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佳能公司生產的「小菜刀」:Bell & Howell Dial 35相機

2020-12-23 相機收藏經眼錄

我一直對造型相對標新立異的相機比較有興趣,所以才收藏了不少帶收音機、帶望遠鏡的照相機。今天這款Bell & Howell Dial 35相機,雖然不像帶收音機、帶照相機的相機那樣新奇,但造型也相對怪異,所以我也就收了一臺:因為這款相機看起來就像是一把不大的菜刀。

Bell & Howell由Donald J. Bell和Albert S. Howell在美國創立,前者是位電影放映員,後者則是在一家電影放映機生產廠工作。從兩位創立者的名字,我們很容易知道B&H公司名稱的由來。我看到的資料說B&H公司是在1912年成立的,不過兩位創始人早在1907年就獲得了某個放映機設計的專利,並在1910年生產出了第一臺放映機。因此也有資料稱,B&H公司的成立時間為1907年。

B&H公司早期的產品非常暢銷,美國好萊塢使用的大部分電影機都是由該公司製造的。之後,該公司開始轉向民用產品,製造了許多備受業餘使用者好評的16毫米和8毫米電影機。直至今天,Bell & Howell的電影機還經常能看到。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B&H公司逐漸停止了電影機的生產,轉而從事其他業務。

B&H公司曾經在1961-1976年間同Canon公司進行過合作,將Canon公司製造的照相機以Bell & Howell的品牌在美國進行銷售。所以在這臺Bell & Howell Dial 35的閃光燈插座上,有個刻有Canon標識的保護蓋。

至於日本佳能公司,我相信我無需多做介紹了,因為Canon是目前為數不多仍在生產相機的公司之一,雖然現在都已經是數碼產品了。

根據佳能相機博物館(Canon Camera Museum)網站的介紹,這款Dial 35是日本佳能公司在1963年11月推出的,型號是Canon Dial 35。在美國銷售時,使用的則是Bell & Howell這個品牌,型號也就變成了Bell & Howell Dial 35。下圖為當年Canon Dial 35的廣告。

除了外觀造型有點怪異之外,這款Bell & Howell Dial 35還有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該機是一款半幅相機。雖然這款Bell & Howell Dial 35使用的也是普通的135膠捲,但其拍攝的底片畫幅只是18x24毫米,正好是普通135膠捲所拍畫幅的一半,因故被稱為「半幅」相機。下面兩張圖是這款Bell & Howell Dial 35的膠片倉與普通135相機(Olympus Auto Eye)膠片倉的對比圖,各位一看就明白了。

第二、該機是發條過片、倒片的相機。雖然利用發條作為動力進行過片和上弦的照相機並不少見,例如日本的理光Rocoh、前蘇聯的Lomo BC135、中國的長城SZ等等。但前述這些相機在拍攝後需要倒片的時候,依然需要手動完成,也就是發條只能為過片提供動力。

而這款Bell & Howell Dial 35的發條動力系統,除了能夠完成過片和給快門系統上弦之後,還可以完成倒片的工作。我拿到這臺Bell & Howell Dial 35之後,自然是迫不及待地進行把玩,這個和大多數人對新鮮事物的態度應該是一樣的。不過,我很詫異地發現,這個機器沒有倒片鈕?!再找了一遍,還是沒有?!

不得已只好上網找了份該機的說明書才看明白,因為之前經眼過的發條相機讓我過於地自信和想當然了。快速瀏覽完說明書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款Bell & Howell Dial 35的倒片竟然也是靠發條所提供的動力完成的!!!

下面第一張圖中的那個帶條紋的大旋鈕,就是這款Dial 35的發條上緊旋鈕;第二張圖中帶有字母「R」的旋轉開關就是倒片釋放開關,只需將圖中的兩個白色圓點對準,這款Dial 35就可以在發條的驅動下完成倒片。

這款相機配裝的是Canon SE 28/2.8鏡頭,為5片3組結構。從鏡頭表面的顏色來看,應該是多層鍍膜的鏡頭。該機的光圈不能手動調節,而是由相機根據拍攝環境來自動調整的,不過從其說明書中可以看到,該機的光圈應該是從2.8、4、5.6、8、11、16到22,共7檔。

該機的測光裝置就是圍繞在鏡頭周圍的那圈類似撥盤電話撥盤的電眼,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到,該機的膠片感光度設置為ASA10-640。該機使用一枚1.35V的水銀電池為測光系統提供動力,電池倉位於膠片倉內部,如下圖所示。

