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無聲》——人生與真相在無聲中爆炸

2021-02-19 迷迭觀影

清明節檔期,儘管有進口佳片《頭號玩家》和《起跑線》共同搶佔票房,國產電影也仍有忻鈺坤導演的小成本新作《爆裂無聲》,在這兩部作品的夾擊下,爭得一席之地,稍有些為國爭光的意味。

《爆裂無聲》作為一部氣氛壓抑的懸疑片,在類型和陣容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還能在《頭號玩家》和《起跑線》的夾擊下爭得生存空間。

除了忻鈺坤優秀的處女作《心迷宮》帶來的口碑和群眾基礎,更重要的原因還是本片自身過硬的質量。

《爆裂無聲》沿襲了《心迷宮》立足於現代農村小人物的生活,以懸疑事件剖析人性為切入點;雖然在某些程度上,《爆裂無聲》的確不如忻鈺坤的前作《心迷宮》精巧,且目前的評價稍有虛高;但這絲毫不妨礙《爆裂無聲》成為近年國產電影中難得一見的佳作。

畢竟能夠以一個孩子的失蹤為故事線索,去剖析整個社會從上層的失態,到中層的失德,最後落在底層人民困於現實,漸漸失語這樣的立意和用心,就已經是很多國產電影作品難望項背的了。

所以即使《爆裂無聲》還存在許多可提升的空間,也依然不負忻鈺坤這一身的才氣。

 

一、故事結構簡單卻又複雜

 

《爆裂無聲》的故事其實沒有太多懸念,故事結構非常簡單。

老實說,作為一部懸疑片,《爆裂無聲》很大程度上會讓觀眾失去猜測真相的樂趣,卻又能加深觀眾觀影時驗證自己猜想的衝動,真正做到緊抓觀眾、引導觀眾。

《爆裂無聲》故事與懸念雖然簡單,但這次忻鈺坤卻大膽採用了多線敘事的方式,

以三個主人公的視角交替推進故事的發展

並以磊子的失蹤,昌萬年的非法採礦兩個事件互相牽連影響,

一案牽一案的雙事件模式來設置並隱藏懸念;

再加上三個主人公背景階級上的對衝,讓整個情節和故事的發展充滿戲劇張力,也彰顯人性的複雜。讓觀眾即使能猜到結局,也依然沉浸其中,只為驗證自己對人性最大程度的想像。這樣簡單又複雜的故事結構,使得這個原可以說是簡單到平凡的故事,充滿了獨特的魅力。

 

同時,為了能讓簡單的故事,適用複雜的敘事結構,同時充分展現並滿足三個主人公在階級上分別處於「剝削」、「輔助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

和三人在核心案件中分別作為「施暴者」、「幫兇」、「受害者」這樣充滿戲劇性、矛盾性的關係。     

忻鈺坤導演在情節展開上,放棄了更真實平常的推進手法,選擇用無數巧合的方式讓這三個人物相遇。

同時又通過製造無數巧合,進一步推動情節,展開故事。這樣多「巧合」的堆積便會讓故事有些失真而不接地氣了,從而使得觀眾難以產生更為深刻的共鳴。儘管如此,充滿張力的故事情節,進一步強化人物間的矛盾衝突,將作品戲劇效果和衝突性放到最大,還是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的觀影感受。

就如影片高潮時三人對峙那場戲,昌萬年手持弓箭想要射殺張保民,徐文康則因自己的女兒搖擺於兩者間。

再聯繫三人在磊子失蹤事件中,作為施暴者、受害者和幫兇的關係,也就做到了類比諷刺,更進一步突出展現了忻鈺坤在《爆裂無聲》中,

想要傳達的社會精英對大眾的自上而下的壓迫,和中產階級在中間扮演機會主義者的社會現實。

  

二、人物形象單一且豐滿

 

《爆裂無聲》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有獨有的優勢和意趣。

片中人物,幾乎都統一失語,即,都籠罩在無聲的基調裡。

昌萬年作為上層權力控制者,話很少,只說結論,他就在一個半失語的狀態裡;

徐文康作為中產階級,為自保而少說話,他在一個自主選擇失語的狀態裡;

