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手機也是我們現代人談戀愛的重要助攻,多少戀情成於此敗於此,多少姦情由此暴露,多少誤解由此而來。
在情侶關係中,能不能查看他的手機,要不要查看他的手機,就成為一個千古不變的話題,而這仿佛也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一方聲音說你要尊重另一半的隱私,要相互信任。另一方聲音是,如果手機裡沒什麼,為什麼不可以給我看,是不是心裡有鬼!
今天,小編不想說什麼政治正確的事情,比如說侵犯他人隱私不該看啊之類的,也不想站隊哪一方,只想理性的聊一聊看另一半的手機這件事。
沒有人能笑著從男朋友的手機裡走出來
前段時間,深夜接到好朋友小惠的電話。
「我要分手了。」小惠哭著和我說道。我一陣詫異,小兩口平時低調恩愛,三觀合拍,連吵架都很少,這突然的到底是唱的哪出。「我看了他的手機。」
我問小惠發現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她的回答沒有任何狗血劇情,就是男朋友在朋友圈給漂亮小姐姐點了幾個贊,和異性不痛不癢的聊天記錄,以及手機裡的小視頻。
說實話,作為小惠朋友的我著實覺得她有點問題放大,但小惠生氣的說「為什麼要去點開照片去點讚?為什麼沒給其他不那麼好看的點讚?為什麼要和另外的女生聊那麼久?為什麼有女朋友了還要下小視頻?」
「你敢說你沒和異性朋友打鬧開過玩笑?沒看到好看的小哥哥就犯花痴?看到好看的男同事會更心生愉悅?沒跟我意淫說自己最大的夢想是彭于晏的老婆?」
「可是我心裡坦坦蕩蕩沒有什麼啊?而且你為什麼幫著他說話?我才是你的朋友啊!」
「那你就這麼確定他有什麼?我只是覺得這樣對你來說純粹是給自己找難受啊,本來有時都是很平常,也說明不了什麼的事,一旦被無限放大,就是作繭自縛。」
有人說「沒有人能從男朋友的手機裡笑著走出來。」有時即便沒有狗血的劇情,你通過一兩個訊息發現他和你想像中的有出入,就會引發矛盾。
對另一半不切實際的期待
有一首歌唱過「也許相愛很難,難就難在各有各寄望怎麼辦。」很多時候,我們希望他微信裡沒有異性,希望他和異性的聊天僅限於工作,希望朋友圈女生的照片他都不會點開,希望小視頻APP裡沒有關注網紅,希望他相冊裡存滿了你的照片,希望他和朋友聊天都在說你的好,希望他偷偷拍下你喜歡的東西給你驚喜...
也許我們知道理想和現實會有出入,但潛意識中我們仍對另一半抱有期待。但忽然某一天,我們不小心發現他的小視頻APP關注了你嗤之以鼻的網紅,他手機裡下載了你覺得很LOW的交友軟體,網頁瀏覽記錄裡有一些不可描述的網站...
你惱羞成怒,覺得他居然是這樣子的,覺得他這樣就是不愛你或者是不夠愛你,或者由此更加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起疑心。
但每個人都有另一面,就像有的人實際生活中是這個樣子,但在朋友圈裡是另一種人設。
前天晚上,男友去洗澡了,手機放在沙發上,要知道平時他都是手機不離身的,我也曾多次為此疑惑。於是一顆想要偷看的心蠢蠢欲動。幾番糾結之後,果斷拿起手機輸入密碼,打開微信,沒有什麼特別的聊天記錄,朋友圈有好幾條動態對自己設置了分組,打開一看,都是些尷尬吹噓自己的話;打開支付寶,沒有和女生轉帳的記錄,但是為遊戲充值了幾千塊;下載了抖音,關注了幾十個女網紅,還發起多個合拍;在虎撲因為選虎撲女神和網友撕逼,相冊裡有幾百張蜜汁角度自拍照,以及他去年的60天長痘情況記錄……
越看越覺得新奇,忘了自己偷看手機的最初動機,只是感嘆男友平時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在手機裡竟然是這樣的形象。
他(她)手機裡不為人知的小秘密
每個人也都有他不想讓另一半知道的事,也許是你不想讓男朋友知道自己前兩天在微信上諮詢醫生打玻尿酸多少錢,不想讓另一半看見你和姐妹討論私密話題,不想讓另一半看到你對他的吐槽。
手機是一個隱藏秘密的魔盒,你曾經深夜和誰聊天,向誰說過某人壞話,一切人際關係的總和,你的每一面,全部秘密都藏在這個盒子裡。
想起很久以前看的一部電影《完美陌生人》,三對看起來婚姻幸福的夫妻和他們一位朋友在晚餐聚會上玩起了一個遊戲:把手機放在桌面上,公開當晚每個人手機裡收到的每一條簡訊、郵件,每一個電話.
