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太過安靜,
靜得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
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
如此這般的輪迴。
——徐志摩
金博洋2019-20賽季自由滑音樂由兩段曲目構成,分別是《The Path of Silence(寂靜小路)》和《Yellow Moon (黃月)》;經過加拿大編曲家Karl Hugo重新編曲剪輯而成。
《The Path of Silence》是法國音樂組合Saban & Briand與作曲家Anne- Sophie Versnaeyen共同創作的「後古典"(post-classical)音樂,曲中中提琴部分由Anne- Sophie Versnaeyen親自演繹;該曲收錄於2018年4月發行的專輯《Soul Stories》。
《Yellow Moon》收錄於義大利作曲家Luca D'Alberto 於2017年5月發行的首張專輯"Endless」,整張專輯的作曲、編曲與所有樂器的演奏都由Luca一人完成。
這兩首風格相異的曲子在編曲家Karl Hugo的手下互相融合,加入了心跳、心電儀、倒帶等特殊音效,為節目營造出全新的世界觀;疊加的鋼琴、鼓點、人聲,豐富了音樂的編排容量。
卡爾大神也曾多次為花滑節目製作配樂,大家可以前往他的個人網頁了解,他也開通了官方微博,搜他的英文全名即可關注。
這套自由滑《最後的心跳》編舞師是來自法國的Benoit Richaud,為人直白,對待工作專業又嚴格,粉絲人稱伏地魔;編舞以新穎、前衛著稱,之前的賽季也曾與中國隊雙人滑、女單合作。
這次與金博洋的合作,四天就完成了《心跳》的編舞,不僅舞蹈動作偏向現代風格,連編排都十分新奇,定級步法更是忙得不可開交,至少在我看來金博洋要完全消化和掌握這套節目還要多花點時間和精力。
也不是說這套節目不好,只是對於天天來說拿高分有點難,正如伏地魔所言,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本大師(編舞師)向設計方傳達了「最後的心跳」這一概念,所以選擇在黑色底面上描繪了動脈靜脈的藍紅色紋樣,還用手指點繪了混著金屬亮片的染料。節目音樂開頭的心電圖音和節目構成激發了設計靈感,是一套具有獨創性的作品。
其實心跳這一主題還是很有畫面感的,藍色紅色分別代表靜脈動脈,右胸和左臂不規則的動靜脈線條在黑色底面上流淌,於左胸交匯形成左右不對稱的心臟圖案;
心臟圖案被黑色線條分割,向下延伸到腰側,向上延伸至背部,背部漸變的顏色又匯聚成不對稱的心型圖案,前胸和後背相呼應;微妙的不對稱感非常動態。
不規則的線條,漸變的顏色,恰到好處的水鑽和閃粉,沒有多餘的累贅,手法統一同時保留了伊藤聰美的特色;而簡潔的版型、黑色的底色又很符合金博洋的形象以及節目內容的窒息感;
無論從細節還是整體都是一套值得打高分的考斯滕。
↓↓↓↓
4Lz、4T+2T、2T(4T跳空)、
3A+1Eu+3S、編排步法、
跳接燕式旋轉(4級)、3A、
3Lz+3T、3F、定級步法(3級)、
換足蹲踞式旋轉(4級)、
換足聯合旋轉(4級)
大獎賽中國杯的自由滑,跳躍普遍發揮得不錯除了空了一個4T以外,開頭的4Lutz簡直絕了!!特別是合樂點卡得剛好,起跳時是心電儀刺耳的長鳴,落冰的瞬間中提琴的聲音恰好響起;整個效果看起來就不一樣了,連他的超長待機都高大上了許多。
在這個4Lutz的襯託下,其他跳躍都黯然失色,所以果斷的省略;這次主要來探討一下讓我困惑的定級步法,為什麼是3級呢?
《最後的心跳》定級步法拆解
從字幕的速度也看得出來,這套定級步法的容量和難度其實相當高的,意思就是奔著四級去的,但是這次只有3級,想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原因。
上圖是定級步法(接續步)的定級條件,《心跳》有12個難度步伐,符合第一條必要條件:定級4對難度步伐數量的要求;
細心的小夥伴應該會發現這套定級步法左右腳兩個外勾都是逆時針轉體的,這是因為6種難度步法裡只要求5種完成兩個方向,所以這套定級步法的兩個外勾可以同向,第二條也符合。
然後我怎麼想都覺得問題是不是出在左腳單足串的那個外勾轉體時浮足swing的幅度過大導致滑足用刃不清所以降級呢?畢竟19-20賽季的步法抓得很嚴。
問過志同道合的大夥伴,他認為也有可能是滑行不夠流暢的原因。
我最後還是不能肯定,就當是左腳單足串的外勾用刃不清導致單足串不被承認,缺少一組單足串所以降級;或者根本就是滑行的鍋吧;😂
其實我也是小白一個,
有出錯的地方請多多指教,抱拳感謝。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套定級步法其實會暴露出金博洋在滑行和姿態上的缺點,而且容量是豐富了,但對他來說可能有點吃不消,最明顯就是蟹步之後的那個highkick累得連腳都抬不起來;
所以金博洋要靠這套自由滑拿高分還是有點難的,他要完全消化這套節目恐怕還是要多花點時間和精力。不過也沒關係,反正下賽季用新節目。😂
只是希望總有一天,滑行和表演不再是他的硬傷,節目不會再因為要遷就他而被刪減編排,他也不用再冒險硬拼跳躍;希望601天以後,他能以兩套出色的節目站上北京冬奧的領獎臺。
在編舞師的構建下,節目內容有了全新的世界觀:
世界只剩下我一個人,寂靜得連心跳的聲音都嫌刺耳,就像耳邊永遠有心電儀在長鳴,這最後的心跳到底是救贖還是毀滅;我在渴望生存和孤獨厭世的矛盾中掙扎,祈求著神明的降臨。
但人往往在衝破黑暗之後才會發現,引領我走向曙光的哪裡是什麼神明,能拯救我的也不是什麼上帝,只有我自己。
既然命運選擇讓我成為最後一個活著的人,哪怕痛苦、哪怕孤獨,也堅強地走下去吧,因為我是我世界裡唯一的光與希望。
還好我的flag沒有倒。
對節目內容的理解來自coc奪冠後的一段採訪。
下周寫北美區蒙特婁教練組的介紹,傳說中冰舞大佬們聚集的地方,也是小夥伴推薦的題材,你們如果有任何相關的信息想分享請一定要告訴我,我會寫明出處的,拜託了🙏
更多花滑資訊請關注公眾號
↓↓↓↓
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