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麗」2017奧林巴斯名家攝影展
03/08(三)-03/14(二) | 3F eslite Forum
參與方式 | 免費參與,自由入場
主辦單位 | 奧林巴斯(中國)有限公司
2014年底,在奧林巴斯的東京總部,「生命美麗」影像文化傳播項目正式啟動,首次籤約八位中國頂尖攝影師,涉及紀實、人文、風光、時尚藝術等多種攝影題材領域。
在影像領域,頂級攝影師作為相關文化的創造者和傳遞者,具有更加成熟的創作思想和探索未知領域的進取精神。這種探索,可以是在深達幾十米的海底感受海洋的魅力,可以是僅憑雙腳踏遍名山大川尋找大自然的恩賜,也可以是在我們身邊默默捕捉一個個稍縱即逝的精彩瞬間。攝影名家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幅幅美麗作品,更是一種能夠沁入心靈的精神升華。
03/08(三)-03/14(二),「生命美麗」——2017奧林巴斯名家攝影展即將在誠品生活蘇州開展。八位國內頂尖攝影師深入非洲腹地、行走英倫街頭、蕩漾江南小鎮……採集五十幅影像作品,在本次為期七天的影展中集中展出。歡迎各位攝影愛好者們前來觀展,體驗磅礴、細微、令人動容的生命之美。
八位頂尖攝影師(排名不分先後)
行走世界,記錄美麗生命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日報社總編輯助理。四十年攝影人生,在一幅幅照片中找到了時代走過的印跡。主要作品《家國細節》、《京味》、《名人透視》、《流動的長城》、《自行車的日子》等。
參展作品:《烏鎮印象》系列作品
▲ OM-D E-M1,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浙江烏鎮擁有七千多年文明史和一千三百年建鎮史,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2014年起,烏鎮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會址。身處這個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交融呼應的魅力之地,攝影師王文瀾嘗試了奧林巴斯相機上的十二種藝術模式後,說「感覺還是用其中的色調分離效果更能表達我對烏鎮的印象。」
著名攝影家。現任北京市攝影家協會理事、北京廣角攝影學會副會長、《大眾攝影》雜誌編委。他的作品改變了中國貧困地區上不起學的孩子們的命運。主要作品有《大眼睛》、《我要上學》、《大眼睛的希望》等。
參展作品:《英倫記憶》
▲ OM-D E-M1,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攝影師解海龍的習慣總是「入鄉先問俗」,追逐這些陌生環境中的陌生人們,拍攝他們身邊的小事,定格他們的交流瞬間。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微妙的肢體語言,帶給解海龍無限樂趣和滿足感。本次參展作品系列《英倫記憶》正是這些微妙情感的集合與回憶。
中國著名攝影家、數碼影像專家、中國攝影家協會商業攝影委員會委員。著有《創意與技法》、《人體攝影指南》等二十多本攝影教程和攝影圖書畫冊。
參展作品:《京都寫真》系列作品
▲ OM-D E-M1,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熱衷於旅行的付欣自言 「一生在路上」,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帶上第三隻眼(照相機)去看世界,感受不同國度的文化風情:從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到肯亞的馬賽馬拉,從法國的艾菲爾鐵塔再到日本東京街頭,付欣的拍攝足跡遍布世界各地。
本次參展作品,為藝術家旅行日本時在東京街頭的抓拍。每一次不由自主地舉起相機,都是藝術家在影像與心靈的交匯處尋找情感的記憶。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時尚攝影師。多次為《時尚芭莎》、《時尚伊人》、《時尚先生》、《時尚健康》、《ELLE》、《風採》等中國著名時尚雜誌拍攝封面及專題大片。
參展作品:《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系列作品
▲ OM-D E-M1,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郭三省最初與杭州的結緣是為浙江「小百花」劇團拍攝。但真正令攝影師沉迷的卻是江南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四時之景。這組作品飽含著作者對江南的理解,或許不同於詩人的理解,不同於觀眾的所見,但是它們最接近於攝影師的夢中江南。
中國著名攝影家,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新聞攝影協會副會長。1985~2005年任中青報攝影部主任,2000~2011年任中青報圖片總監。
參展作品:《我的2016》
▲ OM-D E-M1, M.ZUIKO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增倍鏡
自2011年從新聞攝影的第一線退下來,賀延光的拍攝題材更為廣泛,亦聚焦更多生活細節。《我的2016》這組作品,記錄的是攝影師在美國生活的一年中看到的、感悟到的生活。每一次按下快門,都是對這細膩而溫暖的生活的挽留。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現任《人民日報》攝影部主任、高級編輯,負責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事活動及國內重要新聞的採訪工作。
參展作品:《如歌的行板》系列作品
▲ OM-D E-M1,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體制內工作二十餘年後,2016年,攝影師李舸把鏡頭轉向了那些在寂寞中堅守的傳統手工技藝和非遺傳承項目。攝影的間隙,很多時候李舸形單影隻地躲在某個角落,默默地看著眼前如歌般地律動,他說,這時,攝影於我不再是創作,而是對工匠精神的致敬。
中國第一位深入非洲部落進行人文調查的女攝影師。先後4次獨自前往阿富汗,拍攝了《跳舞吧,波爾卡》、《揭開心靈的面紗》、《祝福你,阿富汗!》紀錄片。其它主要著作《非洲十年》、《一本打開的日記》、《獨闖非洲高山王國——一個中國女攝影師在非洲村落的生存紀實》等。
參展作品:《非洲女子成年節》系列作品
▲ OM-D E-M1,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該系列作品拍攝於南部非洲小國——史瓦帝尼,人口僅129萬,是非洲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國王是本國人民的靈魂和偶像。史瓦帝尼族人熱情與狂野,特別是每年一度的蘆葦舞節,據統計,2016年大約有10萬少女參加。在她們眼裡,蘆葦舞節上展示的不僅是青春魅力,更是史瓦帝尼獨特的民族文化。——而今,這些青春的舞姿、少女的熱情,都顯影在梁子的鏡頭下。
世界遺產影像學專家,攝影評論家,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子工業出版社藝術總監,學者型攝影家。從事攝影記者、美術編輯、學術專欄主持三十餘年。
參展作品:《北海道的雪》系列作品
▲ OM-D E-M1, M.ZUIKO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增倍鏡
丁酉新年,梅生遊日本北海道,去看傳說中的北海道之雪。梅生說,北海道是高緯度的海洋性氣候地區,冬天多雪。質樸素雅又帶一些仙氣,是北海道雪的氣質。又因為手中有一臺自己喜歡的相機和恰好合用的鏡頭,於是就有了這樣一些典雅的照片呈現生命的美麗。
奧林巴斯-致敬美麗生命
圍繞「光學-數位技術」,歷經幾代人的探索與創新,奧林巴斯在醫療、影像、生命科學及產業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今,伴隨奧林巴斯內窺鏡和微創手術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獲得了及時、有效地醫治,從而有尊嚴地延續生命;先進的數位相機產品,不斷創造瑰麗圖像幫助人們記錄生命的美好歷程;在生命科學的舞臺上,奧林巴斯顯微鏡以其卓越的表現,將微觀世界的綺麗與美妙呈現給更多的人;先進的工業內窺鏡更是在許多人們看不到的地方保衛著人類的安全。奧林巴斯用光學科技譜寫了一部與人類文明同行、為生命美麗護航的史詩華章。
※ 文中所有攝影作品版權歸原作者及奧林巴斯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