於是所有人的秘密由此暴露:有人一直隱瞞自己同性戀的身份;有人的手機每晚十點會收到情人的豔照;有人在網上和陌生男人曖昧;有人被發現跟幾個女人有染,其中一個還是在場的朋友妻子...
在這場遊戲開始前,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看似很完美,每段關係也很親密,但隨著一條條信息、一個個電話的出現,他們的面具被慢慢地撕開,變成一個個「完美」的陌生人。
一旦戀人的魔盒垂手可得時,大概很多人都會忍不住打開。
看到的一定是真實的麼?
有人說我這是掌握主動權,就是不想成為被欺騙的那個人,不想突然的某一天最後一個知道被綠被分手,這可以理解。
但如果對方極力要隱藏,你即便通過手機也查不出什麼,因為該刪的都已經刪了,怎麼會等著你去抓把柄。而且很多時候,一個人有沒有出軌變心,在相處的過程中是可以感覺到的。
小A和老公S先生是通過相親認識,小A非常愛他,儘管小A經常被S先生的朋友誇漂亮,但S先生卻從沒這麼認為,一直以來小A都不是S先生喜歡的類型,小A卻堅信,只要自己好好經營,一定能讓S先生愛上自己。
直到有一天,小A發現S先生與女同事接電話的小細節,知道S先生可能精神出軌了,但並沒有戳破,查看手機也沒發現S先生和同事的任何曖昧互動,後來,在生產時,他接到女同事電話,留下小A獨自在產房便匆匆離去,心碎的小A最後選擇了離婚。
手機裡反饋出來的訊息不一定是最準確的,手機也無法解決你的實際問題。相愛的兩個人靠的是最初的吸引和慢慢的經營。在一起時好好相愛,愛情變質了,壞掉了,這個時候要做的是要勇敢接受,去處理它,是扔掉它還是接受它的壞或者是改變它。而不是糾結於愛與不夠愛。
我們為什麼這麼熱衷於查看另一半手機?
很多時候遇到問題,你需要關心的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這件事的深層次原因。為什麼我們這麼熱衷於查看對方的手機?這一切都源於不安全感。
不要給自己找藉口說是好奇或者在乎,其實就是不放心對方是不是對自己完全忠誠,想看一下手機確認一下,找到點安全感。
這種不安全感是怎麼來的呢?
自帶的不安全感
由於基因和早期經歷的原因,有些人就是要比別人的不安全感要強,無論是和誰相處,都有不安全感,多疑。換了再老實的伴侶,還是會想查人手機。
如果對方大大咧咧,你查他也不在意就算了,但是如果對方是比較在乎個人邊界的,你這樣一次一次去看對方的手機,是在消耗對方對你的感情。
即使對方沒有這樣的個人邊界,頻繁去查看對方手機,對於對方來說的信號就是你不信任我了。如果對方本身沒有問題,你持續對他發送的不信任的信號,反而會破壞你們之間的關係。
對方本身就是個花心的人
有這樣一種說法,人本來就是有基因本能的。尤其是男性,多偶對於他個體基因的傳播是很有好處的,儘量多佔有女性,是他們的傳播基因最佳策略。
現代大部分社會道德要求一夫一妻制,也可以說是限制了這部分人的自由。況且人是有選擇權去克服本能。有人覺得我就是很難控制,和控制不住的不安全感一樣,明知會對自己已有關係產生危害仍然會鋌而走險。愛上這樣的另一半,要麼選擇接受,要麼遠離,或是發現後早點分手,不要試圖去改變他,給他更多的機會,什麼浪子回頭金不換,你就是一個渣男的唯一解藥之類的,趕緊把這些偶像劇裡的垃圾從自己腦子裡洗出去。
他沒那麼喜歡你
他不一定花心,他只是沒有停止尋找最好的伴侶,對於他來說你只是他的備胎。有的關係可能沒有這麼明顯,看起來這段關係好像勢均力敵,但仍有一方還不滿足,有可能並不是故意要去探索,而是潛意識地給自己開了一個探索的口子,萬一探索成功了呢?
就像前面說的,一個人對你的感情如何,你基本是能感受到的。如果每天都要不安心的看對方手機,無法解決問題本質。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對應處理。
愛情,應該是兩個人的甜蜜。與其想著怎麼拴住他的心,不如想著如何去舒服地維護你們之間的關係。
當你選擇去翻對方手機的時候,是否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若是毫無準備,也許當頭棒喝。若是早已察覺,並做好了隨時收拾心情走人的準備,那翻手機也許只是你給自己一個去或留的理由,其實意義不大。
偏執地要從對方那裡挖到愛或不愛的「證據」,那是註定要失望的事情。
編輯| Rita
圖片|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所疑問,
後臺聯繫小編,我們會儘快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