至於以男主角張保民為代表的底層人物,則困於生計,失去了話語權,處於完全失語的狀態。

再細化到每個角色的性格及處事態度的設置上:

張保民一直統一在一種堅定的茫然中,他茫然地面對生活,只能以生猛的魯莽面對世界,於是就有了他打架咬斷自己舌頭的現實,和他不討喜的形象。

因而面對兒子磊子的失蹤,張保民茫然不知從何尋找,倔強也要堅持到底的魯莽就讓人物變得十分鮮明了。

搖擺在利益中的徐文康,他有道德底線,並在昌萬年侵犯底線後迅速劃清界限;甚至因為對張保民的愧疚和感謝,在對峙時能挺身站在張保民身前,阻止昌萬年射殺張保民。     卻又會因女兒平安無事,利益點發生變化,迅速轉變立場,再次和昌萬年統一戰線。歸根結底,他只是偽善的機會主義者,依據利弊選擇性失語。

昌萬年這個人物形象則更為簡單,他一直統一在相對而言的絕對的惡,是全片反派大boss的人物設定。

他面對孩子,自己的孩子、競爭對手的孩子、貧困村民的孩子,都帶著一種客套的善良;儘管這些客套的善良都自有其利益導向,並且明晰清楚這種善良其時間點在磊子失蹤之後,昌萬年這種的相對而言的絕對的惡的形象,也就更加有趣了。

 

這些人物形象的基調與特質,是配合故事結構而設計的。故事結構因巧合堆積產生失真感,反應到這些人物形象上,也再現了失真感。這也是本片令人略感遺憾的地方之一。

在人物中,昌萬年的失真感最為典型。這個角色身上絕對的惡,使得這個人物變成了惡的道具,扁平,失去了人味。最重要的是,觀眾看不到昌萬年作惡的深層次的具體原因,難以理解他的作惡,也就無法移情,不存在共鳴。

反而是徐文康這個人物的設置,其機會主義者的角色特質,比較昌萬年、張保民的形象而言,更貼近觀眾的生活,能激起觀眾的共鳴。

張保民這個角色,「堅定的茫然」原本也許是他統一的角色基調,但影片想賦予張保民的內容卻過於豐富與複雜了:賦予了太多的情緒,卻很難讓觀眾捕捉到他最想傳達的真實情感。

演員宋洋對張保民這一角色的發揮,也沒有做到極盡精準,尤其在影片的後半段,觀眾通過他的表演所能解讀的信息太過寬廣,多則是無,於是信息就變得不夠準確,張保民這個形象的人物意義也就難以聚焦了。

 

但,儘管這些人物都存在或這樣或那樣的瑕疵,可他們形象的對照滿滿都是戲劇的張力:統一的失語、無聲的基調,更把《爆裂無聲》的立意,拉拔到了許多作品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三、立意及主題主旨複雜又多面

 

忻鈺坤導演在《爆裂無聲》的立意及主題主旨把控上,保持了《心迷宮》的高水準。儘管在故事結構和人物形象上,《爆裂無聲》都還有很多可提升的空間,但它立意的高度和全片對主題的統一詮釋,仍超越了當今眾多作品。

《爆裂無聲》不僅是部商業作品,也是一部藝術作品:忻鈺坤導演在用這部作品傳遞他的思想。

三個主人公角色人設和關係的對立,剖開來看就是上層失態、中層失德、底層失語、人間失格的社會癥結。

導演對「羊」這個意象的運用,和片中昌萬年那輛牧馬人車牌號中虛構的所屬地「豢」(豢養的豢)。再結合昌萬年對付另一個礦業老闆時說的一句臺詞,「羊,也是吃素的」;再加上昌萬年持弓獵殺的這個意象,其中意味,值得深思。

  

屠夫兒子漢生的設置,也很巧妙。

在故事推動的全過程中向張保民及觀眾暗示磊子失蹤的真相,甚至不願摘下的奧特曼面具這個意象,不僅暗示了漢生見證可怕的事情後自我保護的應激機制,還再次契合無聲與失語的主題,高明獨到。

