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僧人到侵華日軍再到日籍八路軍,一位日本和尚的傳奇一生

2021-01-08 騰訊網

日本的和尚可以娶妻生子,並能子承父業。1939年,二十歲的小林寬澄通過了僧侶律師考試。本應該在寺廟裡靜心理佛,可一紙徵兵書將他送入了兵營。慈悲為懷的和尚怎麼會成為一名法西斯的侵略軍呢?小林寬澄當時是寺廟裡的一個小和尚,和尚是愛和平的反對戰爭,他不願意參加戰爭。

1939年6月份,在「國民皆兵」這個口號之下,小林寬澄去參加徵兵檢查,檢查合格就當了兵。1940年初,隨華北派遣軍第十二軍畈田部隊,來到了中國山東青島市。在青島,小林寬澄很快就接受了侵華日軍老兵給他們灌輸的思想。在山東濰坊接受了六個月的軍事訓練後,小林寬澄成了侵華日軍的一名輕機槍手。

1941年6月的一天凌晨,八路軍在山東省牟平縣伏擊到一個日軍小分隊,俘虜了兩個日本鬼子。其中一個就是小林寬澄。

小林說,剛被抓到時,想過多種方式逃跑。隨著與八路軍接觸,發現他們確實很友好。

在八路軍中,會日語的幹部常給小林講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目的,講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小林知道,日本的文化全是從中國傳來的,特別是佛教,父親給他講了好多中國佛教的事情。「日本是中國的學生,學生為什麼要打老師呢?佛教以慈善為本,為什麼自己被徵兵來到中國殺害中國平民呢?」他開始了對日軍侵略罪行的深刻反思。

1941年9月18日,小林寬澄正式加入了八路軍,主要從事對日反戰宣傳工作。在敵工科,小林與其他反戰同盟聯盟成員書寫、散發反戰宣傳單,在日軍必經的村莊牆上寫標語。他們還寫慰問信,做慰問袋設法送到日軍據點,在通過日軍據點電話線上接上耳機,給日軍士兵打電話,勸他們放下武器,投降八路軍。他說,在日軍中,自己是個名人。他曾到離日軍100米左右的地方喊話:「喂,親友諸君,我是日本軍的反戰同盟的小林。」

抗戰勝利後,小林寬澄又前往東北參加了解放戰爭。1948年後在濟南外事辦公室負責日僑工作。1953年,他從山東濟南外辦調到內蒙古豐鎮人民醫院任副院長。其實他對醫院工作不熟悉。這是組織上準備讓他回國而安排的。那一年,他與一名日本護士結了婚,這也是組織上的安排,兩人舉辦了中式婚禮,「中國婚禮特別熱鬧,還要一起唱歌。」1954年,他們有了大兒子憲明。之所以給兒子取名「憲明」,是因為兒子出生於1954年,那年中國憲法公布。

1955年12月18日,小林寬澄一家人從天津塘沽乘「興安丸」輪迴日本。中國政府給了他十多萬港幣,這在當時是一筆巨資。1956年,小林寬澄進入日本新和海運株式會社(原滿鐵汽船株式會社)工作,主要在遠洋商船上當翻譯。他還加入了日本共產黨,其實早在1946年,小林寬澄在中國時就加入了共產黨。 回到日本後的小林並不知道,由於在中國的經歷,他一直處於日本政府的監視之下,自家附近一直有一個崗哨,就是監視他用的。而這一監視,就是50年,直到他85歲後才被解除。此後他四處演講作報告,揭露日本侵華戰爭的真相,並擔任「八·四會」會長(即八路軍、新四軍之會)。

