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扁?倒柯?陷入布裡丹困境的民進黨

2021-02-18 逆光之下

     

       浮瓜沉李之間,民進黨的全代會又粉墨登場了。今年各路山頭再度齊聚圓山大飯店「創黨聖地」,既有「不忘造反初心」之意,也有「保住政權永續」之心。不得不佩服各山頭們搞事情的能量,「張花冠控陳明文性騷擾」案竟而爆點躥升,儼然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使本次大會的兩大主題——「赦扁」和「倒柯」顯得失色不少。不過,無論是赦扁、倒柯還是搶鏡的「花文之爭」,蔡英文都「技術性迴避」,繼續閃躲搪塞。

會場上正襟危坐的綠營三巨頭

赦扁巧計成虛話       

        昨天全代會上,赦扁急先鋒、議員蕭永達打斷別人發言,咆哮會場要求赦扁。這一幕本是事先預演,蔡英文自然也是有備而來。

       全代會開到快結束、赦扁提案將出未出之際,蔡英文下令休會上廁所。5分鐘如廁結束回來,赦扁代表驚呆了——會場內只剩下135人,不足法定人數(295人)。於是,我們聰明的蔡主席宣布休息3分鐘。中常委們到主席臺後討論有關特赦前總統陳水扁等案後續處理。 

       3分鐘過後,未見主席回到主席臺——蔡主席神隱了。

       中常委柯建銘、高志鵬、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在會場外找康裕成、高雄市議員鄭新助等人溝通,但溝通未果,鄭新助不滿說「回去怎麼交代」,隨後回到會場。 

       接著蔡英文和中常委們陸續回到臺上,但因為人數不足無法處理剩下的案子,先由議事人員宣讀大會宣言,提出特赦前總統陳水扁案的高雄市議員蕭永達在臺下不斷大喊「不算不算!反對清點人數,宣言沒有經過大會同意,怎麼可以宣讀?」 

       中常委柯建銘發言表示,赦扁這個案子牽涉法律面和大家感情面,要充分思考這件事,不希望為了這個案子大家不愉快,他要誠懇拜託大家讓議事人員把案子念完,再行散會,案子再送中執會研議。 

        隨後蔡英文發言指出,黨代表提案還有17案,不是只有1案,拜託大家讓案子可以有被處理空間,交付中執會研議,現在沒有足夠人數在場,希望有最好解決方法。 

        不過,蕭永達等人仍在臺下大喊不同意!

        蔡英文回應表示,沒有法定人數沒辦法進行法律處理,民進黨不是剛性的、什麼事情都要按照法律處理的政黨,為了黨的和諧和其他提案都有被處理的可能,建議哪些人反對,就把他們的意見寫入會議紀錄。 

        蔡英文也說,這不是決議,不是黨法律文件上有效、具有法律意義的,是事實上的處理,有人反對可以註記列入會議記錄。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會後受訪表示,現場沒有人去登記反對意見;蕭永達離開會場時面對媒體堵訪,只表示「我不受訪」後就離去。 

    

       

柯文哲與陳水扁,就像是綠色政府的兩枚未爆彈


「倒柯」勢成騎虎

 

       而面對深綠大老、基層組織一浪高過一浪的「倒柯」聲勢,蔡英文仍然以不變應萬變——以拖待變。會上通過的「縣市長提名條例」,實質上仍是為柯文哲鋪路——不出大的意外,明年的臺北市長選舉,民進黨還是會繼續禮讓柯文哲。儘管,柯文哲早就讓民進黨內部恨得牙根發癢。

       

       在全代會前,民進黨和柯文哲幾番隔空交火,幾乎變臉分手。民進黨對柯文哲提出的「一五新觀點」、「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兩岸一家親」等談話,以及執意推動「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在大陸問題上擺明和綠營「不同國」的做法,早已積蓄強烈不滿。柯P也感受到民進黨有意坐視他和北京單打獨鬥,準備看他笑話、看他出大錯後,再取而代之。世大運以前,柯因一連串失言風波以及大巨蛋等五大弊案遲遲沒有進展,導致民調溜入谷底、在六都掛車尾。不少泛綠認為柯P很快就會被打回原形、重回臺大急診室,對柯文哲抱持無所謂的態度。 

     不料原本不被看好的世大運,柯文哲竟能率領市府團隊,以最小的經費辦成廣獲國際稱譽的一次盛會,成為全體選民不分藍綠的驕傲。柯是第一個民調能從谷底翻轉到領先,甚至獨領風騷的特例。民進黨內部評估,認為柯P已威脅到蔡英文2020年的總統大位,尤其柯P堅持在兩岸關係上走自己的路,經常批評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顯然別有居心。日前柯P在電視訪談中指責陸委會和國安會對雙城論壇不但不幫忙還在事後攻擊,立即引爆民進黨內怒火,認為柯P等於要和民進黨對著幹,必須給他點「教訓」。 

