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李碗容 柯稱 通訊員高翔
有一天,
身為學生的你
突然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裡
多了100、200元,
甚至500元,
你會怎麼辦?
是不是內心還有些忐忑不安?
莫慌,
這有可能是學校
在給學生偷偷打錢!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依託大數據,
對學生校園卡消費情況
進行綜合分析,
最終,
「算」出了400餘名
未申請幫扶的困難學生。
近日,該校研究生院
主動將這400餘名學生
列入幫扶名單,
將補助金悄悄發放到
學生相對應的銀行卡上。
學校主動出擊,尋找需要幫助的學生
「國家和學校對貧困生
有健全的幫扶制度,
但我們在以往工作中發現,
有少數困難學生由於種種原因,
沒有主動申請幫扶。」
華中大研究生院副院長戴則健介紹。
學校不希望有一個困難學生落隊,
便主動作為,
尋找需要幫助的學生。
今年9月,
該校啟動困難學生認定工作。
10月下旬,
該校研究生院通過學校網信辦
啟動對全校2.8萬餘名研究生的
大數據分析,
以學生本學期
校園卡的消費情況為樣本,
將食堂就餐率、餐均開支、
超市月均消費水平等
列入指標體系,
同時對比
進出校園數據進行綜合分析。
最終,大數據「算」出了
400餘名未申請幫扶的困難學生。
「我們看到分析結果很心疼,
有的男同學
幾乎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
但是日均消費僅10元左右,
這哪夠?」
戴則健說。
該校研究生資助中心主任錢星
解釋說,
校園卡消費情況
能直接反映學生經濟條件,
特別是在外賣禁止入校的背景下,
該數據更具參考性。
11月11日,該校研究生院主
動將「算」出來的這400餘名學生
列入幫扶名單,
加上此前主動申請困難補助的學生,
給總計3000餘名學生
根據困難程度,
分別發放了500元、200元和
100元的補助金,
共計62萬餘元。
因為每名學生都有一張
與學號對應的銀行卡,
補助金就直接發放到
受助學生學號相對應的銀行卡上。
「收到補助金時,我還以為是弄錯了」!
「我家裡確實比較困難,
但通過在學校做助學崗位工作,
可以領取助學補貼,
便沒有申請困難認定。
沒想到學校主動給我發補助,
太暖心了。」
受到資助的劉同學說,
他此前日均在食堂消費
約10元,
拿到補助後準備中午加一道菜。
另一名受助的王同學說,
她在外省高校讀本科時
申請過困難補助,
但需要在同學面前
作家庭情況陳述,
有些難為情,
於是讀研後不再申請。
她說:
「收到補助金時我還以為是弄錯了,
之後才了解到學校的良苦用心。」
據悉,
該校針對本科生也有各類關愛活動,
9月以來陸續發放了疫情災情困難補助、
困難補助、國家助學金等。
網友評論
不少網友感嘆:
學校真的好暖!
Popo:這才是學校真正該做的一件事
看到我請別叫我:這學校太溫柔了
美衣衣:好感動啊,我的天,這學校太暖了
每天不打鳴:別人家的學校
拯救宇宙:特別是那句「很心疼」溫暖內心。之前我們班上有一同學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每次交學費什麼的,班主任都會在全班說xxx家庭條件困難,所以學校免了她的學費,還順帶解說一下人家家裡有多困難,現在想想當時她自尊心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如果能這樣悄悄資助,是不是更妥當一些?
猴紙:感覺挺好的,比讓學生去申請更精準,而且還保護了學生的自尊
哆豪的:同情心轉化為同理心,校方達到了目的,學子保住了面子。科技讓世界精彩,也讓世界溫暖
o人間四月o:我本科學校也有的還有高溫補貼 真的好好
可可姐姐需要可樂:我的高中就是,本來給銀行卡,然後打錢,後來又給飯卡裡充錢,我們都不知道哪些人是貧困補助,校長在晨會上說為了保護貧困生自尊
流星划過pray:上高中的時候,一到飯點放學,每個學生都衝著往食堂跑。有個女生每次都是別人快吃完了,再跑去食堂。次數多了,食堂打掃的阿姨就注意了,發現她每次都是偷偷坐在有剩飯的桌子上,吃人剩下的。後來那個阿姨跟學校說了,學校了解了她家的情況,每個月給她飯卡裡打錢。
放心吧,學子們
總有人
在偷偷愛你
編輯: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