在1940年應徵入伍的出徵書上,小林寬澄把出徵的「徵」字改成了侵略的「侵」。小林寬澄說:「我的願望,就是把真實歷史告訴下一代,不讓時針倒轉。」

在建川博物館聚落的抗戰老兵手印碑林廣場上,一共陳列了七千四百四十枚手印,其中小林寬澄的手印是唯一一枚外國籍。

「我們花了20多年的時間,收集了七千多人的手印,現在抗戰老兵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搜集了。每個抗戰老兵給我們一個手印和他的簡歷,我們會把他的職務姓名做到手印廣場裡。廣場上重重疊疊、排山倒海的都是右手,扣扳機的右手、揮舞大刀的右手、扔手榴彈的右手……也有七八個人是左手,因為他們的右手在戰爭中被日本人砍掉了。另外,還有四個老兵是在我們徵集手印時剛去世,在徵得家屬同意後,我們就到太平間把他的手印拓下來。」

建川博物館館主樊建川先生說。

「這中間有一個日本老兵的手印,那個日本兵叫小林寬澄。他是個日本兵,但也是個真正的八路軍。1938年小林被八路軍刺傷後俘虜,醒過後他因為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想自殺。八路軍發現後立即制止,把他抬往根據地救治。可是他在擔架上醒來後又企圖自殺,八路軍只得把他用繩子捆在擔架上。後來他的傷治好後受到了感動,就參加了八路軍。小林寬澄後來成為醫院的副院長,是副團級。他在抗戰時就拿著話筒到日本炮樓前用日語喊話宣傳,讓大家不要受軍國主義的欺騙,放棄侵略戰爭回到日本。老人曾來過建川博物館,能說一口純正的京片子,我也去東京拜訪過他。他在去世前一直擔任日本八路軍新四軍老戰士協會會長,一直在為告訴日本人戰爭的真相、為中日兩國人民的和平而奔走。」

這就是小林寬澄的故事。他曾誤入歧途,卻迷途知返,窮其一生,大聲疾呼,揭示戰爭真相,呼籲人類和平,至死方休。他是最後一名日籍八路軍老兵,他的手印是抗戰老兵手印碑林廣場上唯一一枚外國籍,他是援華義士群雕廣場上一名不折不扣的國際友人。