     其實獨派大老乃至泛綠媒體近來早已多次點名批判柯P的兩岸路線,甚至抹紅柯P、策動民進黨基層,揚言如果明年臺北市長選舉再禮讓柯P,將拒絕投票,全代會中黨代表更是對柯P質疑聲不斷。但自始至終,民進黨始終提不出足以令外界信服的論點,證明柯文哲的兩岸路線損及臺灣利益,反倒越是攻擊柯文哲,網路挺柯P的力道就越強。最明顯的是內政部以「倉促告知」的方式,撤換臺北市警察局局長,將被視為柯P愛將的邱豐光調往警政署,改由高雄市警察局局長陳家欽接替,氣得柯P三度拒見陳家欽,還放出「國民黨還比較客氣」的酸語羞辱民進黨。

       

布裡丹的民進黨

      

       法國哲學家布裡丹曾提出一個「驢子思想實驗」:一隻完全理性的驢恰處於兩堆等量等質的乾草的中間,將會餓死,因為它不能對究竟該吃哪一堆乾草作出任何理性的決定。

       

          布裡丹的民進黨

       

       如果不是避免中間選民唾棄,相信蔡英文早已「擇一而食」矣。

       民進黨創黨元老、現如今的大統派朱高正說得好:國民黨是個爛黨,民進黨是個亂黨。民進黨素以「臺獨」、「反核」兩大神主牌(假議題)招搖撞騙,然而該黨素以政治鬥爭、選舉操弄為能,屢屢玩火衝撞臺灣內外的底線——謂其為「政治核試驗」,雖不中亦不遠矣。扁蔡先後提出修憲動議,無非是繼續以一黨一派私利為己任,置國家人民福利於度外罷了。牠一朝一夕也不能忘懷意識形態和政治鬥爭,黨性天生拒絕中間和中道路線。柯文哲不過說了幾句大實話、做了幾件大實事,就捋到了民進黨的意識形態鬍鬚,必欲除之而後快;陳水扁廉恥喪盡、教科書級貪腐、淪為全球笑柄,民進黨仍然為了意識形態不得不飲下這杯毒酒以討好核心支持者——足見此黨政治性格的集體墮落。

  

       目前並非選舉季,只要一隻靴子沒落下,另一隻靴子就沒那麼可怕。不過,儘管兩隻靴子都沒落下,蔡英文在未來一年裡,還是要抬頭望見它。布裡丹的驢子,終究需要一口乾草續命。

