌已經覆蓋盒馬所有門店,盒馬自有品牌佔比超過10%。
2020年是盒馬自有品牌發展關鍵的一年,成立3R事業部、「0系列」商品上線、盒馬Max自有品牌推出都是其在自有品牌布局上的重要進程。其中主打鮮食系列的自有品牌盒馬工坊,月銷量更是達到1個億,每25-30天就要更新超過30款熟食、麵點、半成品菜,春天賣青團、夏天賣糟滷、秋天上板慄、冬天賣豬肚雞火鍋.
對於食品和百貨兩個品類,盒馬商品策略更多的是「甄選」與「定製」,以大數據為基礎,以顧客的消費趨勢為導向,在細分品類中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獨特的商品。
商品力背後是供應鏈強大的支撐,從500多家覆蓋水果、蔬菜、肉禽蛋、水產海鮮的全國商品基地,到上海浦東涵蓋生鮮商品加工中心、半成品及成品食材研發中心、無人自動化冷鏈物流中心產業基地,再到覆蓋全國120多個盒馬村和5大產地倉與17大銷地倉。盒馬在織網,織一張連結盒馬產、供、銷的全鏈路的供應鏈和阿里數位化農業一體的大網,如果說商品力是盒馬的心臟,那麼供應鏈則是盒馬的血脈,兩者一脈相承。
盒馬新菜藝:消費體驗從寬度到深度
以遊戲宅為代表的盒宅消費群體,其實代表了一群「工作忙碌」、「喜歡嘗新」、「享受品質生活」的新消費群體,這也是盒馬消費群體的一部分。
盒馬以「快時尚」打造的商品體系,不僅僅在商品上架方面能夠做到「第一時間」和「獨家首發」,而且在商品到貨時間上一直給消費者帶來極致的消費體驗,3公裡半小時到達已經成為盒宅們選擇盒馬的主要原因之一。
《零售圈》曾經研究過盒馬的配送與到家服務體系,文章「盒馬高層懂懸學」深度剖析了盒馬的極致到家消費體驗服務體系,為什麼能夠做到「速度快、安全高、體驗好」的配送服務。在盒馬各大門店,布局在門店高層懸空的「懸掛鏈」系統,正是高效,安全,規範解決線上20000單訂單的黑科技。
據負責盒馬懸掛鏈系統研發的技術專家曹海濤介紹,從消費者線上下單到快遞小哥送單,基於大數據和算法的懸掛鏈系統,可以貫穿到8個環節中:集單、分揀、掛包、傳輸、合流、打包、輸送、配送。
如果說網際網路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方式,那麼新零售正在改變零售商的工作方式和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這與以遊戲宅為代表的盒宅們的基本需求一致。據盒馬技術負責人介紹,整個懸掛鏈系統與人的高效協同,讓盒馬店分揀員平均每天至少少走15000步,卻可以完成3倍的工作。
《零售圈》認為新零售和傳統零售最大的區別是「效率」,這塊的效率指的是消費者的購物效率,零售商的工作效率,配送員的配送效率,供應商的協作效率等。
對於遊戲宅為代表的盒宅群體,盒馬從商品結構制定,商品上架速度,商品配送體驗,商品售後服務等方面已經形成一條龍的服務體系。
以重構「人、貨、場」為核心的新零售代表盒馬鮮生,在目標消費群體的培養,商品力和供應鏈的建設上,消費場景的優化和提升三個方面,其實都是圍繞「人」這個核心進行的,因為人是連結「貨」和「場」的核心,一切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圍繞消費者需求不斷完善和提升購物體驗,也是盒馬最主要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