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專題報導——八路軍在沁沁區

2020-12-25 沁源縣檔案館

沁(沁水)、沁(沁源)區,包括白晉路以西,同蒲路以東,臨(汾)、沁(源)公路以南,曲(沃)高(平)公路以北這個區域。去年(五月)中條山戰役,這裡遭受了敵人殘酷的蹂躪,不到半年,敵人「秋季掃蕩」又伸出血腥的魔爪,要想擾取這個區域。將熟的麥、稻,在蔓生的野草叢中(人們在播種後,一直遭受到敵人的騷擾,再也顧不上除草了),被敵人踐踏著。在破會的屋垣與被焚燒了的糧草的灰燼中,往來著敵匪的便衣隊與敵兵。在這裡駐防了兩年的軍隊,在敵人的猛攻中是那樣倉皇失措地走出了,人們失掉了依靠。紛紛躲藏到山溝裡去,沁、沁區現在所有的只是災難荒涼和把這樣的災難和荒涼帶了來的敵軍。

誰也沒有意料到的,一支勁旅(八路軍晉東南X支隊)從北防闖入,由敵人手中,搶回了麥田,救出了逃亡在山野裡的人們,然而人們卻是這樣恐慌著,「八路軍就是『共產軍』,他們來這裡將要幹些什麼呢?」在以前駐軍強制「反共」的政策下,人們聽到些關於「共產軍」可怕的宣傳,因此他們對於這支新來的軍隊,不能不這樣的疑惑著。當支隊裡的一個管理班長,到某村裡去買豆腐的時候,店裡的老太婆,看見了「八路軍」就誠惶誠恐的爬在地,磕頭訴說道:「老爺!你不能『共』我這一點產,我賣了豆腐的錢,還要用來買米呢!」這位管理班長同志,莫名其妙地被嚇住了,後來他了解了她的意思,他只能苦笑著把他扶起來。

事實是會使人民的眼睛明亮起來的,X支隊打擊了敵人以後,消滅了散兵土匪,幫助著人民秋收,部隊所需的糧、柴,則自己馱,自己砍,八路軍並不如從前人們所宣傳的那樣可怕了,九月間,支隊的全體部隊到達了沁、沁區,建立了抗日政權,根據政府法令,社會秩序、地方建設,都呈現了新的氣象,在戰鬥中,軍隊首先掩護老百姓轉移、卻退、空室清野,軍民間這樣密切的關係,是沁、沁區的老百姓以前沒有想到的。但在開始時卻會發生過這樣的一個笑話:一天,一部分住在民房裡的部隊,想請該房的房東來會餐,誰知道這位老鄉竟堅持拒絕,同志們不知道什麼道理,再三邀請,房東這時迫不得已才苦苦哀求道:「我實在窮的很,我沒有錢,我不是富戶。」指導員知道他誤會了會餐的意思,親自跑去向他解釋,並問他為什麼要害怕,房東帶著一些羞愧的神情說:「我沒有想到八路軍會這樣好,我以為你們和過去的部隊一樣,請客就是要錢。」

某天,X連半夜出擊敵人後,到達了狄山村,冷風有些刺人的肌骨,全連的戰士,卻在村外露宿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村子裡的老鄉們知道了,很驚奇的問道:「你們為什麼不進村去住呢?」一位戰士答到:「怕半夜裡驚擾了你們。」因為這件事,X連駐紮在這個村子裡,被人民像家人般的照顧著,不到幾十天,老鄉們都親切地稱呼他們為狄山隊。在X支隊循循善導的爭取下人民與軍隊的關係,是這樣密切了。起先沁、沁區人民心裡還懷著這樣一個疑問:「以前的駐軍,人數比現在的多幾倍,在敵人「掃蕩」時,他們會將人民遺在山野間。」「現在的部隊這樣少的人數,怎樣能打敗敵人呢?」但是老鄉們心裡還(有)一個疑問,是被馬□戰鬥擊破了,X支隊的一個團,粉碎了敵、偽二千人的合擊,勝利的消息,如夏天的迅雷般,急速的從這個村子傳到那個村子,激起了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在接踵而來的長高公路、曲高公路的伏擊,趙莊的戰鬥中,人民是以大無畏的精神,積極的參加了□□交通站、遊擊隊、自衛隊等工作。勝利的火花,在每個人民心中,點亮了起來,使得他們的行動這樣勇敢激昂……

