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看了手嶌葵的演唱會,去年錯過了她。
最後,也沒聽到她唱起最喜歡的那一首歌。可是當《虹》的第一個音符落下來,還是仿佛看見暖黃的燈光灑在桌面上的景象。那是高中時代夜裡聽著她的歌寫作業時,面前的景象。
她站在臺上說,今年是出道的第十年了。還是很緊張的,少女的樣子。
原來已經過去那麼久了。那些做不出題目時,望著面前的紙張與符號發呆的日子。
看完演唱會,走了一段夜路,後來坐進一家豆漿店,和朋友討論起「優しい」這個詞。
他說,你不覺得很多人翻譯時,只是寫作「溫柔」太草率嗎?其實還有很多含義的啊,比如「善良」。
比如當一個人去救一隻被困的小貓,別人評價他是「優しい人」的時候,還是往往被翻譯成「他是個溫柔的人」,總覺得怪異,其實不符合這樣的語境。
「優し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一直很好奇的是,日本人在評價一種味道是「優しい」的時候,究竟意味著什麼。
溫柔的味道。
常常在一些美食番裡聽到人說,「優しい味がする」。某種食材或者調料,有著很溫柔的味道。中文裡卻並沒有這樣的表達。
那是否意味著一種,不突出,不強烈,卻能讓你完整地感知,並和其他味道與香氣融合的味道呢?如同午後的風,透過紗的光,山林深處的溪澗,流過巖間時浸潤著幽綠的苔蘚。
這樣反推,反而突然不難明白「優しい」是什麼意思了。溫柔二字之外,那種抱擁萬物的堅定與寬闊。
溫柔如果意味著一種力量,那會不會是認同和包容自己之後,才能夠擁有的一種強大。
最近聽到的最接近「優しい」的答案的一句話是。
女孩坐在沙發上,昏黃的逆光裡看不清她的表情。她說,在七月初最終告別了的戀人曾對她說:
「你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像你一樣幸運,得到好的教育,有完整幸福的家庭,遇見有趣的人,去往美麗而陌生的遠方。不是每個人都和你一樣。」
在她面對一些人與事作出些許尖銳了評價時,男孩對她這樣說。
「你要讓他們看見你的好,並變得和你一樣好。」
好久不見了。
你變得比以前更好了嗎?你還在朝向著更好的自己的路上走著嗎。
我們還並肩走在同一條路上嗎?
照片是初夏時去德島時拍的,挑了一張做成壁紙。回復晚安,送給你。
以及,「ただい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