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和尚可以娶妻生子,並能子承父業。1939年,二十歲的小林寬澄通過了僧侶律師考試。本應該在寺廟裡靜心理佛,可一紙徵兵書將他送入了兵營。慈悲為懷的和尚怎麼會成為一名法西斯的侵略軍呢?小林寬澄當時是寺廟裡的一個小和尚,和尚是愛和平的反對戰爭,他不願意參加戰爭。
1939年6月份,在「國民皆兵」這個口號之下,小林寬澄去參加徵兵檢查,檢查合格就當了兵。1940年初,隨華北派遣軍第十二軍畈田部隊,來到了中國山東青島市。在青島,小林寬澄很快就接受了侵華日軍老兵給他們灌輸的思想。在山東濰坊接受了六個月的軍事訓練後,小林寬澄成了侵華日軍的一名輕機槍手。
1941年6月的一天凌晨,八路軍在山東省牟平縣伏擊到一個日軍小分隊,俘虜了兩個日本鬼子。其中一個就是小林寬澄。
小林說,剛被抓到時,想過多種方式逃跑。隨著與八路軍接觸,發現他們確實很友好。
在八路軍中,會日語的幹部常給小林講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目的,講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小林知道,日本的文化全是從中國傳來的,特別是佛教,父親給他講了好多中國佛教的事情。「日本是中國的學生,學生為什麼要打老師呢?佛教以慈善為本,為什麼自己被徵兵來到中國殺害中國平民呢?」他開始了對日軍侵略罪行的深刻反思。
1941年9月18日,小林寬澄正式加入了八路軍,主要從事對日反戰宣傳工作。在敵工科,小林與其他反戰同盟聯盟成員書寫、散發反戰宣傳單,在日軍必經的村莊牆上寫標語。他們還寫慰問信,做慰問袋設法送到日軍據點,在通過日軍據點電話線上接上耳機,給日軍士兵打電話,勸他們放下武器,投降八路軍。他說,在日軍中,自己是個名人。他曾到離日軍100米左右的地方喊話:「喂,親友諸君,我是日本軍的反戰同盟的小林。」
抗戰勝利後,小林寬澄又前往東北參加了解放戰爭。1948年後在濟南外事辦公室負責日僑工作。1953年,他從山東濟南外辦調到內蒙古豐鎮人民醫院任副院長。其實他對醫院工作不熟悉。這是組織上準備讓他回國而安排的。那一年,他與一名日本護士結了婚,這也是組織上的安排,兩人舉辦了中式婚禮,「中國婚禮特別熱鬧,還要一起唱歌。」1954年,他們有了大兒子憲明。之所以給兒子取名「憲明」,是因為兒子出生於1954年,那年中國憲法公布。
1955年12月18日,小林寬澄一家人從天津塘沽乘「興安丸」輪迴日本。中國政府給了他十多萬港幣,這在當時是一筆巨資。1956年,小林寬澄進入日本新和海運株式會社(原滿鐵汽船株式會社)工作,主要在遠洋商船上當翻譯。他還加入了日本共產黨,其實早在1946年,小林寬澄在中國時就加入了共產黨。 回到日本後的小林並不知道,由於在中國的經歷,他一直處於日本政府的監視之下,自家附近一直有一個崗哨,就是監視他用的。而這一監視,就是50年,直到他85歲後才被解除。此後他四處演講作報告,揭露日本侵華戰爭的真相,並擔任「八·四會」會長(即八路軍、新四軍之會)。
在1940年應徵入伍的出徵書上,小林寬澄把出徵的「徵」字改成了侵略的「侵」。小林寬澄說:「我的願望,就是把真實歷史告訴下一代,不讓時針倒轉。」
在建川博物館聚落的抗戰老兵手印碑林廣場上,一共陳列了七千四百四十枚手印,其中小林寬澄的手印是唯一一枚外國籍。
「我們花了20多年的時間,收集了七千多人的手印,現在抗戰老兵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搜集了。每個抗戰老兵給我們一個手印和他的簡歷,我們會把他的職務姓名做到手印廣場裡。廣場上重重疊疊、排山倒海的都是右手,扣扳機的右手、揮舞大刀的右手、扔手榴彈的右手……也有七八個人是左手,因為他們的右手在戰爭中被日本人砍掉了。另外,還有四個老兵是在我們徵集手印時剛去世,在徵得家屬同意後,我們就到太平間把他的手印拓下來。」
建川博物館館主樊建川先生說。
「這中間有一個日本老兵的手印,那個日本兵叫小林寬澄。他是個日本兵,但也是個真正的八路軍。1938年小林被八路軍刺傷後俘虜,醒過後他因為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想自殺。八路軍發現後立即制止,把他抬往根據地救治。可是他在擔架上醒來後又企圖自殺,八路軍只得把他用繩子捆在擔架上。後來他的傷治好後受到了感動,就參加了八路軍。小林寬澄後來成為醫院的副院長,是副團級。他在抗戰時就拿著話筒到日本炮樓前用日語喊話宣傳,讓大家不要受軍國主義的欺騙,放棄侵略戰爭回到日本。老人曾來過建川博物館,能說一口純正的京片子,我也去東京拜訪過他。他在去世前一直擔任日本八路軍新四軍老戰士協會會長,一直在為告訴日本人戰爭的真相、為中日兩國人民的和平而奔走。」
這就是小林寬澄的故事。他曾誤入歧途,卻迷途知返,窮其一生,大聲疾呼,揭示戰爭真相,呼籲人類和平,至死方休。他是最後一名日籍八路軍老兵,他的手印是抗戰老兵手印碑林廣場上唯一一枚外國籍,他是援華義士群雕廣場上一名不折不扣的國際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