相關焦點

  • 島內「獨派」丟出燙手山芋喊話求「赦扁」,蔡英文如何接招?
    蔡英文將於520展開第二任領導人任期,而在她就職前就傳出,島內所謂「獨派」通過各種管道醞釀部署所謂「特赦」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一事,讓所謂「赦扁」議題再掀爭議。蔡辦發言人張惇涵13日對此強調,現階段最重要的還是確保陳水扁獲得最好的照顧,疫情期間當局則是專注投入防疫相關工作。
  • 「正名、制憲、赦扁」「獨派三箭」讓蔡英文避無可避?
    蔡英文的第二任期即將在520後開始,島內「獨派」分子與深綠陣營卻早已甩開膀子出招,在「正名制憲」、「赦扁」等敏感議題上不斷遊走試探,劍指蔡英文此前四年「執政」時的「冷處理」態度。因為雖說關於「特赦」,陳水扁只以「尊重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職權」回應,看似「又乖又低調」,但臺媒卻曝光,自2020大選後,陳水扁就不斷貼出宣揚其過往政績或與民進黨政治人物交往點滴的圖文,從2月17日到5月13日,一共發出約53篇,還全都附印「阿扁無罪」等字眼,喊話要「平反扁案」。此外,近期陳水扁還找上蔡辦秘書長陳菊要求協助。而陳菊早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內部會議中,就邀集相關單位廣泛討論「特赦」議題。
  • 「刪統一」、「赦阿扁」,獨派逼蔡英文選擇,國民黨竟趕來助攻?
    此生以「特赦陳水扁」為志業的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四年前即提「赦免法」草案啟動赦扁,不過遲無進度,之後他又不死心再提案修正「會計法」,要把公務機要費納入除罪化範圍,但仍未得逞。蔡易餘始終交不出赦扁成績單,因為蔡英文根本不想赦扁。
  • 程鶴麟:臺灣民進黨赦扁大戲又開唱
    「你就讓民進黨去通過這個沒有是非的修正案,去給蔡英文添亂,不好嗎?「你就讓蔡英文赦了扁,讓仍有是非觀念的多數臺灣人去抗議蔡英文,不好嗎?「就算沒人抗議蔡英文赦扁,獲得特赦的陳水扁活龍一樣參加各種政治活動,對蔡英文今天東一榔頭明天西一棒子,不好嗎?
  • 布裡丹毛驢效應:說明了人性中的這些弱點
    01布裡丹毛驢效應的由來大學教授布裡丹,他的出名是因為證明了兩個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力下,要隨意行動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他養的一頭小毛驢無法做出決定而餓死。故事是這樣的:布裡丹養了一頭毛驢,每天都會餵它一捆乾草。
  • 民進黨當局起訴「倒扁紅衫軍」
    上周五,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等16人因去年在島內發起「天下圍攻」等「倒扁」活動,遭到臺北地檢署以「首謀」違反「集會遊行法罪嫌」之名的起訴。檢方認為,聚眾集會遊行的「首謀」者,不限於首倡謀議者,凡是在集會遊行現場參與指揮群眾,並居於領導地位的人,都算是「首謀」。
  • 從「肚子扁扁」到「窮到發慌」 民進黨執政下的臺灣
    當年陳水扁當政,撕裂族群,操作對立,政策出現問題,不少人陷入生活困境。陳水扁當政初期還有死忠支持者情義相挺,義無反顧,「肚子扁扁也要挺扁」;後來時代已過,至2008年,民進黨終於在大選中慘敗,失去政權。「我窮到發慌,吃飯不敢點湯~」!「窮到發慌」不愧是一首洗腦神曲,是難得一見的臺灣政治諷刺歌曲,其影響力不可小看。
  • 臺媒:「五府千歲」之譏暴露民進黨世代交替困境
    臺媒:「五府千歲」之譏暴露民進黨世代交替困境   民進黨北二市的黨內初選,引起了外界「五府千歲」之譏,也暴露了綠營內部世代交替的困境。
  • 洪秀柱「喊話」國民黨:不要陷入民進黨圈套中
    作者:淺陌審核:萬裡在大陸和美國之間選擇一方,民進黨當局的一舉一動很明顯更偏向於美國,美國能夠幫助臺灣朝「臺獨」道路前進,因此民進黨當局想方設法「討好」美國,希望藉助美國的力量來實現自己「臺獨」的目的。
  • 島內傳來一個聲音:這6大困境或讓民進黨萬劫不復
    非常時刻,島內傳來一個聲音稱,這6大困境或讓民進黨萬劫不復,想必蔡英文當局已收到了這個噩耗。據相關媒體12月20日報導,國民黨前民意代表孫大千認為,如果民進黨依舊「鐵齒鴨霸」,迷信817萬票的熱度仍在,屆時民意如流水,蔡英文很快就會從神壇跌落人間,並指出民進黨即將面對的六個困境。
  • 蔡英文收到噩耗,6大困境或讓民進黨萬劫不復!末日終將來臨
    蔡英文收到噩耗,6大困境或讓民進黨萬劫不復!
  • 民進黨火攻罷韓過關,國民黨補選陷困境
    這也是韓國瑜2018年11月在高雄市長選舉拿下將近90萬票,終結民進黨在高雄市長達20年的執政權後,卻因上任市長不到半年又請假參選「總統」,引爆罷免的導火線,成為史上第一個被罷免成功的直轄市長,也讓民進黨痛快報仇。「罷韓國家隊」一舉殲滅「韓流」,引人「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唏噓。
  • 創黨元老怒斥民進黨
    民進黨「創黨元老」怒斥民進黨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創黨元老」林正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民進黨已經成為了「法西斯政黨」。如今的民進黨,將幾代人努力爭取到的初級民主徹底送了回去,比創黨初期所爭取到的民主倒退了100年,這樣的一個「法西斯政黨」,就應該人道毀滅 。林正杰可是前民進黨重要人物,在1981年當選了臺北市議員,在這之後積極參與各種「黨外政治活動」。
  • 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退出TPP,民進黨當局傻眼
    面對島內的質疑聲浪,民進黨當局強作鎮定。但臺灣社會輿論認為,民進黨當局「親美遠中」的區域經貿布局若再不做調整,恐將使臺灣陷入邊緣化的危機,重創臺灣經濟核心命脈。  臺灣經濟面臨三大衝擊  美國退出TPP,衝擊臺灣的經濟布局,臺灣社會憂心如焚。臺灣《旺報》認為,為了降低對大陸經濟的依賴,蔡英文上臺以來將區域經貿整合焦點放在TPP。
  • 民進黨新任主席是個什麼人?
    看起來差距還挺大,但你要知道,民進黨總選舉人數有20萬2568人,投票率僅16.9%,創下民進黨黨員直選黨主席以來的次低紀錄。卓榮泰聲稱:陳水扁的屈辱,未來會讓「那個人」加倍奉還卓榮泰5日接受電臺專訪時提及,4年前的1月5日是扁保外就醫的日子,老長官受到的屈辱未來一定會叫「那個人」加倍奉還。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直言,卓榮泰還沒當黨主席,就已經囂張放話了,「臺灣人民還要忍受這個惡霸爛黨到何時?」
  • 臺北計程車司機的智慧秒殺民進黨一萬光年
    司機連連點頭,竟又主動跟我聊起陳水扁,那一周的民進黨全代會赦扁新聞炒得正熱。他說:我們臺灣人也沒想把阿扁關到死啊,但A了這麼多錢起碼有個道歉吧,現在一副受害者的姿態讓人很難接受。」隻言片語中,對陳水扁的怒其不爭或許是他此刻心境的表達。「現在也不是兩蔣時代, 200萬臺灣人在大陸,怎麼可能有戰爭,既然大家都想賺錢,還有什麼可打的呢?