現在沁、沁區的人民所擔心的,是怕八路軍離開他們,駐在當地的部隊,每天都受到人民的慰問與慰勞。沁、沁區以外的人民,他們唱著這樣的歌子:「望八路、盼八路,八路不來懷八路」。唱著似嗔似愛的歌謠,光□著深厚的農村淳樸的感情,呼喚出他們的期望,也呼喚出他們的痛苦。」

沁、沁區的抗日根據地,在人民與軍隊密切合作下,是建立起來了而且在鞏固著。

(《解放日報》1942年5月17日二版)

相關焦點

  • 《安康日報》頭版專題報導紫陽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
    12月25日,《安康日報》以《打贏硬仗保平安—紫陽縣人民法院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紀實》為題,頭版專題報導紫陽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現予以全文刊發。pubCode=akrb&pubDate=2020-12-25&pageTitle=01&link=1#s_aa4c42471fa3f111f8db2cdca6fe5cfaf984e93093f4c97c152dfcb36daa9d24紫陽法院原標題:《《安康日報》頭版專題報導紫陽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
  • 開心畫室 愛心基地成立 專題報導
  • 【重磅】《重慶日報》專題報導:渝北千億級商圈再擴容
    《重慶日報》9月22日刊登《渝北 千億級商圈再擴容》。來源:重慶日報微信團隊編 輯 | 羅棋元責 編 | 謝正媛審 核 | 梅現合監 審 | 朱 強原標題:《【重磅】《重慶日報》專題報導:渝北千億級商圈再擴容》閱讀原文
  • 八路軍和新四軍,是什麼時候改稱「解放軍」的?很多人並不清楚!
    在這個過程中,人民軍隊的名稱也相應地在變化,由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直到人民解放軍。那麼,「人民解放軍」的名稱,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第二天的《解放日報》上,在發表總部的第2號至第7號命令中也使用了「各解放軍」的稱號。但是,這時「解放軍」的稱號還並不廣泛,也就是說並沒有在全軍統一使用。
  • 融媒體傳播國際範十足——福建日報全媒體報導唱響海絲國際茶文化...
    福建日報全媒體在論壇現場進行了全球視頻網絡直播。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掃碼瀏覽專題了解更多內容東南網12月1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11月30日,以「海絲茶道 萬裡飄香」為主題的2020年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開幕。
  • 知道嗎:抗戰中有支神奇的日本「八路軍」
    朱良才(左二)與華北朝鮮反戰青年聯合會晉察冀分會人員合影(沙飛攝)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在中國的日本和朝鮮戰俘為主體的反戰組織,在抗日戰爭中尤其在瓦解敵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發揮了特殊作用,為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今日頭版報導河北日報抗疫新聞宣傳情況
    1月14日,《河北日報》推出全媒體記者從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採寫發回的通訊《黨旗下的堅守》。與此同時,文圖報導《河北日報記者藁城探訪|他們,堅守在疫情「暴風眼」》、微視頻《現場直擊!河北日報記者藁城探訪》等多篇全媒體報導也第一時間在河北新聞網、河北日報客戶端同步發布,再次實現了疫情防控重點報導選題的全平臺聯動呈現。《河北日報》記者趙傑在石家莊裕華路高速口採訪拍攝。
  • 侵華日軍加藤小隊長致信八路軍:諸君保重身體,來日戰場相見!
    其後,因逐漸認清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進行的戰爭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他於1941年秋主動申請加入了八路軍,成為一名「日本八路」。故事就出自他寫的《在中國的土地上:一個「日本八路」的自述》這本書中,完全是他的親身經歷:抗戰期間因醫療條件有限,八路軍竟把受重傷的日軍俘虜送回去治療,並附上一封由當時的八路軍獨立團團長親筆擬寫的情況說明信。
  • 淄博電視臺專題報導淄博十中黨建工作
    魯網12月15日訊近日,淄博電視臺《淄博黨建》欄目對淄博十中黨建工作進行了專題報導。本次專題報導緊緊圍繞淄博十中如何強化黨建育人功能,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等多個問題,對相關負責人、老師代表進行了採訪。
  • 【解放日報】深潛10909米
