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接連登場,決定派軍艦圍堵中方海軍,日媒:對中包圍圈加大

2020-12-28 斑比融媒

自從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發展速度可謂是突飛猛進。不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在軍事方面,都已經有了直面大國的底氣。而前段時間,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並帶回月壤的消息,更讓國外某些國家蠢蠢欲動,認為是時候加強對中國的制裁了。畢竟中國發展速度過快,很容易會給一部分大國帶來危機感。為了將這種危機提前解決掉,他們自然也會想方設法的幹擾中國發展。

尤其是美國,一直視中國為「假想敵」,甚至之前,美國政府就對此下了定義,稱中國是美國在全球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當然除美國外,歐洲的一部分國家也不會放任中國繼續發展下去,因此在拜登上臺後,美國極有可能將會同英、法、德等盟友國,再次對中國展開壓制。

而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在2021年,英、法、德將會同日本,在東海附近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之前美國艦隊就一直在中國海域周邊,而現在英、法、德也開始上場,計劃在明年派出軍艦圍堵中國海軍。日本媒體直接對此報導稱,對中國的包圍圈將會再次擴大。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目前,英國計劃將英國海軍最強戰艦,「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派遣到亞太地區,以此來增強英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威懾力。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其中自然少不了美國的推動。儘管之前英國首相詹森一直在強調英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但是事實卻是英國這麼一個大國,卻在某些方面,及其依賴美國。

