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破站似乎暗戳戳啟動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模式,前有B站跨年晚會驚豔四方、被認為力壓各大衛視,後有《霧山五行》等高分動漫作品「國漫崛起」。
如果說二次元畫風還是B站起家的本行,那麼近期的《說唱新世代》則是B站轉戰綜藝領域的新突破。
乍看之下,《說唱新世代》似乎「平平無奇」,熟悉的隔壁101系綜藝裡的黃子韜、熟悉的隔壁說唱節目裡的熱狗,熟悉的選人環節、對戰模式。
就連導演那一把聲音都很熟悉,這不是《極限挑戰》「失蹤人口」嚴敏導演麼?
所以,這檔節目究竟「特別」在哪裡?
一,恰當的節奏、精準的捕捉。
嚴敏導演似乎把雞條時期時常被誇的剪輯人員也「神移」了過來?
《說唱新世代》中的很多花字,讓人覺得有當年雞條字幕可可愛愛「神來一筆」的熟悉畫風。
巧妙之處在於恰當的「度」,如果藝人肢體、神情的表現過於明顯,再添加花字提示會畫蛇添足,拖慢進度;如果藝人的反應不夠明顯,字幕又會顯得刻意。
精準捕捉到可愛、有綜藝感但又不刻意的、程度恰當的瞬間,原本就考驗眼力、專業程度和認真程度;找到之後再配上恰當的沒被過度使用的音效、字幕,就更難了,看似「平平無奇」其實都是功夫。
當然,這檔節目真正的看點,在於找到了一群非常有趣的人,做出了非常不錯的音樂作品。
二,說唱的承載價值。
「道士」姜雲升畫風令人矚目,00後的懶惰自帶段子手屬性。
舒心醬看了一圈,沒有一個「正常人」(褒義),都非常有特點。
人有趣,作品也非常有辨識度和記憶點。
如果說17年《中國有嘻哈》節目組點燃的是對大眾對冷門小眾領域的興趣,重點在「奇」、在「差異感」,在於強調說唱這個門類和其餘門類不同的風格技巧、表現手法、態度方式,以「強調不同」解鎖第一階段;
那麼,《說唱新世代》或許是第二階段,不再追求「我們這個門類這種模式有什麼不一樣」,而著力發掘這種門類共同的表達情感、作品訴求。
不論是嘻哈、搖滾,還是流行,每一種不同的音樂類型,都有「同而不同」的兩面,「不同」在於風格特色顯然不一樣,「同」在於都是思想和情感的載體。
《說唱新世代》第三期第三組對戰中,汽油戰隊改編Beyond樂團經典之作,打造了一首很動人的wewe,其中有溫柔的思考、有樸素的情感、有美好的願景。
唱了一段九八年抗洪的故事,非常樸素的一段詞,瞬間讓人淚目。
對於不了解嘻哈的觀眾來說,說唱往往意味著較為囂張、尖銳的態度,甚至往往是憤怒的,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說唱新世代》的舞臺上,陳近南和她的小夥伴們努力帶來一首快樂的作品,而西番則講著樸素又動人的故事,大合唱效果非常動人。
三,各環節、全流程的配合度。
除卻各位rapper的出色表現之外,運鏡和燈光也值得誇獎。
歌曲開場時,藍色的冷色調燈光,營造了較為空靈潔白的氛圍;
近景鏡頭中,濃烈的大白光,一度形成了類似「背後有光」的突出效果;
結局高潮處,很多盞燈一同亮起,金黃色的光芒溫暖又明亮。
至於好的運鏡,則可以被形容為「讓人察覺不到」;燈光設計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完美契合在音樂的表達意境中,不突兀出現強調「這個部門很出眾」,也不會拖後腿掉鏈子讓人吐槽跟不上。
事實上其餘各組表演中,舞美設計也同樣相當可圈可點。
談話時的舞臺背景,也和其他各路內娛綜藝非常不同,整體讓人感覺相當新鮮。
舒心結語
總說Love and peace,愛與和平,但很多時候都讓人覺得他們講這句話只是在走過場、喊口號。
這首wewe,這個舞臺,真正唱出了love and peace的美好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