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銅元中,不乏罕見的高端品種,比如奉天中花光緒元寶當十、江西辛亥大漢銅幣十文等等,但知名度最高的無疑還是屬於四川光緒當三十銅元!2010年12月,在美國Stack&Bowers 公司香港錢幣拍賣會上,一枚已飽經風霜的「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飛龍銅元以310萬人民幣拍出(此枚為已故香港收藏家黃華樞先生收藏),當屬銅元之王!
許多有關中國銅元的出版物中都把它列入大珍,一級,並作為出版物的封面。上海博物館的「中國古代貨幣館」有一個導覽圖觸控螢幕,上面有一枚能代表我國鑄工精美、極為稀有的古錢幣,它就是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1987年成都錢幣學會按照中國錢幣學會課組布置的研究課題,對四川銅元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編輯出版了《四川銅元研究》一書,對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作了高度評價,定級為大珍,一級,可見該幣在我國貨幣史上的重要地位。
1896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水龍紅銅試樣 PCGS XF 40
拍賣成交價格RMB 2070000元
光緒末年,銀元大量流通,清政府以各省成色、兩重不一、節約經費為由,下令各省停鑄銀元。此時香港開鑄「一仙」輔幣銅元的大量使用,給清政府帶來啟發,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兩廣總督李鴻章在廣東開鑄銅元。銅元的普及,頗受市場的歡迎,加之興鑄銅元盈利甚豐,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末下令沿江沿海各省開廠鼓鑄銅元。在清代的銅元中,面值當三十者,僅有四川一省。
據有關資料記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二月,四川銅元局參考湖北式樣,鑄造了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五文、當十文、當二十文三種銅元作為流通貨幣。此後,試鑄了少量的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樣幣,樣幣鑄造出來,按照有關程序,依次報送到主管財政的布政使(藩司)、督部堂(總督衙門),最後報送清廷戶部(財政部),因「當三十」不符合幣制而被清廷「禁令行用」。按清朝的幣制,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流通行用的銅幣只有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種,沒有比二十文面值更大的幣種了。
這種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因不符合幣制而被「禁令行用」理所當然,四川銅元局也無理申辯。正因為是禁止流通的試鑄樣幣,數量自然有限,流傳至今當然十分罕見。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被中外泉家和各種書刊評級為大珍當之無愧。當三十文幣值,在全國僅此一種,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受到中外錢幣藏家的青睞,為尋覓這枚稀世之寶。
四川光緒當三十銅元,按背面龍圖不同,可分"立龍"版和"飛龍"版兩種。
「立龍」版者,正面中央鑄一花星,外環鑄「光緒元寶」及珠圈,上緣鑄「四川省造」,下緣鑄「當三十」,左右兩側鑄滿文「寶源」;背面中間為龍圖,俗稱「水龍」,上緣鑄英文紀地「四川」,下緣鑄紀值文字,分別為阿拉伯數字「3 0」及英文貨幣單位「文」,左右兩側各鑄一花星,俗稱「十字星」。水龍又分有眼皮和無眼皮二個版,正面還有大馬齒、細馬齒以及高低滿文之分。
「飛龍」版者,正面與「立龍」版同;背面中間鑄龍圖,俗稱「飛龍」,外環珠圈一道,上緣鑄英文紀地「四川」,下緣鑄紀值文字,分別為阿拉伯數字「30」及英文貨幣單位「文」,左右兩側各鑄一「梅花星」。
目前已知,四川當三十銅元「水龍」和「飛龍版」各有紅銅和黃銅兩種材質,均極稀貴。其中,紅銅「水龍」與「飛龍版」各見四枚,黃銅「水龍」和「飛龍」版各見二枚存世。據悉,中國國家博物館有四枚全套收藏,系羅伯昭捐贈,上海博物館藏有紅銅「飛龍」和「水龍版」各一枚,分別為李偉先和羅伯昭捐贈。1993年上海博物館編撰《清代民國機制幣》目錄即以館藏四川當三十紅銅水龍為封面,肯定了其在中國錢幣中的至高珍品地位。
由於四川省的造幣機構有增設和歸併的情況,且缺乏記載較詳的文獻資料,所以,題名為「四川省造」的這類銅元鑄於何廠、何時,目前尚難判定。按照傳統的先後排列法,此類幣歷來被置於「四川官局造」銅元之後。雖然前人對此種排列沒有作過什麼說明,但看來這還是合理的。因此筆者認為這枚當三十銅元,其具體的鑄造年代當在光緒三十(1904)。
四川當三十銅元,是未被獲準發行的試鑄幣。未被獲準鑄發的原因,很可能是由於當三十的幣值不符合戶部關於銅元鑄造的規定。中國的銅元,在初創階段,各省是各自為政的,成色、圖案參差繁雜,幣制十分紊亂。清政府曾不斷對幣制進行整頓,力圖劃一。雖然收效不大,但還是顯現了漸趨統一的趨勢。
四川當三十銅元鑄於光緒三十年間,已處於「光緒元寶」銅元的後期階段。根據戶部的要求,當時各省鑄造銅元,須援引廣東成法,成色、圖案及面值以廣東省銅元為標準。廣東省銅元的幣值分別為二十文、十文、五文三等。顯然,四川當三十銅元的鑄造是不符合這一標準的。此外,在清代的銅元鑄造中,面值當三十者,唯有四川一家。看來,在銅元面值問題上,其它省份的造幣廠都是循規蹈矩的。
四川當三十銅元「立龍」版和「飛龍」版各有紅銅和黃銅兩種,均極稀貴。紅銅「立龍」版者僅見兩枚,紅銅「飛龍」版者共見四枚,黃銅「立龍」和「飛龍」版者各見兩枚存世。據悉,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全套,系已故錢幣收藏家羅伯昭先生捐獻。上海博物館藏有紅銅「立龍」和「飛龍」版各一枚,前者為已故錢幣收藏家李偉先先生捐贈;後者為羅伯昭先生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