說到對「真相」的刻畫,還要誇一下忻鈺坤導演。其在揭示磊子失蹤真相時對時空交錯手法的運用,將昌萬年、徐文杰對「真相」的闡述,對「真相」的真實展現,互相補完,讓影片和人物更有嚼頭,也更發人深省。尤其最後對磊子結局的留白,給了觀眾更多思考和品味的空間;比起清楚交代,更有力量。

而最讓人驚豔的部分,是片尾那行字。

有人說,因為那行字《爆裂無聲》才能上映,這是導演的一種妥協。但那行字並不影響我們是觀影感受,我們還可以從那行字獲取磊子失蹤的真相最終大白於天下這一重要信息。可真正讓人驚豔的,又是那行字更深層次的解讀。

按我國法律規定,沒有屍體就是無法明確被害人,證據鏈有所缺失,按照保護嫌疑人權益「疑罪從無」的規定,兇手不會被判處謀殺罪名。

這很可怕,細思極恐,但的確讓人驚豔,並又一次契合了無聲和失語這個主題,把《爆裂無聲》立意的高度,再次拔高。

 

到了這裡,立意及主題主旨似乎到了一個界限的邊緣,但並非如此。

因為當我們再去追問底層人們在社會中失去話語權的原因時,我們得到的答案或許才是《爆裂無聲》想去真正傳達的東西——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大部分非社會利益既得者,他們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進一步拉大了社會非既得利益者和既得利益者的資源差距。

為了彌補資源差距造成生活水平差距,他們只能出讓自己手中的資源。但這種出讓治標不治本,甚至可以說是殺雞取卵。那隨著時間繼續推移,資源進一步集中和再配置,那些非社會既得利益者,他們出讓完的資源後,就一無所有了。

而那些真正有用的資源,牢牢的把控在既得利益者手中,兩方的生活水平差距只會進一步拉大。非既得利益者,也就會在差距不斷拉大中,失去在社會中的話語權。

當然,這未必是忻鈺坤導演的創作意志,但確是通過《爆裂無聲》這部作品真實反饋出來的社會現實與殘酷真相。至於忻鈺坤導演為何要創作這部影片,他背後的真實意志是什麼,也不必過度解讀。

關注作品本身的意義,比關注背後創作者,來的更為尊重及有意義。

像《爆裂無聲》這種有思考深度的藝術作品,毫無疑問可稱之為優秀作品。只是目前導演只是擺出了事實,提出了問題,留給我們一片白茫茫的迷惘,一聲山崩爆裂,卻沒有給出解決的方向。這也是國產電影在品質晉升上難以突破的一個瓶頸,是電影工作者日後深化創作的動力,更是觀眾品味電影作品更期待電影作品的意義。

 

                

                                                                                                透過電影看世界

 

 