不僅僅是英國,之前法、德兩國在美國媒體剛剛宣布拜登獲勝後,這兩個國家的元首就火速致電拜登送上祝賀。由此可見,這兩個國家是多麼希望當初的老大哥再回來。如果拜登同歐洲國家再次恢復關係,那麼歐美陣營對中俄的壓制力度將會再次上升。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遏華聯盟又添新成員,七國軍艦將齊聚印太,日媒:封鎖網形成
    中美關係緊張,美拉攏盟友形成遏華聯盟如今,隨著國內經濟全面發展以及綜合實力的提升,中國在國際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日益增加,為地區的和平與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為進一步形成對華包圍圈,美國更是將印太地區稱為美國重要的戰略區域,意圖重新建設印太地區秩序。步入2020年,中美兩國關係的對立形勢逐步加劇,美國計劃在印太地區形成「小北約」,以加大對華包圍圈。由美日印澳組成的四國聯盟在今年分別展開了海上聯合軍演以及四方會談,而其種種行動的目的就是針對中國而來,聲稱中國在海南地區的軍事行動頻繁,危及地區安全局勢。
  • 德同意派軍艦赴東海後,日本網友紛紛譏諷嘲笑,俄感慨現實太殘酷
    據俄塔斯社12月17日報導,15日德國防長克蘭普·卡倫鮑爾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舉行視頻會晤後宣布,德國海軍2021年將出動一艘軍艦部署到印太地區。德國可能會參與美日英等國在東部海域的軍演。不過德國僅僅出都一艘軍艦到東部海域,引發外界的嘲笑。
  • 遏華聯盟又添新成員,七國軍艦將齊聚印太,日媒:形成對華封鎖網...
    中國似乎並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曾經一直被歐美以可憐的目光看待的自己,如今已經不得不要讓世界再次刮目相看了,美國在川普政府的引導下,其國內政治對華敵對的態度也已經完全暴露了出來,為此美國方面還打算組建遏華聯盟,如今該聯盟再添幾名新成員,七國聯軍已經組成劍指亞太,日媒甚至表示現在已經形成了對華的封鎖網。
  • 國內衛星現場圍觀,解放軍南海驅逐美軍艦,美媒:中國仍技高一籌
    12月22日南部戰區通報稱,當天美國海軍「麥凱恩」號驅逐艦未經中方允許,擅自衝闖了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為維護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南部戰區立即組織海空兵力對「麥凱恩」號予以了警告驅離。僅僅一天後網上流傳出了一張可能是國內衛星現場「圍觀」解放軍海空兵力驅離美軍軍艦的衛星圖片,通過圖片信息推測事發區域位於中國南沙群島東北海域,而疑似美軍驅逐艦「麥凱恩」號的附近,有一艘疑似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的軍艦正在追蹤和監視,遺憾的是到現在為止南部戰區還未通報具體的驅離情況,也就是說這張中美軍艦同框的衛星圖真實性還存有疑問。
  • 美軍艦穿越海峽,法核潛艇抵達西太,凸顯美歐對中國崛起的焦躁
    作者:刺客臺防務部門19日證實,一艘美海軍飛彈驅逐艦當天由北向南經過臺灣海峽 ,然後繼續往南航行。對此,據環球網報導,對於美艦通過臺灣海峽一事,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謹慎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以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的和平穩定。這已經不是美艦在今年內首次通過臺灣海峽了,在此之前,美國軍艦已經多次通過臺灣海峽,對中國領土主權安全進行嚴重挑釁。另外,受美國的慫恿,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國軍艦也曾幹過類似的缺德事。
  • 泰恩河上的黃龍旗:晚清海軍外購軍艦小史
    從1876年到1911年,阿姆斯特朗公司共為中國海軍建造了19艘軍艦,為中國海關建造了2艘巡船,總排水量達24000餘噸,在艦船數量上僅次於該公司為英國海軍建造的軍艦,排水量方面位列英國、日本、智利、巴西之後,位居第五。中國海軍更是兩度組織大規模接艦團赴紐卡斯爾接收軍艦,開中國海軍訪歐之先河。
  • 中國軍艦開進歐洲內湖,為了什麼大事?
    10日,美日印度三國為期10天的聯合軍演在孟加拉灣展開,全航母出動、史上規模最大。外媒援引美軍方人士評論認為,該舉旨在震懾中國。13日,日媒披露中國多架轟炸機穿越宮古海峽,一周後,又來了一次。我們對此的回應很霸氣:「習慣就好。」17日,據央視報導,近日,西藏軍區某旅全員全裝機動至海拔5000米青藏高原展開實兵實彈演練。
  • 挪威在南海非法鑽井,遭中方海警船驅離,馬來西亞急派軍艦來幹擾
    綜合外媒報導,中方海警5402船11月在瓊臺礁附近海域(南沙海域的SK410B區塊,位於馬來西亞附近)監視馬來西亞鑽井平臺及其補給船活動期間,馬來海軍曾派出輔助船「BUNGA MAS LIMA」號和瀕海任務艦「
  • 三艘中國軍艦「突訪」雪梨,澳總理出面壓驚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 當地時間6月3日,中國海軍第31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3艘軍艦抵達雪梨,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 由於事先未公布消息,中國軍艦的出現令澳大利亞當地媒體直呼「意外」。《雪梨先驅晨報》結合中國防長周末在「香格裡拉峰會」上的強硬表態,形容這次訪問「時機敏感」。有澳方學者更推測,「(訪問)像是在南太平洋展示存在」。
  • 臺海軍軍艦命名也要「去中國化」?
    ●早期海軍走「中國風」抗戰後海軍從美英日等國接收大批軍艦,在命名方面,同類型軍艦的船名其中一字相同,俗稱「X字號」。例如驅逐艦「陽字號」,巡防艦「太字號」與「山字號」,登陸艦「中字號」與「美字號」,掃雷艦「永字號」等。
  • 美日歐軍艦在亞太不斷搞事,真不怕擦槍走火?
    圖為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近日,由於國際形勢連續發生重大變故,歐洲多國一改此前的態度,派出軍艦計劃介入南海局勢,英法德等國都準備向駐日美軍的基地派出軍艦參與「航行自由」行動或是聯合軍演,美日歐軍艦在亞太不斷搞事,真不怕擦槍走火
  • 中國海軍艦艇數量何時能趕超美國海軍?美媒分析數據後給出答案
    美媒稱,中美兩國海軍軍艦的數量差距正在加速縮小,2020年中國軍艦數量將超過美國,到2030年中期時,中國海軍將擁有更多大型艦艇,甚至可能趕超美國海軍。美國NextBigFuture網站8月28日刊文對比中美兩國海軍發展。
  • 臺海軍軍艦操演中迷航 近逼日本領海(圖)
    臺海軍軍艦操演中迷航 近逼日本領海(圖)     艦隊長張鳳強日前坐鎮紀德級軍艦蘇澳號(左),在操演時竟發生離譜的迷航事件。
  • 俄媒:中國並不好鬥,但如果美國人想戰爭,三個原因決定它會慘敗
    近日,俄羅斯媒體topcor在一篇名為「與中國可能發生的戰爭會給美國帶來災難」的報導中給出自己的看法。俄羅斯人表示,中國並不是一個好鬥的國家,並且中國距離經歷上一次戰爭已經過去40年,但是這絕不意味著美國人可以樂觀。如果美國人決定在未來幾個月在中國周邊發動一場戰爭,那麼這可能將成為美國歷史上一個標誌性的失敗,因為有三個原因,決定了它會經歷一場慘敗。
  • 蔡英文與軍艦官兵合影爆出 臺灣「海軍準備好了」?
    蔡英文22日與「子儀艦」上官兵合影。報導稱,蔡英文22日上午到澎湖視察駐防在馬公基地的「空軍」「天駒部隊」後,隨即轉往視察「海軍」「146艦隊」,慰勉成功級「子儀艦」上的官兵生活,還在「子儀艦」甲板上與官兵合影。
  • 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臺灣?五角大樓回應來了,中方早已有言在先
    據環球時報11月11日報導,美國軍方報紙《星條旗報》近日發布一篇文章,該文章對美媒不負責任的報導進行駁斥。近日,有美媒報導稱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臺灣;多家臺灣媒體和日本媒體引用臺防務部門的消息對外宣稱,美國海軍陸戰隊已於11月9日抵達臺灣,並且對臺海軍陸戰隊進行培訓,訓練內容主要有突擊舟和快艇滲透作戰。
  • 大批軍艦黑壓壓擠滿船廠:一年超澳海軍總噸位
    據俄羅斯紅星報報導,近日國外媒體發布消息稱,2020年一年中方共下水23艘千噸以上的軍艦,這樣的造艦速度震撼了西方世界,大批軍艦黑壓壓擠滿船廠。整個一年海軍下水的軍艦噸位總數,就已經超過了澳大利亞海軍目前的總噸位。
  • 日本請求派軍艦來東亞參加軍演,德國已無船可派
    早在去年的時候,就有德國議員要求向美國學習,也派軍艦去東亞地區炫耀軍事力量。然而顯示很快擊碎了這些政客的幻想,德國根本已經沒有幾艘能出遠洋的軍艦了。但是這個事情並沒有讓一些人死心,最近,日本防務大臣岸信夫就對德國人伸出了手,請求他們派軍艦一起來日本參加美日軍演,而且日本還會熱烈歡迎,並提供一切必要的物資保障。這個事情是在近來一次國際會議中,日方防務大臣岸信夫親口向德國的代表表示:日本方面邀請德國派遣戰鬥艦艇前來,參加日本自衛隊與美國英國等國家的聯合演習,並對德國軍艦提供一切必要的後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