相關焦點

  • 從侵華日軍變成抗日八路,這個日本人餘生再未踏上日本國土一步
    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有很多叛徒叛變革命隊伍,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爪牙,最終受到人民的譴責、歷史的審判。然而也有一些良心未泯的日本士兵,調轉槍口和中國人民並肩作戰,選擇了正義的歸途,甚至加入反戰聯盟勸降頑固敗寇的工作之中,日本籍八路軍戰士小林清就是其中一位。
  • 「吃裡扒外」的侵華日軍——齋藤邦雄
    我們平時在熒幕中看到的侵華日軍,要麼是極度兇殘,要麼是極度白痴,而今天說的這位日本兵,簡直就是日軍的異類!他叫——齋藤邦雄。齋藤邦雄1941年入伍,在上原日軍第63師團任機槍射手,他在中國和八路軍打了三四年的仗,非但沒有作孽,反而經常幹好事。日軍俘虜了八路軍傷員,他時常送飯送水,噓寒問暖;乘人不注意就把俘虜放了。為什麼齋藤如此反感自己的同胞——侵華日軍呢?
  • 侵華日軍加藤小隊長致信八路軍:諸君保重身體,來日戰場相見!
    信件的作者分別是八路軍膠東支部與日軍加藤小隊長。日軍加藤小隊長的信是一封感謝信,信中的最後一句:諸君保重身體,來日戰場相見!如果不是在央視播出的,可能會認為這是某個瞎編的情節吧,但是這確實是一件真事。1939年,作為日本侵華派遣軍獨立混成第五旅團的一名士兵,小林清來到中國。1940年,他在膠東文登縣和八路軍作戰時負傷被俘。
  • 「日本八路軍」小林清——生是日本人,死為中國魂
    日籍八路軍戰士小林清就是其中一位。  9月2日至3日,小林清的長子——日本八路軍新四軍戰友會事務局長小林陽吉以「日本老戰士代表團」秘書長身份,來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8月28日,小林陽吉接受了《北京周報》記者專訪,講述了其父小林清的故事。
  • 南京陷落後,一位和尚被日軍強迫殺豬,60年後,目擊者說出了結局
    1937年12月13日,隨著隆隆的槍炮聲,南京保衛戰以失敗告終,數萬侵華日軍穿過古老的中華門,衝進了六朝古都南京城,南京淪陷後,侵華日軍佔領了當時國民政府首都的消息,讓整個城市為之震驚,然而,一場更加令人震驚的大屠殺才剛剛開始……
  • 老照片直擊侵華日軍暴行:圖6排隊進入慰安所,圖8佔領張作霖金庫
    【日軍逼迫老百姓下跪】這是一組真實反映侵華日軍暴行的老照片,拍攝者為日軍隨軍記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組照片被嚴禁公開,原因如下:一是展現了日軍的殘暴;二是與日軍一直宣揚的「共榮圈」不符。相信大家看完這組照片後,就能再一次感觸一個國家強大是多麼的重要。
  • 8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
    上述文字標題為《齊會、大超市村的討伐戰》,載於《中國駐屯步兵第3聯隊戰志》,作者名叫內匠俊三,時為侵華日軍一名上等兵,他如實記載了當時八路軍的勇猛、日軍絕望之下的自殺以及最終運屍回城的潰退。首先在左翼青年之間誕生了遊擊隊,進而發展成為第八路軍山東縱隊,其勢力不可小看。」 《遊擊隊與遊擊戰》(東京和泉書院1940年6月出版)這本書值得一提,作者長野朗,系侵華日軍陸軍步兵大尉,重點研究了八路軍的遊擊戰術,書中寫道: 「初期,(八路軍)既打正規戰,又打遊擊戰。自山西歸屬日軍以後,即專門進行遊擊戰。
  • 鮮為人知,在抗戰中捨命幫助中國抗日的日本人,知道是什麼人嗎?
    下面簡單介紹幾個在抗戰期間幫助我國抗擊日本侵略的幾個正義日共的事跡,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日共伊田助男的事跡。伊田助男,日本共產黨員,隨著侵華戰爭的爆發,他被派往了中國前線作戰,但他一直痛恨日軍的侵略行為。
  • 此人原是一名侵華日本兵,為何後來八路軍官兵都稱他同志?
    1938年,戎子和率領的決死第三縱隊在山西省沁水縣東、西塢嶺一帶,配合八路軍386旅,對日寇駐同蒲第14師團進行伏擊。經過三天激戰,我軍大勝,共殲敵1500餘人,燒毀200多輛汽車。此外還俘獲了不少日軍士兵。 在這些被俘士兵中,有一個叫吉田太郎的。
  • 日本拍了一部「抗日劇」,比國產劇更真實,八路軍的形象讓人意外
    拿二戰來說,這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德日兩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德國在戰後對自己的侵略行為進行了反省,日本卻否認其侵略行為,甚至歪曲事實,不過,日本在一部影劇中還算認識到了自己犯下的錯誤。,讓外界意外的是,日本竟然在這部劇中將日本侵華戰爭搬上螢屏,體現了日軍當初的暴行,很多百姓飽受戰爭之苦,護士盡力搶救傷員的場面。
  • 知道嗎:抗戰中有支神奇的日本「八路軍」