    (原載於《解放日報》 2020-11-30 06版)
  • 錢信忠和八路軍衛生部在左權
    東隘口村位於遼縣東南部,離縣城30公裡,離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麻田15公裡,離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一二九師司令部駐地桐峪鎮僅5公裡。全村70餘戶、360多口人,河的西面就是建有一所衛生部直屬白求恩醫院的西隘口村。 衛生部在東隘口村一駐就是5年,期間由於日軍「掃蕩」和戰爭形勢變化,曾短時間轉戰離開,但形勢允許就回遷,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才遷離東隘口村。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全人員在崗 全天候報導 全身心助農
    2月25日晚上,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裡,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南海網記者任桐仍在進行著一項人物採訪拍攝任務。當拍攝完最後一個鏡頭,時間已經凌晨。從大年初二開始,這位同時也是兩個孩子媽媽的女記者已在疫情報導第一線連續工作31天。  「說不累是不可能的,但記者這份職業有它必須承擔的責任。」
  • 市政處舉辦新聞宣傳報導專題培訓
    為進一步提高市政處新聞宣傳報導隊伍的新聞寫作和新聞攝影能力,更好的展示市政風採,努力營造市政人積極向上的新氛圍。11月16日下午,市城管局市政處舉辦新聞宣傳報導專題培訓,邀請新安晚報社資深記者竇祖軍作專題培訓。
  • 解放日報點名批評楊紫吳亦凡粉絲撕番!
    今日,解放日報發文,點名批評楊紫、吳亦凡粉絲撕番一事,「一部爛片的一番,是不是還有人「爭」?」
  • 八路軍老戰士文工團成立15周年,將推老八路風採紀錄片
    為慶祝八路軍老戰士文工團成立15周年,11月20日,該團在京舉行媒體見面會,公布團慶相關活動。2005年10月,在中央機關和首都一批老革命家的支持下,八路軍老戰士文工團在京成立。八路軍老戰士文工團宗旨為弘揚延安精神,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宣傳八路軍精神和抗戰精神。在多年的演出中,該團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歌頌新時代。八路軍老戰士文工團曾排演《八榮八恥歌》,是在全國八路軍老戰士文工團是最早唱響《八榮八恥歌》的文藝團體之一。該團也曾多次下基層演出,教當地群眾學唱老歌,傳遞紅色基因。
  • 【回眸】解放初期上海公證人的奮鬥
    回顧解放初期上海公證人的奮鬥歷程,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學習前輩公證人的艱苦創業精神,對打造上海公證品牌、創造上海公證事業更加美好的明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949年8月12日《解放日報》第一版同日,上海市人民法院發布秘布字第二號《布告》規定:「公證費用按權利標的千分之五徵收,法律行為標的不能核定者,每件徵收五百元。」
  • 八路軍的紅色特工之家
    除申伯純伯伯,一家人參加八路軍的有: 妻子郭西、長子申仲仁、二女申伸、二女婿成蔭、二子申仲義、二兒媳齊翔延、三女申小叢、三女婿李成、四女申曉白、四女婿王炎堂。除二女婿成蔭是著名電影導演、二子申仲義是著名雷達技術專家外,其他均是八路軍情報系統的幹部,因此被也稱為八路軍的「特工之家」。
  • 加藤17歲參軍 見證中國解放
    北京青年報記者18日從日本八路軍、新四軍老戰士會事務長小林陽吉處獲悉,日前,日本籍解放軍加藤昭江女士在日本的家中離世,享年91歲,其追思會已於17日在東京舉行。小林陽吉表示,加藤昭江曾參與建設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為醫院介紹、提供了不少醫療設備和醫療人員。
  • 「星期五劇場」京劇《煙臺解放》,1元搶票!
    本周「星期五劇場」將由,煙臺市京劇院上演現代京劇《煙臺解放》,線上搶票從8月20日16:00開始,票價1元。現代京劇《煙臺解放》將登陸煙臺市「星期五劇場」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作品都有哪些亮點吧~演出時間:8月21日(周五)19:30演出地點:煙臺市京劇院小劇場演出內容:現代京劇《煙臺解放》
  • 八路軍勤務辦事處有什麼作用呢?這一支隊伍在長武都幹了什麼?
    1937年8月22日,西安市七賢莊一號院大門上掛出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駐陝辦事處」的牌子。八路軍385旅雷連長帶領個警衛連 ,擔任保衛和押送物資的任務。「後方勤務辦事處」設在縣城東邊西蘭路穿村而過的七裡村。兵站人員來到村裡,雖未公開自己的任務,但當地群眾知道是八路軍後,就熱情歡迎,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