相關焦點

  • 《爆裂無聲》:無聲的痛楚,才是真正的絕望
    今天依舊給大家推薦一部2018年度好片——《爆裂無聲》,豆瓣評分8.2,盡現人性的善與惡。
  • 《爆裂無聲》 :於無聲處聽驚雷
    因為早在《心迷宮》之前,忻鈺坤早已在心中構思出了《爆裂無聲》的劇本雛形,但由於種種客觀條件限制,最終未能拍攝成片,這才選擇了《心迷宮》。而《心迷宮》的成功,才成就了《爆裂無聲》的野心。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讓忻鈺坤心心念念了多年的電影—— 爆裂無聲看到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想起魯迅的詩句:「於無聲處聽驚雷。」而這部影片中,也處處在用各種暗喻,詮釋著「無聲」的含義。電影的主人公有三位。
  • 影評《爆裂無聲》無言的吶喊,只能在沉默中滅亡!
    (文章內容包括小編觀點意在傳播娛樂正能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標題與內容相符且無虛假/誇大/誘導/不友好)影評《爆裂無聲》無言的吶喊,只能在沉默中滅亡!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由忻鈺坤編劇兼執導的,由宋洋、姜武、袁文康、譚卓等主演的一部作者電影。
  • 《爆裂無聲》很好,但沒那麼好
    《爆裂無聲》名字起的好,爆裂、無聲,充斥著兩種極端的對比、矛盾、壓抑、乾裂的張力,像一個黑洞,引人入勝。
  • 《爆裂無聲》的各種小細節加上每個演員的表情言語,確實爆裂無聲
    這巨大機器下一個個螺絲釘般的人,上演一場又一場毀天滅地無聲類似故事。故事裡礦主被金錢奴役,律師趨炎附勢,張被親情奴役,這些都是各自的心甘情願,組成一面生活的鏡子。機器是不會停下來的,螞蚱們總有一死,如果追根究底其實害死張磊的不是別人,是大張骨子裡的那軸勁。礦長考慮問題相對全面,直到最後還衡量了坐牢時間,還有其所作所為,為人處世相對老道,他在一群螞蚱中爬的最高。
  • 《爆裂無聲》:2個父親的愛
    2017年忻鈺坤拍的《爆裂無聲》是一部廣受好評的電影。小成本製作的《心迷宮》讓忻鈺坤來到了廣大觀眾的眼前,而《爆裂無聲》這部片子則讓忻鈺坤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和掌聲。豆瓣上關於《爆裂無聲》的評論超過2300條,足可見本片的影響力。不過我今天跟大家探討一下片子中兩個父親的角色。
  • 《爆裂無聲》最好看的華語懸疑片
    《爆裂無聲》的導演忻鈺坤,他曾憑藉處女作《心迷宮》一舉獲得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周單元「義大利影評人協會最佳新人導演」等多項國際大獎
  • 《爆裂無聲》:人性的解析與透支
    看完《暴裂無聲》之後,意猶未盡。之前看過《心迷宮》的人肯定會喜歡這一部,都是導演忻鈺坤的作品,兩部片子他還都參與了編劇工作,還是很有個人辨識度的。上一部《心迷宮》,故事視角放在了小縣城,那些不可言說的灰色地帶裡滲透著人們最赤裸的人性。這一部《暴裂無聲》,發生在礦區,依然是小城市。有人說「北上廣是中國的幻想,而小縣城才是中國的真相」。
  • 夢中的你無聲的爆炸掩藏因素是什麼 無聲的爆炸攻略要點
    夢中的你中很多玩家還不清楚無聲的爆炸中的掩藏因素有哪些,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第三章無聲的爆炸掩藏因素攻略。無聲的爆炸第三章無音的發生爆炸(掩藏要索:4)瑪卡嬸娘--手記瑪卡叔叔的女兒一一手記惡夢一一話題討論挖到回答一一話題討論
  • 影評|《爆裂無聲》:人物分析
    「沒了」《爆裂無聲》電影的最後時刻,身穿囚服的律師徐文杰在警察的追問下沉默良久,似有動搖,但最終還是平靜地說出了這句話。我們期盼親臨者能給無聲的張保民一個交代,讓事實浮出水面,但現實是不可能的。伴隨著壓抑的結束曲,整個人正如張保民的飾演者宋洋在微博上所說的一樣——如鯁在喉。
  • 在《爆裂無聲》中,張保民的痛苦沒有人知道,為了找兒子必須堅強