這款Dial 35使用的是Seikosha快門,應該也是日本精工的,速度只有四檔1/30、1/60、1/125、1/250,沒有慢速門和B門,使用起來可能會略顯不足。不過想想這可是將近60年前的產品了,所以不能以今天的技術眼光來過於苛求。

該機的相機套設計和做工都很精良,雖然不是真皮材質的。我個人極為欣賞的就是在相機套的底部,專門為相機的拎帶專門預留出了空間。

該機的外觀尺寸為99 x 76 x 44毫米,重量為430克。其餘的,老規矩,請各位看圖吧。

按照根據佳能相機博物館網站的介紹,這款Dial 35在日本上市時的價格為13800日元,相機套的價格是1000日元,而相機拎帶也並非免費提供的,需要額外的300日元。

作者:張一

相關焦點

  • 佳能相機王朝
    >佳能這個品牌的確已經漸漸的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當中,就和吃飯睡覺一樣,一天24小時當中的每一個時刻一定都會有一個用戶在撫摸著佳能的相機,或正在思考下一張照片拍攝什麼,又或者僅僅的在擦拭著手中的相機這個最好的夥伴……
  • 佳能相機「Canon「的本義其實是「觀音」!
    觀音相機生產出來之後日本報紙的消息35mm相機中的歷史地位。Kwanon正式創業之後的吉田骨子裡依然流淌著作為匠人的血液,立刻就在這個小辦公室研發出了當時日本第一臺高級35mm測距聯動相機——「Kwanon(觀音)」。
  • 日本佳能APS膠片相機的旗艦機型:Canon EOS IXE單反照相機
    當然促使我將這款相機收入囊中的原因,除了該機本身很牛之外,最關鍵的原因是,這款相機的價格非常便宜(我到手的價格在文末,不過各位可以先自己做個無獎競猜)。根據日本佳能公司自己網站上「佳能相機博物館(Canon Camera Museum)」的介紹,這款Canon EOS IXE單反是1996年10月上市的。
  • 尼康和佳能哪款相機好?
    #攝影##每個人對攝影的偏好不一樣,所以買相機前要對自己的用途有個定位比如有的喜歡旅遊,愛好風光攝影;有的喜歡人像,喜歡給家人拍照,有了定位我們來說下特點:佳能的色調偏暖,就是出來的片子會偏紅;尼康的色調偏冷,片子出來後會偏青。也就是拍風光用尼康拍得更山清水秀,愛拍人像的用佳能白裡透紅。
  • 佳能450D相機說明書下載
    佳能450D相機說明書下載:    佳能450D相機簡介   入門級35mm數碼單鏡頭反光照相機EOS 450D採用了佳能自主研發生產的1220萬有效像素CMOS圖像感應器,最高分辯率4272×2848,規格為APS-C,尺寸為22.2mm×14.8mm,使用鏡頭的焦距轉換係數為
  • 這臺佳能相機竟然賣十萬??
    Hansa Canon於1936年2月正式發售,搭配了Nikkor 50/3.5鏡頭,是真正意義上的尼康佳能合體機。從那之後佳能便由」Kwanon」更名為」Canon」。10Leica I A2000000日元Leica I A這臺徠卡I A相機應該算是135相機的鼻祖了,徠卡於1925年至1932年共生產了58000臺,每臺相機上都有編號,圖中這臺的編號NO.871。
  • 從工匠精神走出的傳世品牌 佳能歷史大事記
    ·因一句話誕生的相機  關於佳能相機的歷史,不得不提的就是佳能歷史上的第一臺相機「觀音」,以及它在35mm相機中的歷史地位。「觀音」的廣為流傳也說明了佳能對自身品牌歷史所進行的完善保護與梳理。也許你並不知道這臺「觀音」的誕生還和一位工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正是因為他有點「偏執」的匠人精神才誕生了現在的佳能品牌。
  • 佳能即將宣布研發EOS R1、R5s相機?
    2020年2月份,佳能宣布研發EOS R5相機並公布了2020年RF鏡頭髮布計劃。
  • 佳能 PK 尼康:百年愛恨情仇,那些不得不提的往事
    佳能的技工們在掛牌之後埋頭苦幹,到了1934年,終於幹出來一個小東西,這就是Kwanon(觀音),這也是佳能乃至日本第一部仿Leica的旁軸取景焦平面快門35mm相機,當時報紙上頗為興奮的報導了一番。不過觀音只有機身沒有配用鏡頭,剛剛我們似乎才講過一個光有鏡頭沒有機身的公司吧?
  • 賓得相機發展史
    二戰後,鑑於單眼相機在歐洲市場蓬勃發展,旭光決定模仿,於1945年開始其第一臺單眼相機的研製,而7年後的1952年5月,旭光的第一臺單眼相機Asahiflex正式發布,這也成為日本的第一臺單眼相機,而在同一時代,佳能和尼康依舊在合作開發旁軸相機、美能達專注雙反相機的開發。
  • 【攝影雜談】為什麼我一直在用佳能相機