    衫本義夫(原名前田光繁)後排右二等日籍八路軍戰士在延安寶塔山下合影。衫本義夫參加八路軍10個月後,他和日本青年又在中國創造了新的奇蹟。在八路軍俘虜政策的感召下和衫本義夫等「日本八路」的配合下,日軍戰俘參加八路軍的人越來越多。
  • 【央視新聞】揭秘侵華日軍在赤峰寧城人造地獄「人圈」
    這樣喪失人倫道義的慘劇,發生在被日本侵略者鐵蹄踐踏下的中國……△視頻: 內蒙古發現最大「人圈」遺址 衣不蔽體人畜雜住  「人圈」:中華大地上的「集中營」  從1939年到1945年的6年間,駐紮在華北的日軍在長城沿線建立了千裡「無人區」 ,欠下累累血債,波及現在5個省市(區)所屬的25個縣。
  • 歷史上八路軍竟這麼對待日軍俘虜,太震撼了!
    據觀察者網查詢,這個小故事出自《在中國的土地上:一個「日本八路」的自述》一書。作者小林清,1939年作為日本侵華派遣軍獨立混成第五旅團的一名士兵來到中國,1940年在膠東文登縣和八路軍作戰時負傷被俘。
  • 一張明信片見證日軍侵華罪行
    中國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正義終於戰勝邪惡,日本侵略者在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三門峽市一位集郵愛好者向記者展示了他珍藏多年的明信片,希望通過這張不平凡的明信片,讓更多的人銘記那段歷史。8月14日,記者前往他的家中,探訪隱藏在這張明信片背後的歷史故事。
  • 在1938年全面侵華後,日軍佔領過山西哪些地方?
    說起中國的悠久歷史,那作為中國人,我們內心自然生起一種民族自豪感,由古至今,中國的文明歷史可是聲名遠揚,但「人無完人」,我們國家也有挨打的時候,比如日本的侵華戰爭。山西省作為華北地區重要的省份,再加上山西省地理位置優越以及自然資源豐富的條件,搶佔山西就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目標。早在1937年日軍就開始針對太原進行攻擊,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政治經濟條件都佔據重要地位,處在山西的中部地區,周邊三面環山,一面依水,相對其他市區屬於盆地類型,所以日軍率先針對太原進行攻陷。
  • 漢奸和偽軍組團忽悠日軍,八路軍把日軍包圍了,偽軍撒腿就跑了
    日軍憲兵隊長中村隊長正在自己的司令部裡練習毛筆字,這個時候偽軍的隊長馬仁富跑了進來,告訴中村隊長自己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偵查,已經找到了八路軍遊擊隊所隱藏的地方,中村一聽來了精神,就問馬仁富是怎麼知道的,馬仁富就告訴日軍憲兵隊長,說是自己手底下的一個兵,他的大爺就是李家村的村長,最近老是有八路遊擊隊前去徵糧,然後就告訴了自己,自己安排人跟蹤了一個月
  • 8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上述文字標題為《齊會、大超市村的討伐戰》,載於《中國駐屯步兵第3聯隊戰志》,作者名叫內匠俊三,時為侵華日軍一名上等兵,他如實記載了當時八路軍的勇猛、日軍絕望之下的自殺以及最終運屍回城的潰退。到了抗戰後期,尤其是1941、1942年日軍殘酷的「大掃蕩」之後,八路軍愈挫愈強,而日軍已經陷入了恐懼,《華北治安戰》記錄了日軍不願意與八路軍作戰的沮喪與絕望:「華北地區1940年以前從未發生投敵罪。
  • 14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上述文字標題為《齊會、大超市村的討伐戰》,載於《中國駐屯步兵第3聯隊戰志》,作者名叫內匠俊三,時為侵華日軍一名上等兵,他如實記載了當時八路軍的勇猛、日軍絕望之下的自殺以及最終運屍回城的潰退。老百姓的心,都向著八路軍,日軍自然討不了好。長野朗感嘆道:「山西省民眾抗日情緒的確非常高漲,從老年婦女到兒童也都進行反抗,在井裡投毒,很難對付。」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沼田德重: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
  • 反戰人士宮川英男敬佩毛主席 在日軍圍剿中自盡
    他在日本侵華戰爭末期被俘,隨後經過思想改造,成為日本反戰同盟的一員,並被組織派遣到原長清縣工作,參與對日軍的策反等工作。故紙堆中翻舊事,於無聲處聽驚雷。根據這份檔案,宮川英男被分配在長清縣的敵工部,活動區域在濟南至泰安鐵路沿線一帶,通過給日軍寫信、給日偽軍駐地貼標語、喊話,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爭取這些侵華勢力加入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鬥爭。  但是,根據抗戰老兵張榮光的口述回憶,宮川英男並不是從延安而來,而是在長清本地被俘虜的日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