    看完《爆裂無聲》我要哭死了,其實我看不太懂結局,只知道電影很隱晦地表達,孩子應該是被煤老闆用弓箭射死了,但是我翻了下影評,什麼?炸山洞是為了掩蓋事實?孩子最後被碎屍了,喪盡天良,片尾孩子媽媽那一段悽涼的哭聲,大寫的悲慘,我寧願孩子父母一輩子都不要知道真相,就當走丟了吧。
  • 《爆裂無聲》:撒旦在人間,正以偽善的面具示人
    由36萬網友豆瓣評出8.3分的國產電影《爆裂無聲》,是一場對人性善惡的考驗。人之初,性本善。由於人們對於名譽、地位、金錢的過度執念,逐漸迷失了自我。《爆裂無聲》以無法言語的男主張保民為了尋找失蹤的兒子張磊展開。
  • 忻鈺坤《爆裂無聲》
    的確,相比於以敘事結構取勝的《心迷宮》,《暴裂無聲》的故事更簡潔、人物更集中、衝突更激烈。《暴裂無聲》拍攝現場求學無門的他只好退回來,開始從片場小工做起,邊拍片實踐邊自補電影理論。 在這一節點上,他決定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並做出一個艱難的但又是不得已的決定——回家專心寫劇本。 同時也意味著,他要靠老婆養家。
  • 《暴裂無聲》電影觀後感:無聲的人性,在無聲中爆裂
    《暴裂無聲》這部電影展現的一大社會焦點問題就是底層對上層的反抗。男主角張保民是一個煤礦礦工,因為兒子失蹤而苦苦尋找不斷抗爭,本片更是將上層、中層和底層之間互相糾葛的關係描繪的淋漓盡致,利用各種隱喻引發觀眾的想像空間。
  • 《爆裂無聲》:我給了4星好評,但我還有壞話要說
    《爆裂無聲》一直強調和《心迷宮》不同風格,但在我看來兩部電影是同一種風格,都是忻鈺坤最愛也最擅長的,掌控故事,而且這次他把這一技能運用得更嫻熟。忻鈺坤絕對是目前內地最會拍類型片的新導演,他熱愛故事結構,能鋪排好故事的節奏,懂得挖坑,也懂得填坑,而且填坑的功夫比較細緻,不是最後來一個解釋就打發的那種,而是在整個過程中不斷用環境細節、稍微讓觀眾感覺到有突兀感的角色行為,進行暗示。
  • 被徐浩峰看重,主演《爆裂無聲》,但粉絲比不過網紅,心疼宋洋
    被徐浩峰看重,主演《爆裂無聲》,但粉絲比不過網紅,心疼宋洋心疼宋洋,他主演的電影火的一塌糊塗,他卻沒紅起來。他與廖凡主演的《師父》、《箭士柳白猿》,參演胡歌的《仙劍奇俠傳3》等都是經典影視,豆瓣的高分電影。
  • 爆裂無聲高清視頻,內附資源,可在線觀看,可百度雲緩存
    《爆裂無聲》延續了《心迷宮》黑色、懸疑的電影基調,繼續用多線敘事講述一個充滿懸念的故事。
  • 《無聲的抵抗》無聲的抵抗
    《無聲的抵抗》選擇用傳記電影的形式,把全片故事聚焦在馬歇這位默默無聞,但夢想能給觀眾帶來歡樂的默劇演員身上,透過他從最初跟經營肉鋪父親在自己未來出路上的爭執、為了接近自己喜歡的女孩艾瑪而自願加入幫助孩子的行列,到給予因為父母被殺而逃離德國的難民孤兒們安撫照料,讓他們能夠暫時忘記悲傷在法國成長的過程,不僅讓我們更加認識馬歇這位偉大默劇演員的早期人生經歷,也以這個製造歡笑的職業跟時代背景做了很好的結合
  • 《暴裂無聲》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受與思考是什麼?
    剛看完《暴裂無聲》這部電影,有種別樣的感覺評論裡都拿韓國電影黃海做對比,的確兩片有很相似的地方,整篇下來,對照黃海爆裂無聲有點略顯單薄,沒有黃海飽滿,這跟投入和刻畫有關聯。就要的這種層次這樣觀影者在壓抑時到高潮部分有釋放的感覺,而爆裂無聲缺乏這種尿點的層次感,感覺一直是一個節奏到結束嗯。總之電影不錯尤其作為國產電影。票價絕對值也真心推薦各位去看比較那些國產的大片製作好太多了。近期在天安門保利以近乎包場的方式看完了這部長達兩小時的電影,其中因為倦怠,看了好幾次手錶,盼著電影早點散場,為什麼會倦怠?且容我小談一下,希望導演能看到。
  • 暴裂扯斷的社會階級,底層人的無聲吶喊,看得懂《暴裂無聲》嗎?
    三個階層,三種晚餐,三樣人生:資產無良(昌萬年),中產無能(徐文杰),無產無聲(張保民)。故事發生在內蒙古包頭市名叫營盤灣鎮村的西北礦業小鎮上,張保民7歲的兒子張磊在後山放羊時失蹤,張保民在尋找孩子的過程中捲入了弘昌礦業糾紛案中,在與當地礦業公司非法採礦的老闆昌萬年多次交鋒,並救下了製造偽證的律師徐文杰的女兒,但直到礦山爆炸,事情結束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