    當然,這並不是一篇廣告文,我不會一味的誇佳能,可是我也確實一直在用佳能,看過之前我寫的這些年來換相機的歷程,除了首次是索尼換佳能,後來一直都是佳能換佳能
  • 經典相機 | 佳能最後一款 D 字頭數碼單眼相機 EOS D60
    02 | EOS D2000 相機柯達是最早介入數字影像技術的大公司,而佳能則是最早與柯達合作生產數碼單眼相機的廠商之一。1995  年,兩家就聯合生產了 EOS DCS 3C 和EOS DCS1C 兩款產品,這是佳能 EOS 數碼單眼相機中最早採用字母 D 開頭的型號。這裡 D 代表 Digital(數碼),這樣標註是為了與當時還在生產的佳能 EOS 10、EOS 100 等膠片單眼相機區分開來。
  • 新人選購相機,是不是必看佳能與尼康?還有別的選擇嗎?
    選擇相機繞不過佳能與尼康這兩個品牌,這話在單反時代也不正確,在現在無反為主流的時代,更不正確了。佳能和尼康是日本相機產業的長青樹,特別是尼康成立至今已經超過百年。它們的發展,也代表了整個世界相機發展的歷程。
  • 【攝影器材】銘記即存在:相機的歷史
    3.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膠捲。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捲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10. 1934年,日本第一代高級布簾快門35mm照相機「KWANON」由佳能公司前身「精機光學研究所」研製成功。
  • 佳能單眼相機上的數字和字母的含義
    我們可以使用數碼單反做很多膠片相機所無法勝任的工作,這已經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拍攝本身由此變得更加簡單。數碼單眼相機繼承了很多膠片單眼相機的基本構造,在操作方面也有很多共通點。對於用慣了佳能EOS系列膠片單眼相機的用戶來說,掌握佳能數碼單眼相機的操作並不需要太長時間。而對於那些已經能夠掌握小型數位相機的人來說,只要學會數碼單眼相機特有的操作方式和知識,做到隨心所欲地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也絕非難事。
  • 佳能尼康索尼單眼相機哪個好 佳能尼康索尼相機性能介紹
    而如果你真的喜歡攝影,一臺單眼相機就是必不可少,在眾多的單眼相機品牌當中,佳能尼康索尼的單眼相機最為出名,那麼這3個品牌的相機性能究竟孰優孰劣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做工材質  而如果是用尼康相機拍照的話,那麼相對圖片銳利度就較高,並且圖片效果也更為的豔麗,所以適合即時拍照,因此小編推薦新選擇使用佳尼康相機,而對於索尼相機來講,它的性能就顯得比較中庸
  • 寫真館|名人與相機
    祿來雙鏡頭反光照相機祿來雙反相機生產至今大約生產了20多款機型, 基本的外觀風格和內部結構基本沒有太大改變,取消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功能,鏡頭鍍膜用了祿萊公司的招牌技術Rollei HFT鍍膜。祿徠最強勁的可攜式相機祿徠35早在1966年祿來公司推出的首款35mm Rollei35Classic相機,就被影友寵愛有加,
  • 2020最具歷史性相機榜單出爐,佳能兩機上榜。
    近日,日本相機基金會公布了今年日本最具歷史性相機的名單,共有四款新機上榜,每臺都是硬貨啊,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本次評選標準是根據新機運用新的技術,市場受歡迎程度,歷史意義等因素作為依據。 2020最具歷史性相機榜單(排名不分先後):
  • 相機百科 什麼是單眼相機?
    1949年,德國製造出第一臺五稜鏡單鏡反光相機康泰時S型(CONTAX S)。1950年,德國製造出第一臺可交換式觀景窗單鏡反光相機Exakta VX。1954年,日本賓得(Pentax)公司發表世界第一臺反光鏡即時自動回彈式單鏡頭反光相機Asahiflex II1958年,德國製造出第一臺內建測光表單鏡反光相機CONTAFLEX。
  • 各相機品牌名字的由來
    佳能和尼康的名字由來和含義 尼康的意思是「日本光學」,相當於中國的國有光學研究所; 而佳能的中文意思則是「觀音」,創始人是位信佛的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